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野战军16个军的军长都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到解放战争后期,随着敌我双方实力的变化,我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了统一整编,在华东地区作战的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辖四个兵团共16个军,各军军长也都是由军中的实力战将担任,本文就跟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三野16位军长。

1、20军军长刘飞

刘飞是湖北红安人,1930年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刘飞进入到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被调到新四军工作,此后的抗日战场上刘飞一直都在新四军工作,到抗战结束之时他已是苏中军区独立第2旅旅长。

刘飞

抗战胜利后,刘飞仍在华东地区作战,相继担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旅旅长、第1纵队第2师师长、1纵副司令员等职,淮海战役时刘飞指挥部队将敌63军包围于窑湾,仅经8小时激战将其全歼,创造了我以1个军(纵队)歼敌1个军的辉煌战绩。

1949年1月,1纵改编为第20军,刘飞担任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刘飞相继担任过皖南军区司令员、安徽军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公安军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4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2、21军军长滕海清

滕海清是安徽金寨人,1930年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滕海清先是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29师385旅教导大队大队长,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新四军作战。

滕海清

滕海清在抗日战场上一直打到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到1945年他已经是旅长级别。抗战胜利后,滕海清留在华东地区作战,先后担任过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第9旅旅长、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6师师长、第13纵队副司令员、第2纵队司令员等职。1949年部队整编后,2纵改编为第21军,滕海清出任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滕海清相继担任过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7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3、22军军长孙继先

孙继先是山东曹县人,红军长征路上,他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夺取并控制了渡口阵地,掩护后续部队渡过大渡河。抗日爆发后,孙继先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386旅772团参谋长,参与指挥并参加了长生口、黄崖底等战斗。1940年到山东地区参加抗战直到抗日战争结束。

孙继先

抗战结束后,孙继先仍在山东地区作战,相继担任山东军区第四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副司令员、第三纵队代司令员等职,率部参加了孟良崮、济南、淮海等战役。1949年部队改编后担任第22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孙继先相继担任军事学院战役系副主任、志愿军20兵团副司令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济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0年逝世,享年79岁。

4、23军军长陶勇

陶勇是安徽六安人,1929年参加了游击队,后来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历次反“围剿”和红四方面军西征入川作战。长征到达陕北后,参与了西征,可惜遭到叛徒的出卖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后经多番营救才被救出来。

陶勇

抗日战争时期,陶勇一直在新四军作战,是粟裕麾下的三剑客之一,参加了黄桥、车桥、天目山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陶勇相继担任华中野战军第8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4纵队司令员等职,4纵改编为第23军后,陶勇担任23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陶勇入朝作战,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1972年回国后相继担任华东军区海军司令员、海军东海舰队司令员、海军副司令员兼东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7年在上海逝世,享年54岁。

5、24军军长王必成

王必成是湖北麻城人,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建设和历次反围剿作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王必成被调到新四军作战,期间他参与指挥了夜袭新丰车站句容战斗东湾战斗等战斗,他的部队也赢得了“老虎团”的称号。

王必成

抗战胜利后,王必成留在华东地区作战,相继担任华中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华东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员等职,莱芜战役时他创造了一个纵队在一次战役中歼敌2.4万余名的辉煌战绩。1949年2月,部队改编后,王必成担任24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王必成于1953年入朝作战,回国后相继担任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昆明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9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7岁。

6、25军军长成钧

成钧是湖北石首人,1930年参加红军,参与创建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抗日战争时期,成钧一直在新四军工作,淮南占鸡岗战斗中,他一举歼灭桂顽伪军4个主力营,受到陈毅的嘉奖。

成钧

解放战争时期,成钧仍在华东地区作战,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五旅旅长 、华东野战军七纵队司令员等职,部队改编后担任25军军长,先后参加了苏中、涟水、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成钧相继担任华东防空部队司令员、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副司令员、空军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88年在北京病逝,享年77岁。

7、26军军长张仁初

张仁初是湖北红安人,1927年参加了鄂东游击队,参加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张仁初调到红一方面军工作、抗战爆发后,张仁初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一营营长,后到山东地区参加与日作战。

张仁初

解放战争时期,张仁初仍在华东地区作战,先后担任华东野战军第八纵队参谋长、司令员等职,淮海战役时张仁初指挥八纵取得了歼敌2.6万余人的成绩。1949年2月部队改编后张仁初担任第26军军长。

新中国成立后,张仁初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2年6月率领26军回国,因战争年代身体多处受伤,一直处于休养状态,1962年身体好转后担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9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

8、27军军长聂凤智

聂凤智是湖北红安人,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抗日战争时期,聂凤智长期在山东地区作战,是许世友将军的得力下属和合作伙伴。

解放战争时期,聂凤智仍然在山东地区作战,相继担任华东野战军第9纵队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司令员等职,1948年济南战役时,聂凤智率第9纵队编在攻城东集团担负助攻任务,他将“助攻”改为“主攻”,协同兄弟部队取得了济南战役的胜利。

聂凤智

1949年部队改编后,聂凤智被任命为27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聂凤智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任中朝联合空军代理司令员、司令员,回国后相继担任南京军区空军、福州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南京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92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9、28军军长朱绍清

朱绍清是湖南华容人,1929年参加红军,在贺老总麾下作战。抗战时期,朱绍清在新四军作战,到抗战后期他已经是旅长级别。解放战争时期,朱绍清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二纵队四旅旅长、四师师长、华东野战军二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参加了泗县、宿北、孟良崮、淮海、渡江等战役。

朱绍清

1949年2月部队改编后,朱绍清被任命为第28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相继担任31军军长、福州军区副司令员、福建省委书记、福州军区代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在福州病逝,享年76岁。

10、29军军长胡炳云

胡炳云是四川南充人,1932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抗战时期,胡炳云先是被任命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5团的营长,后来到山东地区作战,到抗战后期,他已是旅长级别。

胡炳云

解放战争时期,胡炳云先后担任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司令员等职,1949年部队改编后担任第29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胡炳云先后担任福建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11、30军军长谢振华

谢振华是江西赣州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了中央苏区的历次反围剿作战和长征,抗战爆发后,谢振华在八路军总部工作,1940年到山东作战,抗战胜利后,谢振华留在华中地区。此后历任第十二纵队副政治委员、副司令员、司令员等职。1949年2月部队改编后他担任第30军军长。

谢振华

新中国成立后,谢振华相继担任山西省军区司令员、山西省委第一书记、北京军区副司令员、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11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12、31军军长周志坚

周志坚是湖北大悟人,1929年加入红军,参加了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抗战爆发后,周志坚长期在鄂豫地区作战,后担任新四军第五师十三旅旅长。解放战争时期,周志坚历任中原军区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山东省胶东军区新五师师长,华东野战军第十三纵队司令员等职,部队改编后担任31军军长。

周志坚

新中国成立后,周志坚历任舟嵊要塞区司令员,政治学院学员,沈阳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5年在武汉时期,享年89岁。

13、32军军长谭希林

谭希林是湖南长沙人,黄埔五期毕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后跟随毛主席上了井冈山,参加了中央苏区根据地的建设和反围剿作战。抗战爆发后,谭希林于1938年被调到华中新四军任职,解放战争时期,谭希林先后担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师长、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第32军军长等职。

谭希林

新中国成立后,谭希林转入外交部工作,1950年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54年回到部队,担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后长期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谭希林被授予中将军衔,197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62岁。

14、33军军长张克侠

张克侠是河北献县人,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到冯玉祥的西北军任职,1929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由此开始了他长期地下工作的革命生涯。抗战时期,张克侠相继担任国民党59军参谋长、第33集团军参谋长、副总司令等职。解放战争时期被任命为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1948年淮海战役时与何基沣一起率领两万三千余名官兵起义。起义后被任命为第33军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张克侠长期在林业部工作,因转入政府任职,所以没有被授予军衔,1984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张克侠

15、34军军长何基沣

何基沣是河北藁城人,1933年春,赴喜峰口抗击日军,以战功升为第110旅旅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直接指挥驻军抵抗。以机智顽强的作战赢得时人赞誉,成为一代抗日名将。1938年春秘密赴延安,1939年1月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

何基沣

1948年11月,同张克侠一起率领国民党第七十七军和第五十九军共两万余人在贾汪、台儿庄驻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何基沣被任命为第34军军长,后长期在水利部、农业部任职,198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82岁。

16、35军军长吴化文

吴化文是山东掖县人,早年曾在冯玉祥的部队当兵,1943年初,投降日军,改编为伪军第三方面军,任司令官。曾在鲁中临朐一带制造过“无人区”。抗战胜利后,吴化文又被蒋介石收编用于打内战。1948年济南战役时吴化文率领所部两万余人战场起义加入我军,所部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军,吴化文担任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吴化文转到浙江省政府任职,1962年病逝,终年58岁。

吴化文

小结:

三野的16位军长,有7人出自红四方面军,4人出自红一方面军,2人出自贺老总麾下,3人战场起义。16人中三位战场起义的将领没有被授予军衔,其他的13人有10人被授予中将军衔,3人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中国成立后,非正常去世的6位开国将军
高职低衔的开国十将军
红军到达陕北之后,陆续增建了4个军,军长都是谁?后来是何军衔
这个兵团的两个副司令员,后来一个授予上将,一个却授予少将
全军唯一一例,这个军的军长和政委,1955年都成为了开国上将
陕北红军参加授衔的将军代表阎红彦和贺晋年任职、经历分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