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国军阀传奇—“十万镇嵩军十万匪”的豫陕巨匪刘镇华的悲剧结局
userphoto

2023.04.27 甘肃

关注

说起刘镇华,那必须说一下“镇嵩军”的来历。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腹地,东南八百里伏牛山,西有熊耳山,东有外方山,东北伊阙直通洛阳,间有伊河、洛水、汝河、白河,其间一处山岭沟壑水网密布,山高林深极利藏身隐匿,民间讹传宋朝杨六郎曾屯兵于此,故称此山为“杨山”,而且嵩县民风极其尚武。1909年,王天纵为应对清军围剿,联络嵩县的各股匪首盗王齐聚杨山,然后自己与关金钟、憨玉琨、柴云升、张治公、张屏、陶福荣等10人结拜,号称“杨山十大弟兄”,这就是后来为害陕、豫两省的“镇嵩军”的最初人马班底。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各省政府开始整编缩减部队,陕西军政府的“秦陇复汉军”在武昌起义后,王天纵整合刀客与张钫的秦陇复汉东征军合兵,改称秦陇豫东征军,亦称陕军,以张钫为帅。现在当上东征军大都督的张钫响应政策裁军,将以王天纵为首的河南绿林军从陕军序列全部摘出来,派往河南嵩县一带驻扎,故起名“镇嵩军”。因王天纵调离,石言不愿成为继任者,刘镇华通过骚操作成为镇嵩军统领,辖三标一营,计3000余人,镇守豫西22个县,其成员大多数是土匪出生,因此军纪涣散,经常恃强凌弱,为非作歹,胡作非为,声名狼藉。

以上就是镇嵩军的来历,那么今天来讲讲他们的大统领——刘镇华。

刘镇华(1883~1952)字雪亚,河南省巩义市南河渡镇神堤人,父亲刘惟永是个小商人,家有兄弟七人,他排行老大,他有个弟弟叫刘茂恩,当过中华民国的河南省政府主席清末,刘镇华进入直隶保定法政专门学堂学习,毕业后出任河南省法政专门学堂庶务长,在此期间与学校内富有进步思想的教职员结交,参加了同盟会,开始有意识的参与反清活动并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武昌辛亥起义后,陕西也爆发了起义,陕西巡抚升允于请求清政府调兵支援,毅军的赵倜奉袁世凯之命率部进驻陕、晋、豫,潼关、灵宝、陕州一带,大力镇压陕西革命军张凤翔等人的反清起义,将陕西革命军赶出潼关;秦陇复汉军东路征讨大都督张钫率部赴豫陕边境抵御毅军,刘镇华这时候带领豫西民间自发武装参加了张钫的革命军,最初任都督府书记官,后升任都督府负责外交事务的参议,是文职人员,手里并没有兵权。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不久,陕西军政府奉命裁汰兵员,张钫麾下的部队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的部队都在裁汰的名单里,为了给裁汰的4000余部属找出路,张钫只好上书北京政府将他们改编为地方部队,分驻豫西22个县。

这时候,陕西张凤翙、张钫及镇嵩军的首任统领王天纵皆被调往北京,“杨山十大弟兄”之一的陶福荣也随行入京任职。这时候的张钫原本打算让石言出任镇嵩军的统领,但是石言生性谦虚,自我感觉资望和能力不足以统领都是刀客和土匪出身的镇嵩军,于是嗅到风声的刘镇华当天晚上就利用同乡的身份请石言喝酒,刘镇华借着酒醉直言吐露了想当镇嵩军统领的心事。其实石言也知道刘镇华贪名图利,一心只想出人头地,于是索性做个顺水人情成全刘镇华,石言就当场表示要把职位让给刘镇华,可是石言说了不算,最终还得是张钫点头。于是刘镇华第二天一早就催着石言到张钫面前去力荐刘镇华。

张钫听到石言的推荐后,沉默了下来,因为张钫知道刘镇华的脾气秉性为人,当初刘镇华率部投到张钫麾下的时候,被张钫任命为都督府的书记官,可是刘镇华一直嫌自己的官小还当众发牢骚说要出家当和尚,当时正是用人之际,张钫无奈,给了他一个外交参议的位置,虽然还是文职,但是刘镇华觉得官够大了,这才勉强上任。像刘镇华这种一味追逐名利的人,张钫内心里十分反感,所以他并不愿让刘镇华统帅这些人马去河南驻扎,而且让刘镇华这种人带领这些土匪出身的散兵游勇去剿豫西山里的这些土匪,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但是石言仍然力荐刘镇华担任此职,而且镇嵩军里面都是土匪出身的将领,比刘镇华还难堪大用,所以张钫只得任命刘镇华统领镇嵩军,镇嵩军麾下设置三标一营:第一标标统:柴云升,第二标标统:张治公,第三标标统:憨玉琨,炮兵营长:武衍周。就这样,刘镇华通过一顿酒局就名正言顺的掌握了镇嵩军,然后又有了豫西这么一块地盘,他的罪恶的军阀生涯开始了。

镇嵩军与当地的土匪之间本来就有一些微妙且复杂的关系,河南督军张镇芳把在自己地盘上的镇嵩军也当做眼中钉,肉中刺,于是张镇芳不断的向北京政府弹劾刘镇华“剿匪不力”,张镇芳还授意河南省财政厅今天给镇嵩军断粮,明天给镇嵩军断饷,弄的镇嵩军的士兵怨声载道、士气低落;这弄的刘镇华天天焦头烂额、疲于应付,张镇芳这么做就是把镇嵩军彻底给解散了,意识到情况不妙的刘镇华开始在豫西举行了残暴的剿匪行动。

  那些原本与之称兄道弟甚至是真正的兄弟的土匪们还没明白这次剿匪是怎么一回事便都纷纷成了刘镇华的刀下鬼,而“大义灭亲”的典范分别是:第一标标统:柴云升枪杀自己以前最得力的助手李永魁。第二标标统:张治公,杀了自己叔伯兄弟张治伯。第三标标统:憨玉琨,这个更狠,亲手杀了自己的亲弟弟憨玉鹏,而且镇嵩军内部因剿匪的株连也被杀二三千人。

刘镇华这次就是这么铁血的剿匪,毫不留情面,所以豫西的土匪很快就被剿灭干净,河南都督张镇芳也不得不连番嘉奖刘镇华、柴云升等人的“大义灭亲”,镇嵩军身上的“土匪出身”总算是被刘镇华生拉硬扯下来了,从此镇嵩军在政府眼里已经不是以前的“土匪军”了。

河南民变首领白朗(白朗起义是我国最后一次的农民起义)率众纵横数省,让河南督军异常头痛,1914年8月,白朗阵亡,刘镇华手下的张治公探听到了白朗的埋尸处,刘镇华下令将白朗尸首挖出来,把首级割下来,送到省里去接受嘉奖,还捏造了镇嵩军击毙白朗的经过,因此袁世凯赏了刘镇华十万银元。话分两头,毅军的赵倜围剿白朗起义军损兵折将,但是一点好处没捞到就算了,还被刘镇华这种人抢了头功,于是他派人查明了真相呈报袁世凯。袁世凯虽然心里有气,但是也不能自己打自己的脸,于是袁世凯为了安抚赵倜,就把段祺瑞调走转而封赵倜为河南督军。

善于钻营的刘镇华知道自己想要在河南这块地方站稳脚跟,必须要靠住袁世凯表弟、河南督军张镇芳这棵大树,要是张镇芳能在袁世凯面前对自己美言几句,那他刘镇华不得飞黄腾达,一飞冲天。

时势造英雄,不久后,这个机会就来了,因为偶然的机会,刘镇华探听到张钫为改编陕西军队的事情要进京去见大总统袁世凯,于是他偷偷潜入西安,去拜访张钫,刘镇华在张钫面前吹嘘自己在豫西剿匪如何卖力并痛骂张镇芳的百般刁难,声泪俱下的央求张钫在袁世凯面前给自己美言几句。张钫虽然看不起刘镇华,但是镇嵩军剿匪的事迹却是实打实的,所以张钫就在面见袁世凯之际,夸赞了刘镇华几句,而袁世凯知道自己的表弟张镇芳在河南正处于用人之际,于是就随手写信给张镇芳,让他多加关照一下刘镇华,这样刘镇华才算在河南站稳了脚跟。

1913年7月,孙中山、黄兴等人发动了二次革命,举兵讨伐袁世凯。其实在6月的时候,孙中山就特意派人给张钫、刘镇华送信告知反袁计划,要求他们同时举兵反袁。刘镇华看到信件后,当场慷慨激昂地向信使表示自己一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并设宴款待信使。

第二天,刘镇华派出自己的亲信扮成土匪枪杀信使,随后截获了信使身上准备送给张钫的密信。刘镇华得到密信后,亲自带着信件进京面见袁世凯,袁世凯略施小计就把张钫调到北京软禁了起来,而刘镇华则因告密有功,被袁世凯授予陆军少将军衔。

在豫西五年里,刘镇华邀请了当地不少名流为幕僚,为自己出谋划策,办理“外交”;军事上则依靠柴、张、憨等肯为自己“大义灭亲”的悍将,并广结“拜把子”兄弟,动不动就跟兄弟们喝鸡血(蒋介石也是惯用这一招的好手),用以笼络和维系部队的团结。

陕西一直是中国革命的重要战场之一,1917年冬天,护法战争爆发,陕西靖国军的胡景翼、郭坚、耿直、高峻等人的军队发动“倒陈运动”,驱除北洋政府的陕西督军陈树藩。陈树藩抵挡不住,遂以陕西省省长为诱饵钓刘镇华率镇嵩军入陕相助。刘镇华将麾下的三个标改为三路,连续在华州、临潼、灞桥打败靖国军,西安之围自然解了,陈树藩也不敢食言,于是1918年3月,刘镇华就坐上了陕西省省长的位置,镇嵩军军饷从此改由陕西发放。

刘镇华当了陕西省长以后,在周至、户县等出产鸦片的地区,广征烟税,大发横财,镇嵩军实力也有了扩充,先后将靖国军及北洋军的一部残余力量收编,到1923年,镇嵩军已发展至六七万之众,号称十万镇嵩军,刘镇华将原有的各路按陆军新编制完全改编为三个师、八个独立旅,柴云升、张治公、憨玉琨均升任师长。

1920年7月,直皖战争爆发,皖系首领段祺瑞下台,刘镇华便已经与曹锟、吴佩孚眉来眼去的,但是表面上仍然不断地向皖系的陈树藩表达忠心,怂恿陈树藩率部坚持与曹锟、吴佩孚的直系死磕到底。陈树藩竟然被刘镇华的鬼话哄骗以为刘镇华与自己仍然是穿同一条裤子,甚至刘镇华换防到了临潼、渭南布防,称他为“西北的长城”。可是打死陈树藩都想不到,刘镇华派人联系吴佩孚,将陈树藩的作战计划和盘托出,纳了投名,而且在直系军阀大举进攻的时候竟然当了直军的内应,悔之晚矣的陈树藩也只能是狼狈的逃离了西安。

随后,阎相文带着首席马仔冯玉祥接任陕西督军,不在督军的位置上不到两个月的时间的阎相文吞烟自杀,冯玉祥通过一系列的骚操作,当上了陕西督军。刘镇华又开始长袖善舞打上了冯玉祥的主意,刘镇华不但在冯玉祥那里得到了赏识,甚至还与冯玉祥换了帖子,结拜兄弟,喝了鸡血,还帮冯玉祥解决了国民军的粮饷问题。

  1922年4月,直奉战争爆发的时候,冯玉祥转任河南督军,一向眼力很差的他(见西北军后来结局)第一个保举的人就是省长刘镇华,7月,刘镇华在冯玉祥的大力保举之下,出任阜威将军、陕西督军。刘镇华在成为陕西督军之后,开始大肆扩充军力,不论军队的出身,一律收编,当时马河清、王振、万选才、孙殿英这些小军阀都是镇嵩军的麾下。

为了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以及自己的奢靡生活,刘镇华便开始在陕西横征暴敛,同时对于反对他的势力大肆镇压,搞得陕西民怨四起,民不聊生,而为了达到维护自己的统治的刘镇华对陕西的百姓肆意屠杀,任意掠夺,死在其残酷镇压之下的百姓,据记载多达五万余众。

刘镇华主政陕西六年,也是做过一些好事,他是文化人出身,所以提出“灌输学识,增进地方文明”的口号,并发出全国通电:“将全省商税35处统作学校用途,无论军政各费如何艰窘,丝毫不得挪移”;而且他曾两次组织国内著名学者到陕西讲学,1924年1月,经过刘镇华的筹划,重新建立了国立西北大学。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的时候,吴佩孚的“西北长城”刘镇华又一次见风使舵的投靠段祺瑞的麾下,随后,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北京政变,誓师组建国民军。作为冯玉祥结拜兄弟的刘镇华,虽然表面上拥戴冯玉祥,但是与此同时在河南发生了麾下大将憨玉琨抗拒国民军第二军胡景翼的“胡憨战争”,刘镇华由于要去河南督战,就把陕西军政事务交给并不是亲信的吴新田。谁知道最后胡军大胜,刘镇华和憨玉琨只身逃到山西,投靠阎锡山

1925年4月,国民第二军司令胡景翼病亡,岳维峻继任国民军第二军军长兼河南督办,第二军开始在战场上接连失利,只能退守豫西,豫西是镇嵩军的老巢,哪里容得下别人染指,于是镇嵩军拼了老命的打败国民第二军,而率部援豫的陕西军务督办李云龙和第二军驻洛阳的田玉洁师也被刘镇华率部打垮,李云龙只身绕道从山西逃回陕西西安。

随后,刘镇华回到吴佩孚的怀抱,吴佩孚扔给刘镇华一个“讨贼联军陕甘军总司令”任命,让刘镇华纠集号称十万之众的镇嵩军,以阎锡山供给的弹药围攻西安,后来就是“二虎守长安”的故事了。“二虎守长安”的英雄事迹,我在上两期详详细细的讲过了,有兴趣的可以翻阅。

“二虎守长安”以后,兵败的刘镇华再一次投靠冯玉祥,于是刘镇华摇身一变成了北伐军中的一员,1930年春,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开打于是他来了一个让蒋、冯、阎都大跌眼镜的“宁陵之变”!“宁陵之变”差点引发晋军和西北军的全线溃败,从而提前结束中原大战。事情的起因是:镇嵩军的后起之秀,靠收拢残兵败将起家的万选才叛离刘镇华投靠冯玉祥,因为刘镇华是文人出身,一直看不起万选才这种土匪出身的乡野村夫,因而在军需分配等方面一直对万选才的部队特殊对待。万选才也认为刘镇华处事不公,自己虽然顶着“镇嵩军”的名号,实际上自己已经独立出去了,于是万选才投靠了冯玉祥,担任了冯玉祥国民军的第六路总指挥

而刘镇华却觉得在跟着冯玉祥迟早是要玩完的,可是各路大军阀都已经被刘镇华出卖过了,已经没有军阀可以出卖了,就剩一个蒋介石还没出卖了。结果因为万选才的突然叛离,刘镇华临阵倒戈,准备把冯玉祥卖个好价钱的的计划彻底破产,反而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局面,无奈之下,刘镇华只好率部投靠了抠门的阎锡山,成为了晋军的杂牌部队。谁知道阎锡山能抠门到这个程度:刘镇华投靠阎锡山以后,军队就一直处于“饥寒交迫、困难万状”的境地,别说武器弹药无法保证,就连粮草被服以及军饷都无法及时发放,而且领取到的军粮也是缺斤短两,最困难的时候,镇嵩军只能用盐水泡小米,就连最便宜的咸菜都无力购买。于是刘镇华只好在暗中向蒋介石暗通款曲,故意将镇嵩军的指挥权交给五弟刘茂恩,然后自己去日本德国溜达了一圈

5月,刘茂恩接到刘镇华的授意,时机已到,可以倒戈投蒋,于是刘茂恩指示六十五师师长武琪峰以“欢迎”为名将万选才扣留,连夜解往南京的军法处。万选才被杀使得反蒋联盟军在前线吃了一个大亏,大败而归。在柏林的刘镇华得知自己的部队已经投靠蒋介石后,立即启程回国,随后被蒋介石任命为豫陕晋边区绥靖督办,驻扎新乡。

1932年,刘镇华改任豫鄂陕边区绥靖督办,驻南阳。1933年5月,刘镇华被蒋介石任命为安徽省政府主席兼豫鄂皖区“剿匪”总司令,率部在潢川一带加入了“围剿”红军的行动。当时除了他的部队以外,还有徐源泉、上官云相等人的部队也在附近“剿共”,这些将领大多对蒋介石不满,所以把刘镇华也是个被蒋介石利用的炮灰,刘镇华的立场应该也是反蒋的,因此他们之间走的很近,多次密谋意图反蒋,并有意推举刘镇华为反蒋首领。于是,刘镇华表面上和他们打得火热,一边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细数蒋介石的罪行,一边将这些人的言论和活动整理出来,暗地里通过蒋介石的秘书杨永泰转呈给蒋介石,从而博得了蒋介石的信任,因此在1933年屁股坐上了安徽省政府主席的位置。

1934年10月,方志敏率红军抗日先遣队由江西北上抗日,蒋介石纠集麾下的军队对抗日先遣队进行阻击,刘镇华奉命率部在皖南屯溪进行堵截,在打败抗日先遣队后,刘镇华还让弟弟刘茂恩率领镇嵩军对红军继续穷追不舍,从鄂豫皖苏区突围长征的红二十五军一直被追到至陕南山区。

1936年,杨永泰在武汉被刺身亡。听到这个消息的刘镇华晃晃不可终日,不久之后便精神失常,失魂落魄的刘镇华在杨永泰的灵前,对着杨永泰的遗像自言自语,时而嚎啕大哭、时而仰天大笑,弄的杨家众亲友尴尬不已,后来,刘镇华就开始时而疯癫、时而清醒,发病的时候甚至跑到街上纠缠漂亮女子,口口声声要与人家谈恋爱,次年就被蒋介石免去了安徽省长的职务。

刘镇华的五弟刘茂恩继承了刘镇华的镇嵩军残部,被蒋介石改编为第15军,抗战后,15军部队北上抗日,先后参加过太原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中条山会战、豫中会战、豫西鄂北战役等役,在雁门关,曾与八路军并肩作过战。

另外提一嘴,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在洛阳的15军军长武庭麟,副军长姚北辰,都是当年跟随刘镇华的镇嵩军的老底子,15军下辖64师,65师,其中64师师长刘献捷是刘镇华的儿子,而15军在豫湘桂大溃败的战役中,在洛阳以血肉之躯与日军钢铁群兽血战了14个昼夜,牺牲 4386人,被俘6230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镇嵩军大传:以毒攻毒,组建镇嵩军
刘镇华围困西安城,成也冯玉祥,败也冯玉祥,只能无可奈何花落去
橡树 | 冯玉祥督军陕西始末
谁当话事人就砍谁:北洋时代的9代陕西督军
民国军阀将领传奇—“二虎守长安”除了杨虎城还有一个是本期主角
【阅读悦读丨故事】沧浪《老道垛祖师庙》(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