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革命的报复:也谈关家垴之战(五)
userphoto

2023.05.28 甘肃

关注

编者按:虽然高层对下一阶段战斗持不同意见,但在坚强的组织纪律性面前,八路军各部仍不断向关家垴守敌发起勇猛进攻,实施革命的报复,成功击毙日军中佐冈崎歉受。

全文:4835字,阅读时间:12分钟

面对关家垴守敌,八路久攻不下,伤亡进一步加剧。这个仗往下怎么打,八路内部产生了不同声音:

769团1营攻击受挫,天上、地下敌人的火力死死压制住我们,部队伤亡不断增加,人员越来越少,弹药也送不上来。然后上级的决心很大,师、团不断传来命令:一定要拿下关家垴。营长李德生带领部队在土坎上坚持了整整一天。

10月31日清晨,范子侠和赖际发来到新10旅28团阵地看望部队。团长王耀南提出:“这么打下去,部队伤亡太大了,是不是建议师里撤围设伏,换个办法打。”范子侠旅长说:“部队进退自有上峰调度,岂容你我多嘴。”

营团两级干部如此考虑,那么更高层级的领导呢?

战前,陈赓即向彭德怀建议:“彭老总,现在拼了,以后怎么办?可以把冈崎放下山去,另选有力地形,打他的伏击嘛!”彭德怀没有接受。陈锡联回忆中提到的,打不下关家垴,彭德怀要要陈赓的脑袋,或许与这个建议有关。

据《陈赓传》编写组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陈赓传》记载:陈赓在百团大战中看到部队受了重大损失,上级对自己的正确意见不接受,还派人督战时,曾潸然泪下,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曾对此进行过尖锐批评。

关家垴战后3年半左右,1944年4月,陈赓在延安中央党校一部三支《报告》中指出:百团大战到了第二阶段,我觉得不能再打了······我问一个问题,这一仗是不是中国革命最后一仗?或对革命有很大帮助?如答复是就打,否则不打。师长来命令叫一定要打。

关家垴战后42年,1982年,曾任386旅参谋长的周希汉谈到百团大战时说:陈赓是不主张打百团大战的,他认为那样会把自己的基本力量拼掉。所以上级在第一阶段作战时让我指挥太岳部队。陈赓司令员所以在百团大战中积极指挥作战,因为他是遵守纪律的模范。

然而,就是这位有着不同意见的大将陈赓,却跟随386旅772团1营部队一道,向关家垴之敌冲杀。旅长亲自上阵冲锋,这在中外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也正是这位有着不同意见的大将陈赓,在编写第二野战军战史时,他却坚持应对百团大战作实事求是的评价,不赞成贬低它的意义,并把责任归结到某个人的身上。

战斗过程中,刘伯承也建议暂时撤除对关家垴日军的包围,另外寻找机会歼灭它。由于情况紧急,再加上彭德怀的急脾气,在电话里冲刘伯承喊了起来。关于彭德怀的这一喊,有诸多版本,凡是涉及到关家垴的图书或文章,必定会写到这一段。

由《彭德怀传》编写组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出版的《彭德怀传》作为最权威的官方版本,没有为尊者讳,居然用了“咆哮”这样的词汇:彭德怀在电话里对他一向十分尊重的战友咆哮:“拿不下关家垴,就撤掉你一二九师的番号!”这使一向宽和大度的刘伯承,也不免气恼。

以此为母本,演绎出诸多说法。有文章说,彭德怀这话后面还有半句“杀头不论大小!”;有文章说,刘伯承在电话里批评彭德怀是赌气、蛮干;有文章说得更为形象具体,刘伯承这时也非常气愤,泪水都溢了出来,在场的左权,严厉批评了彭德怀,彭德怀后悔不已地说:“打完仗,我找他请罪去。”关家垴战斗结束,彭德怀见到刘伯承时,握着他的双手满怀歉疚地说:“伯承兄,小弟向你赔罪了。”刘伯承语言有些颤抖地说:“彭总,别这样说……”

在党内,彭德怀一向以性格耿直、直言敢谏、脾气火爆著称,即便是从尸山血海中冲杀出来的猛将,在彭老总面前心里多少也会犯怵。紧急关头,彭德怀对刘伯承讲了一些过头话,这一史实确定无疑。《彭德怀传》里面用“咆哮”这个词就很有深意,至于“咆哮”过程中是否有更为严厉甚至苛责的内容,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参战将士后人在未经公开出版的文章中述及,彭老总的话比你们知道得难听多了等等。

但是,刘伯承气愤得泪水都溢了出来,则似乎有演绎成分:19岁从军,立下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志向;24岁,参加护国战争,头部重伤失去右眼,在麻药失效情况下,忍着剧痛,生生挨过70多刀完成手术,上演现代版“刮骨疗毒”;被军中袍泽视为一代“军神”,被领袖称之为“一条龙下凡”。如此英勇的统帅,会因为彭德怀的“咆哮”溢出泪水?其真实性待考。

同样由《刘伯承传》编写组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刘伯承传》中,对彭、刘分歧具体情况只字未提。该书《激战关家垴》一节指出, “百团大战”经过三个阶段,虽然取得了重大胜利,但一二九师也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前后有7000多人伤亡。

关家垴战后4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上中肯地指出当时八路军方面对华北战场敌强我弱的形势和敌我斗争的长期性认识不足,指挥上带有盲目性。特别是百团大战第二、第三阶段,更多地采用了阵地战形式,增大了部队的伤亡,伤了自己的元气。

另外,作为副参谋长的左权,是否会对盛怒之下的彭德怀进行严厉批评,这一史实依然待考。彭德怀家住湖南湘潭乌石镇彭家围子,左权家在湖南醴陵新阳乡黄茅岭,两地相距百余里,是正经八百的老乡。自八路军总部来到太行山后,两人朝夕相处配合更加紧密。总部绝大部分命令都是以“彭、左”名义联合签发,以致当年有人误以为“彭左”是一个人。

百团大战期间,彭德怀和左权(左)在武乡砖壁村八路军总部

两人交情很深。1941年11月彭德怀致电中央,为左权所谓“托派”一事进行申诉。彭德怀在电报中指出,虽然对左权的处分事实上已经撤销了,但没有给出明确结论,左权本人为此非常苦闷,建议中央撤销对他的处分。左权之女左太北的名字,也是彭德怀给取的。左权英勇殉国后,彭德怀更是亲自为老战友题写墓志铭,情深意切,溢于言表。全文照录如下:

左权同志湖南醴陵人 幼聪敏 性沉静 稍长 读书既务实用 向往真理尤切 一九二四年 参加中国共产党 献身革命 生死以之 始学于黄埔军校 继攻于苏联陆大 业成归国 戮力军事 埋头苦干 虚怀若谷 虽临百险乐然不疲 以孱弱领军长征 倍见积极果决之精神 中国红军之艰难缔造 实与有力焉 迨乎七七事变 倭寇侵凌 我军奋起抗敌作战 几遍中原 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 五年一日 建树实多 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 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 遽以英勇殉国 闻得年仅三十有六 壮志未成 遗恨太行 露冷风凄 恸失全民优秀之指挥 隆塚丰碑,永昭坚贞不拔之毅魄 德怀相与也深 相知更切 用书梗概 勒石以铭 是为志。

彭德怀谨撰并书

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双十节

彭德怀亲自撰写手书的左权墓志铭

不难推断,左权应对彭德怀的脾气性格应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同时身为高级军事干部,左权有着丰富的高层工作经验。基于这两点,两位老总都在火头上的时候,左权如果对彭德怀进行严厉批评,恐怕只能是火上浇油。

关家垴战斗八路将领的分歧,直接反映出这场战斗的艰难程度!分歧归分歧,仗还是要打下去。彭德怀命令所有旅、团长一律靠前指挥。

10月31日早晨,129师参谋长李达,386旅旅长陈赓,386旅772团团长郭国言、18团团长闵学胜,先后来到新10旅28团。由李达参谋长传达命令,鉴于28团伤亡较大将其调整为新10旅预备队,主攻任务由772团接替。

129师四巨头,左一为参谋长李达,右一为政治部主任蔡树藩

大家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在这个时候把主攻任务让出去,即便对方是装备、战斗力都强过自己的红军老部队,28团团长王耀南心里也是老大不痛快。和772团团长郭国言握手时,暗地里就较上劲了:疼得郭国言直咧嘴,但在众人面前不好叫出来。被李达看到喊了一声,两人才松开手。经过调整,772团当面是唯一那条通往垴顶的小路,左翼是18团,右翼是29团。

刘伯承亲临769团指挥所,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发现垴顶和斜坡连接处有黄土,于是立刻要求郑国仲派小部队佯攻吸引敌人注意力与火力,另外组织部队挖暗道。

关家垴战斗中,彭德怀亲自指挥炮兵团。炮兵团全称“八路军总部炮兵团”, 1938年1月在山西临汾成立,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参谋长匡裕民、政治处主任袁光。下设两个营,炮1营和3营,一个观测队,一个特务连。这是中共建军以来的第一个炮兵团。为扩大影响,武亭团长以炮兵团名义向全国发出通电。但是由于发布通电引起了敌人注意,加上事前未向八路军总部报告,受到了上级批评。1939年2月,武亭、邱创成率3营、观测队、特务连结束在后方的整训,东渡黄河开往晋东南前线对日作战;袁光、匡裕民率1营留在后方,保卫陕甘宁。

总部炮兵团3营5门山炮(4门日制41式山炮,1门晋造山炮)由彭德怀亲自指挥;副营长朱光和指导员谢英带一个排负责北面;大名鼎鼎的神炮手、迫击炮主任赵章成指挥迫击炮队,进攻西面。

10月31日一大早,八路再次对关家垴发起总攻。在炮兵掩护下,772团攻击动作极为凶猛,但是由于缺乏步炮协同经验,造成了一定误伤。刘伯承亲自打电话到772团团部,严厉批评了郭国言的冒险动作。最终,冲上垴顶的七七二团百余勇士全部殉国

31日当天,16团团长谢家庆在指挥战斗时中弹殉国,部队伤亡过半。鉴于这种情况,彭德怀、左权等要求129师把16团撤下来。在参谋长周学义等团党委的坚持下,129师首长同意从16团余部中组织一支500人的敢死队,继续参加作战。周学义亲自带队冲锋,在战斗中下肢负伤。

身穿缴获日军军装的陈赓(前右一)、周希汉(前左一)、谢家庆(中)

新10旅旅长范子侠亲临前沿指挥所,被鬼子冷枪击中左手腕血流不止,坚持不下火线。不得已,副旅长汪乃贵强制要求:我是前沿指挥所指挥,你要服从我的命令。这才把范子侠送下去治疗。

1941年7月,范子侠(右)出席晋北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当选为参议员

为加强一线力量,不仅彭德怀把自己的警卫连派了上去,就连太行山剧团的演员都拿起枪上了火线。同时,日本八路(在华日人反战同盟)前田光繁也到前线喊话宣传,以瓦解敌人斗志。

在华日人反战同盟晋察冀支部成立大会

总之,八路把能用的力量、能使得招数,全给老鬼子冈崎用上了。鬼子那边也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境地。陈锡联从被日军抓去跑回来的民夫处得知日军士兵在死人堆里抱头痛哭

据冈崎支队侥幸逃出生天的鬼子兵在战后供述:10月31日早上,······攻进阵地前沿的敌人,利用死角向我方战壕不断扔来手榴弹。我方士兵不停地抵抗,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冈崎中佐站在阵地上指挥作战,10 时30分左右一颗迫击炮弹落在近旁爆炸,冈崎支队长、藤泽少尉和犬饲上等兵当场被夺去了性命······

关于冈崎之死的细节,存在不同说法:日本秋田书店1974年出版的《福冈联队史》记载,冈崎谦受于10月30日被八路军击中头部毙命;八路这面,也有冈崎胸部连中三弹被击毙的回忆。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再加上各种主客观因素,若干年后人们对事情追述会有很大出入。譬如,据李德生回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狮垴山战斗中,385旅旅长陈锡联、政治部主任卢仁灿到769团视察阵地,一颗子弹击中卢仁灿胸部。有人喊了声“卢主任牺牲了”。结果消息传到129师师部,刘伯承深感惋惜,在电话里批评了陈锡联。其实是子弹从肩胛骨穿了过去,卢仁灿昏了过去,第二天便苏醒了。

卢仁灿负伤时,陈锡联正在他身边,战斗中他(指卢仁灿)和我在一起,······突然一颗子弹从我的胳膊和身体之间穿过,打中了他的左胳膊。他一下子倒在我的身边,衣服上都是血。我连忙叫:“卢主任,卢主任!”他已昏迷过去,我立即组织人把他抬了下去。

“文革”期间,卢仁灿同志挨整,他当时在海军工作,有人怀疑他负伤的事,向我作调查。我对他们讲,这是在百团大战中负的伤,我可以证明,马忠全、赵兰田他们都可以证明。调查的人问:负伤以后谁做的手术,是不是有被俘的情况?我一听就火了,我说你们这是胡扯淡,不跟你们谈了!把他们赶走了。

129师385旅政治部主任卢仁灿

再如,国民党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之死至今仍众说纷纭。历史研究中,对于口述史料的运用必须慎重,中国传统史学提倡的孤证不立,也是这个道理。

不管是被炮弹炸死,还是被击中头部或击中胸部,总之,恶贯满盈的老鬼子冈崎歉受死在了八路手上。撤退时,鬼子半田少尉不得已,砍下冈崎右手带回岛国。彭德怀和忠勇的八路战士,替太行山成千上万受鬼子残害的百姓,实施了革命的报复!

前文我们详细介绍过,冈崎支队由若干日军战斗单位混编而成。冈崎歉受的死,并没有令日军指挥系统瘫痪。残余鬼子在其他军官指挥下,仍做困兽犹斗。而鬼子的援军,离关家垴也越来越近了(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家垴战斗,刘伯承陈赓主张撤退,彭德怀坚持要打,结果如何?
血战关家垴:彭德怀四大败仗之一,为何八个团没能全歼五百日军?
八路军战史最惨烈一战血战“关家垴”始末
1940年八路军与日军精锐的一次硬碰硬 (图)
8个团拿不下日军500人,陈赓苦无对策,刘伯承献计:日军怕打屁股
1940年,彭德怀斥责刘伯承:拿不下,杀头不论大小,咋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