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抗战中英勇殉国的10位上将

佟麟阁将军

张自忠将军

1937年日寇大举入侵中国,在民族危亡之际,国共两党共赴国难。除极少数败类临阵逃脱外,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同日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他们浴血奋战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篇章。其中仅上将就有10人血洒疆场。虽然未能看到日寇败亡,但他们英勇抗战的业绩与伟大的抗日战争联系在一起而永远熠熠生辉!

佟麟阁: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

冯玉祥将军在《模范军人》中这样评价佟麟阁:“他是一个极诚笃的基督徒,能克己,能耐劳,从来不说谎话,别人都称他为正人君子。平素敬爱长官,爱护部下,除了爱读书,没有任何嗜好。”

佟麟阁是西北军中有名的儒将。他仪表文雅性格恬静,深沉之中不乏果断。佟将军注重学习淡泊名利,每次操劳完军务总喜欢阅读些书籍,并以日记形式不断反省。

1937年佟麟阁升任29军副军长驻守在北平南苑。七七事变后,29军上层军官徘徊于战和之间犹豫不决。身为副军长的佟麟阁力主抗战,他慷慨陈词:“中日之战不可避免,29军首当其冲。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同时他发出命令:凡有日军进犯坚决抵抗,不得后退一步!

7月28日拂晓,日军对南苑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守军仅5000余人,但佟麟阁毫不畏惧,命令部队誓死坚守,战斗异常惨烈。激战中佟麟阁腿部不幸被机枪射中。当部下劝他包扎伤口时,他却全然不顾奋勇指挥部队还击。在敌机的轰炸下,他的头部再遭重创壮烈殉国。

佟麟阁是抗战初期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冯玉祥为他写下了“报国敢云天职尽,立身当与古人争”的挽联。毛泽东也称赞他“无不给了全中国人以崇高伟大的模范”。1979年8月1日,北京市委统战部正式批准其为抗日阵亡革命烈士。

赵登禹:杀尽日寇平生愿,甘洒热血报民族

“一代虎将性刚尤,赤胆忠心向神州,杀尽日寇平生愿,甘洒热血报民族”。在赵登禹的故乡山东菏泽,人们至今还传颂着这样的歌谣。

赵登禹1898年出生,自幼习武膂力过人。1914年他跋山涉水步行1800多里,投奔西北军。由于武艺出众很快被冯玉祥挑去当卫士,逐步成长为领兵上万的高级将领。无论是当卫士还是带兵,他都冲锋在前作战勇猛如虎堪称虎将。

1933年长城抗战,他率大刀队夜袭杀得敌人鬼哭狼嚎,使日寇遭受了侵华以来“前所未有的伤亡与耻辱”。因杀敌有功,不久他就升任29军132师师长。1937年7月26日,赵登禹率部到南苑与佟麟阁共同保卫北平安全。28日凌晨鬼子进攻至132师阵地前,他再次率大刀队向敌人冲杀。日军看到大刀闪亮,吓得魂不附体向后溃逃一里多。

佟麟阁牺牲后赵登禹奉命集结队伍反击。在乘车至大红门时突遭日军袭击,顿时身中数弹。传令兵忙将他抬上担架准备送往后方。他阻止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份没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受不了惊慌,请你们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也没别的事了!”说罢停止了呼吸,时年39岁。

7月31日,他与佟麟阁同时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

全国解放后,毛泽东于1952年6月11日亲笔签署第80号烈士证,颁发给他的家人。

郝梦麟:我应该去抗战,应该去和敌人硬拼

郝梦麟,1898年出生,河北藁城人,曾在奉军任职。虽是军阀出身,他却不吸烟酗酒不赌不嫖不纳妾,并坚决杜绝军中发生此类事情。其手下一名旅长曾因吸食鸦片而革职,其叔父在任军械处长时也因偷偷纳妾而被遣返回乡。

蒋介石围剿红军时郝梦麟曾与红军交战兵败于莲塘。第五次围剿开始后,两次请求解甲归田均未批准,1937年被送至四川陆军大学将官班深造。在前往陆大途中,得悉卢沟桥事变,毅然重返部队请求抗日。他说:“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的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应该去抗战,去和敌人硬拼!”请求终获批准。其时,郝梦麟任第9军军长。

9月,郝梦麟率部从贵阳北上抗日,临行前给家人写好了遗书。10月初,部队到达忻口布防。每天他都亲自视察阵地督查工事。会战开始后,他冒着枪林弹雨到阵地督战。将士们见军长亲临前线极受鼓舞,与敌人展开激烈的拉锯战。但敌人火力太猛烈,守军伤亡惨重,有的团打得只剩下100余人。他亲临该团说:“我和你们一块坚守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论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论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也枪毙他!”

在他的鼓动下,将士与敌血战5昼夜守住了阵地。16日晨在追击溃逃日军途中,不幸中弹牺牲。12月16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

郝梦麟是抗战初期捐躯的第一位军长。毛泽东在纪念抗战阵亡将士大会上曾高度评价其献身精神。1983年9月13日,民政部追认郝梦麟为革命烈士。

饶国华:只要开始抗日,我就要站在最前线

饶国华是川军名将以骁勇著称。1935年曾参与对红军长征的围堵。然而面对东北沦亡看到红军切实的抗日主张,他产生“如今仇未复,大敌当前竟使兄弟阋于墙,而置民族危亡于不顾乎”的疑虑。

1936年2月当蒋介石令饶国华追击红军,他率部尾随没有与红军为敌。抗战前夕,其救国思想日益强烈。每与友人相见必说:“只要开始抗日,我就要站在最前线!”

七七事变后,饶国华多次上书请求抗日终获批准。9月21日饶国华率部出川开赴前线。11月下旬所部在界牌、泗安一线布防,阻止日军向南京进犯。27日敌人在20多架飞机的掩护下向阵地发动猛烈攻击。守军伤亡惨重被迫且战且退。饶国华心急如焚,他振臂高呼:“我们军人报国的严峻时刻到了,一定要为国争光,流尽最后一滴血!”

官兵见师长如此英勇,一个个以一当十奋勇杀敌。日军迟迟不能得手。然而由于个别指挥员不听指挥阵地相继失守,所部被日军三面包围。 敌人欲来劝降,饶国华紧握雪耻刀对部下说:“我从七七事变之日起就渴望能到前线杀敌洗雪国耻收复失地……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去,做到胜利则生败必死,不成功便成仁。我们要牢记当时的誓言,绝不能在敌人面前屈膝示弱,给中国人丢脸!”说罢,向敌人方向怒目而视,拔枪自戕以死报国。

饶国华是抗战中第一位自戕殉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12月11日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王铭章:奋战守孤城,以求赎回内战之罪愆

“奋战守孤城,视死如归,是革命军人本色;决心歼强敌,以身殉国,为中华民族争光。”这是毛泽东和董必武联名为王铭章写的挽联,充分肯定了其抗战业绩。王铭章作战勇敢指挥有方,但从军以来多次被卷进军阀混战并参与对红军的围剿。对此王铭章深恶痛绝。全面抗战爆发后他主动要求到前线杀敌。

1937年9月12日在抗日誓师大会上,王铭章慷慨陈词:一定要用杀敌立功、报效国家的实际行动赎回自己20年来参与内战、危害民众的罪愆!10月底他率部在娘子关与日军鏖战7天,击败敌人多次进攻,保证了大部队的安全转移。

1938年3月日军在山东滕县一带大量增兵,企图打通津浦铁路夺取徐州。王铭章奉命进驻滕县阻击敌人。14日敌人出动飞机大炮猛扑滕县,很快就突破了外围防线。王铭章临危不惧勉励部下决一死战,痛歼日军以死报国。在他的指挥下守军英勇战斗。17日下午敌人攻进南城。王铭章及随从见已无法在市内存身,登上城墙继续与敌周旋。由于城墙上毫无掩蔽,王铭章不幸被子弹洞穿腹部当场牺牲。他用死完成了守城的任务。

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4个半昼夜,阻滞了日军侵犯徐州的阴谋,为台儿庄大捷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发出“若无滕县之死守,焉有台儿庄之大捷”的感慨。王铭章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9月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张谓行: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

张谓行是抗战中唯一遭毒气而牺牲的高级将领,也是10位殉国将领中最年轻的一位。

张谓行是位才子,在北京求学时曾两度弃文从武。其思维敏捷成绩优异,考试常居榜首甚得同学钦佩。1931年南京政府参谋本部成立他担任上校科长曾参与拟定整军方案。次年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陆军大学。在校期间他孜孜以求学业猛进。在一次制定演习方案时由于极富创意,被德籍教官给予120分的满分,该成绩创下了陆军大学战术作业记分的最高纪录。毕业后复留校升入研究院深造。

1935年张谓行被调任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这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华北的军事扩张。在全国人民迫切要求抗日形势下,国民党不得不着手国防准备工作。张谓行奉命勘察南京地形负责拟定南京和长江攻防作战计划,督导增加长江上下游要塞炮台。他拟定的作战纲领及作战计划均被采纳。

1937年华北危急。为组织华北战事,蒋介石任命张谓行为保定行营作战处长。当时他的夫人即将分娩,但张谓行以国事为重急赴前线就任参与指挥作战。1939年春他又被蒋介石派到西安筹划行营工作负责全盘指挥。

正当他准备在西安施展才华大干之际,3月7日下午日军飞机突然飞抵西安轰炸,并投放毒气弹。他躲避的防空洞由于洞口封闭性差,毒气大量渗入。尽管他及时指挥部下打开洞口自救,但终因毒气太浓密窒息身亡,年仅36岁。

张谓行殉国后,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84年6月8日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

陈安宝:卫国守土,坚守阵地达三十一昼夜

陈安宝,1891年出生,浙江黄岩人。少年时聪慧过人深受老师器重。只因家境贫寒不得不中途辍学。青年时决心从军救国。先考入南京陆军入伍生队,后转学湖北陆军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在浙江陆军任职。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浙江,陈安宝投身革命军参加北伐。卢沟桥事变后,他先是在陕西潼关、渭南一线驻防,后奉命开赴淞沪前线转战于大江南北。因屡建奇功,被提升为29军中将军长。

1938年2月陈安宝所部对侵占余杭的日军发动进攻,激战一昼夜重创敌人。日军逃走时尸体装了满满20多辆卡车。7月他率部进驻德安以乌石门阵地与101师团血战。敌人依靠鄱阳湖海军舰炮和海空火力掩护向阵地发起猛攻,陈安宝亲赴前线指挥,率部坚守阵地达31昼夜之久,迫敌铩羽而归。

1939年5月3日陈安宝接到反攻南昌的命令。立即指挥29军第5、26、79师火速向南昌开进。4日晚部队在荏港渡河,由于渡船数量不够加上敌机轰炸,直到5日夜才渡河完毕。随后他率部在敌据点间的小路上跑步前进,不幸在高坊附近遭敌包围。激战半夜,数次突围未能成功。天亮后日军增援部队赶到集中炮火猛烈轰击,并出动飞机轰炸扫射,他负伤后仍坚持指挥。

6日下午5时10分陈安宝突遭敌机俯冲扫射身中数弹伤及心脏,壮烈殉国。

1940年9月23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中国共产党人为纪念这位抗日英雄,曾向其家属发去慰问电。1983年12月,国家民政部正式追认为烈士。

张自忠:周恩来称赞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抗战中以上将军衔捐躯的唯一一人,也是二战中世界反法西斯阵营50余国战死沙场的最高将领。周恩来在悼念文章中写道:“张上将是一方面的统帅,他的殉国影响之大决非他人可比……其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

张自忠是西北军的一员猛将,以带兵严格著称。炎炎盛夏,部队每天要着两层衣裤,在酷暑中操练4个小时;三九寒冬,官兵却只穿夏天的衣服在冰雪中操练。张自忠还亲自带领部队雪地行军。若有人违反军纪,毫不留情予以严惩,部下便暗中称他“张扒皮”。

然而生活中张自忠对部下极为爱护,和下级同吃同住同劳动,因而威望很高。西北军一些部队纪律松弛时他就被临时调去整饬。

1935年张自忠任察哈尔省主席,次年兼任天津市市长。1937年3月赴日考察,一些不明真相的人谣传日方曾赠与其巨款并送了一个日本美人……一时间流言四起。

卢沟桥事变后,他“个人毁誉在所不计”接任北平市长,坚持与日本人谈判周旋,许多人把他当成了卖国求荣的汉奸。直到9月初他才潜逃出北平重返军队,走上抗战第一线。

1937年11月张自忠任59军军长。次年他率部在临沂与日军血战8昼夜,大败“铁军”板垣师团;在武汉保卫战中,其所部阻击日军达12天之久;1939年的随枣会战他两次亲率部队截击日军。由于屡次重创敌人他成了妇孺皆知的抗日名将、“活关公”,并荣升为上将。

1940年4月日军向湖北进犯。作为兵团总司令,张自忠本不必亲自出征,但他怀着以死报国的决心亲率3个团由宜城北上过汉水与日军血战9昼夜,不慎陷入重围。

5月16日张自忠率部退至宜城南瓜店。在激烈炮火中,张自忠左臂负伤仍坚持指挥。下午他将自己的卫队悉数调去增援,身边只留下一名参谋。眼看弟兄们一个个倒下,他再也按捺不住提起冲锋枪猛烈扫射,十几名日军应声倒毙。

刹那间,张自忠也被敌机枪射中身中5弹血如泉涌倒在地上。4时许两名日军端着刺刀冲向张自忠,他顺势抓住敌人的枪站立起来,可旋即被另一人刺中壮烈殉国。

日将领深为其精神所折服,令军医用酒精把他遗体仔细擦洗干净盛殓安葬,并立墓碑,上书“支那大将张自忠之墓”。

张自忠上将殉国后国共两党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和周恩来亲笔题写了“尽忠报国”、“为国捐躯”的挽词。解放后,全国各地先后建立许多纪念标志,如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大城市均设有张自忠路。

1982年4月16日,民政部正式授予张自忠革命烈士称号。

唐淮源: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唐淮源,1886年出生,云南江川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但他性格刚毅勤奋好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云南讲武学堂,学习期间加入同盟会。武昌起义时投身革命洪流,1922年到广州追随孙中山革命转战大江南北。

全面抗战后,唐淮源曾参与冀北、晋西南多次战斗战功卓著升任第3军军长。1938年7月唐淮源奉命进入山西门户中条山。驻守4年间他指挥第3军力挫强敌使日军进犯均以失败告终,确保门户不失。他也因在日军13次大规模进攻中常胜不败而名扬四海,威震八方。

1939年4月母亲去世,唐淮源回老家奔丧后匆匆返回中条山。唐淮源对部下说:“吾向以老母在故有所虑,今大事已了此身当为国有,誓与中条山共存亡!”

1941年5月日军调集8个师团、9个旅团、1个骑兵团和100余架飞机共25万人,大举向中条山扑进。唐淮源亲赴一线鼓励官兵沉着应战。由于兵力悬殊,许多将士在激战中阵亡,国民党命第3军撤退。唐淮源以守土为己任,毅然令部队化整为零继续战斗。战局日益恶化,第3军完全陷入敌重围之中。唐淮源亲自组织数次冲锋都没能成功。他悲愤自己未尽到保卫中条山之责有负国家培养,于是在滂沱大雨中退去左右,自戕殉职于悬崖。

“国土未复失壮士,碧血千载染中条”这副挽联充分表现了国人对唐淮源的痛悼和敬仰之情。1942年2月2日,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上将。1986年12月18日,云南省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李家钰: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

李家钰从小立志救国,他背叛富农家庭走上从军之路,却被卷入连年军阀混战和“剿共”之战。他渴望团结统一共御外敌。卢沟桥枪声打响后致电政府请缨参战。获批准后兴奋之余赋诗一首:男儿持剑出乡关,不灭倭寇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李家钰真心抗日,经常主动打击日军并视保存实力、不肯杀敌为耻辱。在山西抗战期间他多次与日军作战屡屡报捷。实战中李家钰看到八路军的游击战术对付日军大有作用,于是真诚地和八路军交朋友,共同探讨杀敌韬略。

1938年春他派人到八路军学习游击战术,邀请刘伯承讲授战略战术,还一度在朱德的统一指挥下对日作战。尽管国民党多次掀起反共高潮,他却始终坚信“不管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只要抗日就对”,坚定地与八路军合作,枪口一致对外。

1944年日军强渡黄河三面包围洛阳,国民党守军被迫西撤,李家钰所部负责殿后。21日当他获悉日军正在追击高树勋所部时,决定提前率部出发沿途阻击敌人,掩护友军。不想行军至秦家坡时遭日骑兵伏击。危急时刻李家钰率特务营奋力反击。由于李家钰身着黄呢军服目标显著,头腹部连中数弹,用生命实现了他生前亲笔书写的“男儿欲报国恩重,死到疆场是善终”的铮铮誓言。

6月22日,国民政府追赠其为陆军上将。1984年在李家钰殉国40周年之际,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王仁斋烈士在辽宁的抗日活动——战斗遍辽沈 碧血洒清原
抗日战争中的元帅将军!
佟麟阁——精忠报国的热血传奇
玉溪英杰录 | 滇中玉溪孕育的爱国英杰
抗日殉国名将085 梁希贤将军
牺牲在抗日战场上的4位云南籍高级将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