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淮海战役复盘:国军放弃黄百韬兵团,合力先攻中野能否转败为胜?

淮海战役是国民党在解放战争中输的最惨,也是输的最可惜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结束后,蒋介石手底下最能打的部队基本上都打光了,华北也变成了绝地,傅作义兵团被歼只是时间问题。

现在复盘来看,国民党的战略是错误的,只要按照毛主席的战争策略: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则变被动为主动,变防守为进攻。

可惜国军选择了最适合解放军的打法,我军打法的精髓是: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通过大范围的迂回、穿插、分割、包围敌人,然后在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各个击破。

这也是国民党淮海战役各个兵团被逐个歼灭的原因,基本都是这种死法,我们再来复盘看一下淮海战役。

先看一下国民党军队参战部队:

在参加淮海战役的国民党部队中,以邱清泉第2兵团和黄维第12兵团战斗力最强,再就是黄百韬的第10兵团。

邱清泉第2兵团约9万余人。

黄维第12兵团约12万人。

黄百韬第7兵团约为10万人(可能不满编为八万人)。

李延年第6兵团约6万人

李弥第13兵团约6万余人。

孙元良第16兵团约5万人。

刘汝明第8兵团约6万人。

其他外围对峙部队以及地方部队约16万人。

这是国民党参战部队的大体构成,共约80万。

再看我方参战部队构成:

华东野战军约42万人。

中原野战军约12万人。

外围其他部队以及地方部队约6万人。

我军共计约60万人,这就是60万对80万的由来,实际上这个数并不是多么精确,不光是我军,尤其是国民党部队,牵扯到满编不满编的问题,各个兵团大体就是那么多,战后我们粗略计算出来约80万。

国民党一些外围部队没有参战,参战部队大体与我军差不多,被歼灭约55万人,我军大胜。

战役开始:

黄百韬兵团奉命向西边徐州方向靠拢时,突然被华东野战军穿插包围,淮河战役的序幕拉开。

此时守黄百韬后路的是李弥兵团,其也在奉命向徐州撤退,李弥兵团约6万人,其部队战斗力还是可以的,黄百韬被围后,他并未在原地守护黄百韬兵团后路,而是继续奉命撤往徐州。

李弥一走,阵地迅速被花野占领,以后想夺回来可就难了,后来李弥回来夺阵地伤亡一万人,没有成功。

这是国军犯的第一个错误,以后要为这个错误买单。

黄百韬兵团与李弥兵团撤往徐州,是奉了徐州剿总司令刘峙的命令,这时候国民党想集中主力与我军在徐州决战,本来想初步集结邱清泉、李弥、黄百韬、孙元良、刘汝明、李延龙六个兵团,后面还有黄维兵团与宋希濂兵团作为预备队。

部队还没集结起来,只有邱清泉兵团在徐州西,李弥在徐州东,黄百韬兵团已经被华东野战军围了起来。

黄百韬兵团满打满算也就10万人,如果不满编也就8万人,面对华野的30多万大军,黄百韬想突围难如登天。

这是摆在刘峙面前的一道难题,刘峙跟那几个国民党元老,如顾祝同,何应钦,唐生智一样,资格够老,但指挥能力一般,特别是这种大兵团作战,指挥不行,即使下面的黄百韬、邱清泉、黄维再能打,也是单打独斗,难以翻天。

我军则完全不同,领袖是伟大的军事家,战略家,再往后还有林粟彭刘邓这些优秀的指挥员,还些人都够国民党喝一壶的。

刘峙见黄百韬兵团被围,也不敢怠慢,迅速报给了蒋介石,附带两套解决方案。这两套方案是杜聿明设计的,设计完了杜聿明就跑到东北葫芦岛撤兵去了,此时辽沈战役刚刚结束没十天,国民党有些部队还在葫芦岛,杜聿明组织往回撤。

第一套方案是先向东救援黄百韬,守卫徐州的邱清泉兵团与李弥兵团去救援黄百韬兵团,孙元良兵团从宿县北上守徐州。

第二套方案是先让黄百韬兵团在碾庄坚守10天,国军主力集中优势兵力向东寻找并迅速歼灭中野,再回头救援黄百韬的第7兵团。

最初我军制定的作战计划,就是要吃掉国民党的第7兵团,然后伺机在两淮作战,尽量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最后没想到国民党来了这么多部队,主席都说成了一锅“夹生饭”,不好吃,国民党的部队太多了,我们的优势是局部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这么多敌人要是聚集起来很难吃的下。

蒋介石看到两套方案后,立刻想到被歼灭的新编74师,此种手法如出一辙,就是集中几倍的兵力进行围歼,当时蒋介石责令各部进行救援,但被阻击部队挡在外围,没有救援成功。

74师没了,黄百韬兵团的十万大军一定要保住,蒋介石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套方案。于是李弥兵团要回头夺取自己放弃的阵地,邱清泉兵团也一起去解救。

中野缺点是兵力少,而且分散,摊子太大

再来看看第二套方案是否可行,中原野战军在淮河战役中干了三件大事,一是在徐州以西牵制了邱清泉兵团一段时间,二是攻占了宿县切断了徐州各个兵团的退路,三是包围并歼灭了黄维的第12兵团约12万人。

中野大军当初挺近大别山时,因为要过黄泛区,许多重武器都丢了,后来在大别山一年多,与小诸葛白崇禧纠缠了一年多,撤出的时候也就12万人,这12万人就是淮河战役参战的兵力了。

而且中野大军重武器很少,远远不如华野,最后包围住黄维的第12兵团就已经达到极限了,如果黄维兵团突围早就跑了。黄维被围蒋介石又恐黄百韬兵团被歼的事重演,让黄维原地防守,派兵来救,结果援兵杜聿明集团又被华野围了,最后被歼灭。

也就是说中原野战军人数是较少的,在兵力上不占优势,如果刘峙在黄百韬被围后,能集中邱清泉、黄维、李弥、孙元良兵团去寻找并围歼刘邓大军,刘汝明与李延年兵团北上宿县,伺机配合,刘邓大军是招架不住的。

我军的优势就是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各个击破,至于以一敌十那时吹牛了。

看看华野围歼黄百韬兵团付出的代价就可以看出来,华野伤亡六万人,黄百韬兵团伤亡六万人,战损一比一,这是华野兵力占优的情况。

中野围歼黄维兵团,是在华野三个纵队的协助下完成的,中野付出三万伤亡的代价。

由此可见,国民党军队并不是不堪一击,有些失败就是指挥问题。

如果按照第二套方案,围攻中野大军的国民党军队约有三十多万,是我军的三倍,如果正面决战,被围歼的可能性很大。

中野能否在运动战中顶住四个兵团32万大军

为什么先围歼中野国军则有可能翻盘呢?看看中野的表现,先是在邱清泉与李弥救援黄百韬时,在徐州以西牵制住了邱清泉兵团,使李弥与邱清泉不能合力去救援,为华野全歼黄百韬兵团争取时间。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邱清泉兵团被中野牵制住,全程打酱油,什么作用也没发挥出来。而中野兵力虽少,但起到作用巨大,可以说起到的作用太大了。

如果邱清泉与李弥合力救援黄百韬的话,是能够救出来的,三个兵团25万人,华野硬碰硬吃不下,光一个黄百韬就让华野伤亡六万,何况再加上李弥与邱清泉,邱清泉能打,李弥兵团虽然人少,但都是中央军,战斗力也还可以。

大兵团直接硬碰硬对决是我军不愿意看到的,这样伤亡太大,结果很可能是黄百韬被救出。

可中野在徐州以西牵制住邱清泉兵团9万人之后,李弥与黄百韬兵团也就15万人左右,华野使使劲就吃下了。这就造成了李弥兵团独立救援不力,怕把自己也围进去,这样李弥兵团也在救援中被吃掉了一万人。

如果先放弃黄百韬,甚至放弃徐州,指挥部后撤到宿县,集中邱清泉、黄维、孙元良、李弥四个兵团32万人去打12万人的中野,中野是很难招架的。(49年金门战役解放军九千对四万,两天时间全军覆没)。

用国民党的眼光来看,中野大军太能了,攻占宿县断了徐州方向兵团的退路,后来围了黄维兵团,又歼灭了黄维兵团,杜聿明率领邱清泉、孙元良、李弥去救援黄维时又被华野追上包围,导致邱、李、孙三个兵团全军覆没。

而淮河战役初期,中野铺的摊子太大,又是牵制邱清泉兵团,还想吃掉孙元良兵团,又要攻占宿县断敌退路,还要监视阻击黄维兵团。

中野最大的缺点就是兵力薄弱,武器装备还差,歼灭黄维兵团时死伤三万人,可见国军也是很顽强的。

针对中野的特点,如果蒋介石敢舍得黄百韬,放弃徐州,先攻中野,至少把中野打残。

后面的局面假设国民党损失了黄百韬兵团,在围歼中野又损失了约一个兵团兵力约十万人,那剩余六个兵团加其他部队还有近六十万人。我方中野损失较大,华野吃掉黄百韬也损失不少兵力,两个野战军加起来约四十万的人。

我们解放军还要分别防守徐州,商丘(中野开战前打下),这是陇海线,打下来就得守,徐州与商丘相距一百七十公里,与宿县相距一百公里,宿县与蚌埠相距也是一百公里,徐州与蚌埠相距二百公里,蚌埠在淮河以南。我们叫淮海战役,国民党叫徐蚌会战,就在这长约二百公里,宽约二百公里的地方展开的。

国民党占据宿县与蚌埠,据淮河以北防守,跟战役开战前一样,只是少了黄百韬兵团,而蒋介石最强的嫡系黄维兵团与邱清泉兵团都还在手里,宋希濂兵团没有参战毫发无损。

华野则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这时候华北的傅作义军团,还有五十多万人,如果这五十多万人放弃华北不顾一切攻打山东,山东守军是挡不住这么多军队进攻的,只要他们进入山东,则与徐州守军汇合了。华野面对两个大军团的夹击,还是会放弃一些大城市打运动战,然后等待东北野战军入关,解放全国的时间可能更长,也可能存在变数,要知道1950年朝鲜战争就爆发了。

如果按照第二套方案,淮海战役打中野快的话,徐州也可能丢不了,黄百韬兵团坚持了13天时间,徐州有宿县的退路,后勤保障还能供应上,中野攻占宿县,把徐州守军的后勤给切断了,徐州成了孤城,杜聿明不得不率军绕道撤退。

所以整个淮海战役中,中野的作用巨大,不先打残中野,淮海战役难以取胜,最多势均力敌。

开战初期毛主席对中野也是放心不下,幸亏蒋介石选择了第一方案,先去救援黄百韬,没有成功,后来丢了宿县,国民党军队被一分为二。徐州集团面对华野大军弃城而走,黄维被围,徐州集团被围,五个主力兵团都被歼灭,只剩下在蚌埠打酱油的刘汝明与李延年。

淮海战役一结束,蒋介石就知道大势已去,华北的傅作义、陈长捷已经变成孤军,东北野战军一入关则瓮中捉鳖了。

淮海战役我军的胜利,蒋介石功不可没,如果按照杜聿明的意思,就是先打中野,蒋介石眼光很短,选择了解放军最喜欢的打法。

注:本文只是战役复盘,无其他任何意图,也欢迎各位看官提出宝贵意见!

淮河战役时我军部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战役惨败怪谁?杜聿明晚年回忆
宿县之战——淮海战役中精妙的一步棋
淮海胜败,早已注定!蒋军将领积怨内讧,邱清泉见死不救
血战碾庄:华野以伤亡6万人的代价全歼黄百韬兵团
一战定天下:淮海战役那些牛人牛事儿(2)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内部矛盾揭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