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将下放到农场吃苦不少,对韩先楚说:你向上面报告,我不再去了

1967年,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被撤职查办,两年后,这位开国上将,武汉军区的司令员,被下放到江西高安农场劳动。

到农场的第二年,这位年过花甲的老将军因为煤气中毒住进了医院,他在医院住了两个多月后,老战友王震听到他住院的消息前来看望。

看到昔日英武的将军虚弱的样子,王震心疼不已,他回去就把陈再道的身体状况告诉了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

韩先楚很担心陈再道的身体,就用先斩后奏的方式,把陈再道从农场接到福州养病。

陈再道本就性子率直,经历过这么多苦难后还是没有改变,他见到韩先楚就说:“你向上面打个报告吧,我不想再回农场了,”

韩先楚非常理解陈再道的心情,他第一时间就向组织上打了报告,在他的帮助下,老将陈再道果然没有再回农场。

“爱冲锋”的将军

陈再道将军本姓“程”,在参军报名时,因为他说的是湖北麻城方言,所以被误写为“陈”姓,他就此沿用下去。

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陈再道都是出了名的“猛将”,有人形容他在战斗时像“猛虎下山”一样,光是气势就能吓跑敌人。

1932年冬天,时任营长的陈再道率部正在彷徨镇附近行军,忽然隐隐听到后面有枪声,他想到徐向前指挥的红军主力出发比较晚,当机立断,马上率领全营回返。

在全速急行军后,看到总指挥部陷入到敌人的包围之中,他马上全力迎敌,率兵挡住敌人多次反扑,为总指挥部的安全撤离赢得了时间。

这次战役共歼灭敌人一个警备旅,并俘虏了数千人。

徐向前握着他的手说:“你这是护驾有功啊!”

从此后,徐向前还总结了一句话:“有陈再道,饿虎难行,能攻能守,再道之勇。”

由于陈再道身为一师之长,过于勇猛,一直冲锋在前,徐向前爱才心切,也难免经常为他担心。

有一次。在遇到敌军的忽然袭击时,陈再道来不及布置任务,就一马当先,率领队伍猛攻。

他冲在前面,遇到两名敌军的左右夹击,只见他怒睁双目,大吼一声,先用枪托向左边敌军砸去,然后又把枪一横,用刺刀挑死了右面敌军。

这时,敌人的一颗子弹也射中了他的右臂,并穿透后背,军装上鲜血淋漓的将军,全然不把伤口放在眼里,而是继续率领战士发动进攻,从此后,他的猛将之名就誉满全军了。

因为陈再道打仗有瘾,听到枪声心里就发痒,他还特别喜欢和敌军面对面单挑,或者是直接拼刺刀。

所以每次战前,徐向前都会嘱咐再三:“不许陈再道再去打冲锋。”

陈再道不仅喜欢冲锋在前,性格也非常豪爽大气,颇有赵子龙单骑闯敌营的风范。

1938年的一天早上,听说景县分区司令葛会斋准备带兵投敌,情急之下,他翻身上马就追了过去。

当时,叛军已经想好了会有追兵,葛会斋命300多名士兵在河东架起了机枪准备击退追兵。

可陈再道将军一人单骑自己驶过来时,这些士兵惊讶得瞪大了眼睛,没有一个人开枪。

将军策马高喊:“要抗日的,今天跟我走,要当叛徒的,今天放你走,来日咱们战场上见。”

对面守兵听了他的话后,纷纷走出据点,跟随将军重返抗日战场。

在抗日战争的一次战役中,陈再道的指挥所设在远离前方战线的一个独立屋子里,敌人一队骑兵摸清了指挥所的位置,悄悄扑了上来。

当时我军主力都在前线作战,指挥所里只有一个警卫排,大家正忧虑将军的安全时,陈再道却大喜:“我这只二十响还没开过荤呢,今天老子就让它开开荤。”

他说完就带领警卫排杀敌,用二十发子弹击毙了四人,打伤了两人,此战竟然大捷。

陈再道将军的勇猛,毛主席和周总理都有耳闻,毛主席多次赞扬他是军中的“一员战将”,并夸赞他勇猛可嘉。

建国后,陈再道被任命为武汉军区司令员,兼湖北省军区司令员,在工作期间,他和福州军区司令员韩先楚结下了深厚的友情。

韩先楚一直很钦佩陈再道英勇善战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他也很欣赏陈将军爱憎分明的性格。

正是因为这份欣赏,使韩先楚在陈再道最难的时候伸出援手,保护了他的安全。

在农场因吃肉被调查

1967年,陈再道被撤职后,下放的农场就是福州分区的下属农场。当陈再道等人坐火车到达福州军区时,军区副司令员邓克明一直在站外等候他们。

陈再道等人走出车站后,邓克明赶紧上前握手说:“我代表韩先楚司令员来接你们。”

陈再道老泪纵横,他没想到韩先楚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忘了他。

韩先楚派车把几位老将军送到高安农场后,还特意叮嘱农场的管理人员:“这些老革命年龄都大了,在生活方面要适当照顾,不要让他们干脏活累活。”

陈再道从小就干农活,所以并不怕吃苦受累。可是农场也不是太平之地,别有用心的人处处都在,针对他的人每天都会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因为在战争中身体多次负伤,所以陈再道的身体很怕湿寒,但农场的冬天又湿又冷,他们只能自己烧煤球取暖。

有一天晚上,陈再道吃过晚饭后生起了煤炉取暖,屋子里有了暖意,他渐渐感觉到疲倦,就歪在床上睡着了。

谁知他一翻身差点掉下床后醒了过来,发现自己头晕恶心,浑身无力,他忽然想起自己可能是煤气中毒了。

他拼命往门外爬去,当时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老子枪林弹雨中都能活过去,绝不能死在这里。”

可他刚爬了几下就没力气了,这时他看到身旁有一桶水,就拼力把水桶推倒,冰凉的水浇到身上,陈再道清醒了很多,急忙扯开嗓子喊人。

隔壁的金钟藩被他喊醒后跑过来,看到陈再道趴在地上,他急忙把陈再道背到外面,又叫了车送到南昌医院。

陈再道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身体还是虚弱不堪。

他听医生说自己身体太缺乏营养了,就想买点肉补充点营养,没想到肉是买来了,可这块肉又给他带来了麻烦。

出院后,陈再道把买来的肉用搪瓷杯煮了吃,虽然没有什么味道,但对身体还是有好处的。

可他哪里知道,农场一直有人在监视他的一举一动,看到他买肉回来煮了吃,那个人就打了小报告,说陈再道劳动期间也不老实,还搞小资主义。

这件事越传越远,居然传到了北京,北京派人来查陈再道的思想问题,陈再道很是配合,实话实说,但查来查去也就是大病初愈吃了一点肉的事情,后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一天晚上,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陈再道心里想:“我的年龄还不大,如果回到工作岗位还是可以为国家做贡献的,我要想办法离开这里。”

这个时候,韩先楚也在为他想办法。

你打报告吧,我不回去了

从陈再道等人下放到农场劳动第二年开始,韩先楚就给周总理和叶帅打电话汇报他们的情况。

他说陈再道几人在农场的表现很好,农场方面对几位老将军的表现也给出了表扬,但是几位老将军的身体都不好,不断出现这样那样的症状。

最后,韩先楚请示周总理,能否让他们几位先到福州检查身体,再治疗一下病情,总理很快批准了。

其实,在总理批准前,韩先楚已经把陈再道等人从农场接了出来,住到了福州军区总医院,这是来了个先斩后奏。

陈再道见到韩先楚的第一面就感动到不能言语,他握住韩先楚的手,刚说了一句“谢谢老韩”,就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几天后,韩先楚再去医院看望陈再道时,陈再道向他提了一个请求,他说:“老韩,你向上面打个报告吧,我不想再回农场了。”

韩先楚点点头说:“咱们想到一起了,不过这件事你不要着急,得慢慢来。”

几天后,陈再道出院了,他化名陈新,住进了福州市汤井巷。韩先楚想得很周到,他又把陈再道的夫人张双群和五个子女都接了过来,历经几年风雨后,这一家子终于团聚了。

1971年夏天,毛主席南巡时召见韩先楚谈话,韩先楚趁机提出了陈再道的问题,毛主席说:“他要是回来工作,可以给你当副司令。”

韩先楚把这个喜讯告诉了陈再道,并开玩笑地说:“让你这个大将军给我当副手,会不会觉得委屈啊!”

陈再道知道自己能回来工作后欣喜万分,他激动地说:“有什么委屈,只要是革命工作,让我干什么都行。”

1972年,陈再道重新回到工作岗位,被任命为福州军区副司令员,后来,他又进了铁道部,成为铁道兵司令员。

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员

1977年秋天,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给陈再道打了一个电话,希望他能来一下,有重要事情。

陈再道放下电话就去了罗瑞卿办公室,罗瑞卿见到他,微笑地握住他的手说:“再道同志,中央把一个重要工作交给你,希望你重新回到一线工作。”

和平时期,铁路的建设和维护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而铁道兵是一支在1945年就已经组建的护路队伍,他们的工作很辛苦,任务也非常繁重。

最近几年,铁道兵部队高度分散,不能集中作业,所以出现了很多问题,党中央知道陈再道的带兵能力,把他派到这个岗位就是让他去解决问题的。

陈再道听完后干脆地说:“好,我可以干,什么时候出发?”

陈再道又恢复了从前雷厉风行的工作风格,他到任后,先是大刀阔斧地把部队做了改革,整顿了近70%的团级干部,重新调整了领导班子。

短短不到两个月时间,铁道部队原来懒散、混日子的人就没有了,整个部队的风气焕然一新,有了勃勃生机。

铁道兵的工作非常艰辛,在修建青藏铁路时,他们需要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冰雪高原上作业,而且一干就是一天。

每当陈再道看到他们的工作状态时,都觉得心疼。他看到很多指战员在冰天雪地里吃不上饭,还有严重的高原反应,就想自己能不能为这些可爱的战士多做点什么。

在工作中,战士们挨冻受饿是常事,而且,除了吃辛苦外,铁道兵因公殉职的几率非常高。

那些年,每一条重要干线修好通车后,都会在筑路地点留下一座烈士陵园,那都是在修路时牺牲的同志。

陈再道深知,自己作为司令员,一定要让手下的士兵感到温暖,所以几乎每一个牺牲的烈士家庭,他都亲自走访,悉心询问烈士家属的需求。

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陈再道仿佛又找到了当初打仗的劲头,这个70岁的老人顾不上自己和家人刚团聚不久,经常行走在各个铁道线上,一出门就是几个月时间。

他不但关注工程的进度,就连修建铁路前的勘探情况,他都要掌握得一清二楚。

每次在会议上汇报工作时,陈再道很少看材料,那些地形特征,包括数据资料,以及繁杂的地名,他基本是张口就来,全都记在心里。

看到与会者钦佩的神情,陈再道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因为这些地方我都去过,有的还不止去过一次,用脚量出来的数据是最准确的。”

1981年,中央作出了铁道兵要并入铁道部的决定,陈再道和所有的指战员一样,不愿意离开部队,但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他还是努力配合中央,完成了这个艰难的任务。

在动员大会上,陈再道深情地说:“铁道兵撤了,可我们的队伍和职责都在,我们在和平时期建设铁路,如果战争来了,我们拿起枪,还是一个兵。”

铁道兵被撤后,陈再道成了中国最后一任铁道兵司令。

1993年,84岁的陈再道在北京病逝,走完了他为人民奉献的一生。

参考资料:

一员战将陈再道-中国知网

骁勇陈再道-中国知网

韩先楚“文革”中保护老干部-中国知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71年,韩先楚为陈再道请示复出,毛主席:就给你当副司令吧!
他是地位最高的开国大将,享受元帅待遇,蒋介石都曾向他敬礼
1971年,韩先楚见到了毛主席,趁机向毛主席进言说,陈再道还想再
陈再道没地方去,韩先楚:我这里收!于是总理又给他送去俩老干部
坐镇福州16年的韩先楚,先后有四位上将和他一起守卫东南沿海
72年,175名将军复出遇尴尬情况,多军区都不要,周总理亲自协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