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后的红海燕:Su-33

Su-33舰载机,侧卫-D或海侧卫 (Сухой Су-33,Sukhoi Su-33,Flanker-D/Sea Flanker),苏联/俄海军一型单座双发常规起降(CTOL)舰载战斗机,由阿穆尔河畔共青城苏霍伊制造。该机设计研发主要是为满足苏联/俄海军要求。属于第四代战斗机改进型,即第四代半。1985年5月首飞,1994年投入使用。

历史与背景

1971年开始基于Su-27研制海军战斗机。接下来的十年里,飞机的3个版本:设计用于降落在1160工程核动力航母(因战略使用原因后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1153工程“奥廖尔”级核动力航母,苏联军方最终选择载有大量导弹为战力的中型航母,即后来的基辅级航母,1153工程被推延,最终取消)和1153型航母上。

该项目旨在开发用蒸汽弹射起飞和使用阻拦索进行常规(非垂直/短距起降)着陆的CTOL飞机。在设计/配置方面,忠实复制了Su-27基准“陆基”版采用的所有主要解决方案,针对甲板着陆进行了调整:加强起落架、安装拦阻钩,并在机库甲板设置供机翼折叠设备。

Su-27K T10K-1原型机

1986~87年,Sukhoi建造了两架Su-27K原型机。1987年8月17日,试飞员VG Pugachov完成T10K-1原型机首飞,1987年12月22日,NF Sadovnikov驾驶第二架原型机T10K-2首飞。飞行开发测试过程中,1989年11月1日,VG Pugachov驾驶T10K-2在库兹涅佐夫舰队ACHC(当时第比利斯)海军上将号甲板上进行苏联首次常规(非V/STOL)着舰。1989年,阿穆尔河畔共青城开始生产Su-27K开发批次,第一架生产机型于1990年2月17日由试飞员IV Votintsev在该工厂进行了飞行测试。

Su-27K正式测试于1991~1994年进行。1993年4月,阿穆尔河畔共青城下线了第一架Su-27K,交付北方舰队航空联队,在第279舰载战斗机团(SFAR)服役。1994年8月,该团已接收多达24架生产型飞机。1995年12月至1996年3月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ACHC出海进行首次远程训练航行。1998年8月31日,俄联邦总统颁布法令,将Su-27K投入使用,并命名为Su-33。

Su-27KUB (10KUB)

为提供两座用于训练舰载机飞行员,80年代中期开始研发基于T-10K的双座教练机版。90年代初,该版本名为Su-27KUB (10KUB)。原型机于1995~98年在共青城建造,并在莫斯科组装,原型机T10K-4用于后续工程。

10KUB原型机1999年4月29日由工厂试飞员VG Pugachov(机长)和SN Melnikov(副机长)进行首飞。成功通过制造商测试。该原型机配备了新设备和带推力矢量控制的AL-31FP引擎。

Su-33设计

与基本型 Su-27 的视觉差异:

  • 红外瞄准器移至座舱盖右侧
  • 安装加油系统
  • 鸭式前翼
  • 两轮前起落架
  • 避雷钩
  • 折叠外翼板
  • 缩短长度的尾锥
  • 用于大型副坦克或重型反舰导弹的中心线码头

该机配备可动鸭翼以缩短起飞距离并增强机动性,并配有动力辅助折叠机翼。还配备空中加油探头以增程。机翼配有两片式单槽襟翼、副翼和较大的前缘襟翼,以降低着陆速度。

位于肩部安装的右舷鸭翼

配有动力辅助折叠机翼

左翼固定部分上的襟翼部分

Su-33特点

Su-33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用于自动探测、跟踪、识别和定位多达10个空中和地面目标。该机配备远程导航系统,可根据地面站提供的信号确定战机位置。

武器系统

该机装备30mm Gsh-30-1 机炮。具有12个外部挂点,可挂载R-27R1(ER1)、R-27T1(ET1) 和R-73E空空导弹、S-8KOM、S-8OM、S-8BM S-13T、S-13OF和S-25-OFM-PU非制导导弹、Kh-25MP、Kh-31和Kh-41制导导弹、RBK-500集束炸弹和电子对抗吊舱。

Gryazev -Shipunov GSh-301 30mm机炮

R-27(北约:AA-10 阿拉莫)

R-27R1导弹、R-27T1导弹

Vympel R-73(NATO:AA-11 Archer)

Kh-31AD 和 Kh-31PD(AS-17 氪)

Kh-25MP反辐射导弹

Kh-41 (NATO:SS-N-22 Sunburn)

S-8型80mm、S-13型122mm、S-25OFM-PU非制导空对地火箭弹

FAB-500M-54 (500kg) 航弹

FAB-500M-62 (500kg) 航弹

航电设备

航电设备包括火控系统、飞行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雷达、全球定位系统、姿态和航向参考系统、标记无线电接收器、遥控系统和IFF(敌我识别)应答器、雷达警告接收器和无线电干扰发射机。

Su-33还安装ECM、通信系统、机载监控系统、紧急预警系统、飞机应答器和机载语音信息播放设备。

N001雷达

该雷达采用改进型苏-27 N001雷达,与苏-27S使用雷达相比,提高雷达对水面目标探测能力。它可以在远距离空战中使用空空导弹拦截作战或使用近程导弹进行空战,在海上目标战斗中以驱逐舰以上水面目标攻击导弹控制Kh-41。

编者:N001就是著名的“倒卡神机”,“倒卡”是“倒置卡塞格林天线”简称,此雷达仅与世界上第一款以中距空空导弹为主要武器的F-4“鬼怪”持平。重量高达1吨,不具备下视能力,左右视角±60°,该雷达搜索横截面仅是一个120°扇面。是前苏联电子工业极为落后的表现。

Su-33光电探测装置与Su-27结构相同,Su-27光电探测装置位于机头左侧,Su-33光电探测装置在右侧。红外接收系统由光电二极管组成,检测距离后面60km以内目标,正面目标距离小于20km。激光测距仪最大有效距离7km。

OLS-27/Izdeliye 36Sh

该系统通过空中目标热特征来捕获和跟踪。光电系统范围40~100km,具体取决于目标方位角。为获得更好近距空战性能,飞行员可得到RLPK-27头瞄(HMS)帮助。HMS和IRST激光测距仪还可用于目视捕获和确定空中或地面目标坐标。

ZSh-7AP头盔

HMS上使用通过头盔和驾驶舱红外设备。瞄准器为单眼简易光晕型,只能显示简单的瞄准锁定信号。红外导弹导引头可以与HMS一起移动,HMS扩展了Su-33近战能力。该机还增加安装自动着陆和配套载机引导装置,该装置可以保证Su-33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在装置引导下以自动/半自动方式将飞机对应航母上直径9m着舰区中的自动引导装置,提高苏-33着舰安全性和在恶劣条件下的全天候能力。

武器控制系统WCS-VEP(同时配备于Su-27、Su-30系列战斗机)

“空空”、“空地”武器控制系统WCS-VEP用于空中目标搜索、识别和瞄准打击航线及尾半球仰视和俯视模式。WCS安装在Su-30MK2、Su-27SM型飞机上,旨在实现空中优势,通过制导和非制导武器打击地面、水面目标,在昼夜进行集体或单一行动。恶劣天气完成远程巡逻与跟踪。

TKS-2/R-098 (Tipovyi Kompleks Svyazi) 内部飞行数据链(IFDL)

加密的数据链(IFDL)允许最多16架战斗机联网。目前尚不清楚为A-50 AWACS和MiG-31联网而设计的5U15K-11数据链是否适用于Su-27/30,或是否使用了独特的等效设计。TKS-2 在2004年印度对抗美国F-15C演习中得到了有效使用。

Su-33与Su-33的SVP-24“Gefest”系统比较

配备SVP-24“Gefest”系统的Su-33

叙利亚行动前安装在Su-33驾驶舱的 SVP-24“Gefest”显示器(右)↓

SVP 24 瞄准系统

Gefest生产的专用导航和瞄准系统。SVP-24根据飞机和目标位置、风速和风向以及其他变量计算炸弹投放的最佳点。SVP-24使用成本比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等重力炸弹上的消耗性套件更便宜。

电子对抗系统

传统和生产型防御系统包括雷达警告接收器,主要是所携带的SPO-32 / L150 Pastel数字接收器的改型。

Su-33携带吊舱式翼尖安装KNIRTI SPS-171/L005S Sorbtsiya-S 中/高频段防御干扰机(ECM),该系统是为Backfire C开发的干扰机衍生型。Sorbtsiya-S与大多数西方干扰吊舱不同,设计为成对运行,并使用前视和后视可操纵宽带相控阵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干扰效果,类似于欧洲台风EWSP套件布局。Sorbtsiya显然是为提供针对单脉冲威胁的交叉眼干扰模式而设计,并且相控阵提供的宽带主瓣控制能力允许最好地利用可用的干扰功率。翼尖上的“Sorbtsya”ECM 吊舱取代了导弹导轨↓

最新防御干扰设备型号KNIRTI SAP-518翼尖干扰吊舱,展示高功率支援干扰吊舱SAP-14,用于大型飞机。这些吊舱设计保留了Sorbstiya宽带相控阵/透镜天线系统。

贝廖萨/SPO-15/L006

SPO-15L全向雷达预警接收机控制有源干扰机和诱饵投放器。全向雷达预警接收机可探测360°范围内大部分频率脉冲雷达和捷变频雷达,显示辐射信号由飞行员在驾驶舱内的诱饵控制器控制,有源干扰机和有源电子干扰吊舱翼可用连续波或脉冲杂波和干涉反射器。如果承担干扰任务,翼下吊点还可安装吊舱式电磁干扰系统。

AL-31F 涡扇引擎

该机由两台AL-31F加力涡扇引擎提供动力。每台引擎可产生15,500kgf推力。AL-31F是一款高温引擎,可在进气变形和波动极端条件下运行。该机由NPO Saturn制造,长4.95m,直径0.91m,重约1,520kg。

AL-31F M3

推力为14,200 kpf(2007年1月信息),有可能增加到14,500kpf 甚至稍大。M3 版本推力将比AL-31F 高20%,即超过15,000kpf。AL-31F M3将取代4级低压压缩机级,仅使用3级叶盘KND-924-3。

低压压缩机压力从F版本的3.54L至FM3版本为4.25。另一个变化是在热引擎部件上,使用了更多耐热材料和现代化冷却系统,涡轮前温度提高到1507-1577°C。引擎版本FM3是整个AL-31系列中最接近第五代引擎标准。

起落架

起落架由双轮配置。

主轮得到加强,比陆基版本“更胖”

Su-33飞机性能

飞机可以以325m/s速率爬升。最高时速2,300km/h,失速速度240km/h。其最大航程为3,000km,高度上限为17,000m。该机重约18,400公斤,最大起飞重量33,000公斤。

Su-33细节集锦(42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色列机载电子干扰系统简介
【机载电子战】作战飞机自卫系统综述
《国外典型电磁频谱作战概念汇编与解析》(技术与能力需求) | 远望报告
俄罗斯/ 苏联防御武器
日本神盾,日本最新雷达有多强?
从F3R到F4.1,从F4.2到F5——不断进步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