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南联大之沈从文

汪曾祺是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的学生,他说沈从文不大会讲课,上课毫无系统,因为他讲课完全是根据每一名学生所写的文章来讲,所以讲课时都是随意讲,并且声音不大,又因为湘西口音,学生们听起来也费劲。但就是这样的老师,却教出了汪曾祺等这样优秀的学生。

沈从文生于1902年,湖南凤凰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凤凰故城

沈从文的经历与我之前介绍过的西南联大的教授完全不同,他既没上过大学,更没出国留学,是土生土长、自学成才的中文系教授。

沈从文14岁的时候,投身行伍,随当地土著部队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后来还正式参了军。20岁的时候,他脱下军装,来到北京想上大学。可是他只是小学毕业,从未接受过正规的现代学校教育,又没有钱。他曾经参加过燕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但由于基础差,面试时得了零分。这一打击让沈从文对正式入学死了心,成了北大不注册的旁听生。

沈从文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主要选取了中文系、历史系、日语系的课程。他以务实的态度虚心求学,努力汲取知识的宝贵营养,使自己在各方面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日后成为一代文学大师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在这段时间里,沈从文一边时断时续地在北大听课,一面无日无夜地伏案写作。他的文学创作虽屡遭退稿,却幸运地受到北大几位教授的青睐。

沈从文给郁达夫写了一封求助信,向他探寻、求教文学创作的奥秘。令沈从文喜出望外的是,郁达夫竟亲临他的住所,不但慷慨地资助他衣物、钱,还谆谆指导沈从文的创作。北大的周作人、辜鸿铭等教授,都曾在创作与生活等方面,给以沈从文不少的帮助。沈从文积极努力,加上大师们的帮助,从而一步步跨进了文学圈,开始在文坛上崭露头角。

沈从文一生创作过80多部文学作品,主要有《边城》、《湘西散记》、《八骏图》等。他说他自己的作品是“一个字一个字地雕出来的”。1987年、1988年沈从文入围诺贝尔文学奖。

抗战爆发后沈从文到西南联大任教。他的教学方法很是特殊。讲课从来不讲什么理论,都是他自己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经验之谈,但这些经验之谈很不好理解。并且他用笔写下的东西比用嘴说出来的要清楚,所以他在学生的文章后面所写的评语都很长,甚至比本人的文章还长。这简直就是一对一教学呀。按我当过老师的经验看,这样的教学方式其实更考验一个人的功底。

人们谈起沈从文,可能更津津乐道于他与张兆和的爱情。他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到凤凰时去沈先生的墓地凭吊,简单的墓碑坟冢就像他自己的一生:俭朴、谦逊、宽厚。他曾经热情洋溢地爱过,也背叛过自己的婚姻,他自杀过,曾经是作家,又在强大的外界压力下转而研究历史文物……但这一切终究都结束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条件最艰苦的大学,教授种菜学生淋雨,却孕育无数大师
中国最牛大学,水平超越清华北大,遗憾却只办了8年就解散
西南联大 | 务实与浪漫兼具,近代中国史上的最后一次群星闪耀
凭什么北大数学就是全国第一?原来和清华还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西南联大教授们的朋友圈鄙视链,沈从文总是最底端……
北大清华校长胡适梅贻琦为什么没有留在大陆而去了台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