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3年许世友得知开国中将路过南京,怒说:“这还了得,我去截他”

相信了解过许世友将军性格的人,都知道他豪情仗义,不拘小节,交朋友大都在酒桌上。

土地革命时期,陈锡联、李先念、陈赓等老革命家们都是许世友的“酒友”,虽喝不起什么名贵的酒,但有酒绝对会凑一桌“谈天说地”。

关于许世友将军“朋友圈”里的故事,人们最爱听他和陈赓大将的,他们二人一个性格泼辣直爽,一个诙谐幽默。

有时候许世友将军在自家门前练大刀正投入,陈赓走过来就是一嗓子:“好”!结果遭到许世友将军的“白眼”。

许世友将军在红军时期因为张国焘的事,被捕入狱,妻子雷明珍因思想和精神压力过重,而选择离婚。

事后许世友很伤心,他认为妻子没有在自己没落之时,跟自己并肩作战并给予支持,后来许世友得到自由,与前妻之间的隔阂尚在。

陈赓看出了许世友的艰难,便找机会约雷明珍跟许世友单独见一面,解开心结。

双方秘密谈了许久,最后还是没能回到过去,但精神上已经释然了许多,至此许世友便将陈赓当成了无话不谈的老哥们。

除了陈赓,许世友还有一个“老伙计”,与之维持了一辈子的友谊,也是许世友、陈锡联、李先念等人,最敬重的“中将”,外界称呼其为“将军导师”。

1963年,许世友得知他的这位“老伙计”要路过南京,突然叫上“一队人”准备去“截车”。

那么许世友的这个“老伙计”是谁?他又有着怎样的生平故事?许世友又缘何扬言要“截他”?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他的“好”让众将领铭记一生

他叫詹才芳,是开国将军中资历最深衔位最低的一个,他带过的兵,培养过的人才,有1个上将,2名中将,3位少将等等,还曾被一位前国家主席称为“老班长”。

现在带领大家走进“伯乐中将”詹才芳的一生,看看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老将军,才能培养出如此之多的优秀将领...

正如我党众多老革命家的出身那般,詹才芳也出生在中国一个贫苦的旧社会农村:湖北黄安。

詹才芳出生时正值光绪三十三年,封建思想依旧禁锢着他生活的村庄,地主和恶霸掌握着大片良田资产,穷苦的人只有苦力与受饿。

詹才芳幼年极其凄苦,7岁时母亲不幸去世,12岁时,父亲又因挖到了毒野菜,中毒身亡,自己和弟弟只能在地主家里放牛勉强度日。

据说,詹才芳将军不喜欢“吃肉”,对蔬菜情有独钟,此生唯一热爱的荤菜就只有鸡蛋和鱼。

原因是,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时,偷偷吃过肉,遭到了毒打,此后留下了心理阴影,再也不敢碰肉,即使打仗时战士们偶尔能加一顿餐,詹才芳也是端着碗回一边吃。

1924年,17岁的詹才芳经进步人士推荐,去了董必武创建的学校做校工,进而接触到了新思想,开始加入社青团,第二年便回乡打地主干革命,1927年正式入党。

1927年11月,詹才芳和大哥、二哥一起参加了黄麻起义,活捉了国民党反动派县长以及数十名贪官污吏,还缴获了不少枪支弹药。

被起义部队称之为“打不死的飞毛腿”,后来詹才芳率部加入了工农红军主力,至此开启正规军的作战生涯。

詹才芳加入红军后,在红11军、红四军里都任过职,跟新中国的许多将领都结识在此时...

例如开国大将王树生,徐向前元帅,詹才芳的革命起点很高,更是木兰山72好汉当中的一员。

当詹才芳担任红九军的政委时,徐向前和王树生两位老革命家,正是红四军的正副级总指挥。

彼时,许世友、洪学智等人,还在师部干革命…

詹才芳虽然革命起点高,在红四军中的名声很响亮,但他从不以自身的地位待人。

在土地革命时期,只要是詹才芳认可和看中的人才,一定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渡过种种危机。

黄麻起义之前,为了游走传播新思想,团结农民阶级搞革命,詹才芳化装成“江湖裁缝”,在黄安县四周的村子里游走。

游走到县里的“李家大屋”时,詹才芳听说村里有一户李姓人家房子塌了,想要去附近的山上敲石头盖屋子。结果被当地的一家韩姓地主阻碍,称那片山是他们家的,不许李姓小伙搬石头。

谁知李姓小伙也是个有血性的主,上来就抡着锄头就找到韩姓地主家理论。

结果地主还真的拿出了地契,称如果李姓小伙敢私自凿石,就去报官。

李姓小伙失落而归,最终只能在蜗居在马棚底下。

詹才芳听说了之后,主动找到李姓小伙,给他生存希望,并劝说他参加革命。

李姓小伙被詹才芳的“新思想”所吸引,当即决定参加农运会,并跟詹才芳一起参加了黄麻起义。

这个李姓小伙,就是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

黄麻起义之后,詹才芳在村里遇到了13岁的放牛娃陈锡联,当时陈锡联“吵吵着”要当兵,但因为个头矮小组织上不给批。

是时任农民自卫军大队长的詹才芳,亲自出面破例收下了当时还是“黄毛小子”的陈锡联。

但詹才芳并没有让年幼的陈锡联上战场,而是把他留在身边做勤务兵,锻炼自我。

陈锡联在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担任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顾委常委。

1928年到1934年,受“左倾”错误路线的影响,苏区红军部队刮起了“肃反之风”。

有很多红军将领和同志,被王明、张国焘等人以“改组派”、“第三党”等罪名逮捕。

有2500多名红军战士和干部被杀害,其中还包括黄麻起义的部分组织者。

届时,徐向前、刘志丹等我党重要将领都被扣上了“反派”的帽子,给革命根据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同时期面临巨大有压力的,还有在张国焘手下任职的许世友将军。

这就让詹才芳政委深感压力,为了保护我党部分干部和战士不受“迫害”。詹政委将我党后来的多位领导人,当时的红军干部,招到了自己营队里担任“勤务兵”,这才帮助他们度过了风险期,其中就包括“小将”陈锡联。

1933年,许世友因为反“围剿”作战中,表现勇猛,被称为“敢死队”队长,并担任红9军副军长,但一直有一件极其“压抑”的心事不得与外人说。

后来詹政委得知后,特批许世友将军释放自己的作战“天性”,成为红9军中唯一一个可以战时喝酒的将领。

许世友建国后被授予上将军衔,做过南京军区司令,广州军区司令,国防委员和中共中央常委。

1935年,红军主力开始长征,詹才芳带着大部队在行军途中,在藏族老乡家里歇了一会。

出发后得知有一位红军战士不小心打破了老乡家里的水缸,没有赔偿就上了路。

“气”的詹才芳,赶紧叫来粗心的战士,跟他苦口婆心地讲述了一番大道理,最后带着战士亲自登门道歉并予以赔偿。

一日,长征行军途中,詹才芳见几个战士驮着一个奄奄一息的青年红军,准备将其安置在一处“坐等天收”。

詹才芳道:“怎么回事,为什么要把他放在路边?”

几个战士们道:“他不行了,走不了了”。

詹才芳走过去仔细打量这位双目紧闭,嘴巴微张的战士,冲着身边的人道:“这么高大的身材,以后是个扛机枪的好苗子,给口青稞面,让他扯着马尾巴走...”

万万没想到,这个“人高马大”的战士后来真的活了过来,摇摇晃晃地扯着马尾巴走向了“胜利”。

詹才芳救下来的这个“高大”的红军战士,就是后来的开国少将“尤太忠”,1988年被评为上将。

在詹才芳手下工作过的,不止李先念、陈锡联、许世友等人,还有上将洪学智、王震,中将王近山、聂凤智以及后来的中央书记处书记谷牧等等。

关于詹才芳的为人,这几位将军和国家领导人都深有感触,并与之维持了一辈子的友谊。

詹才芳这一生清廉,为人耿直不屈,从未犯过大错,唯有一次好心办坏事,被“送”进抗大学习...

那是1936年,詹才芳率部在甘肃作战,缴获了十几桶汽油,正准备送到总部。

以往不管詹才芳在战场上缴获什么东西,诸如吃的、穿的、用的,他都率先送到红四军总部,送给老领导。

这次送汽油也是詹才芳的好心使然,结果在运送的过程中有人抽烟,不小心引爆了汽油,炸伤了不少人并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事发一个月后,组织上为了引以为戒,将詹才芳的政委职务取消,并派到了红军抗日大学进修。

战士们和兄弟们都替詹政委感到“委屈”,可耐不住詹政委心胸开阔,又害怕连累其他干部,遂主动担起了这份责任。

来到延安之后3年,詹才芳担任抗大分校先遣队大队长,开始向敌后挺进。

此后詹才芳做过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兼参谋长、冀热辽军区副司令,冀东军区司令、东北民联第9纵队司令、解放军第46军军长等职务。

1955年,党中央给老将领们授予衔位和荣誉证书,詹才芳因为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的最高之职位只是军长,被授予中将军衔。

据悉,在授衔仪式结束后,陈锡联、许世友、洪学智等人,全都来到詹才芳中将跟前,齐刷刷地向其行了一个军礼,从那时开始,军中就对詹才芳有个称呼即:“首长的首长”。

诚然,以詹才芳的资历,被评选为中将可谓是实至名归,只是革命之路充满着许多不确定性,功绩、职位也都受到现实因素的考量,詹才芳本人也“既来之则安之”。

许世友半岛拦截詹才芳车队

1963年的一天,詹才芳接到上级紧急命令,要临时前往广州军区办事,会途经南京。

要知道,当时许世友将军正在南京当军区司令,平日里也没有机会跟老首长聚会。

这下从李先念口中得知詹才芳要路过南京,并且已经抵达中转站,许世友心里不由得窜出火来道:“好家伙,来南京都不告诉我,这太不把我当回事了,我非得去截他...”

遂一挂了电话,许世友便叫上一队警卫开着车,就往火车站方向奔,临走前还专门让通知各部门的常委在家“等着”,准备陪他一道接待“贵客”。

不时间,许世友的专车抵达南京火车站,不远处见到了火车站台外站着一行警卫,心里琢磨着:“幸好来得巧,火车还没开走”。

一进车厢,许世友就给詹才芳“老首长”挥了几拳道:“来南京居然不告诉我,啥意思这是?现在给我收拾收拾东西去院里歇一晚,我非要跟老首长一醉方休”

詹才芳见许世友还是三十年前的“风火”样,恍惚间又回到了红军时期...

“不行,我是紧急外出办事,不能停留,等回程的一定去军区大院见一见老同志”,詹才芳如是说。

许世友直接拖着詹才芳的胳膊,一面让警卫员替其收拾行李,一面往外走,詹才芳就这样被许世友“强行”拖上车,带回了南京军区。

当车子抵达南京军区大门口时,詹才芳一下车,看见王震将军、谷牧、聂凤智等老哥们兼“部下”,都齐刷刷地站在门口迎接,瞬间热泪盈眶...

“首长好”,几位老同志一致向詹才芳中将敬礼,几十年过去了,虽然他们的职位不同,也没有多少机会见面,可那份从红军时期就留下的情谊,一直被保留了下来。

那晚,他们老哥们几个畅聊到深夜,他们感叹着时光的飞逝,也对祖国的未来充满期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身为中将,为何1955年大授衔后,多名开国上将向他敬礼?
1955年授衔,许世友和陈锡联等上将为何对一名中将敬礼
老师是正国级,开国上将叫他老首长,他却只是开国中将
这位开国中将去看望开国上将,上将却说:我的老首长来了
此人是开国中将,警卫员是开国上将,但依然称他为老首长
勤务兵成了上将,自己却被授予中将,但是授衔后三位上将给他敬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