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起读红军军史3-下赣南

随着红四军军事上的胜利和井冈山根据地的日益巩固和扩大,对国民党新军阀反动统治的威胁也越来越大。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电令湖南军阀鲁涤平、江西军阀朱培德,尽快对井冈山根据地组织大规模的联合“会剿”。11月7日,又任命何键为“会剿”总指挥兼湖南省会剿军总司令,金汉鼎为副总指挥兼江西省会剿军总司令。湘赣两省军阀,出动6个旅、18个团的兵力,妄图以多取胜,一举攻破井冈山根据地。故人兵分五路,采取层层紧缩、严密封锁的战术,企图消灭红军于根据地内。

红五军抵达井冈山后,面对新的敌情,前委召开了有红四、红五军军委、边界特委和青年团员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分析敌情,研究反'会剿'的对策。会议认为,如红军全部死守边界,在强敌进攻面前可能招致根据地与红军同归于尽;如红军一部向外突围,改为外线作战,既可吸引敌人的注意力,牵制敌人的兵力,又可减轻边界的军事压力,从而有利于反'围剿'斗争的进行。为此,会议决定'四军出发游击,五军防守井冈山藉以休息和训练'。

1929年1月4日,井冈山前委在宁冈柏露村召开联席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前委委员、四军和五军军委委员、湘赣边界党和团的特委常委、边界六县党组织负责人、四军各团及五军五大队的代表共60余人。

柏露会议 影视图片

柏露会议旧址

会议由毛泽东主持。他首先传达了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和精神。经过认真讨论,大家认为六次大会的决议案是正确的。当时井冈山前委还将六大决议案油印了500余份,准备散发给红四军所到地方的党组织。

接着,会议就如何粉碎湘赣敌人对井冈山根据地的'会剿'问题进行了充分而热烈的讨论,会上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设想和意见。有些同志只想消极地保守湘赣边界政权,主张红四军和红五军以及地方武装全部集中在山上,分兵把口,凭借井冈山有利地形,就地退敌;有些同志虽然觉得这是打被动仗,但又提不出别的更好的打法,也有少数同志提出放弃井冈山根据地,把队伍拉到包围圈外去消灭敌人。

毛泽东对形势作了详尽的分析。他首先指出,敌人集中五倍于我的兵力进行'会剿',形势是严重的,但井冈山根据地却不能丢,因为井冈山根据地'在全国政治上有重大的意义'。而许多同志也都认为红军游击战争不能没有后方基地,所以大多数同志表示同意要坚守井冈山。其次,毛泽东分析了敌我斗争的形势,他指出虽然敌人兵力比我们多,武器比我们好,但敌人的内部虚弱,且种种迹象表明,蒋桂军阀混战的形势业已形成,大战爆发在即,他们的军事行动很快就要走向下坡,只要我们自己下斗争的决心,有耐战的勇气,我们是能守住井冈山,并打破敌人的'会剿'的。

对于如何坚守井冈山,前委经过研究,提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方案。前委考虑,敌人重兵压境,后方一定空虚,我们可以留一部分部队守山,主力则下山向敌后进攻,开展游击战争。这样就可以调走大部分'会剿'的敌人,相机打破敌人的'会剿',而主力下山亦可解决冬衣等给养问题。

会议接着就红军主力下山向何方发展的问题展开了又一场热烈的讨论。会上提出来的意见主要有一种:一是主张去湘鄂赣边界;二是主张去湘南;二是主张去赣南。与会同志对这几个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群众基础、地理条件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后,认为去赣南最好。会议认为赣南地区有下列较好的条件:赣南地区广大,有九连山和武夷山作屏障,红军可以迂回转战赣南、闽西和粤北的广大山区;物产丰富,有足够的经济给养力;距离大城市远,交通不使,敌人往来聚集困难,反动驻军力量薄弱,主要是外省军队,本省的只有驻赣外的刘士毅部,且多次为红军所击败,战斗力不强;大革命时期党的组织和工农群众运动的基础较好,又有在吉安、东固一带活动的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团,可以互相支援配合。这些分析,不但是当时红四军决定去赣南发展的条件,而且也是后来赣能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所在地的重要基础。

柏露会议共开了四天,最后作出了如下决议:

'第一,在目前时局之下,湘赣'会剩'的环境之中,只是消极地抱定保守边界政权还不够,须要建立一个积极的政策,以对付敌人的进攻;因此,第二,军中的党与地方都要积极起来,打破游移不坚决与避免斗争的不正确的观念,团结内部,领导群众,一致动员向敌人采取有利的攻势,打破脆弱的敌人,使之无法会剿井冈;要为达到述目的,所以,第三,决定四军大部出发赣南,五军(四军之三十团)守山,移动目标,转攻敌人之侧后,使敌人穷于应付,不能实现其两省会剿之计划,企图'围魏救赵',影响边界,以解井冈之危。'

柏露会议的决议是一个重大的决策,它根据当时的形势,大胆地确定了红军大队一部留守井冈山,一部下山向赣南发展,以粉碎敌人'会剿'的行动部署,为红军斗争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柏露会议后,为红四军出发赣南和红五军留守井冈山,又进行了许多组织、思想和物质上的准备工作。毛泽东亲自到茨坪召开军民大会和各级干部会,亲自传达柏露会议的决定,说明保卫井冈山和向赣南进军的意义和作用,发动红军战士和革命群众讨论作战方针,并鼓励大家:干革命一定要吃苦,要耐心地一步一步地打,天下将来一定是共产党的。

正当井冈山根据地紧张地进行战斗部署时,湘赣敌人'会剿'计划也在加紧实现。

形势紧张,红四军如不抢在敌人进攻以前下山,等敌人包围合拢,就很难打开出路,柏露会议的计划就要落空。1月10日,担负出击任务的第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集中到了井冈山上的茨坪和小行外,从各县抽调的干部也迅速到齐,在这里进行政治动员和军事训练。红四军紧张地进行着出击前的一切准备工作。

1929年1月14日,冒着刺骨的寒风,一支身穿单衣的队伍﹣一红四军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和军部特务营、独立团共3600余人,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率领下,告别了井冈山,踏上了艰难的征程,开始了向赣南的进军。

他们南下,经过遂川,朝着江西的南端,朝着赣、湘、粤三省交界的大庾县进发。在毛泽东的心目中大庾县成了'魏国',他要利用进攻大庾县之战略,吸引包围井冈山之敌南下,以求'围魏救赵'之效。

沿途,到处张贴着《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下署'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那布告是四言体的:

红军宗旨,民权革命,赣西一军,声威远震。此番计划,分兵前进。官佐兵夫,服从革命。……革命成功,尽在民众。布告四方,大家起劲。

红四军一下井冈山,敌人就得知了消息。敌军总指挥何键眼看红军主力跳出了他精心策划的包围圈,于心不甘,急忙从五路人马中,抽出第一路李文彬和第五路刘建绪部共四个旅,前往遂川的大汾、左安等地进行堵击,并尾追红军。这样,毛泽东、朱德调走了'会剿'军的一半,包围井冈山的敌军只剩下了四个旅,这就大大减轻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压力,我军的第一步目的已经达到了。但另一方面,却给红四军主力增加了较大的困难。

1月下旬,朱毛红军与敌军李文彬部队初战失利。1月23日,朱毛红军占领大庾县城之后,李文彬和刘士毅部队马上就围上来。因当地无党和群众组织,无人替红军当侦探提供消息,红军事前不知道敌人向我进攻,兵力未能全数集中,仓猝应战,导致此战失利。二十八团党代表何挺颖同志身负重伤,骑在马上不慎掉下,竟被马活活踩死,年仅24岁!由此可见损失之重。

毛泽东率红军下山时,原想把围山之敌调开之后,兜一个圈子,重回井冈山。此时,回山之路已被李、刘部队堵死,只能向江西的最南端﹣﹣全南、龙南、定南突围。这样,距离井冈山就越来越远了。李文彬和刘士毅部队在后边紧追不舍。毛泽东为了甩掉尾追之敌,在2月3日挥师朝福建西部武平县前进。毛泽东使出了'打圈子战术',率部队由闽西北上,再东进,向江西瑞金进发。

红四军转战赣南,颇为困难,连向导都找不到。由于国民党的宣传,弄得老百姓远避红军。在'三南'时,才找到一位中共党员,名叫黄达,给红四军带路,这才使红军有了'眼睛'。

就在毛泽东、朱德跟李文彬、刘士毅'打圈子'的那些日子里,已已年春节逼近了。家家户户忙着要过春节,红军们反正已无法回家乡了,对于春节倒也淡然处之了。那两支追兵,却在思念着回老家过春节。只是奉'上司'之命,士兵们不得不苦苦地追赶着红军,驱走那浓浓的思乡思亲之情。

朱德曾言:'红军舞龙头,白军耍龙尾。'那打圈子,倒确实有几分像舞龙灯。

2月1日,红四军经赣南来到间断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罗幅嶂山区,在这里召开了前委会议,决定进军东固。因为东固地区此时已发展成为赣西南游击根据地的中心,是红军的一个很好的落脚点。红军日夜兼程,横越赣南,向东固前进。2月9日到达瑞金县境。敌军刘士毅部1000多人一直尾追红军,只差一天路程。红军刚刚住下,敌军刘士毅部两个团也随后赶到了。

红四军继续前进至离瑞金县城北30里的大柏地。毛泽东和朱德认为这里山峦起伏,是打伏击的好地形。为了彻底打垮尾追之敌,在大柏地村的王家祠堂召开干部会议进行研究,决定分兵三路,布成口袋阵,伏击和消灭这股敌人。2月10日,敌军被引进红军的伏击圈,我军立即发起冲锋,两军展开激战。红军越战越勇,完全击溃了刘士毅部,俘敌800余人,缴枪800余支。敌团长萧致平、钟桓被活捉。这就是有名的大柏地战斗。

大柏地战斗旧址

大柏地战斗使红四军屡败之后一战获胜,士气大振,于是乘胜北击宁都城。守敌赖士琮有一团人,还有一个工兵营,宁都县又是双道城墙,本来是打不进去的。但赖士琮慑于红军声威,红军未到,他就闻风而逃了。红军在宁都筹到了一些款子,继续向东固山区前进。

2月16日,红四军到达吉安、东固,与江西红军独立第二、四团会合,并和赣南特委取得了联系。2月22日在东固召开了会师大会。周围四乡的农民群众纷纷赶来参加大会,祝贺两支部队的会合。

在东固,红四军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在休整时,提出了整编部队的计划。2月初,毛泽东、朱德曾经提出过整编红四军的设想,取消团的番号,把全军编为两个纵队。到东固后,又计划把全军编为三个纵队。3月,红四军在福建长汀时,最后完成了整编计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历史概况
冲出井冈山|(一)柏路定计,围魏救赵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从井冈山斗争到古田会议
1929年转战赣南时的毛泽东有多苦?
井冈山革命风云(十三)
大柏地战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