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熊向晖:在胡宗南身边的十二年(31)与周恩来二次谈话及其之后

6 月 10 日上午 10 时许,熊向晖正在家里看报,来了一位小个子的陌生人,他头戴草帽,问清熊的姓名后,说“胡公找你”。

他让熊戴上草帽,熊没有,只有流行的“巴拿马帽”,他说也可以。

他要熊好像逛街似的跟他走,同他保持五步左右的距离,于是,熊跟着他穿过闹市,走到比较偏僻、人烟稀少的大石桥附近,在路旁柳树阴下停住。

他说,他叫童小鹏,胡公不便在别处见你,他陪熊去梅园新村 30 号——中共代表团驻地。他说,“秘密线上”的人从来不去那里,特务监视、盯梢有规律,下午 5 点以后到上午 10点以前最严,大白天反而放松。等一下,有一辆小轿车开来,他要熊上车后,很自然地躺卧后座,用巴拿马帽盖着脸。

梅园新村31号,二楼窗户军统特务的监视点 图片来自网络

汽车开到代表团会客室前,东边有座二层楼是特务据点,他先下车,站在东面挡住特务视线,下车后,你很自然地向西看,大大方方迈上两级台阶,走几步就进会客室。

他说,周公已安排代表团的一些同志今天上午,或坐车,或步行,反复出去进来,分散特务的注意力,对安全问题已采取有效措施。

说时迟,那时快,驶来一辆小汽车,猛然停住。熊向晖上了车,即按童小鹏交代的做。

下车时,他向西看,看见院子里有几个人正在打排球,其中有一位是他清华的同学——宋平。

熊向晖走进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的会客室,董老迎上来,一面同他握手,一面说,真是光阴似箭,一晃就是 8 年半,你的模样没有变,似乎长高了些。

他告诉熊,恩来同志很快就回来,有件事,等他谈。

不一会儿,汽车声响,周恩来随后推门走进。他关上门,拉着熊坐在沙发上。

他皱皱眉头,说,我一不小心出了事故。7 日,我坐马歇尔的专机去延安,研究东北停战问题,忙着开会,把你在南京的住址,写在小本子上。

前天开了一夜的会,一直开到昨天上午去机场。天气热,我没有穿外衣,把小本子放在贴身衬衣的口袋里,回南京还要谈判,就在马歇尔的专机上躺一会,一睡就睡得很死,飞机在南京降落,我还不知道,是同行的同志把我叫醒的。

下了飞机,回到梅园新村,发现小本子不见了,到处找不到,肯定是在我睡着的时候颠了出来,溜到马歇尔专机机舱里。

小本子上记了几件无关重要的事,惟一重要的是你在南京的住址。按照秘密工作的做法,本来应该记在脑子里,我一时粗心,写在小本子上,还写了一个“熊”字。

我原来以为放在身上衬衣口袋里很保险,可能是衬衣口袋没有扣子,匆匆忙忙下飞机,也没有注意检查,造成严重事故。

我已经打电报报告中央,做了初步检讨,请求处分。

周恩来在梅园新村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熊向晖一听,顿时感到十分震撼,倒不是由于周恩来丢了小本子,而是由于周对这件只有自己一人知道的事,毫不规避,如实报告中央,还做检讨,请求处分。

更使熊想象不到的是,他是中央最高领导人之一,竟把这一切向他这个普通党员和盘托出,他的真挚坦诚的态度和伟大崇高的品德,使他深受震撼。

熊激动地说,请周副主席放心,这是一件小事,我能够应付;万一出问题,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从宣誓人党时起就准备随时牺牲。

周恩来庄重地说,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准备随时牺牲,但党组织不应该让党员平白牺牲。这个事故是我造成的,我要承担责任,要尽一切努力来挽救,不能一误再误。

周恩来说,昨天下午4点多,马歇尔的侍从副官来找我,我不在,他一直等到我回来。他说,马歇尔指示他务必当面送给我一份机密文件。

他把一个用厚纸包装、火漆密封的小盒子交给我,我打开一看,里面装的正是我丢掉的小本子。

周恩来说,马歇尔郑重其事派人把小本子送还我,但他必然让他的亲信把小本子记的内容照了相,这样,你就暴露了。

秘密党员一暴露,通常就得撤走,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对你却不能采取通常办法。毛主席说过,你顶几个师,一下子撤掉几个师,我下不了这个决心。

我和董老反复研究,马歇尔照了相,会怎么处理?一种可能是,美国现在偏向国民党,他可能送给国民党。如果他送,不会送给徐永昌、郑介民这类人,那不合他的身份。要送,只会直接送给蒋介石。

蒋介石架子大,见他必须事先约定,这就给我们一些缓冲时间。蒋介石一看到,一定派人抓你,这又会暴露马歇尔,使他失去“调处人”的资格。

南京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会客室 图片来自网络

也有第二种可能,马歇尔不送给蒋,免得因小失大。

我和董老商量了很久,一致认为有这种可能性,必须立足于最坏的情况,同时也要考虑第一种可能。

周问:你在南京有没有非常可靠的熟人,和你家有来往,也能和王石坚通信?

熊说,我的未婚妻谌筱华具备这些条件。

周问:她和谌小岑是不是一家?

熊说,同姓不同宗。他介绍了谌筱华的主要情况。

周说,好,你找了个好伴侣。

周又问:你在上海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不引人注意,找个借口住几天?

熊讲了几处地方,包括著名书法家马公愚的宅邸。周说,住在马公愚的家里比较妥当,他在上海地位高,特务不敢轻易打扰他。

问清上述情况后,周恩来说,他已让延安通过密台告知王石坚,要王提高警惕,注意敌情,准备应变。

如马歇尔把照的相送给蒋介石,蒋一定会交中统或军统查办,交军统查办的可能性更大。中统、军统都沉不住气,军统更沉不住气,急于求成,一定会很快采取行动。

按照他们的规律,从发现线索到捕获目标,不会超过半个月,他们惯于搞突击,突击也会有点前兆。

周恩来让熊将上述情况告诉谌筱华,然后立即到上海住半个月,找个借口不出门,由谌注意熊家中动静,并用暗语写信给王石坚,如发现熊家或王石坚处有异常情况,即用暗语快信通知熊,熊即到上海马思南路 107 号找王炳南,王已作了准备,届时会把他安全地送到苏北解放区。将来,再设法送谌去。

周恩来要熊向晖吸取他这次的教训,对王炳南的姓名住址,不要写在纸上,必须记在脑子里,记住九个字:“马思南——107——王炳南。”

过了半个月,如一切正常,就说明马歇尔未把照的相送给蒋,熊就可回南京办留美手续。“失踪”太久不利,会使人生疑。办完手续后,还应去西安见胡。

董老补充说,恩来同志作了各种设想,同我商量了一个多钟头,最后想出这个办法,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恩来还不放心,问我这会不会有风险?我说他知己知彼,考虑周到,符合实际。恩来说,保险系数不能说是百分之百,我说,可以说是百分之九十九。

周恩来说,既然找你来,就要问你几个问题。马歇尔、蒋介石会给我们留下缓冲时间,你再留一个钟头,在这里吃便饭,我们边吃边谈,像西方说的那样进行“工作午餐”。

餐桌上摆了一个冷盘,四菜一汤,一小杯葡萄酒。董老说,你来一趟不容易,喝这一杯酒,慰劳慰劳你,也慰劳慰劳恩来。周恩来还为熊夹菜,最好吃的是“狮子头”。

周恩来问熊:胡宗南要进攻陕北,为什么蒋介石要他暂缓?

熊说,胡在抗战期间没有多少战功,想攻占陕北,提高声望。蒋认为目前攻占陕北,军事上意义不大,政治上不到火候,命他暂缓。

周又问,日本投降以来,局部交火不断,你看蒋介石会不会发动全面内战?

熊列举所知的情况,指出蒋早就策划全面内战,“复员整军”只是汰弱留强,汰疏留亲,“战区”将改成“绥靖公署”,就是适应全面内战的体制,全面内战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

蒋已判明,苏联不会干预,确知美国将给予支持。蒋抢东北,夺华北,还都南京后,为巩固中枢,要向苏北、中原开刀,发动全面内战为期不远,胡进攻陕北将是最后一着。

周恩来说,他从其他方面也获得蒋将发动全面内战的消息,听到你的介绍,就更加清楚了。他说,我党同蒋斗争了许多年,经验很丰富,蒋的任何阴谋诡计都骗不了我们。日本一投降,毛主席、党中央就作了应付全面内战的准备。

蒋邀毛主席去重庆会谈,你和其他一些同志提供了蒋毫无诚意的情报,这和毛主席、党中央的判断相符。毛主席本来不想去,蒋再三邀请,考虑到国内国际的情况,毛主席才接受邀请,目的是揭穿蒋的和谈骗局。

签订《双十协定》前后,我们没有摸清美国的底,我们很了解蒋介石,很不了解美国,缺少同美国打交道的经验,以为美国愿做“和事佬”,以为马歇尔来调处,当初态度还算公正。

当然,美国的对华政策有一个演变过程,美国内部也有过不同意见,但是我们对美国本质的认识,远远不如对蒋介石、国民党本质的认识那样清楚。

现在看来,美国从抗战期间的“扶蒋用共”转到日本投降以后的“扶蒋压共”,又逐渐转到“扶蒋灭共”,利用和谈掩盖内战。我们不主动放弃和谈旗帜,同时,在军事上和政治上已有准备。

主要问题谈完,熊向晖说,遵照周副主席和董老的指示,我先去上海躲半个月,如果不发生意外,我想直接回西安,不去美国留学。

全面内战就要开始,胡宗南进攻陕北只是迟早的问题,我留下来还可以继续起点作用,对党有利。

周恩来说,胡宗南保荐你去美国留学,中央也同意,你怎么好说不去?去美国留学,许多人都求之不得,你不求而得,自愿放弃,不合常情,只会使别人感到奇怪,可能还会引起胡宗南的怀疑。

我刚才讲,我们对美国了解不多,同美国打交道缺少经验。现在,我们没有条件派自己的同志去美国留学,胡宗南代我们“培养”你,得益的是我们。

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结局肯定是惨败。如果战争时间长,你回国以后在国民党可以提高地位,更有利于做情报工作。如果战争时间短,你回国以后可以做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如果胡宗南主动留下你,你就继续做现在的工作,但你自己绝不要提出不去美国。

当前的问题不是这个,而是怎样解决我丢了小本子可能带来的问题,闯过这一关。

临别时,周恩来说,1943年我在西安同你说过,胜利以后再见。今天我重复一遍,胜利以后再见。

董老说,我看不是重复,那次说的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今天说的胜利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我也说一句,胜利以后再见。

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李维汉在梅园新村合影

在梅园新村,童小鹏领熊向晖上汽车,这台已不是来时坐的车,驶到明孝陵荒僻处,熊下车,车飞快开走。熊步行很长一段路,找到了公共汽车站。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周恩来年谱》,在 1946 年6月10日的条目下,对这一段的历史记载如下:“和董必武接见中共秘密党员熊向晖。熊当时被胡宗南保荐将赴美国深造,他表示全面内战即将开始,留在国内做情报工作对党有利。

周恩来说:出国留学为好。如果战争时间长,回国后在国民党军队内陆位提高,更有利于做情报工作;如果战争时间短,回国后可以做新中国的外交官。翌年,熊向晖赴美前为中共提供了大量的关于胡宗南的作战情报。”

回到家中,熊向晖把有关情况告诉谌筱华,并说,一旦我出事,请你另找对象。她说:别废话,你马上收拾一下去上海,这里的事由我办。我只有一个要求,如果你到苏北解放区,不要忘了想法把我接去。

按照周恩来指示,熊向晖在上海躲了十来天,随后接到谌筱华的信,内写“王兄康泰,阁府安祥”。这表明一切如常。

于是,熊向晖又返回南京,继续办留美手续。他先把中央大学的英文证件寄给在美国的一位友人,请他同美国的大学接洽。

熊向晖留学,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学武,他开始报考美国的西点军校;但是检查体格不行,色盲,就淘汰了。另一种就是学文。

美国的那位友人帮他联系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推荐人是我国著名外交官伍朝枢先生的孙女儿,由她介绍给美国密歇根大学,伍朝枢在美国很有影响。

在南京等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期间,熊向晖从《新华日报》上看到消息,集结于鄂豫边境的 10 万国民党大军奉蒋介石令,于 6 月 26 日凌晨,向以湖北宣化店为中心的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中原军区司令员李先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王震率部突围。后来,这一天被称为是国共全面内战的开始。

《新华日报》刊登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的新闻 图片来自网络

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宣言,提出抗战胜利后,人民没有得到民主与和平,主要是美国反动派“帮助了我国反动派的独裁和内战”,并对时局提出四项主张:

一、立即向全国重行发布无例外、无条件、无限期的停战令;

二、重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党一党专政的各级政府,成立联合政府;

三、在政协监督下从速复员裁兵;四、通知美国立即从华撤退一切军队。

中共代表团并于同日,对国民党单方面决定召开国民代表大会提出书面抗议,指出国大之召集,须由政协各方决议,若国民党单方面决定,中共不受其拘束,引起纠纷,由国民党负责。

7月中旬,熊向晖从报上看到消息,与中共立场接近、主张反对内战、主张民主与自由的民盟中央执委李公朴、闻一多相继于 7 月 11 日、7 月 15 日,在云南昆明遭致特务暗杀。

7月17日,周恩来召开南京记者招待会,发表严正声明——指出目前最严重最急迫的两个问题,一是内战,二是政治暗杀。国民党当局破坏停战协定,大规模的战事正在中原、山东、苏北,晋南四个战场进行,其内战责任应由国民党负责。昆明两次政治谋杀,肆无忌惮,如果国民党不取消特务,则一切政治协商将徒然无望。

7月 18日,周恩来在上海再次对中外记者发表谈话:现在局部的内战正向着全面的内战发展和扩大,激烈的战争正在中原、胶济铁路沿线、苏北、山西进行,国民党向这四个地区调入了大量军队。周恩来还指出,昆明暗杀事件,,是反动派妄图用最卑鄙的手段来吓退和平民主人士。

8 月 2 日,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历时 20 分钟,投弹 10 余枚,其空军飞行员刘善本此前驾驶飞往延安的一架美制 B-24 型飞机,在延安机场被炸毁。

8 月4 日,周恩来致函蒋介石,严重抗议国民党飞机轰炸延安,如不承认此举为全面内战开始之信号,则请立即制止暴行扩大,严惩此次暴行的负责者,保证中国空军不参加中国内战。

看到这则消息,熊向晖对延安中央首脑机关的安全感到担心,对陕北战场的情况感到忧心,更忧心这是胡宗南准备进攻延安的前奏。

8 月中旬,熊向晖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的入学通知,日期是翌年2月。

熊向晖凭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院的入学通知,向中国外交部申请护照,领护照,还要有钱,要有半年不少于 900 美金的生活费及 200 美金的路费,并且要进行体格检查,然后才可以向美国驻中国大使馆申请赴美国的签证。

留学经费的事,之前由胡宗南派副参谋长盛文、党政处长张研田赴南京向教育部交涉,南京政府教育部已经同意按当时规定,对公费留学生给予每年1 800 美元的生活费用,半年 900 美金,换成汇票。有这个钱,另外还要有路费 200 美金,这个钱,也由国民党政府教育部给。

在南京,熊向晖看望胡宗南驻南京办事处徐处长,他就是原来在西安东仓门 1 号当秘书的徐先麟,他们平时关系很好。熊向晖告诉他,他必须在南京等一段时间,于是,徐为熊办好所需费用的美元汇单。

经费问题解决了,但在进行体格检查时,查出熊向晖有沙眼,不合格。于是,熊向晖又在南京割沙眼,这才合格。

在美国驻上海领事馆办理签证的时候,10 个手指都要按手印,好多人感觉屈辱,都哭了,签证拖到 9 月底才办完。熊向晖准备 1947年3 月乘美国邮轮去美国,接下来还有半年的时间的空档。

熊向晖于 10 月初飞到西安,胡对熊态度未变,不过这时,胡派兵堵截围剿李先念所部,历时两月,却以失败告终。

熊向晖了解到:

李先念率部在7月初,突破郑州绥靖区主任刘峙部署的重重防线,抵达豫陕边境的荆紫关,蒋接连 3次电令刘峙、胡宗南“务于荆紫关以南将李部包围歼灭”。

荆紫关在河南淅川县境内,位于鄂豫陕三省交界处,为入陕门户,当地山岭连绵,地势险要,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

胡接到蒋的围歼李先念部的命令后,即派整编第 1 师、整编第 90 师,也就是原来的第1 军与第 90 军,赶到荆紫关一带布防,凭险构筑工事。

不久,王震、李先念先后率部抵达时,都经过了异常惨烈的血战,才杀出重围,进入陕南地区的。此后,双方在陕南地区转战 700 余公里,激战 53 天,最后,王震率 359 旅突破西兰公路与泾河,重返陕甘宁边区;

李先念率中原军区首脑机关及主力进入商洛地区,与陕南游击队会合,开始了创建豫鄂陕根据地的斗争。

图片来自网络

台湾出版的《胡宗南上将年谱》里讲,胡宗南在 8 月 29 日的日记中记载:

“王震匪率200余人窜过公路,渡过泾河北窜,此次剿匪完全失败。”

而在晋南,胡宗南输得更惨,这里既是关中门户,也是陕北的重要屏障,同时也是连接中共陕甘宁边区、晋冀鲁豫解放区的支点和通道,所以国共双方都志在必得。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就有意要胡宗南的部队进入山西,控制晋南地区,但始终不为阎锡山接受。

后来,晋南地区为中共太岳纵队陈赓部控制,纵贯山西的同蒲铁路晋南段也被陈赓大军拦腰截断。据此,阎锡山才同意胡宗南派整编第1 军军长董钊率整编第1、第27、第30师等精锐部队,渡过黄河,北上晋南,与阎部南下的1个军对接,夹击陈赓所部,全线打通同蒲铁路,扫荡晋东南解放区,这是 7、8 月间的事情。

但陈赓这个仗打得很灵活,他率领 3 个旅,利用阎、胡之间缺乏互信,相互猜疑的矛盾,先集中主力南击胡军,歼其一部;得手后再北上击阎,取得了两战两捷的胜利,被毛主席称为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范例。

尤其在 9 月下旬,陈赓率部在临汾市浮山县官雀村设伏,全歼原第 1师整编后的整编第1旅4 000 余人,连中将旅长黄正成也被陈赓活捉,这是让胡宗南最丢脸和最痛心的事情。

有人告诉熊向晖:晋南失败的消息传到西安,胡宗南一连几天气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后来,胡宗南进攻陕北,坚持要让第 1 旅率先进人延安,就是要为第 1 旅恢复名誉。

熊向晖回到西安后,胡宗南正在焦思苦虑,力图摆脱困境。10 月中旬,他借口解放军有进攻榆林意图,再次向蒋介石提出突袭延安,侵占陕北的作战计划,要求从山西调回整编第 1 军,会同他在陕甘的残存部队,于 11月初开始行动。

胡还托正在西安的国民党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也向蒋建议,10 月 13日,王叔铭由南京电复胡宗南:“暂缓,将来如何??尚不一定。”

10 月 21 日,胡宗南奉蒋召进京,力言进攻延安的时机,不容再错过。过了这个时候,气候限制、地形限制、补给限制,不可为矣。

但是,国防部主张先巩固同蒲铁路,继而攻取长治,夹击刘伯承,以消灭中共主力部队为目的。旋即,胡宗南与参谋总长陈诚谈攻取延安的问题,强调现攻延安,仅 20日时间,过此 后,则天寒地冻,不能用兵;即使共军进攻榆林,国军亦不能攻延安。

可胡宗南的建议,蒋仍未采纳,命他继续打通同蒲路,攻取长治,与阎锡山的晋军夹击刘伯承率领的解放军,消灭其主力。

熊向晖将这一情况告知王石坚。不久,王对熊说,中央对此很重视,延安将进行疏散。

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和中共南京市委员会编辑的《周恩来—九四六年谈判文选》,可以知道,11 月 11 日,周恩来与马歇尔、陈诚举行非正式 3 人会议,周恩来在会上发言指出:

“我这里有我们的战报和政府军调动的消息。例如今天,还得到消息,政府军正向延安布置攻势,胡宗南的整编第 27 师、第 1 师和第 90师,现在都向陕北集中,有的到了中部、宜君、潼关,有的到了韩城。”“这是一个进攻前的形势。”

跟熊向晖从南京到西安的,还有他的未婚妻谌筱华,熊安排她和王石坚住一个院子,熊向晖在西安东仓门的副官张德广,也被介绍给王石坚办事。

熊向晖在西安住到11月下旬,胡宗南为熊饯行,希望熊在美国早点获得学位。之后,熊向晖回到南京,筹办与谌筱华的婚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熊向晖险被暴露
熊向晖遇险
十大红色卧底:卧底胡宗南身边12年,能顶几个师——熊向晖
1982年熊向晖准备退休,叶剑英给中央提意见:他还年轻应出来做事
1949年,熊向晖见到周总理,解开多年疑惑:胡宗南为何不拆穿自己
周恩来在马歇尔专机丢了密件,熊向晖面临暴露,周总理:请他看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