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政治谋杀密档:(11)爆发一战的引信—斐迪南大公之死(上)

弗兰茨·斐迪南是奥匈帝国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的弟弟卡尔·路德维希大公之子,当时,茜茜公主与约瑟夫皇帝的独子鲁道夫于1889年自杀后,他成为皇位继承人并担任奥军副总司令。

在斐迪南被立为皇储之前,他并没有想到,要担负起帝国的重任,他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15岁时,就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并且成绩相当优异。

斐迪南喜欢打猎,且战果累累,他猎杀动物的数量,是个令人无法相信的数字——30万只。他狩猎的足迹遍及全球,曾经从奥地利驾帆船横跨太平洋,带着猎枪到过中国旅行,再从横滨游历到温哥华。

历史就是这样事与愿违,原本潇洒随性的斐迪南,却被历史推上皇储的位置,从此身负奥匈帝国沉重的未来。

1895年,斐迪南在布拉格遇见了自己后来的夫人索菲亚,虽然索菲亚的家族是波黑地区最古老的贵族之一,但是,与皇族比起来还是太普通了。因此,皇族不同意这场婚姻。

但深深的爱,令斐迪南拒绝考虑迎娶别人。最后,在皇储再三请求下,1899年,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这个当年曾献花给不满16岁的茜茜求爱的皇帝,终于同意斐迪南与索菲亚结婚,但条件是索菲亚不得成为奥地利皇后,并且,他们的孩子永远不能继承皇位。

婚礼在1900年7月1号举行,弗兰茨·约瑟夫皇帝没有参加这场婚礼,也没有任何斐迪南家族的人参加,只有斐迪南的继母玛丽亚特·蕾西亚和她的两个女儿出席了婚礼。

婚后,根据协议,索菲亚不能在宫里当众与自己的丈夫并排就座,看歌剧时,也不能与丈夫并排坐在皇室的包厢里,死后更不能葬入皇家的墓地。

虽然,她和皇储结婚14年,并且育有三个孩子,但她的地位仍然排在年轻的公爵夫人之下。

不过,在奥地利之外的军事管制地区,她的身份就不同了,在萨拉热窝,她就享受到了所有公爵夫人应该享有的一切荣耀。

斐迪南成为王储后,影响力也开始增加,他被任命为奥军副总司令,极力主张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加深了俄与奥匈之间的矛盾,导致了波斯尼亚危机。

斐迪南大公家庭照 图片来自网络

1878年的时候,奥匈帝国就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地名义上属土耳其,但是,奥匈帝国拥有实际控制权。

1908年,奥匈帝国乘土耳其发生革命之际,宣布正式吞并两地,至此,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终被奥匈划入版图。

波斯尼亚企图摆脱奥匈控制,在1912年和1913年间,曾发生过两次巴尔干战争,更是推动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人的民族解放运动,他们的目的是与塞尔维亚合并,并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即南斯拉夫,不过奥匈帝国全力阻止。

这下子,激起了塞尔维亚人的极大愤怒,在强大的沙皇俄国支持下,塞尔维亚开始在边境部署武装力量,奥匈帝国也在边境集结重兵,双方剑拔弩张,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

而德国于1909年3月21日向俄国发出通牒,并威胁说,俄国的干涉不仅意味着要对奥匈作战,还要对德国作战;德国还要求沙皇俄国承认奥匈对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两地的吞并,否则,就对塞尔维亚开战。

俄国因为刚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同德、奥匈抗衡,不得不暂时让步,承认奥匈对上述两地的占领。

然而,在俄国的帮助下,当时的塞尔维亚已经渐渐发展成为南斯拉夫人民反对外国统治、争取民族统一的核心。以塞尔维亚为中心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的发展,使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者极为不安。

因此,奥匈帝国加紧进行以摧毁塞尔维亚为目标的战争准备,而主持制定侵略塞尔维亚战争计划的正是王储弗朗茨·斐迪南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冯·赫特岑多夫。

当时,在塞尔维亚国内已经出现反奥匈帝国的宣传活动和爱国团体。1908年成立的“国防会”,1911年成立的“黑衣会”(又称“不统一毋宁死”),都是其中的积极分子。这两个组织受到欧洲以巴古宁、克鲁泡特金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影响。

“国防会”主张进行游击战来阻止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并招募和训练志愿军。“黑衣会”则主张采取恐怖行动,它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的思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

黑衣会的活动方式是,单线联系,秘密活动,绝对服从,勇于牺牲,领导这个组织的是塞尔维亚参谋本部情报主任德拉古丁·提米特利耶维奇上校。

“黑衣会”成立后,巴尔干地区曾多次发生暗杀事件,许多青年爱国者都以献身精神去进行这些恐怖活动。

1913年,奥斯卡·博迪奥雷克将军作为奥地利派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总督,为了对付正在发展之中的塞尔维亚民主主义者而采取了暂时延缓省一级议会,对新闻进行审查,并增加了警察的措施。

随后,他邀请了大公,也是哈布斯堡皇室的继承人、奥地利军队的检察长弗朗茨·斐迪南,在1914年6月28日,访问波斯尼亚首都萨拉热窝,并在一天的访问中,参观阅兵仪式。

1914年5月,德国参谋长小毛奇同奥匈帝国总参谋长赫特岑多夫会谈,讨论对塞尔维亚的战争计划。6月12日,斐迪南到其科诺皮施特的城堡中同德皇威廉二世举行会谈,为发动战争预先确定行动方针。

他们都认为,俄国国内困难较大,无法插手巴尔干战争。德皇建议,奥匈帝国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进攻塞尔维亚。威廉二世还明确向斐迪南保证,假如俄国插手奥塞冲突,德国将援助奥匈帝国。

在德国的大力支持下,奥匈帝国决定,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萨拉热窝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时间就定在博迪奥雷克将军邀请的6月28日,这一天,正是塞尔维亚被土耳其征服的纪念日。

这次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出动了两个兵团,斐迪南夫妇决定亲自前往萨拉窝巡视,奥匈的这一挑衅行动,大大激怒了塞尔维亚爱国者。

1914年5月初的一个晚上,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一家小咖啡馆里,几个年轻人围坐在一张咖啡桌旁,默默地看着一张报纸。这张报纸的第一版上新闻上,赫然写着这样的内容: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和夫人将于1914年6月28日,到萨拉热窝访问。

青年们看着这则报道,谁也没有出声,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面部表情都显得非常愤怒,脸部的肌肉都绷紧着,牙齿死死咬住,其中一人握着搅拌咖啡用勺子的手,关节处因为用力过度而显得一片发白。

作为一个塞尔维亚人,没有人不知道6月28日这个日子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意味着什么——屈辱、不甘,还有愤怒。

525年前的这一天,1539年6月28,塞尔维亚在科索沃战争中惨败在土耳其人的手上。正是从这一天开始,塞尔维亚不得不放弃自治与独立,直到巴尔干战争结束,才重新赢得了科索沃。直到那一天,圣·维托节才又一次成为盛大的宗教庆典和民族骄傲。

然而,在今年的6月28日,圣·维托节这一天,萨拉热窝将不会再有庆典,也不会再有集会,取而代之的,是奥匈帝国大公来访和示威一般的阅兵。

将塞尔维亚的圣日作为的访问和阅兵日,这简直就是赤裸裸的挑衅和冒犯,这些青年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面对这种近乎侮辱式的事件,如何还能再保持心境的平和,没有立刻跳起来咆哮发泄,已经算是够有克制力的了。

斐迪南夫妇的来访,对于塞尔维亚而言,是一种赤裸裸的侮辱——至少,这几个属于激进的秘密团体“年轻的波斯尼亚人”的爱国青年是这样认为的。

这一团体有两名死忠者,一名是19岁的学生加夫里洛·普林西普,另一名是21岁的印刷工人查卜林诺维奇。

当时,在“黑衣会”的影响下,暗杀和革命的恐怖主义风靡一时,那些为了国家独立的爱国青年们,简单地认为暗杀是解决重大问题的最佳办法。只要能够将敌国的重要人物暗中消灭,那么就能破坏他们对于自己祖国的任何非和平计划。

因而,这几个富于理想,不吝惜生命的年轻人,为了把他们的祖国从奥匈帝国的占领下解放出来,他们甘愿献出生命。

报纸上的这则报道,让他们在感到愤怒之余,同时也提醒了“年轻的波斯尼亚人”族中的塞尔维亚激进分子加夫里洛·普林西普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他决定刺杀大公,并且邀请内德利克·查布里诺维奇加入。当时,他们都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的一所大学里念书。

普林西普和第三个谋反者特里夫科·格拉贝日,都是在被他们的波斯尼亚学校赶出来以后到那里去学习的,而查布里诺维奇则是由于参与了印刷工人的罢工而从萨拉热窝被驱逐出来的。

这三个人从“黑衣会”那里得到了手枪和炸弹,接受了使用方法的训练,并且帮助将武器跨境运到波斯尼亚或是通过中介机构运回萨拉热窝。

当普林西普得到武器后,他写信给达尼洛·伊里克,希望在萨拉热窝能再找到几位同伙,伊里克是一个激进知识分子,具有民族主义、俄罗斯革命主义和无政府主义者方面的兴趣,在收到普林西普的信后,他又帮助他们招募了另外三个人:穆罕默德·巴斯克(一个穆斯林木匠,曾经密谋杀害博迪奥雷克)、瓦索·丘布里洛维奇和茨维特克·波波维奇,这三人都是高中学生。

当时间临近的时候,伊里克作为首席技术负责人,开始对刺杀计划表示怀疑,并且试图劝阻普林西普和格拉贝日,但是没有成功。无奈之下,伊里克重新策划了这次行动,并形成了最终的计划。

有一份报纸公布了斐迪南夫妇访问的行程,伊里克将密谋者们安排在河边的一条叫做艾普尔码头的路上,皇室的军队将两次经过那里。

前面两个年轻人将用他们的炸弹袭击;如果他们失败,接下来的两个就将采取行动;如果他们也失败了,最后的两个就会一试身手。伊里克分发了手枪和炸弹,同时还指导他们如何使用。

哈布斯堡王朝经历了奥匈帝国的鼎盛时期,此刻已然是暮气沉沉,危机四伏,不过相对于塞尔维亚这样的国家,它依然算是强大。

所以,当塞尔维亚政府事前发觉了波斯尼亚当地的秘密民族主义团体“年轻的波斯尼亚人”暗中联络了“黑衣会”,共同拟定出行刺斐迪南的计划时,曾经想方设法警告过“黑衣会”,并试图反对和阻止这一行动。

塞尔维亚政府担心这一刺杀事件可能导致可怕的后果,因为在军事力量上,塞尔维亚根本不足以抵挡奥匈帝国的进攻,而俄国此时尚未完成陆军的改编计划,不可能给塞尔维亚有力的援助。

塞尔维亚政府试图阻拦“黑衣会”组织中的人员出境,但与“黑衣会”有联系的边防军,却使他们顺利地越境进入到了波斯尼亚。

塞尔维亚政府又通过本国驻奥匈帝国公使提醒奥匈政府注意,如果斐迪南前往波斯尼亚,将会有生命危险。但是奥匈政府对塞尔维亚政府的这一警告置若罔闻,并没有采取应对的措施。

1914年6月28日清晨,斐迪南王储夫妇抵达萨拉热窝火车站,奥匈帝国部队在波斯尼亚的大规模演习一结束,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便在陆军元帅、参谋长弗兰茨·康拉德的陪同下,对萨拉热窝进行正式访问。

萨拉热窝周围回荡着炮声,这是向斐迪南大公致敬的炮声,斐迪南微笑地看着妻子索菲亚,他要用游行和众人的欢呼来弥补他的“索福克勒斯”(他这样称呼索菲亚)在维也纳所遭受的耻辱,在萨拉热窝,他要让她享受“殿下”一般的荣誉和待遇。

数百民众在车站兴高采烈地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贵宾,斐迪南大公夫妇坐上了一辆敞篷礼车,礼车车队由车站驶向市政府。

他将前往萨拉热窝去巡视奥匈帝国派驻波斯尼亚的部队,这个行动是向塞尔维亚人发出的一个讯息,清楚地表示波斯尼亚是奥匈帝国皇帝的领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界历史大事件(3)萨拉热窝事件始末
皇储为取悦王妃遭暗杀,引发持续4年33国参与的战争,其中有中国
一战导火索:斐迪南大公被刺
第一次世界大战:一颗子弹杀死1537万人
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一战史009 奥匈王储斐迪南的主张,使“黑手党”制定暗杀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