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中将张震回忆受彭德怀命令任志愿军24军代军长参加夏季反击战
userphoto

2024.03.07 甘肃

关注

入朝参战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无论在华东军区还是军委作战部, 我都很想入朝作战。过去,同日军和国民党军打过仗,但没有 和美国军队较量过,面对在朝鲜炫耀武力的美帝国主义,我很 想有一次“领教”的机会。到朝鲜战场实地考察后,这个愿望日益强烈。不投身沙场,我这个作战部长对现代化的战争,就没有多少发言权。

我从朝鲜回来,向聂总汇报工作时,得知他已就组织部队机 关干部到朝鲜进行实战锻炼问题向毛主席写了报告。毛主席批示 “同意这个计划”。我理解,毛主席的意图,就是要我们这些“土 八路”在同世界上“王牌军队”的较量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

我暗自在想,这下子入朝参战的时机到了。

1953年4月间,军委和志司酝酿在朝鲜战场举行夏季战役反击作战。我估计,这可能是朝鲜战场的最后一仗了,此次不 能参战,就很难再找到机会,于是,赴朝参战的心情更加迫切。

4月14日上午,我到黄克诚同志处研究部队轮换问题,趁机表 达了这一愿望,并且表示自己不当顾问,不搞参观见习,而是直接指挥部队打仗,就是当个师长也行。同时,还向他反映,尚荣和部里其他同志也都有这个想法。没有想到,黄副总长很痛 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当时,聂总、粟总因病休养,总参的工作由他主持。

事隔一天,彭总把我叫去,开门见山地说:张震,你的要求我们都知道了,准备让你到24军代理军长。看来,克诚同志已向 他报告了我的想法。彭总还对我谈了朝鲜战局,他估计停战谈判可能谈得成,也可能拖下去,这两种可能性都有。

我很感谢军委首长给我赴朝参战的机会,立即向彭总表示,到朝鲜一定打好仗。

4月23日,彭总又约我到他那里,专门谈了作战部的建设问 题。彭总要求作战部门的干部,既要有实战指挥经验,还需要有 全面的知识,应该有计划地到军事学院、军事工程学院、工兵、 通信等学院学习。这样,才能协助首长组织诸军兵种联合作战。

回来后,我向尚荣等同志传达了彭总的指示精神,研究了落实的措施。

5月5日,毛主席签发命令,任命我为志愿军第24军代军长。原军长兼政治委员皮定均调任福建军区副司令员。

部里的同志听说有到朝鲜参战的机会,也都踊跃报名。我和 尚荣拟定了作战部干部轮换赴朝的计划,很快就得到了军委、总参首长的批准。王尚荣暂任第46军副军长,国防筑城处处长贾若瑜暂任第23军参谋长。张明和我一起到24军,他任军代理副参谋长。

反击作战日益临近,入朝时间不能拖延。我抓紧安排了一下 工作,5月7日便和王尚荣、贾若瑜等飞赴沈阳,次日转乘火车抵安东。24军已派人员、车辆前来迎接。

原准备9日入朝,因汽车需要检修,推迟至10日6时出发。 跨过鸭绿江大桥时,我的心情很不平静,想了许多。不到半年, 两次入朝,上次是开会、调研,这次是直接参战, 一定要利用这 个难得的机会,指挥部队打好仗。

途经清川江时,又逢敌机侵 扰。只见我战鹰升空应战,时而俯冲,时而拉起,不断发起攻击, 最后打得敌机狼狈逃窜。前次入朝遇到敌机时,我乘坐的汽车还 只能四处躲避。看到我年轻的空军成长得这么快,心里感到十分自豪。

由于途中遇雨,我们于12日零时才赶到24军军部驻地 道德洞。年初我来时,这里是15军军部驻地,后来,24军接替了15军在上甘岭、金化和平康地区的防御任务,军部也搬到了这里。皮定均军长和李家益参谋长早就在此迎候我们。再度战地相逢,大家分外亲热。

当时,24军和16军、23军,同属第9兵团建制。9兵团司令员兼政委王建安,副司令员王必成,参谋长覃健(后由胡炳云接任),政治部主任谢有法,都是华东军区的老战友。我用电话向他们报到。

随后,定均同志和我谈了交接事宜。他详细介绍了军、师领 导班子的情况。

24军的领导成员有副军长梁金华,参谋长李家益,政治部主任李彬山。当时,梁金华因病回南京治疗。军下辖 第70、72、74等3个步兵师。70师师长黄祖煌、政委时生,72 师师长何凤山、政委李怀德,74师师长萧选进、政委赵强。每师 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

24军是华东军区的老部队,是由 华野第6和第7纵队合编而成的,师一级干部都是老红军;所辖9个团,也都有老红军的底子。

皮军长还向我讲了部队的兵力部署、火器配备、战前训练等情况。他说,在国内集训时,部队特别强调了加强纪律的问 题。去年9月入朝后,又在东海岸进行了战役、战术训练。目 前,部队官兵求战热情很高,能攻善守,迭获胜利。当前的主 要问题,是需要加紧构筑工事,加强通信联络,提高各兵种协同作战的能力。

定均同志最为得意的是,该军已储备4000余名干部,各级指挥员都是两套班子,连“兵头将尾”的班长也是两套人马,所以应付大仗应无问题。我想起了24军赴朝前,皮军长曾专门到 作战部来找我,要我帮他在全军选调团长,不讲别的条件,只要能打仗就行。他想得远啊。

入朝后,为了集中精力考虑作战问题,我希望上级另派一位政治委员,并为此向志司发了电报。后来,志司复电,明确由我兼任政治委员,同时担任军党委书记。这样,我只好军事、政治工作一肩担起来。好在皮军长暂时不走,交接期一个月,共同指挥,帮助我尽快熟悉情况。

在我到任前,志愿军已于4月20日下发了夏季反击战役指 示,5月5日又下达了战役补充指示。明确此役的主要目的是 “消灭敌人,锻炼部队,吸取经验,以配合谈判。同时,适时地 改善我现有阵地。”

在作战指导上,采取“稳扎狠打”的方针,要求“不打则已,打则必歼,攻则必克,守则必固”,进攻目标以 不超过敌人一个营的阵地为原则。按照9兵团作出的具体部署, 24军的作战准备工作正紧张进行。当时,我24军左翼为16军,右翼为67军,该军隶属20兵团。

大战将临,首先要研究、掌握敌情。我24军当面之敌,是美军第9军第3师,包括归其指挥的美军独立第5团、比利时营、希腊营和卢森堡排,还有南朝鲜军第9师全部、首都师(欠1个团), 共计有5个国家的部队,19个步兵团、2个步兵营、1个步兵排13个炮兵营、1个坦克营又1个坦克连,总兵力为4.7万余人。

其阵地以坑道或半坑道和掩蔽部为主,由堑壕、盖沟相连接,并有 各种地堡群,构成了环形防御的连、排支撑点,既能独立作战,又 能互相支援。在阵地前,还设有各种障碍物,多者达十几道,其中铁丝网就有3至8道。此外,还布有各种类型的地雷。

面对这样的强敌,实施阵地进攻作战,炮兵十分重要,为发 挥“战争之神”的作用,5月15日,我把军炮兵室主任万海峰找来,听取他的汇报。海峰同志详细介绍了炮兵的建制与部署。

我 询问了当面美军炮兵的部署情况,要他组织好步炮协同,特别要 求炮兵原则上要尽量前推,靠前部署,以便能更好地支援步兵作战。鉴于现代战争消耗大,我特意询问了弹药储备情况,要求及早向志司请领,以免战时不足。

为了使作战预案更加具体可行,万无一失,本着有利歼敌、有利改善停战后防御态势的原则,我把军师领导和机关的同志找来共同研究,与定均同志一起商量,确定了首次攻击的6个目标, 即381东北无名高地、381高地、275.9东北无名高地、275以东 无名高地、275高地和597.9西南无名高地。

对于选定的目标, 一 个个地进行沙盘作业,分析地形特点,掌握敌军兵力部署和活动 规律,研究我军如何进行火力准备,如何展开战斗队形,实施连 续攻击。经过几天的讨论,形成了24军夏季反击作战第一阶段 的作战方案。我还看望了一线部队,勘察地形,进一步了解了当面敌军的部署、活动情况。

夏季反击作战开始之前,为贯彻“积小胜多胜为大胜”的方 针,也为进一步摸清当面之敌的活动情况,我们发动部队继续开 展冷枪冷炮杀敌立功运动,组织小部队活动,搞夜间偷袭,伏击敌人,捕获俘虏。

开始,小部队活动时常与敌遭遇,互有伤亡。我把各师参谋长找来,分析原因,原来是战术上有些问题,主要是隐蔽性和突然性不够,活动规律易被敌掌握。

于是,我提出:组织小部队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有充分的准备,要有专门的训练,要是成建制的部队,不要让敌人摸到我们的活动规律。有 的同志将其归纳为“四要一不要”。以后,部队按此行动,效果明显,既锻炼了部队独立作战的能力,又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

5月28日,9兵团召开作战会议。王建安司令员介绍了敌我 力量对比情况,提出了作战要求,明确了各军攻击目标,批准了我24军的作战方案。

会后,我抓紧到一线部队去检查落实。5月31日,军召开作 战会议,由各师汇报作战准备及敌情变化情况。6月2 日, 在军 作战会议结束时,我讲了话,这也是我到职后第一次比较集中地就作战问题讲了自己的想法。

我首先谈到对作战方针的理解:此次反击作战,进攻与防御 贯穿作战的全过程,是相互转换的,但最终是转入进攻,用进攻 歼灭敌人;从历史经验看,单纯防御是要失败的,我们的防御是 积极防御,寸土必争,为政治谈判创造条件;必要时转入反攻, 从政治上孤立敌人,从军事上逐渐转入均势、优势。

我对“稳扎 狠打”作了具体解释:“稳扎”就是要守住;如何做到“狠打”, 我打了一个比方,就像是“打台球”、“吃烧饼”一样,狠狠捅它一把、咬它一口,把敌人挤走。

我还向大家介绍了当面之敌的情况。美3师这支部队建立较 早,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师长当过美国驻外武官,以往作战中 善于偷袭,擅长运用多路攻击、侧后攻击,而且接受经验教训较 快。要注意他的这个特点。

日前,敌我工事均已完成,双方第一线阵地坚固,兵力加大,火炮推前,均在“寸土必争”。敌人各 兵种间协调好,可弥补其兵力的不足。我军步兵强,作战勇敢,可以弥补我武器装备不足的弱点。

我具体分析了作战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敌人发觉我企 图,进行拦阻射击怎么办;敌乘我立足未稳,发起反击怎么办;敌如果实行少数警戒、主力隐蔽,以榴弹炮打我怎么办;敌依托坑道,在重炮支援下连续反击怎么办,等等。

我要求大家对 这些都要有预案,以免情况出现了,措手不及。因作战行动是 由师、团独立进行,地形、任务均有不同,我还有针对性地分别提出了要求。

我动员全军要利用战前仅有的几天时间,抓紧完成各项准 备:了解敌情,摸熟地形,进行相似地形训练,挖好屯兵洞,组 织好各兵种现地协同、通信联络、后勤保障等。

最后,我提出要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培养和发扬积极进攻、顽强守备的作风,把领导的决心变成群众的信心。

会后,部队立即行动起来,进行战前的最后准备。

忙了将近一个月,作战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心里较为踏实。 这时我才想起,该写封家信,报个平安了。6月4日,我致信龄松,说明近况,因是入朝后的第一封家信,故戏称“战地一号”。

在部队积极做好反击作战准备工作的同时,停战谈判也在 进行中,不时传来停战协议将要签订的消息。作战既要配合谈 判,又要服从谈判,是这一阶段作战的显著特点。

为防止部队发 生松懈情绪,特别是防止敌人突然动作,6月5日,我亲拟电报 要求各师予以高度警惕。按原定计划,70师是在74师之后行动 的,但为了争取在停战前部队都能打上仗、我告诉70师,准备同时发起攻击。

为了使作战部更多的同志能够积累一点现代作战经验,我给雷英夫发了电报,要他马上再组织一些同志到朝鲜来参战。

7日午后,兵团司令部电话告知,在上午进行的谈判中,美 方已基本同意我方提出的解决战俘问题方案,仅剩下一些细节问题尚未解决;停战分界线仍按原议不变,签字时间已甚迫切。

我担心敌人会搞新的名堂。按照我们过去与国民党军的斗争 经验,要让对方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关键是把仗打好,还是要坚持以打促谈。于是,我直接给志司杨得志副司令员挂电话,询问谈判情况。他告诉我,谈判有进展,但停火似尚有几天。

我心里 有了数,与定均同志交换意见后,立即通知各部队,要抓紧时间,准备攻击。果然,谈判无进展,战斗打响了。

6月10日21时30分,遵照志司的命令,我24军各部第一阶段的反击作战全面展开。

74师以221团部分兵力向381东北无名高地的美3师第15团 发起攻击,很快就占领该高地。美军预备队向我实施连续反扑。 因我联络中断,未能及时以炮火支援,阵地一度又为敌占领,尔 后我军再次夺回,双方展开了反复争夺。

221团打得十分英勇,先 后打退敌人12次反扑,歼灭美军1000余人。13日,兵团司令部 给我打电话,说板门店谈判中,双方对争夺381东北无名高地甚 为重视,要求我军连续攻击,确保该阵地。我立即据此进行部署,使该高地牢牢掌握在我们手里。

70师以209团部分兵力攻击塔洞北山的无名高地、399.8高 地南山1至4号高地和275高地,守敌主要是南朝鲜军。战斗陆 续发起后,经激烈争夺,我军攻克了预定目标。特别是配合209 团行动的210团,对迂回我军侧背的美3师一部,以火箭炮和无 后坐力炮连续猛轰,击毁敌坦克6辆,取得了24军首次反坦克作战的胜利。该师歼敌也达1800名。

72师以214、216团向597.9东南小高地、537.7北山、4号 高地和其他4个无名小高地发起了攻击,击退了敌军的数十次反扑,大量歼敌,牢牢地将597.9东南小高地掌握在自己手电。

在这一阶段的作战中,经过5昼夜激战,我军歼灭美军2000 余人、南朝鲜军3200多人。美3师遭我重创,元气大伤,不得不 与美2师换防,后撤20公里。我24军占领和巩固了5个前沿阵地,并将阵地向南推进了3平方公里,受到了志司的表扬。

作战中,也暴露出部队战术组织上的一些问题:

主要是攻占阵地后,难以在短期内巩固,遭敌炮火攻击,伤亡较大;

第一梯队占领敌阵地后,第二梯队往往遭敌炮火拦阻射击,上不去;

我 前沿攻击动作不统一,不能有效分散敌人炮火;

通信联络差,致 使炮兵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火力支援。

我要求参战部队认真研究 改进办法。另外,从部署上讲,我感到也有经验教训可以总结。 在宽正面上实行重点攻击,好处是我能够集中兵力,但敌人的兵 力往往也集中了。要对付实力较强的美军,不能光集中打其一点,而要设法把它的火力分散开来。

16日凌晨,接到彭德怀司令员指示,要各部立即停止对敌主 动攻击,但应注意敌人可能的报复行动。这样一来,下一步作战 行动即难以进行。我遂与志司邓华代司令员通了电话。他告诉 我,双方分界线已经确定,继续作战已不可能。我即告各部予以注意。

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后,上级对24军的领导作了部分调整, 李家益任副军长,陈仁洪任第二副军长。同时,根据志司的命 令,我军将汉川江以西的防务移交给16军。部队立即进行战役 总结,准备在停战以后破坏原有工事,进行新的阵地编成,完成防御部署。

根据以往的经验,临近停战,部队容易松懈。于是,我以军 党委的名义起草了一项指示,说明停战协定即将签订,但我军准 备打仗的思想不能变,作战方针不能变。从历史经验看,没有足够的力量,没有充分的准备,任何协定都是难以兑现的。

事情发展果然如此。正当谈判全部达成协议,即将签订停战 协定之际,情况突然发生了变化。6月18日凌晨,得知李承晚突 以“就地释放”为名,扣留了2.7万名被俘的朝鲜人民军,要将 其中许多人强行编入南朝鲜军队,并且扬言要“单独干”,要“北进”。

李承晚的这一行径,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不满。

面对这种形势,6月19日 晚上,我反复考虑,感到在这个关键的时刻,需要从军事上加重对李承晚集团的压力,才能争取达成停战协定。

第二天一大早,我即给兵团王建安司令员打电话, 建议仍按原计划进行反击作战。他表示同意。我立即通知70师、 72师做好准备。

但到了10点多钟,兵团司令部来电话,通知我们停止准备。为此,我直接给志司杨得志副司令员打电话,询问上级意图。

他告诉我,中央有指示,要采取谈判的方式来解决。作战准备,只好暂停。

21日,接到志司的电报,说李承晚背信弃义,破坏停战遣俘 协定,签字时间亦将拖延,为了对李承晚军施加压力,决定我正面各军对其予以重点痛击。

事后知道,毛主席19日就曾指出:鉴于这种形势,“我方必 须在行动上有重大表示方能配合形势,给敌方以充分压力,使类 似事件不敢再度发生,并便于我方掌握主动。”

彭总也于20日22 时致电毛主席,建议推迟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再歼李承晚军1.5 万人。

次日,毛主席复电,明确表示:“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 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方能作决定。再歼灭伪军万余 人,极为必要。”

于是,我24军与兄弟部队一道,开始了夏季反击战役第二阶段的作战。

6月23日上午,接第9兵团的通知,说遵志司命令,我20兵 团下一步要在金城以南——牙沈里至北汉江间22公里的地段实 施进攻,求歼当面之敌南朝鲜军的首都师和第6、8、3师的8个团零一个营,要求我军配合第20兵团作战。

当日中午,我即要通20兵团杨勇司令员的电话,领受任务。 杨司令员告诉我,20兵团的作战部署分为东、中、西3个集团, 68军、54军分别加入战斗,并要我24军保障其右翼的安全。

我 立即据此调整部署,决定74师准备承担反击注字洞南山即上九 井、杏亭西山以西、下所里以北的424.2等高地守敌的任务,要 求该师首长率220团、222团干部侦察注字洞南山地形,研究作战方案。

同日,我和皮定均、李家益、陈仁洪联合签发了《二十四军 预定反击当面之敌命令》,称“我为更有力地打击李伪匪帮,促 成板门店和谈实现,奉兵团指示, 决定本军对当面之李伪军 重点反击,以配合东线兄弟部队作战”,并对70、72师的作战任 务做了具体部署。

为了分散敌人火力,密切协同动作,我还决定,该两师于6月24 日零时同时发起攻击。

23日晚,我早早来到作战室,焦急地等待着部队行动情况。 直到24日凌晨两三点钟,得知部队行动顺利,才躺在床上小憩片刻。

在这次作战行动中,70师以208、209团部分兵力攻击275 高地及其东北无名高地和399.8以南无名高地,歼敌270人,生 俘美军8人,并击退敌人一个连的反冲击。

25日拂晓,我主动撤出战斗。72师以214团部分兵力攻击597.9高地东、南的两个高地(青石山、马鞍山),以216团攻歼537.7高地北山的3号、4 号高地。敌我争夺甚为激烈。

以214团为例,该团9连进攻青石山、红土包时,在占领阵地后,遭南朝鲜军9师部队的顽强反扑。

一天中,他们击退敌人成排、成连、成营的8次攻击,最后阵地 上仅剩下3名伤员,仍继续坚持战斗,使敌人始终无法爬上我英 雄阵地。战后,该连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授了“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连”的光柴称号。

第二阶段的作战于7月1日胜利结束。我24军以伤亡998 人 的代价,歼灭美军270人、南朝鲜军3000余人,使我阵地又向南扩展了6平方公里。

就在第二阶段作战紧张进行时,第三阶段的作战也在加紧准 备。

为配合20兵团的作战行动,确保其右翼的安全,我决定由 金化东北之阳地至杏亭地段实施突击,歼灭注字洞南山、杏亭西 山之敌,控制金化至金城公路上下九井段,阻击金化方向之敌东 援。

打注字洞南山之敌,我在北京时就有这个考虑,因为从地图 上看,它是一个突出部,拿下它,可以把我方的防线拉直,对停战之后我军防御态势的改善十分有利。

报请兵团同意后,6月26 日、28 日,我先后主持召开有各 师首长及机关同志参加的军党委会议和作战准备会议。

在会上, 我讲了当前形势和我军的作战任务,特别强调了战术思想问题, 要求参战部队采取多箭头进攻,缩短冲锋距离;要保持战术的突 然性;要以一线式展开攻击, 一、二梯队之间要相距三、五十米; 要统一指挥炮兵,火炮要向前推;要发扬孤胆作战精神,既要英 勇顽强,不怕牺牲,还要打战术技术,善于隐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要在思想上树立既要相信炮火,又要相信手中轻武器的正确观念。

我还强调,要大力加强政治工作,加强战地宣传与鼓动,大力提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广泛开展创建模范党支部和模范党员的活动,使部队保持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成为打不烂的钢军。

在战斗最激烈的关头,政治工作干部应当冷静,注意稳定官兵的 情绪,想办法克服困难,保证部队坚决夺取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会后,形成了夏季反击战役24军第三阶段的作战预案。

7月6日至7 日, 我又一次召开团以上干部会议,检查战斗 准备情况。各师领导和志司配属我军指挥的炮兵部队负责同志都 发了言,基本同意军司令部拟定的作战预案,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7日下午,我根据大家的意见作了总结,强调要吸取第一、二阶段作战的经验教训,改进我们的战斗队形,并提出我军 这次任务是歼敌7个连,向南推进3平方公里,保证兄弟部队侧背的安全。

7月13日21时,战斗再次打响。按照作战方案,我军行动 迅速,进展顺利。战至14日零时,共歼灭注字洞南山和杏亭西山守敌2个营、4个连,重创1个营,占领了敌军的大部阵地。

14日凌晨2时,敌“首都师”第26团特工队200余人,在 5辆坦克引导下,向我33号高地发起反冲击,被我炮兵和步兵击 退。与此同时,“首都师”第28团的2个排和第26团的1个连及3辆坦克,分别向我424.2高地及杏亭西山发起反击,也被我打退。

这时,老对手美3师经过补充,又回到了一线,它和南朝鲜 军第9师一部,于14日9时沿金化、梨实洞公路向东靠拢,即将 威胁到20兵团右翼的安全。

为保证其顺利作战,我即令74师的 预备队222团加入战斗,迅速攻占432.8高地。该高地位于金、梨 公路北侧,南屏下佛山,西邻537.7高地,是切断敌军东援之路, 阻止敌军接近20兵团,确保20兵团翼侧安全的一个重要的制高 点,特别是与停战后分界线的确定也紧密相关。经过反复争夺,下午1时,222团一举攻占了432.8高地。

得知这一情况,我立即给萧选进师长打电话,要他马上组织部队抢修工事,坚守阵地,准备应付敌军的反扑。

在朝鲜战场, 美军防御有一个特点,就是一线工事比较强, 一般没有二线工 事,因为它轻视我军,认为我军不能连续突破,即使突入其纵深, 也无工事可利用。而这时,敌军是机动防御,以火力杀伤向其纵深进攻的我军部队,造成我军进攻伤亡大,退守亦困难。

74师接到命令后,遂以222团1营在432.8高地抢修工事,第 2、3两营组织防御,并将师炮兵群转移至注字洞、桥田里、上所里一线,支援步兵作战。

果然,从15日8时起,在炮兵、航空兵的掩护下,南朝鲜 军9师30团分3路向432.8高地发起多次进攻,均被坚守该地的 222团打了下去。

敌军反击不成,遂于中午用大炮向432.8高地 轰击,整整打了1个小时,阵地上一片焦土。下午1时许,敌军 又以5辆坦克配合2个连的兵力,向7连3排坚守的阵地实施猛 烈突击,曾一度突入阵地。

我3排指战员浴血奋战,打得十分英 勇。9班班长、共产党员王下生,面对蜂拥而上的敌人,以“阵 地重于生命”的决心,拉响了最后一颗手榴弹,冲向敌群,与之同归于尽。

在双方争夺最紧要的关头,我告万海峰集中炮兵支援432.8 高地,配合他们打反击。在军炮兵火力的支援下,我扼守该高地 的部队,又连续打退了敌军的多次攻击。争夺432.8高地的战斗 进行了整整一天,总共打退敌人22次进攻,歼敌500余人,阵地一直牢牢掌握在我军手中,从而保证了20兵团作战的顺利进行。

此时,20兵团正在乘胜扩大战果:西集团向三天峰、杜木方 向,中集团向赤根山、注波里方向,东集团向黑云吐岭、818.9高 地方向,分别发起进攻。在我强大攻势下,敌军乱了方寸,不得不重新调整部署。

16日,我命令各部乘机出击,继续扩展阵地。216团乘敌换防之机,占领了537.7高地及其以北的几个无名高地;214团占领了597.9高地以南及西南的几个无名高地;210团占领了阳地 村南山及537.7高地以东无名高地,并一度占领了凤尾北山;222团一部攻占了新木洞西北无名高地。

此时,敌人的反击重点移向第20兵团。16日13时30分,敌 军的20余辆坦克企图向20兵团方向运动。我们发现后,用炮火 拦截,击毁了两辆。

半个小时后,敌军40辆汽车满载步兵,以 5辆坦克配合,在新村集合。我当即命令3个炮兵营集中火力猛 轰,5辆坦克全被击毁,车队大部被炸毁,300名敌人被击毙。

17日, 敌军又向我50号高地发起6次进攻,均被打退。

就在这时,杨勇司令员给我打来电话,焦急地说:68军攻上 去以后,还没来得及加修工事,被敌人的炮火打得好苦。他们的 炮兵距敌太近,不好打。杨勇要我们的炮兵火力打掉敌人的炮兵 群,并说要送炮弹给我。

我当即表示:不给炮弹,我也打!我们 的任务就是协同你们作战嘛。

68军在我阵地的东侧,两个军正并 肩作战。我便立即要万海峰调一个炮兵团上来,用最大的射程支 援68军。没过多久,我们的炮击还未停止,就接到杨司令员的 电话。他连声说:谢谢你们!现在敌人的炮兵已经哑巴啦,68军的阵地稳住了。

18日晨,接志司指示,要我军集中全力控制新占领的阵地, 以保障20兵团侧背安全,并进行纵深防御。我立即下达防御命令,告各师迅即布置,集中力量抢修工事。

这样,我24军第二阶段的作战胜利结束,全歼南朝鲜军首都 师第26团,重创美3师和南朝鲜军9师,共歼敌3758人,我军阵地向前推进24平方公里,圆满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作战任务。

第三阶段的反击作战,几乎一直是在阴雨中进行,有时还狂 风大作、骤雨不停。到7月27日, 天气开始放晴。我在当天的日 记中写道:“象征着和平的曙光照耀着大地。”内心喜悦,尽在其中。就在这一天,停战协定签字。

我们接到志司的电报,说64军将启程回国,其在西海岸的防务,由我军接替。我军担负的上甘岭地区的防卫任务,移交给16军。

在整个夏季反击作战中,我24军共参加大小战斗40余次 歼敌1.3万余人,收复土地33平方公里,改善了防御态势,同 时也积累了宝贵的攻坚作战经验。

但这一切,却是用伤亡4883人的代价换来的。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表明中国人民志 愿军是不可战胜的。每念及此,我的心情就很不平静。

在7月 26日的党委会议上,我特地提出,要对入朝以来牺牲的烈士进 行追悼,修建烈士陵园,然后开一个庆功会,激发指战员的荣 誉感,军政治部的《火线报》要出追悼特刊和庆功特刊,表彰烈土,宣传他们的英雄事迹。让烈上的英名,永远镌刻在中朝友谊纪念碑上。

通过夏季反击战役,我感到24军这支部队在作战方面有许多优点:

一是各级指挥员配备得好,特别是连级干部,他们头脑 清醒,关键时刻上得去;

二是战役组织严密,对战术抓得细,甚 至对战斗小组的进攻、防御、火力组织,都抓得很具体;

三是纪 律严明,如有个别在战斗中退却、畏缩的, 一定严格执行战场纪 律;

四是作风顽强,接受任务时从不讲二话,打起来后从不叫苦, 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拼死拼活,哪怕打到只剩最后一个人,也 要坚持打下去。

如214团副班长赵修春,在阵地只剩下他一个人 的情况下,坚守4小时, 歼敌50余名,战后被评为一等功臣。从24军指战员身上,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夏季反击战役沉重打击了美军和南朝鲜军的嚣张气焰,迫使 他们于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抗美援朝战争终于胜利 宣告结束。这一胜利,是中朝两国人民正义事业的胜利,是中国 人民国际主义精神的胜利,也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胜利。这一胜利,将永垂史册。

8月5日,我主持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议。会议总结时,我 重点讲了要牢固确立军队永远是一个战斗队的思想,始终保持高 度的警惕,防止停战以后部队可能出现的松劲情绪。

我认为,朝 鲜战争虽然结束了,但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是难以避免的。 身为作战部长,深感有必要深入我军一线部队调查研究,更多地 了解敌人的作战特点,研究敌人的阵地设置情况,进一步总结作 战经验,以备今后。

为此,8月9日,我电呈彭总、黄副总长并 报志司,请求到一线阵地调研考察,军委、志司很快复电表示同 意。邓华代司令员也打来电话,约我与他同行,商定11 日 出发,先到东线,因为夏季反击作战的重心就在这里。

谁知,出师不利。刚刚到54军考察一天,8月12日在去轿 岩山高地途中,因是坦克越野道路,前面行驶的汽车刹车不灵, 迫使我乘坐的车后退下滑。我看到旁边是深谷,为了减轻车子的承重,防止继续下滑,便跳下汽车。

不料,汽车司机猛地一个掉头,刹车不及,轮子从我腰部轧过,头部也被重重地撞了一下, 疼痛难忍。随行的医生当即给我注射了止痛针,就这样,我在路边 昏睡了3个小时,后被送回54军军部。

军长丁盛腾出自己的住 所,作为临时病房,副军长吴瑞山也来照顾我。志司对我的伤势十分关心,马上派来医疗队,进行抢救,使我逐渐脱离了危险。

尽管伤病突如其来,我仍坚持既定的调研考察计划,因为这个机会太难得了。我在54军休息了几天,执意于8月16日去9兵团司令部。由于我既不能坐,也不能躺,为了减轻途中的颠簸, 医疗队想了个办法,找来一辆卡车,在车厢里铺上厚厚一层沙 子,让我趴在上面。

卡车整整走了一天,黄昏时才到达9兵团司 令部的所在地——平康东北的紫霞洞。在这里,华西医院的杨教授、川东人民医院的陈医师和江苏医学院的刘教授,为我会诊。 他们都是从各医疗团抽来的专家。

24军得知此事,也派来卫生科科长吴质,精心照顾我。在紫霞洞休养了一周,伤势稍有稳定,我即坚持要专家们回到自己的岗位,因为志愿军还有更多的伤病员需要他们。

我受伤的消息传到国内,总参首长数次来电,询问我的伤 势,是回国治疗还是继续调研考察,由我自己根据伤情决定。我 给王尚荣发了电报,告以我的现况和到第一线阵地调研考察的计 划,表示要坚持完成调研考察计划,决不能因伤而放弃在朝鲜战场上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机会。

志愿军首长对我也很关心,发电动员我回国休养。8月27日, 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政治部主任李志民和20兵团政委王平、3 兵团司令员许世友, 一同来看我,劝我还是赶快回国,好好休息 。

他们还风趣地和我开玩笑:你参加夏季反击作战,还只是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要保重身体,留下本钱啊。但我认为机会难 得,仍然坚持履行原计划。当日,我拟就详细的调研考察计划,上报总参和志司。第二天,志司来电话,说北京同意我的计划,推迟3个月回国。

24年原定9月份要开师以上干部会议,总结夏季反击作战经 验,同时召开庆功大会,表彰英模。尽管我的伤势恢复很慢.但 觉得届时应赶回参加,乃确定8月29日启程。

正准备出发时,发 现汽车不见了。 一问,方知是邓华同志交代司机把汽车开走的, 目的是要我在这里多休息几天。我非常感谢他的关心,但去意已 决,便仍坚持要走。医生、护士、警卫员都来相劝,我还为此发 了火。他们见拗不过,只好送我上路。路况不好,高低不平,躺 在车上,颠簸了一天,到达24军军部的新驻地钵山洞时,我几乎昏迷过去。大家用担架把我抬下了车。

在钵山洞,仍然头痛剧烈,不时陷入昏迷,怕光,恶心,没有食欲、呕吐不 已。为了使我尽快 恢复健康,从9月 6日到15日,军机 关的同志每天给 我输血,总量在 4000毫升以上。是 同志们的热血使 我坚强地站了起 来,坚持参加了师 以上干部会议、庆 功大会和军的主 要工作活动。在这 里,我和大家一起 度过了1953年的国庆节。

国庆节过后,我即启程,开始实行推迟了40余天的调研考察计划。首先到了 开城,在这里碰到了李克农副总长。他兴致勃勃地给我详谈了谈 判的经过,分析了美国、南朝鲜一方执行停战协定的前景,特别 强调外交斗争是军事斗争的继续,军事斗争是外交斗争的后盾。

他的谈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随后,我到了19兵团、46军、1军、23军、16军、20兵团 68军、54军、21军和3兵团,还到了朝鲜人民军的一些部队,了解了大量情况,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勘察地形,是我此行的重要任务之一。囚为虽然签订了停战 协定,但毛主席指示我们,仍应提高警惕,防止敌人可能作出的 挑衅。作为军委作战部,对新的作战计划要有必要的准备。

为此, 我到了军事分界线我方一侧的主要战略要点,到了朝鲜的东西海 岸。通过实地查看.进一步熟悉了地形特点,对于如何对付敌人可能的再次入侵,心中有了底数。

停战协定签署后,根据防御的需要,我军正在构筑工事,进 行阵地建设,同时也借鉴朝鲜战场的经验,搞好国内的国防筑城 我把研究敌我双方的阵地建设、工事构筑,作为考察的又一个重 点。

为此,我在开城实地查看了成川江、汉川江两岸的工事和炮 兵阵地。每到一个部队,我都要详细了解阵地建设情况,就近查 看美军遗留的工事,研究其特点。

在46军驻地,我查看了美军在 坪村南山修筑的工事,印象很深刻。该工事为蛇形坑道,厚达7 米,甚为坚固,有两个出口,均与地堡相连,下面还有休息室,交 通壕带有掩盖,使我攻上去后无地物可利用,易遭敌榴霞弹杀伤。

我军攻占该阵地时,平均每公顷发射了528发炮弹,火力密度是相当大的。

学习、总结志愿军部队的作战经验,是我调研考察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前面讲到的《学习志愿军的作战经验》一文中,我就提出:“必须从朝 鲜战场上去透彻了解 美国侵略军的情况,去摸熟敌人的战役组织与战术指挥,以至 小的战斗动作。”

这次 到第一线,时间比较 充裕,使我有可能集中精力做这件事。我与领导干部个别交谈, 基层干部集体座谈,实 地查看战场,具体剖析战例,获益颇丰。

从作战指挥的角度,我感到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

在战斗队形上,进攻时要采取分梯队、分波次、多箭头(多 路)冲锋的战法,要适当减少纵深配备。

过去,我们总是强调进攻要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我们在朝鲜战场上,对手的炮火比 我们强,第一梯队上去后,第二梯队极易受敌人的拦阻射击,上不去,而且伤亡大,故在队形上以采取一线配置为好,即使区分两个梯队,第二梯队的位置也应向前推进,适当靠前。

在突破方向的选择上,应以侧翼为主。因为美军工事坚固,从正面攻击较为困难,伤亡太大。

在步炮协同上,火炮要尽量向前配置,要有重点,对重点目标的火力,要加大密度。

在夏季反击作战中,67军在与南朝鲜军 首都师争夺十字架山阵地时,炮火准备重点突出,主峰密度达每 公顷538发,其余则150至300发不等,创造了我军转入防御以 来一次战斗歼敌一个团大部的范例,奠定了夏季攻势中大规模突破作战的战术基础。

调研考察结束后,我于11月14日来到志司,向邓华代司令 员和李达参谋长汇报了考察的情况,尔后回到24军军部,向梁 金华交代了军里的工作。此时,军委已任命他为24军军长。

24 日,军里召开晚会,欢迎我学习考察归来,同时也欢送我回国。 26日,我告别半年多来并肩战斗的战友们,告别朝鲜的山山水水,启程回国,29日回到北京。

两次赴朝,我对英雄的朝鲜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 和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1990年10月,我奉命率前中国人民 志愿军代表团,再次来到美丽的朝鲜大地,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 赴朝参战40周年的纪念活动,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情欢迎。金 日成主席亲切接见了代表团全体成员。我还会见了朝鲜人民武装 力量部吴振宇部长和人民军崔光总参谋长等老战友,畅叙中朝两国人民和军队的战斗友谊。

其间,我专程来到志愿军烈士陵园,望着一座座排列整齐的陵墓,自然就想起当年浴血奋战的情景, 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那些为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而光荣牺牲在异国他乡的烈士们,将永远活在中朝两国人民心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7年毛主席接见有关人员,郑维山迟迟未到,毛主席:他不来不开始
郑维山出奇制胜,将3500人埋伏在美军阵地前,许世友:你比我胆大
铁血铸丰碑——战斗在上甘岭的志愿军106团(一)
难忘的43昼夜~~回忆上甘岭战役(一)
我所记得的六十军参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情况——邓仕俊
(26军)朝鲜三十八昼夜阻击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