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国将军张震纪实
userphoto

2024.03.25 江西

关注

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张震,1914年10月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一生中两授军衔,1955年授中将衔,1988年授上将衔。历任红军营长、团参谋长,新四军第六支队、第四师参谋长,华中野战军第九纵司令员兼政委,第一兵团和第三野战军参谋长,解放后,任解放军总参谋部作战部部长、军事科学院院长、解放军总参谋部参谋长,国防大学政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战争年代曾6次负伤,新四军时期在彭雪枫的领导下战斗和生活,从统战战场到抗日战场,张震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部队指战员誉为“能参善谋”的好领导。

在1955年授衔时,原2野参谋长李达、4野的两任参谋长刘亚楼及萧克均为上将,但曾经协助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的原3野参谋长张震却仅授中将。这样的评衔结果,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来简要回顾一下张震的军事生涯。

在开国将领中,1914年出生的张震属于最年轻的战将之一(和杨成武同岁),但资历却一点也不浅,他16岁便参加了红军,比年长6岁的刘亚楼入伍晚一年,比年长9岁的李达参加红军早一年。

由于张震读过私塾,粗通文墨,因此参加红军之初干的是宣传员,一来就参加了攻打长沙的两次战斗,一年后便升任连指导员,江西苏区的五次反“围剿”他全程参与,在战斗中逐渐展现出足智多谋的过人之处,在一大批有勇无谋的工农干部中显得尤为可贵,因此从长征初期开始就担任团参谋长。

从此,参谋长的职务几乎伴随了张震的大半生,除了解放战争初期以及抗美援朝末期曾经担任过纵队司令、军长职务外,大部分时间都扮演着参谋长的角色。

抗战时期,张震曾在新四军担任彭雪枫的参谋长,两人一个是骁勇善战的虎将,一个是运筹帷幄的智囊,率领新四军第6师打出了赫赫威名。在彭雪枫牺牲后,张震担任11旅旅长,曾在宿南战役中歼灭伪军2000多人,是新四军中不多见的重大胜利。

解放战争初期,张震任华中野战军9纵司令员,华野和山野合并后任华东野战军2纵副司令员,在陈粟首长的直接领导下转战四方,既创造了苏中战役“七战七捷”的辉煌,也品尝了两淮失守的苦涩。这一时期,张震一直担任军事主官,直到1948年初华野成立,粟裕亲自指挥第1兵团准备执行渡江南下任务时,张震被粟裕点名,担任兵团参谋长,随即任野战军副参谋长。

抗日战争时期,淮北抗日根据地部分指挥员合影。左起:刘瑞龙、彭雪枫、邓子恢、张震、吴芝圃

当初山野和华野两部合并之后摩擦不断,原山野的将领陈士榘、宋时轮、许世友等人,均“不大听招呼”,令陈毅和粟裕颇为头疼。特别是华野参谋长陈士榘个性太强,屡屡和陈粟意见不合,在鲁南战役前甚至单独给延安发报,反对粟裕的作战计划。尽管都是出于公心,而且按照陈士榘的意见也确实取得了鲁南大捷,但在司令部里,军事指挥员的决心不能及时得以贯彻,终究不是什么好事。

正因为如此,陈士榘后来大部分时间是以华野参谋长的身份统兵在外,指挥华野西进兵团接连取得攻克洛阳、开封等重大胜利,而在华野司令部中,参谋长的职责实际就由副参谋长张震代理,协助粟裕接连指挥了豫东、淮海、渡江等大规模战役,体现出驾驭大兵团作战的出色才能。华野改组为第三野战军后,陈士榘成为第8兵团司令员,张震则顺理成章升任参谋长。

如此看来,以张震的资历和军功来看,似乎是具备授予上将军衔前提的,但最终为何只授中将呢?

我们知道,1955年授衔主要参照1952年评定的级别,另外还要综合考虑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功绩,此外还要照顾到不同“山头”的平衡。原则上讲,授予上将的条件最起码是副兵团级,但并不是说副兵团级就一定能授上将。在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55人中,正兵团级有33位,他们均担任过兵团司令员、政委,或者二级军区司令员、政委。而张震是副兵团级。

由此可见,正兵团级将领最起码也是上将,资历最深的几位则有幸进入大将行列。至于副兵团级,则需要进行全面衡量,才能决定是否进入上将行列。例如张爱萍和韩先楚均为副兵团级,但一个资格老,一个战功大,因此都是上将。

在三野部队中,许世友、宋时轮、叶飞、韦国清、傅秋涛、陈士渠、唐亮、钟期光、张爱萍9人被授予上将,其中张爱萍和钟期光两位是副兵团级,其他7位均是正兵团级。而包括陶勇、王必成等著名战将在内的副兵团级将领,均授予中将。

张震在红军时期最高职务是团参谋长,抗战时期担任新四军师一级的参谋长。解放后,张震曾任总参作战部部长,抗美援朝末期担任24军代军长,和担任兵团副司令员的陶勇相比,级别还稍低一点,属于以副兵团的级别担任军一级职务。再说张震出身红一方面军,也没有需要“照顾平衡”的因素。

对比之下,李达在红军时期就是军团和方面军的参谋长,刘亚楼是红军主力师政委,级别比张震高出两级,他们的历史职务,张震是不能比的。

曾担任1野参谋长的阎揆要也授予中将,而阎的资历比张震还要高一些(1926年参加革命),他主要吃亏在红军时代长期在杨虎城的部队中搞兵运,抗战时期长期在八路军总部,缺少独当一面的战功,因此也只能授予中将了。

综上可见,张震的中将军衔是合情合理合规的。

黄克诚亲点张震任作战参谋

1930年5月,张震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在第二纵队直辖的特务大队当宣传员,经过攻打平江、大冶、岳州等战斗的考验,1930年8月,张震参加了第二次攻打长沙的战斗。

在这次战斗中,他所在的攻城部队考虑到敌军阵地地雷密布,电网林立,有人想到借用战国时“火牛破阵”的办法攻击敌阵。张震奉命把尖刀磨锋利绑在牛角上,又找来旧棉花浇上煤油,捆到牛尾巴上。夜晚,攻阵开始了,张震和战友们举起火把,将牛尾巴上浇了煤油的棉花点燃,逼着火牛前去蹚地雷,冲铁丝网。然而,火牛未入敌阵,即遭到敌人机枪的疯狂扫射,冲在前面的牛,中弹倒下或负伤狂奔,有的连铁丝网的边也没碰上,就纷纷后窜,反而乱了自己的阵脚。后来张震经过分析,深有感触地说:战国时期是冷兵器,现代是热兵器,时代及条件都变化了,简单仿效怎么能成?“火牛破阵”未能成功,张震和战友们没有气馁,继续包围敌人,坚守阵地。同敌军对峙10多天后,9月12日,红军撤围长沙。10月,张震随部参加了江西临江镇战斗。他三进三出临江镇,在战斗中奋勇争先,休整时严守纪律,在火线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年7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张震任红十团三营代理营长,防守蜡烛形阵地。敌我相距只有四五百米远,八连阵地与敌军只隔一道小山沟。张震派出联络员深入敌阵开展统战工作,在“穷苦人不打穷苦人”的口号下,双方商定互不射击,当敌督战队蓝衣社上来后,对方就朝天放枪,不仅如此,双方还在山沟里开过一次不带枪的“联欢会”。

有一天,对方阵地的白军喊道:“红军弟兄们,你们辛苦了,我们来接防啰!”同时还听到对方修路的声响。张震分析这是一种暗示,他一面命令部队进入阵地,一边报告团部请求支援。团部立即调来两挺机关枪。果然,第二天拂晓,敌军两三个团向我十二团五连防守的阵地发起进攻。红五连打得很英勇,大部壮烈牺牲。随后,敌又向蜡烛形阵地疯狂攻击,先是派飞机狂轰滥炸,后用大口径重型山炮直接摧毁我方工事。营指挥所被打塌了,电话线也断了。张震爬出交通壕一看,只见敌军密密麻麻像潮水般涌向三营八连前沿阵地。张震指挥该连奋勇还击,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冲锋。然而,敌军炮火越来越猛,以两个团的兵力蜂拥而上。张震决定调七连实施反冲击,八连指导员奋勇地从工事里冲出来,与七连密切配合,终于把爬上我军阵地的敌人消灭了。

激战至下午,三营弹药耗尽。就在张震把全营剩下的人都集中起来,准备同敌人作最后的搏斗时,三营接到撤出战斗的命令,张震率部转移到驿前地区。这时,敌集中兵力向驿前猛扑。张震奉命带一个连去支援友军,途中与一股化装成红军的敌人遭遇。战斗中,张震右臂中弹负伤,加上又发疟疾,团部将张震送往后方医院治疗。

一天,师政委黄克诚到医院看望伤员。见到张震说:你就是张震吗,你在前线打仗不但勇敢,还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小伙子了不起呀。便点名要张震跟他回前方,任十团作战参谋。

在长征中度过人生中最艰苦的青年时光

1934年10月17日,红军从于都河畔出发,离开了战斗多年的革命根据地,踏上了漫漫长征之路。在湘江战役中,11月25日,第三军团第四师奉命向敌湘江防线界首段前进,抢占这一要点,第十团是前卫团,张震任营长的第三营是前卫营。27日,第三营到达湘江岸边。次日渡江进至界首,驱逐了反动民团,并掩护工兵于当日架设了浮桥。团长沈述清渡江后,命令张震将部队部署在光华铺一带,向兴安方向警戒,从南面坚决阻住敌人,保证后续部队安全渡江。

光华铺地势比较开阔,一面临江,在桂(林)全(州)公路旁,距界首只有几里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中央机关、军委纵队和兄弟部队都要从界首渡江,所以,第三营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扼守光华铺阵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张震将第七连部署在公路东侧的一座小山上;第九连配置在公路西侧的小树林中,各配了两挺机枪,以封锁公路及其两侧;第八连为预备队,准备随时增援。营部在大路旁的一座破庙内。

30日凌晨,国民党桂系第七、第十五军各一部又向我光华铺阵地发起猛烈攻击。能否坚守住光华铺,关系着党中央、中革军委和后续部队能否顺利地渡过湘江。在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部队自30日凌晨到12月l日,第十团不惜一切代价,在光华铺与敌展开殊死搏斗。团长沈述清英勇战死在湘江畔,上级决定由师参谋长杜中美代理第十团团长。他赶到指挥所不久,也在下午的一次阵前反冲击中饮弹牺牲。团政委杨勇闻讯马上接替指挥。几度危急之时,杨勇带领全团坚决实施反击,守住了阵地。张震所在的三营也打得非常艰苦,全营指战员前仆后继,视死如归,因伤亡过大,一度被转为团的第二梯队,稍事休整后又投入战斗。

湘江一战,第十团共伤亡400多人,接近全团人数的一半,两任团长牺牲在这里。整个湘江战役,中央红军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了敌军的第四道封锁线。随后,张震随部队转战云贵川,爬雪山、过草地,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张震在红军中度过了他人生中最艰苦而又最难忘的大部分青年时光。

在窦楼村战斗中给日军以极大杀伤

全面抗战开始后,1938年9月,根据毛泽东主席电令和周恩来、叶剑英指示精神,中共河南省委在竹沟组建了370多人的新四军游击支队。30日在竹沟出发挺进豫东。10月11日在西华县杜岗与豫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先遣大队胜利会师,整编为新四军游击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张震任参谋长。部队26日行至淮阳城东北20公里处窦楼村附近宿营,准备次日上午出发,继续向鹿邑方向挺近。27日清晨,刚刚吃过早饭,正准备集合出发,忽然听到哨兵的警戒枪声。张震赶忙登高一望,只见公路上尘土飞扬,日军有骑兵、有汽车,还有一些伪军正向窦楼扑来。支队东进抗日的第一仗就在这里打响了。

在这之前,日伪军经常出来抢掠奸淫,从未遇到抵抗,而今天,被我军阻击在此,搞得晕头转向,纷纷下马下车就地卧倒对我军射击,双方形成对峙。当时游击支队不少新战士杀敌报国的士气虽高但毕竟是第一次参加战斗,心情有些紧张,在敌人还没有靠近时,就急于开枪,土枪的枪栓又拉不动,个别战士惊慌地叫了起来。张震赶忙命令部队就地卧倒,不要喊叫,敌人不到跟前不要开枪。他看到有个新战士在慌乱中连机枪也不会打了,便接过战士手中的轻机枪向敌人扫射起来。张震打完第一盘子弹没有转移阵地,正准备打第二盘子弹时,发觉右腿突然一麻木,一股热血冒了出来。他知道是负伤了,没有作声仍然继续射击,继续指挥战斗。

这时彭雪枫命令第三大队从东南向西北敌后攻击,包围敌人。日军正面攻击受挫,侧后又受夹击,就拖着尸体载着伤兵,仓皇逃窜了。这次战斗历时两个小时,毙伤日军10余人。打扫战场时,从敌人遗弃的军帽和指挥刀看,才知道击毙了日军一名少尉,名字叫林津。

窦楼村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响了新四军游击支队的名号。此后,在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游击支队发展壮大为新四军第四师,张震也担任了四师参谋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抗战期间,张震同样立下大功,当时的张震是个文武全才,无论内政外交还是领兵作战都是一把好手,在板桥集之战中,张震带领战士们同装备精良的日军作战,不仅没有让敌人占到便宜,而且战士们还十分英勇地打落了日军一架战斗机,这是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第一次击落日寇的战斗机,这个战果令军心大振。

通过一场又一场的胜仗,张震在军中美名远扬,到了解放战争期间,张震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张震心中有一个十分佩服的将领,那就是粟裕,自从粟裕七战七捷的喜报传来之后,张震就一直很想和粟裕好好聊聊。在苏中七战的过程中,张震也听从粟裕的调配,粟裕表现出的对战争的掌控能力让张震自叹不如。张震这辈子最佩服的就是有能力的人,粟裕打的每一仗都堪称教科书,张震非常想跟着粟裕学习一番。

没想到张震梦想成真了,没多久,军队重新整编,张震所带领的第二纵队被编入了华东野战军,张震也成为了粟裕正式的部下。自此之后,张震开始随着粟裕南征北战,和敌军进行斗争。1947年初,在粟裕的安排部署之下,张震部队在沭阳一带打伏击,歼灭敌军近万人,立下大功一件。同年五月份,著名的孟良崮战役爆发,张震又是主力部队之一,他参与围歼了张灵甫的整编74师。一年后,张震率部参加济南战役,再次歼敌数万,三野悍将之名远播四方。在解放战争中发挥能参善谋的能力。1946年夏,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援助下,向解放区发动了全面进攻。

为迎击敌人的全面进攻,在中央军委、毛泽东的统一部署下,时任华中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的张震率部与山东野战军主力会合,在陈毅司令员统一指挥下,从淮北到苏北,先后发起了朝阳集、泗县、两淮、宿北等主要战役。

7月26日夜,张震率部向渔沟集方向前进。他进一步探明了敌情,发现敌九十二旅以一个营驻守渔沟集,另有部分兵力守渔沟东北高地。如何打?张震考虑,这是我军在淮北地区的首战,应慎重稳妥。他没有急于以主力直取渔沟集,以部分兵力钳制周围高地之敌,而是先控制渔沟东北诸高地,扫除其屏障,再歼灭渔沟集之敌。27日拂晓,战斗打响。我军很快夺占了这几个高地。张震挥师一面截击逃敌,一面攻歼敌5000余名,其中张震部歼敌1000余人,缴获火箭炮2门,迫击炮4门,美式重机枪6挺、轻机枪22挺,有力地配合了二纵队主力全歼敌九十二旅的作战。

战后,敌七军从南面乘机侵占泗县、五河,向我步步逼近。陈毅和宋时轮决定以一部分兵力监视北面之敌,集中主力先歼南面深入泗县之敌。我参战部队为二、九纵和七、八师。张震率九纵在开进途中,大雨倾盆,水深齐腰,平地一片汪洋,行军受阻,4小时才走3.5公里。张震经过反复考虑,向宋时轮参谋长提出:此仗暂不打。他认为在连降大雨之时,敌人以逸待劳,我军则在泥泞里奔波,要攻坚,形势甚为不利。但宋时轮决心很坚定,说如果拖下去的话,北面敌人又上来了,仗就更不好打。张震便又直接向陈毅司令员发电,建议暂不攻击泗县。但未见回复。泗县攻城战斗于8月7日下午打响。因连日下雨,护城河暴涨,四周积水特深,原来准备的攻城器材失效。战士们泅水强渡,遭敌火力封锁,伤亡严重。最终被迫撤出了战斗。

8月下旬,国民党军以淮安、淮阴为目标继续向华中解放区发动所谓“第二期攻势”,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参战。“两淮”之战,是我军保卫华中解放区首府的艰苦一战。张震所部九纵首先迎敌,同敌整编第七十四师等部,连续鏖战8个昼夜。纵队副司令员杜新民负伤,全体指战员前仆后继,但未能守住两淮,整个苏皖战局陷入被动,张震的心情十分沉重。

9月23日,张震参加了华中军区召开的团以上干部会议。陈毅、粟裕、谭震林、邓子恢先后讲话,总结两淮失守的经验教训,部署今后任务。根据战局的发展,中央军委决定:集中两个野战军在淮海区行动,打开战局,并将山东野战军、华中野战军两指挥部合一,暂称华东野战军指挥部,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

为了改变苏北、鲁南战局,我军决心集中24个团的兵力,发起宿北战役。这是山东与华中野战军合编后的第一个大仗。战斗于1946年12月13日开始。张震指挥七十五团于来龙庵地区英勇阻击了敌整编第十一师一一八旅的轮番进攻,予敌以重大杀伤。在攻击敌军固守的战斗中,张震觉察到应特别注意破坏敌人的防御设施,并加强攻坚的火力准备,尤其是在两支部队共同作战时,要注意搞好协同,相互配合,才能保证突击一举成功。他又一次向野司提出建议,请求做好准备后再发起攻击。根据野司命令,经过充分的火力准备,各团的英勇拼搏,终于突破了敌人的防御,全歼守敌。

在宿北大战中,共歼敌2.1万人。敌师长戴之奇自杀,副师长饶少伟被俘。七十五团团长余倚义、政委李毅将缴获的戴之奇的左轮手枪送给了纵队司令员张震,作为人和圩血战之纪念。张震将这件历史文物珍藏了33年。

1947年七八月间,根据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毛泽东决定由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6个纵队及特种兵纵队主力组成华东野战军西兵团,首先在鲁西南掩护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然后挺进豫皖边区,支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时,张震被任命为华东野战军西兵团参谋长。作为这支大军的参谋长,张震“凡事参谋,每出妙计”,很好地帮助陈毅等完成了中央军委、毛泽东交给的援助刘邓大军的战略任务。

如果把张震的全部功劳列出来,恐怕一本功劳簿根本不够写,他是一个极为出色的将领,作为参谋长的他和粟裕也是难得的知音,两个人一直都保持着深厚的友谊,这种在战场上结下的友情格外坚不可摧。

这两个好朋友是很幸运的,他们共同经历了最为残酷的战争岁月,也一起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五星红旗记载着他们昔日的不朽功勋。建国之后,张震和粟裕依旧属于同一个部门,两个人还是如从前一般,共同协作,为国家效力。

义薄云天

但是1958年,粟裕被撤了职,遭到批评,离开了核心岗位,只能到地方上去担任闲职。这让张震心里非常不满,粟裕的人品张震一清二楚,他了解自己这位老朋友多年以来对国家的那份责任感,他觉得粟裕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张震为粟裕鸣不平,可没想到自己也被波及,同样成为千夫所指。在张震最困难的时候,是同样身处困境的粟裕伸出援手,请周总理帮忙,这才让张震免遭大难。张震心中也一直牵挂着粟裕的事情,七十年代,张震调回了北京,他时常跑去和粟裕见面,宽慰粟裕的心情,同时也一直寻找着能够帮助粟裕平反的机会。但是一直到粟裕去世,也没能够恢复名誉,这件事情让张震心中备感遗憾。

可是张震依旧坚持着为老友平反这件事情,1992年,在粟裕去世8年之后,为粟裕恢复名誉的事情终于提上了日程,此时张震已经78岁了,担任着军委副主席,在百忙之中,他非常积极地推动这件事情,终于,1994年,粟裕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这位为国家奉献了一生的将军终于得到了自己应有的公道。

完成了这件事情,张震终于放下了心,粟裕的事情一直是他心里的一桩牵挂,如今粟裕能够洗去身上的污点,他这才觉得对粟裕有了交代。1998年,军委副主席张震在副国级的位置上退了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东野战军第一兵团,阵容有多强,五大名将世人皆知
参谋长陈士榘“不务正业”,粟裕很疲劳,无奈火线提拔一34岁小将
他不调粟裕身边当参谋长,或是纵队司令,滕海清也不会晋升太快?
张震身为华野二纵副司令,被粟裕留在身边当参谋长,他是什么态度
张震从团参谋长升为三野参谋长,离不开这仨人对他的重用和培养
他长期任粟裕的参谋长,豫东战役前被张震顶替,到地方部队任副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