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贺龙元帅的姐姐贺英

提笔君

来源: 提笔续断章

在众多开国的将帅之中,为革命失去亲人最多的一位,是贺龙元帅。


贺龙姐弟红军时期的留影

远近宗亲,乡邻好友,在漫漫革命长途之中,湖南张家界桑植县洪家关,几乎所有的青壮年,无论男女,只要能扛枪,都在贺龙的队伍之中。他们喊着激动人心的口号:'在桑植,在洪家关,跟着贺龙闹革命。'一喊就是几十年,一直喊到太平盛世,他们送走了数千名亲人,终于看到了革命的胜利。

这一年,八一建军节,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和外孙女贺来毅回忆当初,带着无限遗憾感慨:'可惜啊,许多英烈我们连名字都不曾记下。'此后,贺来毅就和贺龙传记组刘秉荣大校辗转两年,尽最大的可能收集英烈的姓名和生平,写成了一部带着贺家血泪和忠义的历史长卷——《永远的祭奠》。

仅仅从北伐到长征结束,贺家英烈就有89人。而最让贺龙悲痛的,就是他曾经最为敬佩的大姐贺英。


贺龙少年卧室

贺英是贺家的长姐,乳名为香姑。下面有4个妹妹,2个弟弟。贺龙是大弟弟,比贺英小十岁。家中的兄弟姐妹几乎都是贺英带大的,她虽然没有读过一年书,但在家中的威信很高,家中孩子惹是生非,最怕的就是那一句'我找大姐告状去!'

贺英是一家子的大管家,兄弟们在外面'闹革命',没有经济能力资助家中的姐妹。贺英不仅仅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养活了一家人,还养育了不少烈士子女。

十三岁,贺英被父母逼得裹脚嫁人,贺英不肯,而是成日跟着农民组织的'光棍会'习武耍刀。1906年,20岁的贺英和'光棍会'的老大、表哥谷绩庭结婚。

谷绩庭又名为谷虎,身形高大壮硕,仗义疏财,敢于向恶势力做斗争,打着'劫富济贫'的旗帜,在官逼民反的年代里一下子发展到了300多人,拥有200多杆枪支,在湘西很有影响力。


贺龙故居

在贺家,长姐就是权威,就是模范。贺龙和姐妹弟弟就是在贺英的影响之下慢慢长大的,1914年,追求真理和自由的贺龙,参加了孙中山的革命党,1916年,在革命精神的影响之下,年仅19岁的贺龙走出了反抗的第一步。

桑植县不产盐,百姓们吃的盐都要靠贩盐的马帮,而官员们从中抽取利润,向百姓索要高额的盐税,很多百姓根本买不起盐。盐是生活必需品,为了买盐,很多百姓只能打白条和地主官员借高利贷,只要活着,就要吃盐,穷人们无论多努力,只会越来越穷,只会负债越来越多。这种矛盾多年累积,定然会激起民愤,引起反抗。

19岁的贺龙带着21名兄长、长辈拿着菜刀和扁担,走了45里山路,杀了两名盐局的税官,绑了其他的官员,将整整一大筐子欠条全都烧了。从此以后,贺龙开始走上了军人生涯。毛主席称赞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一个人带出了一个军。'

1922年重阳节,桑植县洪家关的一名姓满的连长向'光棍会'送来请帖,邀请谷绩庭下山赴宴。谷绩庭和贺英向来磊落,从未想过这竟是一场鸿门宴。谷绩庭刚刚下山就被诱杀,贺英悲痛万分,'光棍会'群龙无首,众人含泪掩埋了谷绩庭之后,皆推举贺英为新的'光棍会'老大。贺英就这样从'压寨夫人'成为地方魁首。从此以后,她替死去的丈夫扛起了反抗的大旗,经常带兵打仗,有的时候一天要打好几次。

1926年,贺龙被任命为第九军第一师师长,桑植县跟着他走出来的义士越来越多,反袁护法,反对湖南军阀赵恒惕。贺龙手下,都是骁勇善战的战士。

1927年,贺龙脱下了战靴和战袍,抛弃了功名利禄,站在了一无所有的共产党这一边,在还没有入党之时,他就已经携手周恩来,发动和领导了南昌起义,我们都知道这是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而很少有人知道,南昌起义的主要力量,是贺龙手下国民革命军第20军。


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

有人讽刺贺龙皮鞋不穿穿草鞋,高楼不住钻芦苇。一位前途一片辉煌的军长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

在抗战时期,国共合作达成一致,蒋介石在洛阳见到贺龙开门见山问他:'都当了军长了,怎么跟共产党跑了?'

贺龙回道:'因为我想实现的主张,就是共产党的主张,我想要做的事情,共产党都做了,打土豪,分田地,我心服口服!穷人,就要跟着共产党走!'贺龙加入共产党,不是申请一次两次,不是审核了一次两次,而是七十次,是在共产党最为低潮的一段时期。他如此执着,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1928年春,贺龙写了一封信回家,说要回来。贺英带着家乡的亲友走了几里地,站在山垭口子上等着。看到弟弟回来,贺英热泪盈眶,她拉着弟弟的手说道:'云卿,你可回来了,我们都在为你担心!'

这次和贺龙一同来到桑植县的还有时任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周逸群,周逸群和贺英此前已经见过面,这次再见两人热情握手,周逸群说:'大姐,我们来了。'

是的,共产党来了,要领导人民闹革命。

自从贺龙那一场'盐税之战'后,原本跟着他的亲朋好友都散了伙,各自为政,再也没有办法团结起来。有的时候为了私人利益,还会相互火拼。

桑植县的人们有血性,他们听说贺龙回来了,都不约而同来到贺家见贺龙。贺龙离开家乡一年多,他的威信尚在,对着众人,贺龙说:'你们都是我的亲人和朋友,都是自己人。从今天开始,大家不要再打自己人了,都跟我干革命!我现在不是国民党,已经是共产党了!南昌起义失败了,但共产党人是杀不完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这次回来就是组织大家在共产党领导之下干工农革命军,干土地革命。'


贺英画像

人们都议论起来,纷纷表示愿意联合起来对抗反革命政府。

贺龙严肃道:'这次和过去大不同,我们是要搞为工农大众打天下的革命军,想要跟我贺龙升官发财是不可能的,要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哪个不想干,就讲清楚,我绝对不勉强。但绝对不能和反对派搅合到一起。'

贺龙刚刚说完,贺英就说:'你带队伍的能力比我强,现在你没有了队伍,我手下有队伍,我把我的40多人还有几十把枪都给你!'随后,她又对身边的周逸群说:'我一直盼望着共产党来,我把我的队伍交给你们,算是给你们的礼物吧!'

这些光棍会的兄弟们对于贺英的意义是非凡的,此前得罪了太多了土豪劣绅,没有了这批武装,贺英将来要独自面对来自恶人的报复。光棍会的兄弟从谷绩庭生前就跟着他们,谷绩庭去世之后,贺英是他们的支柱,而他们也是贺英的底气和依靠。即便如此,她依然毅然决然地将队伍交给了贺龙。


贺家满门忠烈

贺英这么做,不仅仅是为了支持弟弟、信任弟弟,她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在贺龙的介绍之下很快就懂得了土地革命,并且义无反顾地支持。此后,贺英多次和周逸群提出入党的申请,周逸群并没有答应,周逸群对贺英解释道:'你目前不入党要比入党更加有益,这里的群众比较复杂,有民团的首领,也有反共、中间派,大姐暂时不入党不仅安全一些,而且可以帮助我们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如果别人看你是共产党,也许就不敢接近你了。'贺英听从周逸群的意见,一直到她牺牲,都没有入党。

贺龙的二姐戊妹和妹妹满姑都和大姐一样,将自己手下的武装部队毫无保留地交给了贺龙。部队有了,还需要筹集资金。贺家的族人纷纷捐钱捐物,贺龙的兄弟姐妹一致同意将父亲生前留下的200多亩田产交了出来,当着众人的面将田契都烧了。

这就是贺龙的家乡,贺家族人的力量,短短几个星期之内,贺龙分散在湘西各地的亲朋好友都得到了消息,带着他们的队伍找到了贺龙,最终,一支以当年贺龙的旧部为主的队伍就此建立,队伍一共有3000多人,带着700多支枪支,命名为中国工农革命军是第四军,贺龙任军长。


贺满姑

1928年,贺龙带着部队去打游击,桑植的青壮年几乎都跟着贺龙走了,桑植从此以后就失去了最强大的防御力量。主力部队走了之后,土豪劣绅和地痞流氓全都来骚扰,他们集结了起来,屠杀留守的共产党或者红军的家属。留在家乡的父老乡亲,只能和侵扰的敌人们周旋。

革命的过程是惨烈的,当士兵们踏出家乡的那一刻,已经正式告别了爹娘和妻儿,将一生奉献给人民的事业。贺龙带着3000军士在石门一带打游击之时,因为受到了敌人的突袭,全军只剩下了200多人。与此同时,贺英姐妹也被敌人打散。


贺龙元帅

贺满姑在和姐妹们走散之后,转移到丈夫家乡,希望在这里继续发展游击队。她不知道沿途已经被敌人跟踪,并且被当地地主告发,半夜,贺满姑的住处被团防头子张恒如包围,她举着双枪和敌人一直周旋到了天亮,她枪法奇准,敌人皆不敢靠近。而敌我人数悬殊太大,贺满姑子弹用完,和三个孩子一起被捕。

贺家姐妹,出生在黑暗的社会之中,苦难的家世给了她们坚韧的性格,十来岁的时候,她们就已经知道了,想要不受欺负,手上就一定要拿着枪!贺满姑从小习武,在跟着兄长贺龙东征西走,十几岁就能组织穷人打土豪,心中也和兄长一样,坚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敌人为了从贺满姑这里套出贺龙军队的去向和作战计划,对贺满姑施行了最为残酷的刑罚,而贺满姑一直紧咬牙关,一声不吭。贺满姑于1928年10月19日牺牲,在故乡桑植县城外,在众多乡亲父老的注视之下,她被敌人施以凌迟极刑。贺满姑是旧中国最后一位被凌迟的人,就义时年仅30岁。

贺满姑牺牲之后,敌人下令绝对不允许给贺满姑收尸,而桑植县群众们不忍心,他们趁着夜色将贺满姑的遗体收敛、缝合、清洗,用白布包裹着她的遗体掩埋。

5年之后,张恒如被红军抓住,贺龙派满姑的儿子向轩和廖汉生、肖庆去押送张恒如。贺满姑的惨死让所有人都无法谅解张恒如,他在押解途中就被杀了,这是后话。

而另一边,贺龙和残部被困在堰垭的大山之中,眼看着冬天已经到来,山外是敌人的重重包围,山内没有食物,没有保暖的衣物。这个时候,是贺英带着游击队冲破了包围,给贺龙的部队带来了粮食、棉衣和药材。贺龙见到大姐,将心中这么久积压的沉郁和不安说了出来:'大姐,队伍被打垮了,我害怕的是,现在的队伍已经不是我个人的了,是党领导的,我对党的政策搞不清楚,怕给党带来不应有的损失……'

△贺家三姐妹

贺英知晓弟弟失去这么多战友的痛苦,宽慰他说:'以前他们跟着你,是为了升官发财,现在没有薪饷,没有官可升,你要拴住大家的心,要将革命的道理说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到底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贺英的一段话激励了贺龙和剩下的同志们,红四军进行整顿,发展到了1000多人,土地革命搞的热火朝天。贺龙找到了自己的革命之路,离不开长姐物资和精神上的支持。1930年,贺龙部主力在洪湖和周逸群等同志领导的红六军会师,成立红二军团。

1933年5月的一个深夜,因为叛徒许黄生卑鄙告密,贺英被团防头子覃福斋部300多名敌人重重包围。正在熟睡之中的贺英听到了枪击声音,门外的敌人在喊着:'打死贺英有赏!'在和敌人的恶战之中,贺英的腿受了伤,身旁的同志要背着她走,她坚决不肯,而后在掩护同志突围之时她腹部中了一弹,临终前,对身边的同志说:'别管我了,我不行了。你们快去找云卿,跟着他,和敌人干到底!'

而妹妹贺戊妹在子弹用完的情况下只得抽出大刀和敌人肉搏,砍倒数名敌军之后,她腹部连中数刀,晕死过去。

△贺龙元帅女儿贺晓明在贺英墓前留影

贺英牺牲之后,敌人进了屋内,见贺英的遗体还靠着墙壁坐着,眼睛依旧瞪着。他们惧怕贺英,没有一人敢靠近,对着贺英扫射一通才确定贺英真的断气了,拖走了她的遗体。

覃福斋让人带走昏迷的贺戊妹和贺英的遗体领赏,走到村外听到增援的赤卫队已经靠近。覃福斋在情急之下割下了贺英的头颅、四肢,并且将贺戊妹杀害,同样砍下了头颅和四肢,第二天悬挂在四门示众。

贺龙听闻大姐牺牲的消息悲痛万分,三位血肉至亲,皆是死无全尸,贺龙几近崩溃,给贺炳炎一些钱,希望他能替他为姐妹二人收尸。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之下,两位烈士的遗体被收拢安葬。

电影《洪湖赤卫队》之中有一位女英雄,她名为韩英,她的原型就是贺英。贺龙元帅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活一百岁,也总要死去,但是死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位共产党员的气节,表现在战场和法场之上。在战场上,勇敢杀敌,拼一个你死我活。在法场之上,要杀要砍,听便!'

△贺英,便是《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原型

除了这三位英烈姐妹,贺龙的父亲贺士道、弟弟贺文棠、堂弟贺文新,都因为革命而亡。小小的湘西古镇洪家关,曾经三次因为贺龙遭受了血洗之灾,敌人的口号是'诛灭贺龙九族,鸡犬不留',洪家关曾经十室九空。贺家的宗亲被敌人追得到处躲藏,在山野过着野人一般的生活。根据不完全统计,洪家关逃往他乡的乡亲有36户,被杀害的无辜百姓,年纪最大的80岁,最小的仅仅出生50天。

桑植县洪家关,贺家宗族满门忠烈,把红旗插上南昌城头的是贺龙家乡的子弟兵们,一家男丁五口全部参军的是贺龙家乡的乡亲父老,10多名团长和师长是贺龙家乡的铮铮男儿。

'马桑树儿搭灯台,写封书信与郎带,你一年不来我一年等,

你两年不来我两年挨,钥匙不到锁不开。'

△红一师师长贺锦斋

这是洪家关贺锦斋烈士生前和妻子戴桂香写下的民歌《马桑树儿搭灯台》,贺锦斋牺牲之后,戴桂香守了67年,一直到94岁去世。洪家关的儿女们不是不热爱生命,不是没有儿女情长,只是他们用血肉坚守着信仰,他们相信付出的所有总会换来平等和光明。

在《永远的祭奠》之中,贺家的子子孙孙,每一个名字,都是一段沉痛的历史,是一个家庭悲愤的呐喊,是无数深夜之中的热泪。无论过去如何,无论今日苦难,无论前路何在……贺家宗亲,没有改变一丝一毫,没有一个孬种,埋下亲人,擦干眼泪,前赴后继,都是铁骨铮铮的英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湖赤卫队》主角韩英的原型:驰名湘鄂西的女英雄,弟弟是元帅
她是贺龙大姐,47岁牺牲惨被肢解,贺龙:如果大姐活着比我强
桑植起义
中国元帅贺龙
贺满姑:凌迟而不屈的女游击队长
【西散原创】谢建军作品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