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球天后李娜的励志人生,背后2个男人功不可没

文/草木青

李娜一生中遇到过太多贵人:发掘她运动天赋的父亲、慧眼识珠领她进门的夏溪瑶教练、阿根廷籍教练卡洛斯、以及温柔和蔼陪着李娜一路走来的老公兼教练姜山,等等。

作为武汉妹子,李娜性格里的泼辣外向使得她人缘好极。

但不能否认的是,作为网球运动员,哪怕背后有家庭,有亲友,有教练,有团队,但真正开赛的时刻,只有独自上场,面对恐惧和压力的,只有独自一人。

李娜曾说:“你打一场比赛,你要做出800次到1200次的抉择,都是你一个人在承担。作为网球运动员,面对站在赛场上铺天盖地的恐惧,都得独自承下。”

为了对抗这种源源不断的外力,从7岁练习网球开始,李娜逐渐把自己活成了一支队伍,强大冷静、有组织有纪律,比赛哨声一响,队伍开始行军。

李娜是被逼上网球之路的。

父亲李盛鹏曾是湖北省羽毛球队的运动员,后因养家重任无奈退队。

因此女儿诞生的那一刻他就决定,一定要让李娜学一项运动,最好是羽毛球,继承他的衣钵。

但当李娜6岁那年,网球教练夏溪瑶对李盛鹏点点头、表明这个孩子是可塑之才的那一刻,他就转变了想法,决定将李娜培养成网球运动员。

李娜一家三口

于是,6岁的李娜正式走上了网球之路。

每天清晨5、6点,天还没亮,别的小孩在被窝里蒙头大睡,李娜就已经出门围着武汉中山公园晨跑了。

中山公园后面有一座巨大的白色摩天轮,像一个特别庞大的怪物在那儿。

李娜特别渴望,可以坐上去,就是看看风景,不用跑步,也不用训练。

中山公园摩天轮

放学过后,别的小孩回家看动画片,李娜又到中山公园练网球,来来往往都是行人,李娜有些不好意思,也只能硬着头皮打。

李娜和网球队的同伴

当初夏溪瑶能看中李娜,是因为她身上有一股狠劲儿——这也是一种天赋异禀。

网球队招新只有4个名额,来应试的却有一大群。

公平起见,教练让他们跑步比拼,李娜作为最小的孩子,个子矮别人一大截,但一听说这是跑步比赛,居然哼哧哼哧超越几个大孩子跑了第一名。

李娜把那股狠劲儿带进了训练队里。

夏教练随口下令练100个,别的孩子偷工减料,但李娜一定要练满为止,99个都不行。

“后退高压、连续的高压动作,没安排她做,她自己就会做”,夏溪瑶说:

“这都是李娜好胜的表现”。

毕竟是孩子,肯定还是有弱点的。

李娜暴脾气在童年时的表现就是爱急爱哭:比赛输了,眼泪就在眼眶里打转。

夏教练三番五次安慰她:“别哭了,孩子,我以前还不是也打不过别人,但我没有你棒,我还不哭,所以说我喜欢打网球的精神比不上你。”

李娜还是哭,到后来,教练也烦了,就直接破口大骂:“哭哭哭什么哭,我说有本事你拿哭的精神去赢球。”

李娜不敢哭了,把委屈咽在肚子里,运动员的隐忍,大概是从那时开始的。

李娜就这样稀里糊涂走上了网球之路,输赢交织地,一步步往上爬,倒也成了队里数一数二的优秀球手。

但她真的爱网球吗?

小学毕业那年,小女孩有了主见,找到李盛鹏抗议:

“爸,我为什么要打网球啊,我的腿都变粗了,一点儿也不像女孩子。是不是你当年没拿冠军,要我替你拿。”

李盛鹏沉默,但还是要女儿坚持:“你都付出了这么多,如果现在放弃了,那就太可惜了。”

有人说李娜是另一个郎朗,都是被父亲逼出来的成功。

但李盛鹏跟郎国任不一样,他把女儿视作心肝宝贝,女儿晨跑辛苦,自己就在旁边跟着陪跑,一直跑到李娜11岁,被省队的教练看中。

李胜鹏欣喜若狂,李娜看父亲高兴,自己也高兴。

李娜去了省队,苦练三年,终于获得了比赛的资格。

比赛在广州,李娜在北京,需要乘火车南下。

不知怎么,像有预感似的,李娜特想在比赛前见见父亲。

父亲答应了她,早早在武昌站等她。

当火车经过武昌站时,父女俩在站台上短短地见了一面。

火车只停留十几秒就启动了,李盛鹏看着李娜笑,目光异常温柔。

等李娜比完赛回到家时,在小区楼下等她的不是慈祥的父亲,而是冰冷的花圈。

原来李盛鹏夏天就被查出先天性血管狭窄,情况凶多吉少,为了不影响李娜比赛,父母一直瞒着她。

父亲走后,李娜的母亲李艳萍说:“那段时间,李娜看我的眼神中是有恨的。”

李娜恨父母的隐瞒,恨没有好好和父亲见上最后一面,恨父亲没有亲眼看她打过一场比赛……在这些「恨」之中,李娜仿佛一夜之中长大了,第二天她去找李艳萍:“妈妈你放心,我会比赛养活这个家。”

之后的球场上,李娜更加挥汗如雨地训练。

余丽桥比夏教练脾气火爆得多。

在李娜的记忆里,余丽桥从来没笑过,但凡学员动作做得不好,她立马劈头盖脸一顿臭骂。

为了让球员养成迎球打的习惯,余丽桥特制了一个挂着网球的杆子,如果发现谁敢后退或者跑动不积极,杆子一甩球就会打到那个人的身上。

只要李娜开始流泪,她会更加严厉地训斥。

“哭什么?还好意思哭?教猪都教会了,你怎么这么笨。”

独自在外训练,没有可以倾诉的人,李娜受了委屈也只能打碎牙齿活血吞,然后把一股子劲化作力量在赛场上打出去。

直到有一天,李娜在省队认识了同是网球运动员的姜山,因为都是武汉人,教练让他们俩搭档混双。

姜山性格与李娜正好相反,温柔体贴,能包容她的暴脾气,李娜对他也渐生依赖,两人日久生情,发展成了恋人关系。

有了恋人的支持与陪伴,训练终于没有那么难熬。

2000年,是李娜事业初见起色的一年,她在ITF赛场总共取得52场胜利,56胜的总胜场在所有职业选手中并列排在第三位。

此外,还与搭档李婷夺得WTA巡回赛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站的女双冠军,这是中国选手首度在WTA巡回赛中夺冠。

2001年,李娜作为湖北代表参加九运会,因为和姜山的混双配对被拆散,居然在比赛前夕闹起了脾气——她表示没有姜山,自己不会参加九运会的任何一个项目。

昔日的恩人夏教练听说此事,把李娜叫到家里,从抽屉拿出一张发黄的信纸递给她。李娜呆住了,那居然是父亲的笔迹。

信是李盛鹏确诊后写下的,字句真诚,他恳切地拜托夏教练照顾好女儿,一定要让她在网球界闯出一片天。

李娜泪如雨下,擦了眼泪走上赛场。

在九运会上,李娜肩负着父亲的厚望,获得了三金一铜的好成绩,举起奖杯的那一刻,她也举起了父亲年轻时为了养家没有实现的梦想。

2002年,亚运会即将开办,就当所有人都以为李娜会乘着势头扶摇直上的时候,她突然退队了。

原因很简单:不习惯球队的那一套制度。中国网球一直走的都是举国化的路线,运动员的训练单单只是为了几个短期项目。在这种发展模式下,网球运动员不可能有更好的突破。

为了这事,李娜跟教练积压了太多矛盾,她是硬脾气,说不通了就离开。

她回了老家武汉,跟男友姜山一起入读了华中科技大学新闻系,过起了平静的大学生活。

直到2004年,在国家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以及省有关方面的劝说下,再加上姜山的鼓励和支持,22岁的李娜选择了复出。

恋人姜山也复出,只是身份不再是网球运动员,而是李娜的私人教练。

有人说,姜山那哪是私人教练啊,简直是李娜的出气筒。

网球赛场上总能看到李娜朝姜山吼,姜山坐在台下一脸无辜的样子。

最出圈的名场面,莫非「WTA顶级巡回赛悉尼站半决赛」的中场休息,因为上半场发挥不好,姜山啥也没说,一坐下就挨了李娜一顿臭骂。

骂完之后下半场状态起飞。

打趣归打趣,李娜在姜山面前的自尊心,不过是依赖和在乎的一种表现。

就像李娜老是梦见姜山对我不好:“如果面对面走过来,他装作不认识我,擦肩而过。我就很恼火。虽然我也知道,'那是梦!’。但是第二天就忍不住对他发脾气,谁叫你梦里对我不好啦!”

2011年,2011年1月14日,WTA顶级巡回赛澳大利亚悉尼站,李娜在以2-0击败赛会三号种子、前世界第一克里斯特尔斯,首次获得WTA顶级巡回赛冠军。

李娜夺得大满贯,创造了亚洲网球的历史。

李娜成了中国网坛的奇迹,她的经历、她的球技、她的爱情、甚至她的暴脾气都成了大众热议的对象。

尽管如此,法网夺冠的李娜离开赛场还是回到酒店里去,回到自己平静的生活中去。

李娜曾在采访里说:“网球是一项非常孤独的运动。你不仅要对抗对手,还要对抗你自己,不停地考验外界的反应和你内在的东西。运动员站在场上就像一座孤岛,周围观众环绕,就像海洋一样,非常孤独。”

十几岁的李娜,是不知道如何处理孤独的,于是孤独化成了压力和怨气。

而现在的李娜,学会在孤独的过程中组建一支叫“李娜”的队伍。

“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纵使前路复杂,也始终昂首前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娜:退役回归家庭,结婚15年从不拜访公婆,不叫爸妈如今很幸福
李娜新纪录片刷屏:两届大满贯后,她终于知道自己要什么
李娜: 生活多艰难啊……
李娜:世界网坛传奇,20岁夺冠,拿1亿奖金后退役,如今过得怎样
“网球天后”李娜:嫁大2岁姜山,34岁生2胎,结婚16年不下厨
儿女双全的李娜和姜山:相伴24年,可以互骂,但绝不会背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