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项目之电力生产及配套部分

156项重点工程,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该工程起始于20世纪五十年代初,持续约十年,直至中苏关系破裂为止。

156项重点工程奠定了中国初步工业化的部门经济基础。以这些项目为核心,以900余个限额以上大中型项目配套为重点,中国初步建起了完备的工业经济体系。

1950年代任中央财委主任与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的陈云说:“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一百五十六项,那确实是援助,表现了苏联工人阶级和苏联人民对我们的情谊。”

我们先来看看解放前就中国的电力生产能力:

一.中国电力的好几个第一:

1、1878年(清光绪五年),当时在上海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脱路过上海,特地运来了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从清光绪五年(1878年)8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外滩使用了两个晚上,在中华大地上点亮了第一张电灯。

2、1879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工程师毕晓甫在虹口乍浦路一家外商仓库里,将1台10马力(7.46瓦)蒸汽机带动的直流发电机运转成功,这是中国最早的持续发电记录。他用小发电机带动自激式发电,点燃碳极弧光灯。

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立(R.W.Little)招股成立上海电气公司(亦称上海电光公司),在大马路31号A(今190号)创办上海第一座发电厂。同时,在电厂的转角围墙内竖起第一盏弧光灯杆,并沿外滩到虹口码头立杆架线,串接15盏灯。清光绪八年六月十二日(1882年7月26日)下午7时,电厂开始供电,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电力。

四、1897年,上海道台蔡钧觉得租界内的外国人都用上电,上海华人区却没有电厂用以供电,特申请建造电厂以庆贺太后生辰。慈禧同意后,他立刻拨银4000两,由南市马路工程善后局负责搭建厂房,另从英商沪北怡和洋行租来一套发电机,一家小型发电厂就这样因陋就简地完成组建,取名南市电灯厂,成为首家华人发电厂。

五、中国人自办电气事业,约始于1888年。当年7月23日,两广总督张之洞从国外购入1台发电机和100盏电灯,安装在衙门旁发电,供衙门照明。 1890年,上海一些官僚、富商家庭开始使用白炽灯照明。 20世纪初,中国的电力发展出现了第一波热潮。

六、1888年,台湾巡抚刘铭传在台北市东门创立兴市公司,建设电灯厂,从国外购进蒸汽发电机组,建成发电。1905年,刘铭传先期筹划、日本侵台后建成的龟山水电站建成发电。1904年,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建成中国最早的水电站龟山水电站,装机容量600千瓦。

七、云南石龙坝水电站也在1912年建成发电,随之出现了我国第一条 22千伏输电线路。

云南最大的商户、''钱王''王炽之子王筱斋在1908年招募商股、集资筹建了这座水电站。1912年5月28日,斥资50万银元的石龙坝水电站终于建成。1932年在原本的基础上又扩增了一台720 千瓦机组,如今这座水电站依旧马达轰鸣。

虽然国人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劲头很足,步伐也很快,但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的电力生产还是差的很远!

这张图表准确告诉你,新中国建国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为185万千瓦,其中水电16万千瓦,火电169万千瓦,按照4.5亿人计算,也就是人均0.004千瓦。

而在1962年,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了1304万千瓦,当时人口是6.73亿,人均0.019千瓦。

科普一下,装机容量是说一小时可以产生电能的量。如:1962年每小时全国电力企业可以生产电力1304万千瓦,是1949年的4.75倍。这个巨大的进步是苏联人民以及东欧国家对华友好援助的结果。

下面我们来看看156个项目中的电力生产(总计288.65万千瓦)及其配套设施部分项目:

1、阜新发电厂(51--58年兴建,15万千瓦)

阜新发电厂始建于1936年8月,经历了日伪时期和国民党时期,1948年阜新解放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现有机组4台,总装机容量110万kW,其中,#01、#02机组为国产20万kW机组,#03、#04机组为国产35万kW机组。

建国初期,阜新发电厂的恢复和扩建工程是新中国诞生后156项重点工程之一。1952年9月17日#1汽轮机组竣工。9月25日,毛泽东主席发来嘉勉电,高度赞扬了电力建设职工的新创举。后经多次扩建,到1961年4月,全厂装机容量达55万千瓦时,是1949年的38倍。

2、抚顺发电厂(52--57年扩建,15万千瓦)

抚顺发电厂始建于1908年。建国前,作为日本统治者掠夺中国资源的主要工具,几经易址扩建,成为亚洲最大火力发电厂。建国后,作为新中国“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迅速恢复重建、扩建,并安装投产了国内第一台50 MW(5万千瓦)机组。1959年,全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88.5MW(28.5万千瓦就是288.5兆瓦),成为全国最大的火力发电厂。

3、重庆电站(53--54年兴建,2.4万千瓦)

重庆发电厂是重庆市电力公司所辖国有大型一类火力发电企业,国家电力公司一流火力发电厂。该厂始建于1952年,是“一五”期间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经过八次扩建(技改),现有4台50MW机组和3台200MW一次中间再热亚临界燃煤机组(其中一台已实行股份制度运营),总装机容量800MW。

4、丰满发电厂(51--59年兴建,42.25万千瓦)

丰满水电站位于吉林省吉林市境内的松花江上,1937年日本侵占东北时期开工兴建,是当时亚洲规模最大的水电站。1937年,日本关东军司令部先后两次指令当地政府,5年内在松花江上建成18万千瓦的丰满水电站,伪满水利电气建设局局长本间德雄制定了修建丰满水力电气发电所的规划,1937年4月正式开工 。至1945年战败撤退时,完成土建工程的89%,安装工程的一半。原计划装机8台各7万千伏安,2台厂用机组各1500千伏安,共计装机容量56.3万千伏安;还留有2个压力钢管,可再扩装2台机组。1943年开始发电,至1944年已安装好4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其余2台大机组在安装中,还有2台大机组的部分设备也已到货。其中3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的水轮机由瑞士爱雪维斯公司供应,配装美国西屋电气公司的发电机;另3台大机组的水轮机由德国伏伊特公司供应,配装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发电机;还有2台大机组是仿造日本的日立制作所。日本投降时先由苏联红军接管,拆走了几台机组。后来我国接收时,还剩下2台大机组和2台小机组,合计14.3万千伏安,相当于14.25万千瓦

“一五”计划将丰满水电站未完工程建设列为重点建设项目。1950 年 2 月,前苏联外交部正式派遣专家工作组到达丰满,根据我国提出的要求,采用先进技术改建大坝,采取补强加固措施,处理大坝缺陷,提高大坝整体稳定性。1951 年,前苏联电站部水电设计院为改建丰满水电站而编制的《第 366 号设计书》陆续完成。《366 号设计书》在丰满水电站修复续建工程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除了恢复发电、加固大坝,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防洪观念的强化

1953 年,前苏联政府电站部派出的专家小组到达丰满,大规模的安装工程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全面展开。并顺利实现了并网发电。

5、大连热电站(54--55年兴建,2.5万千瓦)

大连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三个热电厂(北海、香海、东海)和一个供热发展中心以及供热面积达1400万平米的外管网等组成。 目前,全集团总装机容量为207MW(最大可达227MW)、锅炉总蒸发量(包括大锅炉房)1960 t/h、对外最大供汽能力为1080 t/h。

6、太原第一热电厂(53--57年兴建,7.4万千瓦)

太原第一热电厂始建于1953年,属“一五”期间国家156项重点工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为了早日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国家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该经济发展战略,以超英赶美为目标,主要依靠国内积累建设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高速度地发展国民经济,改善旧中国留下的工业生产布局极端不合理和区域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的畸形状态。太原之所以被选为“一五”时期重点建设的城市,是由于太原的工业基础相对雄厚,动力能源丰富,交通设施较完善,这就为建国后工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太原在这一时期的定位是工业能源重地,需要大量电力供应,因此,太原第一热电厂就应运而生了。

7、西安热电站(52--57年,4.8万千瓦)

大唐灞桥热电厂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灞河浐河之间,隶属于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始建于1951年,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西北地区建成的第一座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先后经过五期扩建,目前在役机组5机7炉,总装机容量24.9万千瓦,为目前陕西省最大的热力生产基地和西安市东部地区重要的电源支撑点。

8、郑州发电站(52--53年兴建,1.2万千瓦)

1950年5月,中南军政委员会重工业部燃料工业管理总局开始在郑州为郑州火力发电厂选址。这个项目是当时苏联援助我国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代号为“363”,所以又称“363电厂”。363电厂选址在郑州西北郊,贾鲁河东岸,京汉、陇海西铁路之间,南阳寨车站西南2.5公里处。选址此处,原因之一是紧临贾鲁河,可以直接用河水冷却机组,而不必再建耗资巨大的冷却塔,节省成本。和同期建设的郑州国棉三厂一样,363电厂也是按照苏联专家的图纸建设。为了不耽误附近棉纺厂的使用,参与建厂的工人们加班加点,经过1年苦战,1953年底两个机组投入运行。上世纪50年代初,363电厂被称为“河南电力工业摇篮”。

363电厂建好后,首先给西郊的几个棉纺厂供电。“一五”期间,郑州、洛阳先后被国家列为国家重要工业基地,洛阳的第一拖拉机厂、矿山机械厂等急需电厂配套,洛阳电厂建设时用的电也是363电厂送去的。还有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时,也要用363电厂的电。363电厂不仅为郑州市的工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提供了电力,同时还为河南省以后的电力建设输送了大批工人和干部,为全国兄弟电厂培训工人。1958年,363电厂教育场还被水电部扩建为河南电力技工学校。1979年10月,363电厂并入郑州热电厂,改名为郑州热电厂发电所。

9、富拉尔基热电站(52--55年兴建,5万千瓦)

富拉尔基热电厂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一五”计划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之一,现装有九台25MW机组。

10、乌鲁木齐热电站(52--59年兴建,1.9万千瓦)

国电新疆红雁池发电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工业企业,公司前身是新疆红雁池发电厂、新疆红雁池第一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乌鲁木齐市南郊,因居红雁池水库北侧而得名,新疆红雁池发电厂始建于1958年, 1959年国民经济出现暂时困难时缓建,1961年停建, 直至1965年整个工程重新动工兴建,1970年10月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 1985年12月8号机组投产, 原设计装机2×2.5万千瓦(一期)、 2×2.5万千瓦(二期)、 4×5万千瓦(三期)共30万千瓦国产发电机组全部建成。

11、吉林热电站(56--58年兴建,10万千瓦)

自1959年开始,投产 53年来,国电吉林热电厂为国家累计发电2108亿千瓦时,供热 78518万吉焦,担负着吉林市1600万平方米居民集中采暖供热和多家大型企业工业热负荷,为改善吉林市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居民生活需要做出了重要贡献。

12、太原第二热电厂(56--58年兴建,5万千瓦)

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原为太原第二热电厂)简称二电,始建于1956年,地处山西省太原市西北方向尖草坪区,是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全资直属企业,注册资本金5340万元,先后经过几代人五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历经六期建设,截至2006年底,在役总装机容量110万千瓦。

13、石家庄热电厂(1--2期,55--59年兴建,4.9万千瓦)

河北华电石家庄热电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1954年8月15日建厂,1956年4月10日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历经8期扩建和技术改造,目前装机总容量为63.4万千瓦,额定供热出力1205吨/小时,最大供热负荷达1685吨/小时,运行着目前国内最大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群,是目前国内供热量最大的热电厂之一。

14、鄠(户)县热电站(56--60年兴建,1--2期,10万千瓦)

户县热电厂是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第一批由国家投资兴建的156项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1954年1月开始筹建,1957年11月30日第一期工程建成投产,成为当时陕西省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面对新的形势,户县热电厂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按照现代化标准,在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中做出新的贡献。

15、兰州热电站(55--58年,10万千瓦)

16、青山热电厂(55--59年,11.2万千瓦)

湖北华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由青山热电厂整体改制而来。该厂是我国“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之一。作为华中电网的骨干电厂、鄂东电网的重要电源支撑,该厂经过多次改扩建,现已拥有12台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97.4万千瓦。截至2003年10月,累计发电986亿千瓦时,向武钢供热36578万百万千焦,创工业总产值75亿元。湖北华电青山热电有限公司的成立,将积极推动这家老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转变,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青山热电公司是一个有着48年历史的老企业,拥有装机容量1.2万、5万直至30万千瓦等各种规格的发电机组12台。

17、个旧电站(54--58年兴建,2.8万千瓦)

18、包头第一热电厂(56--58年兴建,5万千瓦)

包头第一热电厂始建于1958年3月,1959年9月1日并网发电。经四期扩建改造,原有10机10炉,装机容量为67.4万千瓦。

19、 包头第二热电厂(57--60年兴建,6.2万千瓦)

北方联合电力有限责任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青山区厂前路。是国家“一五”计划、由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目前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主营业务为发电和供热。

20、佳木斯纸厂热电站(55--57年兴建,2.4万千瓦)

佳木斯发电厂,由伪满洲电业株式会社独资兴建, 建厂初期的装机总容量为2.25万千瓦。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 怀下,佳木斯发电厂先后进行了五期扩建,第一期扩建工程容量为1.2万千 瓦,第二期扩建容量为2.4万千瓦,第三期扩建容量为5万千瓦,第四期扩 建容量为20万千瓦,第五期扩建容量为20万千瓦。

21、株洲热电站(55--57年兴建,1.2万千万)

湖南省株洲电厂,即湖南华银株洲火力发电公司,是1955年“一五”计划期间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22、成都热电站(56--58年兴建,5万千瓦)

成都热电厂是1953年建立的。

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成都被列为全国工业重点建设城市之一,重点投资建设电子工业和机械工业。发展工业离不开电力,成都热电厂因此就诞生在东郊沙河畔,这是西南地区第一座高温高压热电厂,列入了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内。

它的筹建工作上可追溯到1951年,初名叫“川西成都北门发电厂”

1954年9月18日,成都电厂(后改名成都热电厂)一期工程主厂房动工兴建。

1955年4月22日,电厂机组开始整机试机运行,5月26日,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成都地区装机容量达到了10500千瓦,比新中国成立前增长了90%。

1956年4月,工厂进行二次扩建, 1966年7月完工,装机容量达 5×2.5 万千瓦,使全厂总容量达 12.5万千瓦。另设高 80米砖砌烟囱1座。1988 年2月,电厂进行 20 万千瓦扩建工程,工程投资 2.5亿元,其中发电工程2.1亿元,送电工程 0.4亿元。

23、洛阳热电站(55--58年兴建,7.5万千瓦)

大唐洛阳热电厂位于十三朝古都河南省洛阳市,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项目之一。1956年动工建设,1957年12月第一台高温高压供热机组投产发电,迄今已有52年的光辉历史。经过三期扩建,现装机容量1005MW。

24、三门峡水利枢纽(56--69年,110万千瓦)

三门峡水利枢纽,位于黄河中游下段,连接两省,控制流域面积占黄河总流域面积的91.5%,来水量的89%,来沙量的98%。工程于1957年4月动工,1961年4月建成投入运用。枢纽建筑物包括:混凝土重力坝、斜丁坝、表孔、底空、泄洪排沙钢管、电站厂房等。主坝长713.2m,最大坝高106m,坝顶高程353m,水库总库容162亿m3。

为了减少库区淤积,从1962年3月起水库运用方式由“蓄水拦沙”改为“滞洪排沙”,暂不考虑发电和灌溉,同时拆除已安装的唯一一台15万kW机组。

三门峡水电站现有装机40万kW,年发电能力可达14亿kW·h。自1973年1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至今,已累计发电235.2亿kW·h,创产值约20亿元。

25、北京热电站(58--59年兴建,10万千瓦)

国华北京热电厂的前身是北京第一热电厂,是新中国在首都建设的第一家高温高压热电联产企业,2015年关停。

26、开远电厂(?)

它是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它是西南第二座、云南第一座现代化火力发电厂;它建成当时占滇南电网装机容量的57.5%;1953年,中央决定建设开远发电厂,以满足锡业生产和昆河铁路用电,并把该工程列入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业建设项目之一,工程代号192。一期工程勘测设计及全部成套发电设备均由苏联援助。共装配8机8炉,容量7万千瓦,时占滇南电网装机容量的57.5%,是滇南电网的主力电厂,开远发电厂是燃用褐煤的发电厂,锅炉的烟气分别由三座烟囱排放,一号烟囱为一期工程修建,高60米,口径2.5米,1955年12月落成;二号烟囱为三期工程修建,高60米,口径3米,1961年投入使用;三号烟囱,高60米,口径3米,于1973年5月竣工。

27、狮子滩电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热电设计院 | 能源环保领域的先行者
各省发电厂龙头 - 西北篇
中国五大发电集团及其电厂
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清单,新中国工业化基础的代表
2010年新建火电厂拟在建项目目录
世界十大可再生能源工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