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方文学之死

大多数对外国文学的记忆还都停留在十九世纪欧洲的浪漫主义文学以及现实主义文学。英国的雪莱、狄更斯,法国的巴尔扎克、雨果,这些伟大的作家都被国人所熟知。关于《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基督山伯爵》里的故事更是一直被国人所传颂。可以说西方文学对中国的近现代社会及文学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巴黎圣母院》

可当我们再翻看20世纪的西方文学时,我们已经很难发现身边有什么伟大的作品了。仿佛西方文学在进入20世纪之后就在一夜之间死去。如果非要说二十世纪来自西方的还有什么优秀的文学作品,那可能就剩下来自于冷战时期东方阵营的苏联文学了。除此以外,整个西方文学几乎没有再给我们留下什么印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奥斯托洛夫斯基

事实上西方文学在20世纪并没有死去,从1901年开始颁发的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共有 16位法国作家、13位美国作家和11位英国作家获得该奖项。除此以外,德国也有9人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西班牙和意大利也有6人曾获得该奖。虽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未必是最优秀的作品,但获奖数量上也能够说明西方文学并没有死去,伟大的作品也一直在诞生。

我们撇开诺贝尔文学奖不谈,西方在进入20世纪之后的存在主义学派中的加缪与萨特、《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苏佩里等等也均是伟大的作家,并且也创作出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这些作品似乎在普通民众中不再像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作品那么受欢迎。

曾经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法国哲学家、作家萨特

那么西方文学为何不再受欢迎呢?

首先是我国文学的崛起

我国的现代文学相对于西方起步较晚,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作家及作品数量依然比较少。西方文学在早期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民的阅读欲望。

但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我国文学开始呈百花争艳的状态。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启蒙文学以及先锋文学先后诞生了无数优秀的作品。中国内陆文学的崛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方文学在我国的市场,使得国民对西方文学的阅读欲望大大的降低。

我国当代文学代表人物之一的刘心武

其次一个原因是没有优秀的译作者

翻译文学作品是对文学作品的二次创作,优秀的译作者会赋予作品以新的灵魂。所以优秀的译作者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作者的母语,还一定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家。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曾经共同研究制定选题翻译了一批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这批作品中囊括了世界各国绝大多数的优秀文学作品,这批文学作品被以《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名义进行出版。我们所看到的《巴黎圣母院》、《茶花女》、《基督山伯爵》等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大多是出自这个版本。

《外国文学著作丛书》

从这批书的译作者中我们可以看到《泰戈尔诗选》的译作者是毕业于美国韦尔斯利学院的冰心,《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的作者是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的卞之琳,《堂吉诃德》的译作者是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的杨绛,巴尔扎克与狄更斯的作品译作者则大多是毕业于巴黎大学的傅雷。

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杨绛先生

由于时代的特殊原因,尽管七十年代末期之后我国涌现出如卢新华、刘心武,以及之后的苏童、莫言等等著名作家,但他们最终都未能成为优秀的译作者。而那些从事译作工作的人员也大多不是知名作家。这就导致了近些年来西方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中国无法成为优秀的译作品。译作质量的下降也直接导致了大家对其阅读的欲望。

最后是国民阅读习惯的改变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社会的不停变革中,人们都主要忙于生计而忽略阅读。在当下社会,民众们更喜欢的是快餐式的精神食粮,短视频、微博成为了大家的主要娱乐方式,阅读不再成为国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根据我国第十九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21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版图书的年阅读量为4.76本。同样的数据在以色列是64本,在俄罗斯是55本,在美国是40本。我们不能说西方的东西都是好的,但是阅读习惯对于一个民族来说绝对是利大于弊。

自古以来阅读就是我们这个民族最优良的基因,我们并不期待电子产品的消亡,但纸质版书籍应该拥有更大的生存空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默 || 从“莫言获诺奖”到“哪里,哪里”
中国翘盼诺贝尔文学奖 翻译是一座山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书目(漓江出版社)
《超级口才训练1:好口才必备的2000个文学常识(上、下册)》
沈从文: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