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跌入水坑数天后去世,2字遗言鼓励后人千年

前言

玄奘,一个熟悉的名字。在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名著《西游记》中,他以唐三藏的形象出现,带领著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徒弟去西天取经,一路降妖除魔,最后取得真经回唐。然而,这只是文学创作对玄奘一生的美化和神话。真正的玄奘法师,他在求法路上经历的困苦与艰辛,远非我们能想象。

一、十三岁玄奘出家为僧 开始求法之路

玄奘,字玄通,俗姓陈,洛阳人士。他从小就聪慧过人,7岁就能背诵经书。身在佛教盛行的唐朝,玄奘从小就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3岁那年,玄奘终于拜入洛阳万寿寺,剃度出家,正式成为一名僧人。

剃度后的玄奘,对佛学更加钻研,他博览佛学经论,对佛法理解透彻。不久,寺中长老便发现玄奘非比寻常,已然是寺中佛法修为最高的一员。长老对玄奘未来要成就一番大事充满期待。

玄奘出家后不仅钻研佛学,也四处游方访问高僧。他发现各地对佛法理解不一,对经典解释不同。这引发了他去佛法发源地印度看看的想法。他起初向朝廷提出西行之请求,但遭拒绝。玄奘并未气馁,在心中暗自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西行梦。

二、趁饥荒之机 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取经

贞观三年,天下大旱,河北、河南等地发生严重饥荒。当时洛阳也深受其害,万寿寺中的僧人也在饥寒交迫中挣扎求生。玄奘看在眼中,心中充满了悲悯之情。

就在这个时刻,朝廷发出圣旨,临时解除了民间出行的禁令,允许百姓自由外出觅食谋生。玄奘心念一动,这正是上天给他的机会!出行禁令一解,玄奘立即起身西行,离开故乡,踏上了艰辛的求法之路。

玄奘从洛阳出发,历经周遭数州,来到河西走廊,经敦煌入戈壁滩。沙漠中毒辣的阳光晒在身上,'玄奘只感觉口干舌燥,浑身无力。所幸有些好心的游牧部落看他落魄,会给他一些粮食和水,玄奘才能勉强继续赶路。

经过数月跋涉,玄奘终于翻过了嘉峪关,进入中亚地区。这里气候干燥,来往车队多有强盗混迹,玄奘只能小心翼翼地藏身在商贩车队中,才幸免于难。中亚高原寒气逼人,玄奘又冻又饿,只能缩在破烂的袈裟中取暖。

好不容易走出高原,玄奘进入印度北部平原。这里仍然充满险恶,路遇强盗时常有发生。有一次,玄奘在树林中休息,被一个劫匪盯上。那人想要玄奘的行李,玄奘苦苦哀求对方不要夺走他的佛经。最终那劫匪也被玄奘的虔诚所感动,放过了他。

历尽艰辛,玄奘终于来到古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寺。得到高僧戒贤的收留,玄奘如释重负。在这里,他专心学习梵语,钻研佛经。通过戒贤的指点,玄奘对大乘佛法有更深刻的领悟。十几年的漂泊生活让他明白,佛法才是人生的归宿。

三、十七年求法有成 玄奘返回长安携带佛经

在那烂陀寺中,玄奘终于系统地学习到了大乘佛法的精髓。他的梵语、佛学造诣在寺中驰名,戒贤甚至让他在寺中为大家讲经说法。玄奘对佛法的理解已经超群脱俗,真正达到高僧的境界。

十七年后,玄奘终于完成了他的心愿,将那烂陀寺中最精华的佛经装载好,带着无尽的喜悦踏上了归途。当他再次返回长安,见到皇宫升起的烟火时,泪水夺眶而出。他完成了最伟大的使命,将佛法的种子带回中土。

玄奘回到长安后,马上受到唐太宗的接见。太宗希望他入宫修整,但玄奘拒绝了,只想回到寺中继续弘扬佛法。太宗知道玄奘的志向,也不强求,准许他入住大慈恩寺。

在大慈恩寺,玄奘将从那烂陀寺带回的佛经一本本取出查看。这些经书,承载了他十七年来的心血,更是佛法在中土弘扬的希望。看着这些佛经,玄奘不禁热泪盈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些佛经翻译成中文,让更多人得以领略佛法的智慧。

四、大慈恩寺中 玄奘一心翻译佛经

玄奘回到长安的消息,很快在佛学界传开。许多僧人慕名而来,想向玄奘学习佛法精髓。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玄奘并不接见任何访客,整日在房中专心翻译他带回的佛经。

起初,来访的僧人们还能理解玄奘的用心,以为他日后就会传授佛法。可日复一日,玄奘都在闭门翻译,丝毫不与人交流佛学见解。久而久之,外界对玄奘的质疑就开始出现了。

“玄奘定是佛法不精,不敢与人讨论吧。”

“他闭门不出,只会梵语而已,佛法有多高明还真不一定呢。”

这些质疑的声音传入大慈恩寺,玄奘的弟子们也感到莫名其妙。为什么玄师父不向他们讲解佛法呢?他们拜玄奘也是为了学习佛法,如果老师长期不教导,他们岂不是白拜了?

这些弟子中,有的性急之人就直接去问玄奘,为何整日翻译佛经而不传授弟子。玄奘听了,恳切劝导他们,现在最要紧的是将这些佛经翻译成汉语文字,日后自然会传授给弟子。但那些弟子不甘心空等,纷纷离开玄奘去拜其他高僧。

最后,只剩下十几个耐心的弟子留在玄奘身边,承担起照顾老师起居的任务。他们深知玄奘翻译佛经的用心,尽管不解,也愿意等待玄奘完成心愿。

五、晚年翻译佛经 弟子离散只剩十几人

岁月流转,玄奘在大慈恩寺已翻译了数十部大小乘佛经。这些年他脚不离房,餐风露宿,只为尽快完成翻译大业。如今白发苍苍,玄奘的身体已逐渐衰弱。

寺中长老看在眼里,劝玄奘放慢脚步,多加修养。但玄奘不听,他知道时间不多,必须抓紧翻译出更多佛经。为了翻译方便,他整日就坐在木桌前,稍作休息便继续翻译。

有一天,玄奘稍事离开书桌溜达透气。不料足下不稳,跌落到了院中的一池水中。玄奘全身湿透,勉强爬了出来。此事发生后,身体大不如前的他感到死期将近。

六、玄奘预感大限将至 交代后事说“得生”

感到大限将至的玄奘,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翻译的佛经。他将门下弟子唤来,交代他们将这些翻译好的佛经分走传播,其余的分送各大寺院保存。弟子们这才知道,原来玄奘在这些年闭门不出时,竟翻译了如此之多的佛经。

弟子们这才恍然大悟,玄奘之所以不教导他们佛法,是因为他视翻译佛经为己任,必须全力以赴。而不是谁诋毁他佛法不精。弟子们不禁对玄奘刻苦求法的精神肃然起敬。

大限将至之时,玄奘对弟子们说出了最后两字“得生”。这两字的含义,令后人猜测不已。或许玄奘已对佛法有很高的领悟,对于生死轮回有自己的解读吧。他用这两字来鼓励后人,要得法性,获生命真谛。

没过多久,玄奘便含笑而逝。一生求法不屈的精神,至死也没有放下。玄奘以大乘佛法弘扬为己任,将原版佛经翻译流传于中土,功德无量。我们众生要感恩此类弘扬佛法的大德,并学习他们的精神,方得正果。

结语

玄奘法师,开启中土佛教新纪元的伟大高僧,他从13岁出家到西天取经,再到大慈恩寺翻译佛经,一生坚定追求佛法真谛。玄奘历尽艰辛取得佛经后,不为名利所动,不与世俗打交道,只想将心中佛法播撒下去。

玄奘法师一生下来,就与佛法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几乎舍生忘死地翻译佛经,夜以继日,只为能让更多人领略佛法的智慧。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积极求索佛法,传播正信,才是我们学习玄奘精神的真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跌倒数天后圆寂,临终留下2字激励后人千年
玄奘晚年遭弟子质疑,跌进水坑数天后圆寂,2字遗言勉励后人千年
被限制人身自由,没有墓志铭,历史上真正的唐僧之死
玄奘西行取经
义净法师:海上求法第一人
今日夏至,宜读玄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