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棋圣黄龙士的围棋技艺,是否比现代吴清源强?吴先生是这样说

文/青峰

文章引言:

在我国古代有三位棋士被后世公认为棋圣,他们分别是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

当代围棋中,被全世界公认的围棋棋圣只有一位,他就是日本昭和时代的“昭和棋圣”吴清源。

由于笔者本人经常撰写围棋方面人物的文章,于是有不少读者朋友们总是在文章的后面留言问:吴清源与清代棋圣黄龙士相比,谁的棋艺水平更高?如果吴清源与黄龙士同时代,吴先生能不能击败黄龙士?

坦诚地讲,由于吴清源与黄龙士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然而,鉴于所问的读者朋友们甚多,我今天就不揣浅陋,与朋友们探讨一下这个有趣的问题。

虽然二人所处时代相差了两个半世纪,但是围棋作为竞技性艺术,他们都有大量棋谱传世,再说吴清源先生生前也多次谈到过黄龙士,因此,比较一下还是可以的。

一、黄龙士的围棋江湖

黄龙士在其所处的时代,围棋技艺处于什么地位;

在作具体比较之前,我们先看一看二人所处的时代下他们在围棋领域中所处的地位。

先从黄龙士说起,再说吴清源。

图:古代棋圣黄龙士画像

黄龙士,名虬,又名霞,字月天,是邛江(今江苏泰县)人,也有人说他是扬州人。其出生年月,史无详细记录。根据其弟子徐星友《兼山堂弈谱》棋评的记载所推断,黄龙士大致生于清朝顺治八年,即公元1651年,其去世的准确时间至今不详,没有有力的信史加以记载过。

黄龙士,自幼天赋极高,在其三四岁时看大人们下棋时,便不知不觉学会了围棋。

他的父亲比较开明,并没有强制黄龙士走科举功名的道路,而是让其从其兴趣发展。

黄龙士九岁左右时,在家乡邛江县已经没有了对手。

他父亲见其在围棋上有如此天赋,于是有心想让黄龙士就走围棋之路,把家产变卖后,带着他出外遍访名师,其棋艺得以大进。

十三岁左右时,黄龙士已经在民间乡野没有了对手。

为了进一步提升棋艺,检测其棋力的水平,1668年,即康熙三年,黄龙士随父来到京城北京。

这一年,黄龙士17岁。

此时大清初期最负盛名的围棋国手是盛大有,已经68岁了,他并不想与黄龙士对局。

无奈清初的王公贝爷们都颇好围棋,在他们的撮合下,盛大有只好迎战。二人下了七局,黄龙士七战皆胜,一时震动整个京城。二人对弈的七局中,目前现存四局棋谱。

从现存的四局棋谱中可以看到,黄龙士均是完胜,尤其是其中局所展现的博杀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黄龙士取得对国手盛大有的七战七捷后,大清初期的一流名手何闇公、吴瑞徵、娄子恒、张继芳、汪天远、程仲容、周东侯等十数人,均被邀与黄龙士一战,结果先后全部败在黄的手下,无一幸免。

此后,黄龙士成为了大清无可争议的围棋第一高手。虽然还有如周东侯与其争锋,但是周东侯是败多胜少,或者说是屡败屡战。

就在黄龙士名满天下之际,他收到了浙江书画家徐星友的请柬,希望黄龙士南下来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一叙。

徐星友家族是浙江钱塘望族豪门,家里十分有钱。

等黄龙士到达浙江钱塘后,徐星友以盛大场面欢迎黄龙士的到来。

此时的徐星友已经是江浙书画界的名流,对围棋只是个业余爱好者,围棋尚不入流。

徐星友每天好酒歌舞招待黄龙士,又赠之以厚礼。这一时让黄龙士摸不着头脑,不知徐星友的胡芦里买的什么药。

一天,看时机成熟,酒酣耳热之际,徐星友突然离席长揖至地,请求黄龙士收其为弟子,教之以围棋之艺。

黄龙士大吃一惊,一时愣住了。

因为徐星友比黄龙士大7岁,且徐星友成名多年,乃江浙名士,更何况此时的徐星友已经年近40岁。

这一下子让黄龙士十分的为难,然而吃人口短,拿人手短,黄龙士无奈,只好答应教其围棋,但仍坚决不肯收为弟子,以平辈友人相称,互称先生。

谁知,徐星友极有棋艺天赋,虽然起步很晚,但是在天赋加勤奋,徐星友很快棋艺便突飞猛进。

为了专心致至学习围棋,徐星友曾三年不曾下楼,连吃饭饮食都是佣人送至楼上。

徐星友的这种专心与毅力终于感动了黄龙士,在1687年,黄龙士正式收徐星友为弟子,从此二人师徒相称。

黄龙士于是倾囊相授,不久便能以被授四子与黄龙士对弈,互有胜负。一年后改为授二子,虽然徐星友输多赢少,但是在黄龙士让二子的情况下,赢徐星友也并不轻松了。

这样黄龙士在徐星友宅邸一住便是五年,黄龙士想离开钱塘云游大江南北了。

徐星友极力挽留,无奈黄龙士去意已决,徐星友见师傅态度坚决无可更改,只好赠送其黄金玉器等厚礼。

临别之际,黄龙士有感与徐星友师徒一场,决心在离别之际给后世留点什么。

于是提出授三子与徐星友对弈十局,作为二人师徒一场最后的念想。

此时,徐星友的棋力已经只在其师黄龙士二子之下,但黄龙士偏要让徐三子,其难度之大非常人所能想象。

消息传出,江浙一带一众围棋名流全部汇聚于钱塘徐府,准备一睹这百年难得一见的盛况。

黄龙士乃围棋史代的一代天骄,一生自视极高,加之长期处于围棋之巅“独孤求败”的境地,自然亦有寂寞之感。

此次与弟子告别,云游天下,未来不知还能不能见,也许这次一别便是永生。所以,他决心给自己施压,也给弟子徐星友施,挑战彼此棋艺的极限,也给后世留下一些记录。

黄龙士留给后世的杰作——围棋“血泪篇”;

图:血泪篇棋谱第一局,让徐星友三子后的前五手棋

在经过近一月左右的对弈博杀中,双方留下了光照围棋历史的十局让三子的棋谱,史称“血泪篇”。

在这二人生前留下的围棋艺术杰作中,黄龙士气势如虹,妙手迭出,手筋不断,腾挪转身无所不用其极,神鬼莫测令人拍案叫绝。

十局传世名作中,黄龙士最终以6胜4负取得胜利。

从传世的棋谱中,我们可以看到黄龙士确实是清初独步天下的高手,整整领先那个时代一流棋手一个身位。其行棋对局轻灵多变,思路缜密深邃,局面开阔,气魄宏大。在攻防与转身之中,无不显示出其深远的构思,即便是闲棋残子,他无不将其残余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人高深莫测之感。

图:血泪篇棋谱第一局,前36手

在黄龙士所胜的6局棋中,基本上都是进入中后半盘后才慢慢逆转的。

徐星友在晚年整理自己的棋谱时,在其所著《兼山堂弈谱》中对其师仍是推崇备至,无限景仰。他在书中写道:

“月天(黄龙士字)师之棋,寄仟秾于澹泊之中,寓神俊于形骸之外,所谓形人而我无形,庶几空诸所有,故能无所不有也。”

又曰:“一气清通,生枝生叶,不事别求,其枯滞无聊境界,做敌不得不受。脱然高蹈,不染一尘,臻上乘灵妙之境。”

图:血泪篇第一局,270手终局,黄龙士负半子

清代文学家、《镜花缘》的作者,亦颇通围棋,晚年时著有《受子谱》一书。他曾盛赞黄龙士道:

“自黄月天出,异想天开,别开生面,极尽心思之巧,遂开一代之盛。”

当然,什何围棋的杰作佳构必须是对弈双方的智慧结晶,没有双方技艺与智慧的电光石火碰撞,难以诞生出艺术的杰作。

徐星友在这十局对弈中,也可谓呕心沥血,将其所学所悟尽数地发挥了,多次使黄龙士几欲陷入绝境。好在黄龙士技高一筹,每每能逆天而行,绝处翻身。

《血泪篇》与稍晚之后的范施二人《当湖十局》并称我国古代围棋的巅峰之作,是我国围棋史上不朽的名篇,它对我国后来三百多年的围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黄龙士经此一役后,飘然隐迹于江湖,云游四海,最后不知所踪,史料上未留下丝毫记载,以至一代棋圣之死成了我国围棋史上一个永久的悬案,至今史学界不知其逝于何时,亦不知其死于何时。

下面我们再说说现代棋圣吴清源。

二、吴清源的围棋传奇述略

关于吴清源的围棋人生与传奇,笔者我本人已经在前面文章中有过多次的详细叙述,在此文不再赘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阅笔者2023年3月9日所著的《一代围棋宗师吴清源,为何被日本超一流棋手公认为围棋史上最强者?》一文。

吴清源在围棋上的巅峰岁月,主要集中在1939年到1961年这22年。1961年吴清源生先出车祸后便慢慢淡出了围棋一线,处于于半隐状态。

在其巅峰的22年中,吴清源在围棋“十番棋”中,以一己之力横扫了整个日本围棋界,将当时能代表日本棋坛的所有第一流高手——雁金准一、桥本宇太郎、藤泽库之助、坂田荣男、岩本薰、高川格全部一一击败,并把对手打至了或先相先或定先的降级棋份地位。

他这种战绩是自围棋从中国唐朝传入日本后的1200年里没有过的事,可谓前无古人,此后也没有了来者。

由于当时日本的围棋处于世界的顶端,吴清源因此成了当时世界围棋第一人,也是日本公认的“昭和棋圣”。

1987年,在吴清源完全隐退棋坛的第三年,日本棋坛《围棋俱乐部》发起了一项调查: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

为此,《围棋俱乐部》杂志记者特地采访了当年还健在的所有日本第一流棋手。

杂志社记者在向大竹英雄、林海峰、赵治勋、小林光一、武宫正树、加藤正夫等超一流棋手征询时问: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

尽管他们中的大竹英雄与小林光一提到了日本古代棋圣道策、秀策二人,但是他们在思考后,最后一致公认:吴清源是围棋史上的最强者!

也因此,吴清源被认为是现代围棋“棋圣”,并被后世所公认,至今没有出现过异议。

那么,我们现在开始比较,在围棋技艺上到底是黄龙士强还是吴清源厉害。

三、黄龙士与吴清源的围棋技艺,谁更胜一筹?

由于二人不处于同一时代,相隔有二个半世纪——黄龙士生于1651年,吴清源生于1914年。

所以,我准备从以下几个维度加以比较:

(一)、是否是当世围棋世界第一人;

黄龙士是当时大清围棋第一人,这一点历史上是公认的。黄龙士之后的两位古代棋圣范西屏与施襄夏比他晚了快六十年,不在一个时代,他们自然没有对局过。

因此,说黄龙士是大清围棋第一人,这个没有什么问题。

至于说黄龙士是不是当世世界围棋第一人,这个就要打问号了。

因为,与之同时代的日本江户时代的围棋棋士、四世本因坊、名人棋所道策也在世。

道策是日本古代第一棋圣,与十二世本因坊丈和、十四世本因坊秀策统称日本“围棋三圣”。

道策生于1645年,只比我国清初黄龙士大6岁,他于1702年去世。

可以这么说,他与黄龙士是完全同时代的人。

道策是现代围棋的开山鼻祖,在中国还在盛行“座子棋”(即行棋的双方先在棋盘的对角星位上各放两子后,再开始行棋的一种围棋规则)时,道策就创造了“手割”这种革命性的围棋理论,他是世界围棋中提倡全局重于局部的围棋理论的第一人。

在当时的日本,道策的棋艺明显高出同时代一流高手一筹。道策在世时,当时日本一流高手至少要被让先我让二子以上,因此日本后世称道策的棋力有十三段之高。

由于大清一朝闭关锁国,禁止海上贸易,大清前期与日本其本上没有两国往来,所以围棋上亦无交流,要不然,黄龙士与道策这二位棋圣是完全可以会面交流切磋的。

可惜大清的闭关锁国,使得这一围棋的旷世之景没有了呈现的时代机遇。

若是二人有机会对局,笔者倾向于他们在伯仲之间,难分高下。

所以说,黄龙士能不能是当世围棋第一人,这个要打问号。

而吴清源是当世世界第一人,在其所处时代,巅峰时期的22年中,没有对手。

在这一点上吴清源可以胜出。

(二)、后世顶尖棋手对二人围棋棋力的评价;

每一位顶尖棋手的实力,在后世均有棋手加以评价。

在谈到黄龙士的棋艺时,吴清源认为:黄龙士的棋艺已达到日本的“名人”等级。吴清源口中的“名人”,不仅仅指日本新闻棋战所产生的名人头衔,而是指日本昭和时代以前,各个时期雄踞日本棋坛的围棋第一人。

后来吴清又一次谈到黄龙士说:

“他是迈出近代围棋感觉第一步的伟人。他的棋力如同名人级别。从其存世的棋谱中,在其巅峰时候,他的战斗力有十三段。”

作为后世一代宗师巨匠,吴清源对黄龙士的评价不可谓不高。

在日本与韩国,黄龙士也很有名气。根据日本围棋史《坐隐谈丛》中记载:当日本围棋名人十二世本因坊丈和看到黄龙士的对局棋谱后,这位以超强杀力傲视日本棋坛的九段名人不禁感叹道:“黄龙士的杀力足有十三段!”并为未能与其谋面而深为遗憾。

由此可见,黄龙士的棋力之高,实已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中国当代棋圣聂卫平同样对黄龙士充满了敬意,2011年4月6日,当江苏省姜堰市黄龙士纪念馆落成时,聂卫平不顾当时人在大病初愈之中,亲临姜堰市黄龙士故里,为黄龙士纪念馆落成揭幕。

不过,聂卫平在一次湖南卫视访谈节目中在大赞黄龙士的棋才后,话锋一转,他认为黄龙土“下不过那个道策”。这是聂卫平第一次直接将黄龙士的棋力与和他同时代的日本古代棋圣道策作对比。

至于对吴清源棋力的评价,在吴先生还在世和逝世以后都极多,笔者在此选取几则有代表性的评论。

吴清源的恩师濑越宪作评价吴清源时是这样说的:

“吴清源是百年难遇的旷世奇才。”

日本超一流棋手赵治勋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

“吴清源的棋完全是随机应变的好棋,那没有丝毫破绽的灵活转身,使我一下子就着迷了。吴生生的布局和定式充满智慧,他的棋充满了灵性,这使得他在对局中总能占据优势。在我的青年时代,吴先生是神一般的存在。”

1987年,日本《围棋俱乐部》杂志征求当世日本六位超一流棋手大竹英雄、加藤正夫、林海峰、赵治勋、武宫正树、小林光一的意见:谁是围棋史上最强者?赵治勋、林海峰、武宫正树、加藤正夫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是吴清源。大竹英雄、小林光一则认为吴清源和道策、秀策等古代棋圣都是围棋史上最强者。不过在综合考虑后,最后还是一致认为:吴清源是围棋史上的最强者。

综合几位后世顶尖棋士的评价,他们认为的“围棋史上”肯定也包括了中国围棋史上的三圣黄龙士、范西屏、施襄夏,这么看来,吴清源要比黄龙士强,似乎也有些说服力。

(三)、二人对现代围棋的创新与变革上的贡献

由于黄龙士所处的时代,尽管他对后世围棋影响也很巨大,对近代围的感觉上迈出了非常了不起的第一步,但是必竟由于时代环境因素的局限,黄龙士在这点上对后世的贡献是有限的。

而吴清源则直接是现代围棋“新布局”的开创者之一。他深刻地改变了现代围棋理论,也影响了后来围棋的发展。他对围棋定式的改造与重新架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过去见所未见的新定式如“大雪崩内拐”、“托退定式”等极大地丰富了围棋的内涵,对后世影响深运。

因此说在这一点上,黄龙士远逊于吴清源。

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于古人,正如我们不能期待飞机会在200年前就产生。世界上的很多发明与创选都是后人踩在前人的肩膀上取得的。

(四)、二人巅峰时期所传下来的棋局棋谱与现代围棋人工智能AI的吻合度;

由于黄龙士有大量的对局棋谱存世,这就为现代围棋人工智能AI评判他们的棋力提供了现实条件。

依据围棋AI对古今部分一流棋手对局存世棋谱的检测,其结果如下:

秀策:约75%;常昊:约74%;道策:约70%;李昌镐:约65%;丈和:约62%;李世石:约60%;柯洁:约58%;坂田荣男:约57%;吴清源:约54%;黄龙士:约49%;朴廷桓:约47.5%。

从以上数据看,黄龙士比吴清源略低。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我们发现并不是古代棋手一定就比现代棋手低,比如上面数据中的秀荣,他是日本古代围棋三圣之一、十四世本因坊名人,他出生于1852年,是十九世纪的棋手,但他的棋与AI的吻合度竟然高达75%。

当然了,与围棋人工智能AI的吻合度只能反映棋手棋力的一个方面,而不是全部。

四、文章结语

经过以上一番探索比较,我们可以大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吴清源在围棋的棋力与技艺上是比古代棋圣黄龙士略胜一筹的。

尽管吴清源先生对黄龙士的评价极高,认为黄龙士巅峰时期的棋力达到了十三段,说他是向近代围棋迈进第一步的伟人。

当然了,我们要知道像吴清源这种在围棋上已经登峰造极的一代宗师巨匠,是不愿掠古人之美的。

因为在这个世界上,古往今来,越是伟大的人物往往越是谦虚,他们知道一个人的成就与功过都是留与后人评说的。

——青峰2024年1月15日至17日写于静思楼

附本文写作主要参阅书目:

1、《棋霸天下·黄龙士》、《棋霸天下·徐星友》,作者薛至诚,中国计量出版社,2008年版;

2、《吴清源新传》,作者王拥军,中国商业出版社,2015年版;

3、《血泪篇》,作者陈祖德,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

4、《围棋经典古谱——兼山堂弈谱》,作者清代徐星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3年版;

5、《本因坊四百年》,作者陈明川,成都时代出版社,2018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实版的棋魂!吴清源和聂卫平横扫日本围棋高手的原因可能找到了
谈谈围棋书籍(一)
百岁老人吴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
奇想天外却战无不胜,Master让我想到了有十三段之称的日本古棋圣道策老师……
“柯申十番棋”有进展?盘点历史上的著名十番棋
关于围棋的一些名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