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乔冠华自诩与李白杜甫齐名,季羡林称其:人还不坏,唯好大言

乔冠华与季羡林:清华友谊,留德情谊

在中国的外交史上,有着一位笑对世界、贡献卓越的外交官,他就是乔冠华;而在学术界,有一位扎实做学问的著名学者,他便是季羡林。这两位杰出人物共同毕业于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尽管当时他们并不相识。然而,命运的安排让他们在德国留学时相遇,并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乔冠华和季羡林同在德国留学期间相识,由于都需要学习德语,他们不得不一起参加柏林大学的强化德语班。在这段时间里,两人不仅一起吃饭、上课,还一同外出游玩,互相拜访师友,有时甚至同床共眠,形影不离。这段留学生活不仅加深了他们之间的情谊,也让他们彼此更加了解。

季羡林在他的日记中曾经写道,乔冠华成了他生命中的绝对主角。他形容乔冠华是“同声好相应,同心自相求”的知己。这段时期,两人共同度过的点滴成为他们友谊的见证,也为季羡林提供了难忘的回忆。

乔冠华,1913年生于江苏盐城,出身地主家庭,自幼聪颖过人。他早年在私塾读书,后来考入清华大学哲学系,成为同届中年龄最小的学生。在大学期间,他不仅在本专业取得优异成绩,还涉猎了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毕业后,他前往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深造,但因参与红色革命活动被驱逐出境。后来,他获得了清华大学与德国签订的交换研究生资格,赴德留学。这段留学时期,乔冠华热爱学习军事科学,涉猎广泛,为他日后从事外交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

季羡林则出生于安徽省,学业优秀,小学、中学、大学都是品学兼优。尽管与乔冠华不同,他更加踏实,热衷于学术研究。在德国留学时,季羡林选择了梵文作为研究方向,一直致力于语言学科的发展。他回国后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为培养更多人才做出了巨大贡献。

乔冠华和季羡林各自在不同领域内践行着自己的使命。乔冠华回国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并在新中国成立后从事外交工作,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人物。他以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外交技巧,赢得了国内外的赞誉。而季羡林则一直默默耕耘在学术领域,为中国的语言学科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们的友谊虽然没有爱情般的浓烈,也不如亲情般长久,但却是彼此人生中的重要支柱。在异国他乡,他们互相扶持,共同成长;在回国后,他们依然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经常相聚交流。他们之间的交往,见证了彼此的成长和变化,也留下了珍贵的回忆。

总的来说,乔冠华和季羡林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友谊是无需华丽外表的,它在于彼此的信任、理解和支持。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明白友谊的珍贵,懂得在生活中珍惜每一个与我们相伴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年季羡林眼中的乔冠华:人还不坏,唯好大言
1953年乔冠华酒后失言,周总理少见动怒:“老头子”也是你叫的吗
季羡林与乔冠华在德国
季羡林:德国人到底严谨到什么程度?
1953年乔冠华对李克农出言不逊,被周总理痛批:你酒醒了写检查!
“狂人”乔冠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