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羽信仰

唐代开漳圣王陈元光入闽带来了家乡光州固始的关羽信仰

陈元光文化论坛 2020-12-01 17:00

    





福建关帝信仰与唐代开漳圣王入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唐总章二年(669年),陈政、陈元光父子首批率领45姓将士开拓闽南,以及自中原前来增援的58姓军校,先后两批入闽开漳的87姓、近万名将士及其家眷,就地安家落籍后,世代蕃衍,生生不息,其后裔成为漳泉潮汕地区主要人口成分,造就了“漳江思源怀固始,唐人访祖到闽南”的“根文化”现象。

据史志记载,为安抚将士思乡情结,寄于心灵依托,陈政、陈元光带来了家乡所奉祀的关羽神像香火入闽。

奉祀于南诏镇西门街武庙内的关帝木雕像,相传为唐代陈元光部属从河南带来诏安的楠木雕像,高1米,宽0.52米,厚0.4米,神座高1.2米,宽0.64米,厚0.50米。雕像长期为民众奉祀于南诏镇西门街武庙内,“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民众收存,1987年修武庙时献出供奉,至1996年保存完好。

关帝爷早先曾显圣助战,帮助陈政、陈元光平定扶摇寨,后来陈政践诺,在磁窑村修建了关帝庙等传说在福建民众之间的历史流传,似乎也验证了开漳圣王携关羽信仰入闽的根苗。

历史上的光州固始,即今河南信阳市固始县,是闽、台两地人民共有的祖籍地,也是陈元光、王审知等开闽历史人物的原籍所在。

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陈政入闽平叛,其哥哥陈敏、陈敷率58姓军校增援,这些人都是固始人。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这58姓军校便在闽地落籍,建设与开发漳州,于是固始陈氏和固始58姓便成为福建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固始县观堂乡唐集村出土了记载开漳圣王陈元光家族族谱古石碑。石碑记载了陈元光家族共计1166年的族谱世系。

固始处于“吴头楚尾”、“豫南扬北”,自然而然成为湖北、河南两地关帝信仰流传的孔道。

南北朝时期,荆州出现以勇武的关羽为原型的“关三郎”鬼神崇拜,及隋时天台宗吸纳关羽为伽蓝神,使关羽影响扩及至中原腹地,成为全国性的民间信仰。

隋文帝开始试行分科取士,至唐形成制度,世俗政治不重门第而重功名,个人的才能事功成了评价人物的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威震华夏、万人之敌又忠诚信义的关羽,更成为当时军民所敬重推崇的英雄偶像。

唐代边塞诗人岑参《东归留题太常徐卿草堂》诗云:“汉将小卫霍,蜀将凌关张。”

唐代诗圣杜甫《谒先主庙》诗云:“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

著名诗人、画家王维在《陈元光像赞》“允文允武,谁可与伍,以孝以忠,烈士英风,可播扬于千古”的同时,也在称颂关羽“非关羽之绝伦,何以厕迹虎臣、仪形麟阁。”

即便在稍早于陈政入闽平叛的,唐朝显庆五年(660年),唐高宗命苏定方率水陆大军征讨百济拯救新罗胜利后,高宗皇帝下诏,于中秋之日命人撰写的《大唐平百济国碑铭》中也留有“关羽万人之敌,声雄百代”的记载。

由此可见,依然留有隋唐府兵制特征的固始陈氏及众军校怀有关羽崇拜情结也不足为奇。

即便今天,信阳市固始县周边依然留有许多以关羽传说命名的自然景观。

                   (本文转载至网页一《关公文化彭允好》)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史无人修列传,漳江有庙祀将军: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艰苦历程
开漳圣王家族分布及其对开漳圣王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百废俱兴蛮荒地,文武全能圣王公——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氏迁徙綜述
朗诵||云霄将军山公园记
民族大迁徙的先驱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