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

中国首部讲述体江河史⑬:福建省尾厉害了

原创 三只眼老鲤 三只眼老鲤 2022-05-12 15:55 发表于福建

船棺和大铙,让闽江源头的建溪支流在改开之初声誉鹊起,亮瞎人眼。强大的冲击波过后,人们想静静、静静……渐渐地另一件让人淡忘掉的事又再现人们眼前。八十年前,在闽江源头的另一支流,武夷山西北麓的富屯溪畔,古闽文明事实上已悄然揭幕。不过这幕布不是由国人拉开,而是让一个金发碧眼的歪果仁拔了头筹。

2016年的秋天,我兴冲冲按当年这个歪果仁的路线,来到富屯溪头、福建最西北被戏称为“福建省尾”的光泽县崇仁乡砂坪村。我是应学生龚金其之邀,对他家的自留地作田野调查的。他家独建在砂坪村后小山包的山腰上,一阵阵秋风拂过,山包上的灌木草丛随风摇曳,我只低头,便满眼可见数千年前的印纹硬陶残片。他家自留地是一片自然生长的混交林,竹木苍翠风水极好。我在观赏他从自家山地里捡拾到的石锛、石斧及印纹硬陶器的时候,并不知道马上会有一个惊喜。

▲民间戏称的“福建省尾”杉关

走出房门我往竹林一瞅,啊哦,这是什么造型?竹林里有一座他用从自留地里捡来的古砖搭建的猪圈,我走近一看,半响作不得声。

天哪,

那简直是暴殄天物,

纯粹的汉砖秦瓦,

竟然让猪拱了!

我拣了猪圈两块沉沉的汉砖,带回来捐献给了南平市博物馆,媒体产生了轰动,2017年《福建文史》第四期以《光泽新近发现印车轮纹古砖》为题专门作了刊载。

▲光泽崇仁古街一瞥

我对八十年前的歪果仁黎树德,简直是羡慕忌妒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个天主教神父来这里传教,闲暇时到山间田野去踏访,成堆的上古文物常常就裸露在地表等着他车拉肩挑地随便采集,在他返回德国的时候,顺手带走了数百件商周文物。

也就是那个时候起,

古闽文明的前奏,

已然被他不经意地弹响。

正因如此,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界已留意到这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之时,8件光泽商周宝物晋身国家博物馆,数百件高等级文物成为福建省博物馆的珍品。

船棺和大铙惊爆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福建考古队进军入驻光泽县,于是福建历史再刮起飓风——南方最大的商周遗址地、福建最大的商周墓葬地正式走向世人,闽江源头的光泽小县,成为世人聚光的“中国南方商周文物出土大县”。

光泽地处闽江源头武夷山西北麓,她大量的商周遗存主要集中在池湖、砂坪一带。在池湖,立有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国家和福建省各级的“池湖遗址”碑。

▲光泽池湖遗址碑

池湖是现代名,古代它叫洋宁镇,光泽未立县之前,它是光泽县行政建制的首发地。不过现在不叫池湖了,改叫了共青村。村边的河还叫古名洋宁河,流向富屯溪,潺潺叙说着先祖的活动史:商朝时候,先民们在外河上拦河建坝,分出一条用于分洪、灌溉、居用的内河,坝名就叫商朝最后一个帝王的名,叫纣王坝。

半个多世纪以来

福建考古人先是从上世纪50年代修建鹰厦铁路起,接着在船棺和大铙的考古发现激励下,在池湖马岭一带发掘出30多座青铜时代墓葬群。

这些墓葬分两种类型,马岭类型墓葬分布范围约面积35000平方米,距今约4000-3500年,相当于夏朝到商朝早期;白主段类型墓葬分布范围约面积20000平方米,距今3500-3000年,相当于商朝中晚期。

▲光泽夏商陶器

两个类型基本连贯了夏商周全期,其中有两座福建独有的奴隶主大墓。考古人员在商周墓葬群里抢救出无数的石器、陶器、青铜器等,珍贵文物逾千件。

可有个疑团,

一直鲠在他们喉里:

既然有死,

必然有生,

既然有大型墓葬遗存,

怎么没有大型人类遗址?

考古人焦急地盯着自己的洛阳铲,渴盼尽快揭开古闽族人生活的面貌,不留遗憾。

时光进入了新世纪,2003年这一带开修“邵光高速”公路,必须穿过墓葬群附近的砂坪村一带。这就需要考古队提前介入,进行抢救性考古探查。这一查,他们没有遗憾了!洛阳铲底下终于勘探发现了10平方公里的大面积“商周部落”遗址。



左上:夏朝匜形罐

左下:夏商单把壶鼎

右上:夏朝象鼻盉


这,就是中国南方一带迄今惟一发现的商周聚落遗址,它的时间跨度从殷商至东周长达一千余年的漫长时期,而我省考古专家欧潭生从象鼻盉等典型夏朝陶器上更认为,其上限应是夏朝。



上千件的青铜器、石器、陶器、玉器等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从考古队员的手中一个个抢救发掘出来,其遗存分布之密集,文物品类之丰富,数量种类之繁多,让他们目不暇接,从未见过。

▲光泽出土夏朝象鼻盉

像夏朝的典型礼器陶象鼻盉,夏王朝中心地带的二里头仅出土4件,全国仅见13件,而光泽出土、馆藏和民间收藏竟多达数十件。

▲徐天进先生根据光泽夏商陶器编纂的《闽北古陶录》

光泽富豪傅建明,是个名头很响的收藏家,开了个“福建省崇明古陶瓷博物馆”收光泽古陶,700多件的馆藏,把个北京大学徐天进教授带着研究生弟子进馆画影造册,忙乎一年多后选定了其中一部分,编辑出版了《闽北古陶录》行世,也只够把光泽的上古陶器看个管中窥豹。


在大量珍贵文物之外,最珍贵的是他们清理重现出了闽江源头古闽族人有质量的生存。

▲光泽商周遗址勘探局部

考古队员首次整理出了古闽先民定居式的生活建筑遗迹,和曾经发现过的古闽族悬空式“干栏居”不同,它是一种或圆形或长方形的地面窝棚式建筑,每处建筑面积8-20平方米不等,打有基槽、柱洞等建筑基础,还有草拌泥的“木骨泥墙”;窝棚内还发现了灰坑、火烧泥、灶膛遗迹,灰坑内还发现了疑似稻谷的残骸;遗址内还发掘出3座陶窑。

很显然它构成了完整的史前人类生活区,貌似城邑居民式的永久性住所,显示出古闽族人稳定而从容的生活,再上遗址面积巨大,表明了聚落人口的众多。


数千年的“商周聚落”再现天日,揭开了闽江源头商周历史文化的神秘面纱,古闽文明重放光芒。

三只眼老鲤

三只神奇天眼,一个有趣灵魂

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闽都文化源头
牛鼻山遗址与昙石山唱和开闽地“山海经”之先声
新石器时代的青藏高原
【市博科普】闽侯昙石山文化遗址:福建文明从这里开始
付琳 | 东越墓葬分期及相关历史考古问题
【东方陶瓷】中国福建地区出土陶器样式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