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报告
对金融系统职务犯罪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3-07-31  作者:李建高 陈胜男  新闻来源:中国职务犯罪预防网  【字号: | |

  近来年,金融系统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案件不断发生,且呈现案件数量增多、涉案金额增大的趋势,不仅扰乱了金融秩序,而且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健康发展。现分析报告如下: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从犯罪主体看,呈现多元化

  在职务方面,以金融机构领导特别是基层金融单位负责人为主,逐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增多。主要为支行行长、副行长、联社主任、副主任、分理处主任、客户经理、储蓄所长、科长等职务的人员。

  (二)从犯罪金额看,呈现趋大化

  近年来,金融系统大案要案逐渐增多,上千万甚至上亿元的特大案件已不鲜见,大要案比例呈上升态势。犯罪赃款多被犯罪分子用于个人炒股、经商、投资、甚至赌博等非法活动。

  (三)从犯罪手段看,呈现专业化

  近年来,金融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手段智能化更明显。犯罪手段从过去的以权谋私和监守自盗转向运用自身专业知识,利用金融业务的时间差、地点差、利息差、行际差作案,犯罪的隐蔽性增强。

  (四)从社会影响看,日趋恶劣化

  金融系统一旦案发必然带来严重的信用危机和大量的不稳定因素。不仅危害了国家金融秩序的管理,甚至造成了部分储户的不稳定。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案件发生的原因

  (一)主观方面

  走向犯罪的心理原因可以归纳为“四种心态”:第一、顺水推舟的麻痹心理。第二、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第三、难以自控的矛盾心理。第四、深感吃亏的补偿心理。正是这四种的心理,使许多人放松了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改造,思想扭曲变形,最终走向犯罪。

  (二)客观方面

  1、管理体制存在漏洞。任何单位都有属于自己单位的规章制度,一方面是忽视组织单位人员学习了解各项规章制度,另一方面制度形同虚设,在落实上力度不够,缺乏实质的制度效力。

  2、监管缺乏力度。据调查分析,金融系统在监管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重经营轻管理。二是有章不循,有令不守。制度、规章成为“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贯彻落实。

  3、金融行业竞争激烈,也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4、进人把关不严,给犯罪埋下隐患。由于金融业的迅速发展和职工待遇较高,金融行业成为年青人择业的热点。进入金融系统的人员相当一部分没有通过严格的考试、考核而直接上岗,使一些品行不良的人混入金融队伍。

  金融系统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一)加强预防教育,增强防范意识。应加强金融系统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建立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运转。

  (二)加强打击惩治,营造高压态势。金融系统员工的法律意识难以自我形成和完善,必须对其不同程度的违纪、违法犯罪行为,实施不同手段的惩治。

  (三)完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监督体系,严格支款凭证和审批制度,增强管理环节,坚决杜绝违法经营、帐外经营、私设“小金库”等现象发生。此外,要切实保障各项规章制度的督查落实,防微杜渐,严防犯罪发生。

  (作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人民检察院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创新职务犯罪预防调查
浅析检察机关预防调查的逻辑和方法
金融职务犯罪的预防
职务犯罪案件调查报告在纪委监委内部有没有操作空间?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责任制度 、学习制度
医疗卫生系统职务犯罪调查分析及预防对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