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定陵:唯一一座被发掘了陵墓,藏着哪些稀世珍宝?
userphoto

2023.09.01 上海

关注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及其皇后、妃嫔的陵墓群,位于北京市西北部昌平区。十三陵自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营建,及至清代顺治初年,前后长达230多年。先后建造了13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这些陵墓以其宏伟的建筑、精湛的工艺和深刻的历史意义而著名,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最著名的有定陵、长陵和昭陵,分别是明朝第十三帝万历皇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明成祖朱棣和皇后徐氏的合葬墓(明长陵为明十三陵之首)、明朝第十二位皇帝穆宗的陵墓。

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定陵以及明朝第十三位皇帝万历皇帝(朱翊钧)。




01
定陵的墓主

定陵的墓主是明朝第十三位皇帝神宗皇帝(朱翊钧),坐落在大峪山下,位于长陵西南方。

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年号万历,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定陵还葬有孝端、孝靖两个皇后。

明神宗显皇帝朱翊钧

定陵始建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历时6年建成。1956年5月至1958年7月对明定陵进行了考古发掘,是迄今唯一一座经过发掘的明代帝王陵。 

明定陵地面建筑的总布局,呈前方后圆形,含有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天圆地方”的象征意义。它的地面建筑共占18万平方米,前有宽阔院落三进,后有高大宝城一座。

陵正门前方是三卒汉白玉石桥,过了桥是高大的碑亭。亭周围有祠祭署、宰牲亭、明定陵监等建筑物300多间。

2003年,明十三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陵墓见证了明代的兴衰历程,也展示了古代帝王陵墓的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吸引了游客、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02

定陵的发掘

明定陵是新中国第一座经国务院批准,有计划、有组织、主动发掘的帝王陵墓,曲折的发掘过程与丰硕的考古成果曾经轰动世界。

但后来,大量珍贵文物因保护不当而受到损坏,红漆棺椁被无端遗弃,帝后尸骨遭人为焚毁……即使相隔了半个多世纪,这场中国考古学史上的沉痛教训仍然让无数考古学人为之叹息。

定陵内文物

发掘前:从长陵改为定陵

1955年12月,“长陵挖掘委员会”成立,经过长时期的研究考察,队长赵其昌认为,长陵的挖掘规模太大,应该找一些好挖的陵墓做一下试

那时,定陵的一些城砖脱落,露出碹洞,考古专家认定从这里,可能会直接找到墓道,更省力。就这样,挖掘长陵改为挖掘定陵。

明定陵考古挖掘


琳琅满目的珍贵随葬品:

1956年5月,定陵挖掘正式开始,挖掘工作就不细说了,直接说挖到了什么。



明神宗和两个皇后尸体腐烂,但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金银玉器和罗纱织锦。

除了棺椁内的随葬品外,帝后的棺椁外有29个朱漆木箱,箱内装满了冠、带、配、饰、金银器具等等共2648件。

万历皇帝骨架

出土的文物,包括各种冠服、金银器、玉器、葬仪用品、瓷器、漆器、铜镜、武器等等。

在这里面出土的金丝翼善冠,目前是堪称国宝级的文物,是至今为止唯一出土的皇帝金冠。

金丝翼善冠


明神宗的金丝翼善冠,用极细的金丝编织,堆垒出二龙戏珠图案。即使用现代技术也很难复制出如此生动精美的皇冠。

冕旒冠

冕旒冠是皇帝祭天地,宗庙,社稷等大典时戴用的礼冠,定陵共出土两顶。

明神宗乌纱翼善冠

此冠出土时戴在万历皇帝的头部,用细竹丝编成六角形绸络状纹作胎,髹黑漆,内衬红素绢,再以双层黑纱敷面。

另外还出土了四顶凤冠分别是“十二龙九凤冠”、“九龙九凤冠”、“六龙三凤冠”和“三龙二凤冠”。各个都精美异常。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孝端皇后的三龙两凤冠,珠光宝气,极其奢华,其上共装饰红、蓝宝石128块,各种珍珠多达5400余颗。

三龙两凤冠

孝靖皇后的罗地洒线绣百子衣,图案优美,极富感染力,升龙、行龙左右盘绕,极其威严。

还饰有金银锭、犀角等八宝,蕴含'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寓意。

罗地洒线绣百子衣


可惜的是,从定陵地宫打开的那一瞬间起,悲剧就发生了,很多有机文物在漆黑的地宫可以保存千年,但是一旦接触氧气,便瞬间氧化。

很多书画、丝织品很快灰飞烟灭。这些深埋在地下的文物在出土后遇到空气迅速腐烂、萎缩。

万历皇帝龙袍

万历皇帝玉带

白玉革带是系于袍最外的一种代表身份地位的饰物,以玉带最为珍贵。

嵌珠宝龙纹金托金爵

嵌珠宝龙纹金托金爵,又称“镶珠宝金托金爵”。该一套两件的金托金爵,为万历帝生前的御用酒器。

金玉宝石酒杯

皇帝御用的黄金酒壶/玉制酒壶

镂空金丝玉碗

花丝镂空金盒玉盂

花丝镂空金盒玉盂,底外壁刻有铭文一周:“大明隆庆庚午年银作局造八成色金盒一个,碟全重二十八两六钱。”明朝有定制,皇帝的仪仗中就明确规定必须有盂。

二龙戏珠金碗

明万历  青花龙纹梅瓶
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出土

明万历   黄地紫彩人物花卉纹出戟尊
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出土

明万历   素三彩夔龙纹三足炉
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出土

明代 鎏金夔龙纹海棠式盘
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出土

明代 银鎏金带盖玉壶春瓶
1957年北京市昌平区明十三陵定陵出土

03
定陵开掘为什么会被视作遗憾

明十三陵的建造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的陵墓文化和皇家葬礼仪式。

这些陵墓在建筑设计、雕刻工艺、墓道、神道等方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和工艺的高超水平,同时也蕴含了皇室家族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十三陵的存在不仅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皇权象征,也是研究明代历史、艺术和文化的重要资源。


其实定陵本身的开掘并没有严重的原则性错误,但出土很多丝织品因为技术限制以及经验问题保存不善,损失惨重。

定陵出土

当时很多丝织品被装裱处理以便保存,研究此道的行家里手沈从文来看匹料,却发现织品全部是反面,气的拂袖而走。只留了一句话“做这样不负责任的解释,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有意欺骗!”。

明定陵出土的丝绸

还有则是帝后的木质棺椁被遗弃,随意的丢到山沟之中,被村民当做上好的金丝楠木抢光。三具出土帝后尸体遗骸被焚毁。

最后则是材料整理进度一拖再拖,原始资料有所丢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明十三陵游记,定陵篇
带你转转明十三陵万历皇帝的陵墓,被发掘的定陵
实探定陵地宫,明十三陵中唯一座被发掘的帝王陵墓!
大明万历皇帝梓棺被开启现场,无数珍宝现世,图7是明神宗骨架
十三陵,明朝皇帝的墓葬群
风雪定陵之传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