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徽宗亲笔摹写的《祥龙石图》

1951年,因王羲之“二希”帖在港流售,央府迅速成立文物小组,南下征集抢救,获功凯返。此后数年,在港小组又多次征回重要作品,徽宗赵佶的《祥龙石图》,即在此列。

▌【北宋】赵佶《祥龙石图》画心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赵佶《瑞鹤图》画心  绢本设色  沈阳辽宁博物馆藏

▌【北宋】赵佶《五色鹦鹉图》画心  绢本设色  波士顿美术馆藏

此画以册页改裱为卷,与另两幅《瑞鹤图》及《五色鹦鹉图》的绢素、尺寸、书画格式相仿,且题材皆属邓椿所记的瑞应之物,故被判断为《宣和睿览册》中的仅存三页。睿览,圣鉴也。时徽宗初践皇祚,选内府所蓄珍画,“上自曹弗兴,下至黄居寀”,集得百帙十四门一千五百件,做《宣和睿览集》。政和后,因欲表圣绩,示太平,又按前例,绘描四方所献诸奇异祥瑞之物,以十五页为一册,亦名《宣和睿览册》:

其后以太平日久,诸福之物,可致之祥,湊无虚日,史不绝书。动物则赤乌、白鹊、天鹿、文禽之属,扰于禁御;植物则桧芝、珠莲、金柑、骈竹、瓜花、来禽之类,连理并蒂,不可胜纪。乃取其尤异者,凡十五种,写之丹青,亦目曰《宣和睿览册》。复有素馨、末利、天竺、娑羅,种种异产,究其方域,穷其性类,赋之于咏歌,载之于图绘,续为第二册。已而,玉芝竞秀于宫闼;甘露宵零于紫篁。阳乌丹兔、鹦鹉雪鹰,越裳之雉,玉质皎洁,鸑鷟之雏,金色焕烂。六月七星,巢莲之龟,盘螭翥凤,万岁之石,并乾双叶,连理之蕉,亦十五物,作册第三。又凡所得纯白禽兽,一一写形,作册第四。增加不已,至累千册。各命辅臣题跋其后,寔亦冠绝古今之美也。

又元人汤垕《古今画鉴》说明其具体装帧格式和存在代笔的情况:“当时承平之盛,四方贡献珍木异石、奇花佳果无虚日。徽宗乃作册图写,每一枝二叶十五版作一册,名曰《宣和睿览集》,累至数百及千余册。余度其万机之余,安得工暇至于此。要是当时画院诸人仿效其作,特题印之耳。然徽宗亲作者,余自可望而识之。”

二者皆载此册累至千本,虽为虚数,然仍反映出其数目之巨,至今只三页存世,可见其珍。

此《祥龙石图》纵53.9cm,横127.8cm,素绢彩绘。钤“宣和殿宝”,印文粗呆,真伪待考。又“天历之宝”印,知曾为元文宗内府所有,而据“晋国奎章”“晋府书画之印”知为明代晋藩府内所蓄,或可能最初得于太祖朱元璋的赏赐。

▌四鉴藏印特写

拖尾有清代陈仁涛、吴荣光题跋,按《辛丑销夏记》所录,曾在杨桂山方伯家藏。后流散香港,为文物小组救购,重归宫藏。

此画独立构图,仅画祥龙石体而无它景,高奇遒劲,蜿蜒盘结,是纯粹的赏石写生像,为宋元所罕。《癸辛杂识》内载:“至宣和,艮岳……大峰特秀者,不特侯封,或赐金带,且各图为谱。”其谱画风格应与《祥龙石图》相仿,《宣和画谱》中亦有“湖石”条目,然例甚少。

其以墨线勾勒,细劲挺锐,峰角峥峻,表现石质之坚然,又设色涂染,青黑苍润。做弹子窝、鱼鳞纹遍布石体,只见墨晕而无色根。并以石纹大小、深浅、朝向之不同,光影之有别,用色浓淡薄厚亦随而不同。部分略做前后透视,表现石体之薄厚与石眼之深浅。乃画体势于统观,写机理于入微。石表质感鲜润,石体结构明朗,石纹石眼却相交相补,演得变化无穷,近极水墨彩画写生之所能。其层叠升逸,旁脉斜出,果如宋元升龙,回首伸爪,纹如鳞甲。

▌龙形走向

画卷左侧,有徽庙以瘦金体御书并诗:“祥龙石者,立于环碧池之南,芳洲桥之西,相对则胜瀛也。其势腾,若虬龙出,为瑞应之状。奇容巧态,莫能具绝妙而言之也。乃亲绘缣素,聊以四韵纪之。诗曰:‘彼美蜿蜒势若龙,挺然为瑞独称雄。云凝好色来相借,水润清辉更不同。常带瞑烟疑振鬣,每乘宵雨恐凌空。故凭彩笔亲模写,融结功深未易穷。’”

环碧池,在皇城宣和殿北,玉宇洞后。蔡京《太清楼特宴记》:“至宣和殿,止三楹……东西庑侧各有殿,亦三楹,东曰琼兰。积石为山,峰峦间出。有泉出石窦,注于沼北……西曰凝方,后曰积翠,南曰瑶林,北洞曰玉宇。石自壁隐出,崭岩峻立,幽花异木,扶疏茂密。后有沼曰环碧,两旁有亭曰临漪、华渚。沼次有山,殿曰云华,阁曰太宁。”又《宋史·地理志》:“宣和殿,在睿思殿后,绍圣二年四月殿成。其东侧别有小殿曰凝芳,其西曰琼芳,前曰重熙,后曰环碧。元符三年废,崇宁初复作……”

▌宣和殿周边方位及祥龙石位置推测图

宣和殿,不但为徽庙法帖绘画,图书金石收藏的重地,亦是他日常起居之所。而这块祥龙石,就静立在殿后林苑池沼之前,蜿蜒挺俊,时有烟雨,晃若腾龙凌空之状;或沐曜日,精光闪跃似鳞甲皆动。诸景为徽宗所常观,目为瑞应祝福之形,绘入睿览册内。

▌“祥龙”金字

图中石上有“祥龙”二金字,不但点出石名,亦极可能为石体铭刻原貌。以御书刻名于石,并用金饰,亦宣和藏石之惯例,尝见《宣和石谱》:“……右以甲乙为次第,悉与赐号,守吏以奎画刻于石之阳。惟神运峰前诸石以金饰其字,余皆青黛而已。”复见《渔阳公石谱》所载“宣和磬石笔格”,亦铭“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字御题。

▌太湖水石纹理 太湖水石艺术馆 图自栖云团队

关于此石的石种,历有太湖、英石之争,今多以太湖论。至于英石,小尺寸者居多,观图中石身所载蒲草、青竹,推测此石亦在数尺之高,英石难有这般硕大,恐不在列。复观太湖石、太湖水石之石纹,则与图绘最似。徽宗对写实的要求极高,如日中牡丹、孔雀升墩等逸事,为人所乐道,其写生纹理,判应可信,又对之于石,可见其真。

▌【南宋】佚名《蕉石婴戏图》 绢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

以墨染鱼鳞纹的笔法,除《祥龙石图》外,亦可见两宋它作。如南宋《蕉石婴戏图》,画中亦有丈高大石,磊结盘曲,窝纹遍体,同应属太湖石类,所谓“罗列园林广树中,颇多伟观。”

人们往往认为,图像具有某种能力。对于赵佶而言,绘画不止是表现在纸绢上的平面形式,在装饰和观赏之外,亦有修身与教化的功能。《宣和画谱》开篇即说:“ 画亦艺也,进乎妙,则不知艺之为道,道之为艺……画道释像与夫儒冠之风仪,使人瞻之仰之,其有造形而悟者,岂曰小补之哉?故道释门因以三教附焉。”

所谓“粉饰大化,文明天下,亦所以观众目、协和气焉。”在这样的语境下,画艺与绘画成为一种具有治世、教化功能的帝王工具,也是宣传帝王功德的重要途径。而瑞应之物,为太平之相,是“上天”对于人间帝王功绩的肯定嘉奖。然异象止于一时,瑞兽止于一世,虽为瑞应,亦转瞬可逝。此时记录成为一种必要,将一时之物绘图作像,寄希望于以图像替代真实的瑞应,而得以永存,并如一种长久的符咒,维持“太平福泽”的永续。所以这《宣和睿览册》,正是帝王权力的象征与宣告,是徽宗追求政治理想中,不朽事业的组成部分。

▌【宋】《宋徽宗像》局部  绢本设色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徽宗,艺文皇帝,风流天子,虽有极高的政治理想,然流于功业浮表。其复古制为新礼,演大晟于金钟,乃立明堂,铸九鼎,造艮岳,致宇宙四方为一堂,罗天下大观成一园,醉迷天国之伟大,自美于世,号天下一人,飘然“为仙”。虽兵动四面而仍以为承平,虽收复故土而耗尽国力。又四方献瑞“以形容陛下太平之高躅”,然粉太平如粉面,其所蓄九州祥瑞之物,所绘祝福睿览之册,终非四海承平的真实代表,沦为一种政治需求的虚假符号,醉心功业的自欺欺人之词。

曾经的“不朽”计划,也终为金人所破而散轶一空。瑞石虽万年,终不免碎为投炮,以御外敌,灰飞烟灭。然而他对宋代艺术事业的引领和赞助,对于古代礼乐的向往,金石的考察等,都极大推动了文化史的发展,这些事物反而融化于中国血脉中,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不朽之业。诚少陵诗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試 論 兩 宋 之 際 的 瑞 應 圖
宋徽宗赵佶《写生翎毛图》
发 现 | 赵佶·珍禽九帧
宋徽宗存世书画赏析
宋 赵佶 《听琴图》
宋-赵佶绘画作品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