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家立业,古人先成家后立业的4大原因

在古代,古人总是先成家,后立业的。古代男子一般16到17岁左右就娶妻生子,古代女子一般14到16岁嫁作他人妇,年纪轻轻就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所以古人说:成家立业。

 不像现在的大学生,毕业以后,总是先急着找工作就业,或者自己创业,不会马上结婚。起码会在有经济收入后,才会想着娶妻生子,所以28、29岁,甚至30岁以上的大龄青年比比皆是,还美其名曰:先立业,后成家。

那么,为什么古人和现代人不同,总是先成家后立业呢?究其原因,不外乎4个方面。

增加人口的需要。在古代,由于生产力低下,粮食产量低,经济落后,生活困难,无法吃饱穿暖;加上苛捐杂税多,战争频发,人们在贫困交加之余,整日担惊受怕,身体素质不好;更重要的是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和贫穷,人们有病也只能靠忍,没钱治疗,导致古人的寿命比较短。据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文章所述,古人的平均寿命在各个朝代都有所不同,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寿命短暂人丁稀少,就需要大力增加人口,所以古人早早就结婚成家。

  

增强国力的需要。古代战争不断,战争导致大量人员伤残和死亡。据统计,人类有史记载以来,每一天都在发生战争,世上完全没有战争的日子大概不超过200天。战争造成人员的伤残和死亡,就需要新的人员进行补充,加之古代经济落后,发展生产也需要大量的人员,所以为了增强国力,就需要古代男女先成家后立业。

满足传宗接代思想观念的需要。中国古人延续香火传宗接代的思想观念是很重的。就像 《孟子 离娄章句上》说的“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古人认为:不孝有三种,一是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一味顺从,陷父母亲人于不义之中;二是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三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在这三种不孝中,最大的不孝是“无后”。所以古人要先成家后立业,一切都等生下儿子继承香火传宗接代后再说。

社会安定的需要。在古代,古人们都认为“男有室女有家“后,男人才会安心求取功名开创事业,为国尽忠;女人才会心有所属身有所依,安心的相夫教子管理家庭,社会才能更加稳定和谐。因此为了减少剩男剩女现象,有的朝代还会制定男女婚配的年龄,颁布”处罚条例“。到了年龄不结婚的,就设立”官媒“,强制男娶女嫁,强制结婚,抗拒不从者进行严厉惩处,所以古人要先成家后立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没有儿子,就是大不孝吗?
古人常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里的三是个虚数还是确有所指呢?
读《孟子》(59)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孝有三,到底是指哪三不孝?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另外两个是啥?-阳光网咸阳频道的回答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这个意思,一直还以为指的是没后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