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止血药白茅根
userphoto

2023.05.18 福建

关注

【成分药理】

成分:含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钾盐、少量草酸、柠檬酸、苹果酸及芦竹素、卯白茅素等,

药理, 煎剂有利尿作用。利尿作用与其所含多量钾盐有关。服药后5~10天时最为明显。煎剂在试管内对福氏和宋内氏疾杆菌有抑制作用。

【药性】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

【功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临床应用】

1.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尿血等出血证,血热鼻衄,可用鲜品捣汁饮。或研末米泔水调服。咳血或痰中带血,与鲜藕同煮汁饮,或与棕榈炭、栀子配用.清热止血。

2.清热利尿:用于①热淋、石淋,小便赤涩疼痛或间有血尿者,可以本品单味煎服,或与车前子、石韦、木通、金钱草等同用;血淋、尿血,湿热伤络,与小蓟、地黄、滑石配用。②呕哕,温病热蕴于中,饮冷面致呕者可与葛根煎汤温服,湿热黄疸,小便黄赤,可配菌陈、山栀同用,以利湿退黄。③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伤肾,可与玉米须、冬瓜皮、益母草配用。

【用法用量】生用清热凉血利水退黄,炭用则止血功效为好。内服:煎汤,10~30g.鲜品加倍。

【临床新用】
(1)肾小球肾炎:用白茅根干品250克,加水文火煎煮,每日早晚2次分服。

(2)黄疸性肝硬化腹水:鲜白茅根300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
(3)小便热淋、胃热呕逆:鲜白茅根100克,洗净后放入250毫升清水中,先用武火煎沸,再用文火煎至150毫升,把药汁装入保温瓶内,每日分2次服。一般用药2~3次即可见效。
(4)防治感冒:白茅根50克,冰糖少许为药引,将二者共放入250毫升清水中,煎至150毫升,灌入保温瓶内,每日分2次服。一般用药3~5日即可痊愈。

《常用中药味临床妙用辑解》

白茅根《神农本草经》
白茅根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性味甘,寒。归肺、胃、膀胱经。中医传统认为有凉血、止血、利尿、清热生津之功。
【临床应用】
1.鼻衄临床有用黄芩白茅根汤治疗火热鼻衄200例,分为肺经热盛、胃火炽盛、肝火上炎等三型。方中以白茅根、黄芩、蜂蜜三药为主。经辨证施治,总有效率为92.5%。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中言:'血为患总由瘀火'。鼻衄是各种原因肺胃二经蕴火,火逆上冲,灼伤鼻络,阳络受伤则血外溢,而致鼻衄。白茅根性寒凉,折冲逆之火,清血分之热而止血,性寒而不伤胃,甘寒又能生津,正合鼻衄病机,实为治鼻衄之要药。
2.黄疸临床有单独重用茅根(每日用60~120g)煎水代茶饮,治疗黄疸。给药半月后症状减轻,复查肝功能正常。
黄疸病机为肝胆湿热,湿从火化,瘀热在里,瘀热与湿相合熏蒸清静之腑,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则发生黄疸,白茅根有清热利尿之效,甘寒道泄之功,可导瘀热下行,湿热得泄,肝胆不为湿热所扰,胆腑清宁,黄疸自消。

3.出血热中危重症临床有用白茅根为主配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淡竹叶、芦根、甘草、赤芍、丹皮、丹参、生地等,并结合西医对症处理,治疗出血热( HFRS )急性肾功能衰竭30例。在未做透析的情况下,患者全部渡过急性肾功能衰竭期,无一例死亡。

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病机为邪热疫气弥漫三热,入血分,在肌表可见有斑疹,在下焦邪热损伤肾腑,肾之气化不利,可见癃闭。张山雷谓白茅根:'甘寒通泄''通利水道'又可凉血止血,养阴利水,导瘀热下行,使邪有去路。然淡渗者可通阳也,此热得去,血得凉,阳得通,瘀得化,可谓此证佳品。

4.乳糜尿临床用鲜茅根水煎加适量糖,每日分3次内服,或代茶饮,连服5~15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乳糜尿、乳糜血尿患者200例。结语: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尿常规及乳糜试验转阴,观察1年以上未复发者)136例,显效(自觉症状明显改善,乳糜试验转阴,但尿常规尚未转阴)53例,好转(自觉症状改善,乳糜试验阳性,尿常规好转者)11例。

乳糜尿类属于中医'尿浊'、'膏淋'病范畴。病机为湿热下注,气血瘀阻,脾肾受损。淋者,血分虚热所致也,凉血益血,则淋自愈。茅根能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而达治疗目的。

【按语】

白茅根味甘性寒,善清肺、胃之热,因它有利水作用,故能导热下行。它的特点是:味甘而不泥膈,性寒而不碍胃,利水而不伤阴,尤以热症而有阴津不足现象者,最为适用。特别是对急慢性肾炎中有尿血,血淋证者尤有捷效。

《本草本原》:'白茅根,和上下之阳,清脾胃伏热,生肺津以凉血,为热血妄行上下诸失血之要药。'《本草正义》:'谓其寒凉而味甚甘,能清血分之热,而不伤干燥,又不黏腻,故凉血而不虑其积瘀,以主吐衄呕血。泄降火逆,其效甚捷,故又主胃火啰逆呕吐,肺热气逆喘满。且甘寒而多脂液,虽降逆而异于苦燥,则又止渴生津,而清涤肺胃肠间之伏热,能疗消谷燥渴。又能通淋闭而治搜血下血,并主妇女血热妄行,崩中淋带。又通利小便,泄热结之本肿,导瘀热之黄疸,皆甘寒通泄之实效。然其甘寒之力,清泄肺胃,尤有专长,凡齿痛龈肿,牙暗口舌诸疮,及肺热郁窒之咽痛腐烂诸证,用以佐使,功效最著,而无流弊。且除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

用量。煎汤,20~30g(鲜者50~100g)。鲜茅根清热生津、凉血止血功力较干品为佳。茅根炒炭后,可增强其止血作用。

茅根甘寒无毒,使用安全。凡出血因虚寒所致者、素体阳虚寒盛者均不宜服用。脾胃虚寒,瘦多不渴者忌服。

《常用中药药理研究与临床新用》

白茅根 Rhizoma Imperatae
(英) Cogon Grass Rhizome
【别名】茅根、黄茅、兰根、丝茅根、甜根、地筋、白花茅根、茅草根、甜草根。
【来源】禾木科植物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l ( L .) Beauv .
var . major ( Nees ) C . E . Hubb .的干燥根茎。
【化学成分】含五环三菇类化合物,以芦竹素( arundoin )和白茅素( cylindrin )等羊齿烷( fernane )型及乔木菇烷( arborane )型三菇类化合物为主,包括羊齿烯醇( fernenol ),异乔木菇醇( isoar - borinol ),西米杜鹃醇( simiarenol ),乔木菇醇( arborinol ),乔木菇醇甲醚( arbori - nolmethylether ),乔木菇酮( arborinone ),木栓酮( friedelin )。白茅根中分离出白头翁素( anemonin )和薏苡素( coixol )等内酯类成分,白茅根还含有甘露醇、葡萄糖、果糖、蔗糖、木糖,草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大量的钾盐, B ﹣谷甾醇、油菜甾醇、豆甾醇以及木犀草啶( luteolinidin )。
【性味归经】性寒,味甘。归心、肺、胃、膀胱经。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药理研究】
1.促凝血作用白茅根性寒,可凉血止血。临床治疗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等症。宋氏等通过对中草药体外血液凝固实验筛选,发现白茅根对凝血第二阶段(凝血酶生成)有促进作用,可抑制肝病出血倾向并治疗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性疾病,而白茅根则可缩短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

2.利尿作用白茅根水浸剂经动物实验证明有显著的利尿作用,其利尿作用可能与本品含有丰富的钾盐有关。其主要作用在于缓解肾小球血管痉挛,从而使肾血流量及肾滤过率增加而产生利尿效果。同时肾缺血改善、肾素产生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故对急性肾炎疗效较好。白茅根煎剂对小鼠利尿作用明显,可能与含钾有关。
3.抗菌作用其煎剂在试管内对弗氏、宋内氏痢疾杆菌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对志贺氏及舒氏痢疾杆菌却无作用。
4.抗炎、镇痛作用小鼠灌饲白茅根水煎剂,连续7日能明显抑制醋酸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白茅根具有明显的抗炎和镇痛作用。
5.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小鼠给生药白茅根水煎液每日1次,连续20日,结果两剂量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均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显著提高,细胞的百分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未见随药物剂量增加而提高,且对 TS 细胞的影响不明显;对脾细胞产生白细胞介素 I 表现出明显的促生作用,显著提高白细胞介素的水平;对脾细胞产生的溶血抗体形成能力无明显影响。白茅根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有加强效应,有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作用。还能使 TH 细胞的百分数明显增加,并能显著提高 IL -2的水平。
【临床新用】
1.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用白茅根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有利尿消肿、凉血止血作用,但对肝源性和心源性水肿疗效不显著,因此推测其作用主要在于缓和肾小球血管痉挛,以致肾小球血流量和滤过率增加,使尿量增多。伴随肾小球血管痉挛的缓解,肾素分泌减少,使血压恢复正常,并消除尿蛋白、红细胞及管型。临床上以水肿、高血压、血尿和蛋白尿为主的急性肾炎,或以水肿、蛋白尿为主的慢性肾炎均可选用白茅根。急、慢性肾炎病情较轻者,单用白茅根125~250g,水煎,早晚2次分服;浮肿较重者,用白茅根30g,西瓜皮20g,赤小豆40g,玉米须15g。水
600ml,煎至200ml,每日3次分服;若有上呼吸道感染或伴扁桃体发炎者,用白茅根30g,浮萍、蝉蜕、黄柏、黄芩各9g,金银花15g,连翘12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液分4次服完。也可用积雪草合剂:白茅根620g,积雪草310g,车前草620g。加水煎煮2次,取滤液浓缩至1000ml,加苯甲酸钠3g混匀即得。功能利水消炎,用于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血尿及小便黄少。口服,每次25ml,每日3次。

2.治疗淋证、血尿及乳糜尿刘氏应用白茅通淋汤(白茅根、金钱草各30g,扁蓄、滑石、瞿麦各15g,木通、栀子、黄柏、连翘、香附各10g,车前子12g,甘草3g)治疗淋证;采用白茅根伍仙鹤草治疗1例间断血尿;用茅藕血余煎液(白茅根100g,藕节150g,血余炭6g),或应用大剂量白茅根治疗顽固性血尿;用金钱茅根汤治疗泌尿系结石(石淋),取得满意疗效;乳糜尿初起多为湿热实证,当以清利湿热为主。可用白茅根100g,水蜈蚣、鱼腥草、马鞭草各30g。每日1剂,水煎,代茶饮;若热伤血络,兼见血尿者,尚需凉血化瘀止血,酌配大小蓟、仙鹤草等,以增强药力。

3.治疗病毒性肝炎白茅根治疗病毒性肝炎,可清热凉肝,利湿退黄,黄疸型和无黄疸型肝炎均可使用。症情较轻者,单用白茅根60~12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若配虎杖、苦参、茵陈蒿、大黄等,可增强清热利湿退黄作用;白茅根临床用于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主要症状大多在10日内消失,肝脾肿大在20日左右消失,谷丙转氨酶45日后有80%的患者降至正常,黄疸指数平均20.15日全转正常,未见副作用。另据报道,白茅根对提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转阴率有显著效果。临床上用白茅根治疗急性肝炎效果显著,可能与提高 TH 细胞数量和促进 IL -2的产生有关。白茅根煎剂(白茅根、茯苓、茵陈蒿、炙黄芪、甘草等)治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 )阳性者,用药后 HBsAg 滴液显著下降,部分 HBsAg 为阴性;用三根汤(白茅根、山楂根各30g,六月雪根60g)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连续服药10日为1个疗程,服药后黄疸均有显著消退,食欲渐增,肝区压痛、畏寒消失;用白茅根汤(白茅根、丹参、车前草各20g,柴胡、薏苡仁各15g,郁金、赤芍、炒枳壳、大黄炭各10g,杏仁6g)治疗甲型肝炎,治疗后2~6周症状及体征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SGPT 大部分在治疗3周内恢复正常;用大剂量鲜白茅根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颇佳。

4.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属中医学的瘟疫、疫斑等范畴,早期多属疫毒内蕴实证。白茅根甘寒生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重用白茅根100~150g,配丹参20~30g,牡丹皮10~15g,芦根30~40g,佩兰10~30g,黄柏10~15g,可起到清热解毒、除湿、凉血化瘀之效。伴寒热头痛者,加金银花、连翘辛凉清解;恶心、呕吐者,加竹茹、半夏清热和胃化湿;便秘腹胀者,加大黄、芒硝通腑泄热;尿黄少者,加滑石、车前子渗湿利尿。每日1~3剂,水煎,分多次服。可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少尿期。

5.治疗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以起病急骤、头痛、小腿肌肉疼痛、面赤、目赤、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为其临床特征,属中医学的暑温、湿温等病范畴。及早控制病情发展可以防其传变,早期治疗以清热祛湿、凉血解毒为主。可用鲜茅根、鲜鱼腥草、鲜旱莲草各50~60g,鲜青蒿10~20g,鲜薄荷5~10g,大黄10~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白茅根为主的五鲜大黄汤有阻止钩端螺旋体病情发展的作用,但对白茅根的药理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6.治疗肿瘤白茅根多用于消化道肿瘤,如食管癌、胃癌、直肠癌,亦可用治肺、膀胱、鼻咽部肿瘤。其治肿瘤的作用,可能与其清热生津,增强免疫功能有关。临床多在辨证、辨病的基础上与其他抗肿瘤药配伍组成复方使用。如治疗食管癌用白茅根、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苏铁叶、棉花根各60g,水煎服,每日1剂。验之临床有一定疗效。

7.治疗儿科疾病用茅根蝉苓汤(白茅根、赤小豆、玉米须、连翘、茯苓、山药各10g,车前子6g,蝉蜕、甘草各3g)治疗小儿急性肾炎;应用白茅汤(鲜白茅根30g,百部、旋覆花、竹茹、半夏、桔梗、前胡各6g,代赫石20g,甘草3g)加减治疗百日咳100例,显效40例,有效5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

8.治疗红肿关节炎关节红肿疼痛,是风湿热邪痹阻经络,宜予清热凉血、祛湿通络。用白茅根30g,防己10g,忍冬藤15g,络石藤20g,生薏苡仁15g。每日1剂,水煎服。

9.治疗口腔炎口舌溃破,舌红口干者,用白茅根、芦根各45g,玄参9g。水煎,分数次含服,可清热凉血以消炎症。

10.治疗过敏性紫斑因季节变化,或接触过敏原,皮肤出现紫斑者,用鲜白茅根125g,大青叶15g。加水750ml,煎至250ml,每日分3次服,可清热凉血以消斑。

11.治疗眼底出血用白茅根120g,菌麻子、大黄炭各10g,龙胆草8g,三七粉(另兑药汁冲服)3g,连进6剂后,继以每次用白茅根100g水煎服。每日2次吞服杞菊地黄丸,每次10g口服。

12.其他此外,白茅根在临床中的用途报道甚多,如用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在眼科病中的应用如巩膜炎、乙醇中毒性弱视、玻璃体积血等报道很多。文献中也有白茅根能以药护药的报道。

【用法用量】煎服,15~30g,鲜品30~60g。以鲜品尤佳,亦可捣汁服。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搜多不渴者忌用。

【参考文献】

】胡烈.白茅根辨病用药,中国临床医生,2000;28(10):48-49

2王眠龙,鲜白茅根的辨证用药体会,海峡药学,2001;13(4):563全红,周涛,方东海,等,白茅根的研究概况,中医药学报,1999;1:60-61

4张明生.姚强,白茅根研究进展,中医药信息,1997;4:24-25

5王明雷,王素贤,孙启时,白茅根化学及药理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7:14(1):67-686阳立.白茅根辨证用药体会.浙江中医杂志,1995;2:86-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白茅根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129、白茅根(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
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的白茅根
中药知识必学:白茅根
白茅根的功效和副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