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亮阴晴圆缺之迷/向银/中秋之夜话中秋07/20190915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比中国人更喜欢月亮了!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都借它来寄托情感。不仅如此,世界上所有的历法都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但中国人偏不!中国的阴历是以月亮来设定的。这还不算完,中国人还给专门为它设立了节日!可见月亮是咱中华文化里当之无愧的大V。

在月亮的节日里,我们今天也来理直气壮地蹭蹭大V的热点——和大家聊聊月圆月缺的缘由,一年十二度圆缺,前如钩,后如弓。在关于月亮的故事里,它的圆缺变化,是最容易被大家感知,又是略带几分神秘的。      

《梦溪笔谈》中记载:“月本无光,尤银丸,日耀之乃光耳”,可见古人已知月球无光,是太阳照亮了月亮。那么,地球上的人,能看到的月球亮的部分,取决于什么呢?月球总是只能有一半被太阳照亮,但是,由于日月地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地球上的人能看到的被照亮的部分,是不太一样的,这就是出现月相的原因。

现在,咱们选取地球绕太阳公转一个月的场景图,在这一个月内,地球公转了小小的30度,每天自转一圈,月球绕地球倒是欢快地公转了一整圈。

可以认为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地球的位置变化不大,地球每天自转一圈并不影响太阳光的方向。注意:月地距离其实是地球直径的30倍,所以下图是很失真的,地球是很难遮挡住太阳给予月球的照射的,那怕月球在三点连线的最外侧!

月亮正好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的时候,月亮正对着地球的那一面,一点也照不到太阳光,这时我们就看不见它,这就是新月。古时人们把这一天规定为初一,也叫做“朔”,意寓新生。

新月以后两三天,月亮沿着轨道慢慢地转过一个角度,它向着地球一面的边缘部分,逐渐被太阳光照亮,于是我们在天空中看到了一钩弯弯的月牙。

  这以后,月亮继续绕着地球旋转,它向着地球的这一面,照到太阳光的部分一天比一天地多,于是,弯弯的月牙也就一天比一天“胖”了起来。到初七、初八时,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有一半照到了太阳光,在地球上看到月球西半边亮,这就是上弦月。

上弦月以后,月亮逐渐转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去,这时它向着地球的这一面,越来越多地照到了太阳光,因此从地球上看到的月亮,也就一天比一天圆起来。每月大约农历十五,月亮完全走到和太阳相对的一面时,也就是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全部照到太阳光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一个滚圆的月亮,这就是满月,也叫做“望”。

但是,人们又常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又是为何呢?原来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最近的时候有36万千米,最远时有40万千米,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在上半个月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甚至十七才到达满月的位置。

满月以后,月亮向着地球的这一面,又有一部分慢慢地照不到太阳光了,于是我们看到月亮又开始渐渐地变“瘦”。满月以后七八天,月亮便又“瘦”得只有半圆了,称为下弦月。

下弦月以后,月亮继续“瘦”下去。过了四五天,又只剩下弯弯的一钩了。之后,月亮慢慢地变得完全看不见,新月时期又开始了。

以上粗略地谈了月相,只是入门级的谈谈。关于月相变化还有一些变化歌: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再来说说月食。月食是指地球遮住了太阳光,导致我们就看到月球就缺了一块,也就是神话传说中的天狗食月。从月相的几个图中,我们可以得出,每月十五,是发生月食的机会!

理论上,每个月就会发生一次月食。很多神话故事,科幻电影都喜欢挑月圆之夜,发生月食时,某些物件或生物被赋予神秘的超自然力量。然而实际上,一年一般只有两三次左右,而且还多是月偏食,这是因为黄道(太阳轨迹)与白道(月球轨迹)之间有一个5度多一点的夹角,所以多数时候月球即使与太阳和地球处在一条直线上,但月球是在地球阴影的上面或下面,不会钻到地日连线的阴影中,所以不会发生月食。所以月食平均每年只发生两次,多的时候三次,少的时候一次也没有。

地球在背着太阳的方向会出现一条阴影,称为地影。地影可分为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本影是指没有受到太阳光直射的地方,而半影则只受到部分太阳直射的光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我们可以制作出如下图来: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图中半影区域,这个其实也是月食,然而月球的光照改变非常少,不容易用肉眼察觉,所以一般的定义就不认为这是月食,不过它在天文学上称为半影月食,是经常发生的。只有当月球部分走到本影区,才算月偏食,全部走进去,才算月全食。由于日月地的距离相比于各自尺寸是很大的,所以这种偏食和全食的状态,是转瞬即逝的。

在发生月全食时,太阳光线首先会从太空中进入地球大气层中,发生一次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又从大气层中传播到太空中去,又会折射。两次折射的光线向内(向地球本影内)很多,所以基本上一些光线会照到月亮表面。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微粒散射,因而红光能够穿出大气层到达月亮表面,再被月亮反射回地球,因此一般情况下,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暗红(古铜)色。当然具体是什么颜色,还要视当时的大气条件而定。如阴天,雾霾等等,都会影响到月全食时月亮表面的颜色。

在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图中半影区域,这个其实也是月食,然而月球的光照改变非常少,不容易用肉眼察觉,所以一般的定义就不认为这是月食,不过它在天文学上称为半影月食,是经常发生的。只有当月球部分走到本影区,才算月偏食,全部走进去,才算月全食。由于日月地的距离相比于各自尺寸是很大的,所以这种偏食和全食的状态,是转瞬即逝的。

在发生月全食时,太阳光线首先会从太空中进入地球大气层中,发生一次折射。折射后的光线又从大气层中传播到太空中去,又会折射。两次折射的光线向内(向地球本影内)很多,所以基本上一些光线会照到月亮表面。波长较长的红光不容易被地球大气层微粒散射,因而红光能够穿出大气层到达月亮表面,再被月亮反射回地球,因此一般情况下,月全食期间的月亮也就变成了暗红(古铜)色。当然具体是什么颜色,还要视当时的大气条件而定。如阴天,雾霾等等,都会影响到月全食时月亮表面的颜色。


月食的照片

发生月食的时候,据说因为距离导致的引力变化,潮汐、地震等会比平时格外活跃一点。所以,满月之夜,身处特殊地带的朋友们,除非特殊情况,不要出门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月亮也会脸红?
152年首次!超级月亮碰上月全食今晚上演
“超级蓝血月”现身,错过今晚后悔今生……
下次要等到2025年!月全食即将上演,或可见证流星撞月球!
“超级月全食”即将来袭,它到底有多稀罕?
2018年07月28日今年最小满月+月全食+火星伴月(凌晨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