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郁氏文化】凉城民俗之节日(文/范荣)
郁氏文化

凉城民俗之节日

/范荣

凉城县位于内蒙古口里口外交界处,是全区有名的文化名县,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而作为这一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凉城民俗至今仍然未见整体性的研究和记载。为填补这一空白,本人通过大量走访和探究,总结出春节、节日、婚嫁、丧葬和艺术五篇文章,本文介绍的是节日篇。

一、元宵节

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古称“灯节”,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元宵”之称来自道教,道教信仰天官,地官,水官三帝君,称之为“三元”,意为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把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初一定为上中下三元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一为下元,上元天官赐福,夜是宵,故称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凉城县大街小巷呈现出节日气氛,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年事活动这时才真正进入了集体活动的最高潮。元宵节前后,城乡大闹红火,尤以城关镇为甚。正月十四晚上,秧歌队在街道踩街,秧歌的形式有高跷、车子灯、龙灯、跑旱船、跑驴、抬阁、挠阁,近几年又有了彩车等,沿途各点设旺火堆,每到一旺火堆,则大扭一番。秧歌队以县直单位为主,也有乡镇的,他们雇请鼓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十六这天晚上,各家鼓乐会于十字路口轮番吹奏,称对台。现在在政府门前广场,对台时要把自家的本事全拿出来,方可压倒对方。近年元宵节时,由凉城县文化局举办花灯展览,所展灯笼有篮篮灯、白菜灯、西瓜灯、娃娃灯等。也有用玻璃精制而成的宝塔灯、宫灯、走马灯等,不一而同。灯笼下吊灯谜,人们或欣赏彩灯,或凝神思猜灯谜,一经悟出谜底,顿时喜笑颜开。观者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其乐无穷。凉城县政府也会在广场放烟花炮竹、各种烟花图案竞相在天空中绽放,活动一直会持续到后半夜。

二、二月二

传说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这一天农民用草木灰从门外一直到厨房,再环绕住水缸,撒上一条灰线,称为“引龙回”,因为到了二月二,正值春暖花开,大地复苏,各种昆虫也同时复活,而这个引龙回的意思,一是请龙王回来,行云播雨,祈求农业丰收;二是龙为百虫之精,龙来了,百虫退,有益于人身健康和作物生长。

凉城县是汉族为主体的地区,这里有较为完整的龙抬头习俗。每值二月二,农民们黎明即起,将硬币放入水桶内,再去挑水,将水和硬币一起倒入瓮中,称作“引钱龙”,传说这样能把龙引进屋里,可以招财进宝。这一风俗饱含着农民祈雨避旱,盼望风调雨顺的良好愿望。同时,这一天还有“吃折澄”和剃头理发的习惯。大人小孩多选择在这一天剃头称“剃龙头”,有望子成龙的理念。

刚过二月还要忌几天针,初三四做针线怕贼掂记。

三、清明节


在阳历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是我国历法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万物生长,清洁而明净,故称之为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季节。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再加上寒食节并入其中,清明节便成为一个重要的民间年节节日,在清明节日里,有禁火、扫墓、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祖扫墓生离死别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乐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

扫墓习俗在中国起源很早,在西周时已有祭墓之俗。秦汉以后,把扫墓看得很郑重,如有因罪判刑者,不可上坟祭扫的礼俗。唐代,拜扫之风从达官贵显到庶民百姓都已十分盛行,并将拜扫的日期定为寒食节。

寒食节据晋地民间流传是纪念晋国介子推的节日。春秋时,介子推輔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他们迷路于山中,饥饿中介子推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供重耳充饥。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即位,为晋国公,在封赏功臣之时,独独忘掉介子推。介子推与母亲一同隐居绵山。晋文公为逼介子推出山受封,便放火烧山,介子推抱树死于火中,文公为纪念他,下令禁止在他死亡天生火做饭,以后相沿成俗,叫寒食禁火。

 清明这天,无论城乡,家家祭扫,以寄托一种哀思,农民还把彩布剪成指头大小的圆片,用枳芨棍儿隔开,做成蓝天白地中间岁数的“清明串串”,缝在孩子们的衣肩上,以示驱病镇邪,长命健康。寒食节这天还要蒸寒燕儿,用小块面团捏成小鸟状,扎在树枝上,插在屋顶上。

四、四月八

四月八,奶奶庙上闹红火。相传四月八日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据说他在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又有九条龙喷香水,给他浴身,后来人们在四月八用清水洗佛像,以纪念其生日。麦胡图的人们是在东山脚下海流素太奶奶庙举办庙会,庙会上有烧香念佛的,有做买卖的,有唱戏的,大多数人都去大井上拣石头,拣上长的意味着将来生小子,拣上扁的生女子,场面十分热闹。

五、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这一天的来由是祭祀屈原。屈原是战国时著名的爱国诗人,曾任楚国佐徒,因力主抗秦救国,遭奸佞谗害,而被顷襄王削职逐放。公元二七八年秦攻破楚都,屈原忧愤交加,于当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当地百姓纷纷出动大小船只打捞其尸体,后逐步演化为赛龙舟;人们包粽子投入江中喂蛟龙,免得吞噬屈原的遗体,后演变成吃粽子。五月初一戴二色线,初五戴五色线,用一块小布包上香草折成三瓣包装,尾部再拴点彩线,叫“簇簇”,用来避邪驱病,也有驱虫之意。这一天还用五色手工纸编成双菱符在太阳未出时贴在大小门顶,再插上艾条,下面再吊个布公鸡,有驱虫避邪之用。

六、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日,八月居秋天之中,故亦称为仲秋,这一节日在我国已经延续了近两千多年。这一天,月最圆也最亮,又称“团圆节”,打月饼是中秋的特色,家人亲友多于晚上欢聚在月光下,边赏月边饮团圆酒,吃丰盛的团圆饭而后再分食月饼。尽管中秋节正值三秋大忙季节,但人们还是腾挤出时间,走亲访友,出聘的女儿也必须回娘家探亲。月饼其实就是一种普通糖饼,因其形状圆圆,与月亮很相似,故称之月饼。

七、十月一

农历十月一,称“寒衣节”,寒衣节是全年中与清明节、七月十五并行的三大鬼节,传说十月一阴盛阳衰,阴司放鬼,民间便以这天祭祀亡灵,但和前两节不同的是,除以烧的形式为亡灵送纸钱外,传统的寒衣节还要为祖先烧一些五色纸做的衣服,因为正逢寒冬季节的第一天,生者御寒加衣,想到死者防冷需要,所以烧纸衣表达对祖先的关怀关爱。

过去在凉城,这一天也是毛毛匠和木匠争天下的日子,如果这天天冷,割皮袄的就多,毛毛匠赢;如果天热,打棺材的就多,木匠赢,预示来年春季死人多。

八、腊八节

相传腊八是佛祖释迦牟尼“成功”日子。据说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曾遍走名山大川,寻求人生之道。一天他来到尼连河边,因长途跋涉,饥饿难耐昏倒在地。这时被一个牧羊女发现,牧羊女把自己带的剩饭,加上采集的野果用泉水化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他,释迦牟尼苏醒后才得以在菩提树下静坐沉思,得道成佛。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也相沿成俗。今天,腊八粥演变成八宝粥,为人们所钟爱,并成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作者简介:

范荣,凉城农民。内蒙作协会会员,乌兰察布市作协会员,凉城诗词学会会员。

    1964年任麦胡图小学民办教师,1984年回乡务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美丽的故乡
中国32个民俗传统节日
中国龙与传统民俗
粽子龙舟为什么会变成以纪念屈原为核心的节日符号
端午节快到了,那些趣味民俗您知道吗?
十说端午节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