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腾讯传》:孤独星球的社交帝国




幸存者

1998年春节前后的某一天,当时还是一家公司程序员的马化腾约他的同学张志东聊天,在一家咖啡店里,他突然对张志东说:“我们一起创办一家公司吧。”接下来的几个月,马化腾和张志东在自己的同学和朋友里面找了三个人,五个人注册了一家名为“腾讯”的公司,后来的社交帝国腾讯就这样诞生了。

然而,腾讯的起步并不顺利。当时马化腾想做的是一个把互联网和寻呼机连接起来的“无线网络寻呼系统”,致命的是,当时手机开始普及,寻呼机逐渐被淘汰,公司的主营业务一下子被时代淘汰了。

为了寻求生存和转型,五个人决定把之前淘汰的项目“OICQ”(又叫做中国版的ICQ)开发出来。

1999年2月10日,OICQ的第一个版本发布,用户开始飞速增长,可是服务器的昂贵费用成了公司最大的开支,几个人每个月都要为维护运营服务器的费用发愁。当时腾讯公司的账上只有一万多元现金,一些员工甚至要去香港批发笔记本电脑拿回来倒卖以此谋生。

为了让腾讯能够“活下来”,他们开始寻找投资。2000年4月,国内最早的风险投资机构IDG和香港盈科终于决定给腾讯投资。就在2000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开始暴跌,互联网泡沫终于破灭了,而腾讯却在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前非常幸运的拿到融资存活了下去,阴差阳错的成为了那一轮互联网泡沫的幸存者。


早期QQ的操作界面


2001年起,腾讯开始通过手机短信注册QQ号、QQ会员付费的方式有了第一个收费的盈利模式,Q币也成为了腾讯的第一个虚拟货币产品。在这一年的5月份,QQ的注册用户达到1亿,腾讯找到了自己的核心产品,拥有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和一个可爱的品牌形象。

2003年初,腾讯的虚拟形象系统“QQ秀”正式开始运营,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QQ秀彻底引爆了用户的付费热情。这一年,移动QQ、QQ秀给腾讯带来了巨额利润,腾讯从此成为一个有自主盈利能力的企业。


当年在互联网上风靡一时的“QQ秀”


2004年,在互联网公司的一阵上市趋势中,腾讯于6月份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上市后,腾讯的五位创始人都成为了亿万富翁,在本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资本寒冬”里活下去的幸存者腾讯终于以一家上市公司的身份成为了互联网企业里的“成年人”。

马化腾团队的核心能力


挑战者

2004年8月份,微软在中国设立MSN中国研发运营团队,这意味着腾讯史上最重量级的对手出现了。

当时的微软,在国内的程序员和大学生群体眼中,就像一个神级的公司,能够进入微软工作是很多程序员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由于微软对中国区市场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后来MSN中国团队犯下一系列错误,让腾讯最终赢得了这场“战役”。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QQ与MSN竞争的同时,互联网还出现了淘宝与易趣的竞争,中国的互联网公司都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美国在早期的互联网时代是领导者的地位,可是这时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却出现了逆袭的现象。

QQ赢得与MSN的竞争以后,先后和51、联众、盛大、开心网等对手进行了竞争,腾讯最后几乎都是靠抄袭对手的商业模式加以改良赢得竞争。腾讯虽然一直处于不败之地,却也落下了抄袭的名声,在舆论上处于不利的地位。这让腾讯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成为“互联网公敌”,甚至成为后来“3Q大战”的导火索之一。

2010年,腾讯推出“QQ电脑管家”,经过几次升级后,QQ电脑管家和360安全卫士的功能几乎完全重合,这严重威胁到了360安全卫士作为国内最大安全软件的地位。

9月27日中秋节过后,360突然发布“360隐私保护器”,3Q大战正式爆发。10月29日,360宣布推出一款名为“扣扣保镖”的新工具。11月3日,腾讯宣布在所有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就在这天腾讯和360双方交锋数回合,“3Q大战”达到高潮。“3Q大战”最后以360下架“扣扣保镖”,工信部发布批评两家公司的通报暂时告一段落。

“3Q大战”以后,腾讯开始思考开放平台的战略,奇虎360则于2011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在中国互联网史上,“3Q大战”成为了注定要载入史册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后来周鸿祎是这样评价“3Q大战的”


领跑者

2011年年初,腾讯推出了“重新定义对讲机”的手机原生应用微信。就在这一年,iphone 4s手机、小米手机先后上市,这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式到来了。



像PC时代的QQ一样,微信的用户数量随着智能手机数量的增长而飞速增长,微信成为了智能手机用户必备的手机应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成为了社交软件的主流应用,腾讯也成为互联网行业的领跑者。


11年推出微信后,腾讯的股价不断上涨。


2012年,微信先后推出“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朋友圈让微信升级成为一个社交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的推出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媒体平台,大量自媒体从业者、企业营销人员来到这个平台开疆拓土。

近年来,随着腾讯的平台开放战略,腾讯作为互联网大公司的平台作用开始显现出来。微信和朋友圈的崛起让越来越多的自媒体从业者选择微信公众号这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创业者可以完成创业的梦想,普通白领可以在平台上面和别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工作,普通人也可以在这里认识更多的朋友,甚至一些怀有梦想的追梦者还能在线上为自己的梦想发起“众筹”。

QQ和微信的出现让人们能在互联网上高效的进行沟通,和别人合作完成一些不可能完成的事。要知道,一个人做事的时候,关键不取决于你自己有多牛、多能干,关键取决于你能调动多少资源来帮助你。这个时候技巧就出现了,如果你不仅要追逐内圣,而且要追逐外王,那就不仅要当一个君子,还要有能力调动一切能够帮助你的力量,来帮助你做成这一番事业。


孤独星球的社交帝国

自从人类有语言以来,语言就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工具,后来又有了文字和纸张来传递信息和记录历史。两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先后进入到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电脑和互联网成为了新世纪的人们必备的工具和技能。而在新世纪,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大公司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完成一件事情和一个目标需要更多人协同工作,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变得越发的重要。

然而,在浩瀚的宇宙中,地球这颗行星上很偶然的出现了生命,众多生命中又有一类动物最终进化成了人类。可以说,人类在浩瀚的宇宙和大自然面前生来就是孤独和渺小的,这一点身为天文爱好者的马化腾当然更清楚。于是,当时还是程序员的马化腾创业初期就是想通过寻呼机的平台做一个沟通工具,让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在信息时代解决人们的孤独感。


电影《超时空接触》里的一段话,

我们所处的时代生活前所未有的便利,

但是每个人却是无比的孤独和寂寞。


深圳出现腾讯这样的企业不是偶然的,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成功的经济特区,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来深圳就业、创业。在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建设中,深圳又有了“中国电子第一街”之称的华强北。于是,深圳成为了年轻人的城市,创业者的圣地。深圳是全国平均年龄最低的城市,也是全国范围内创业公司数量最多和创业者占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年轻人的涌入让这座城市的经济充满活力,也为腾讯等大型互联网公司的诞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马化腾的成功也不是靠运气的,1971年马化腾出生在海南东方市,祖籍广东潮汕,13岁时马化腾随父母从海南来到了深圳。少年马化腾在科普期刊的影响下成为一名天文爱好者,15岁时曾经拍到哈雷彗星回归的照片,高考时还差点选择了天文专业。马化腾祖籍潮汕,具有海洋性的潮汕人天生有经商的传统,华人首富李嘉诚就是潮汕人。马化腾喜欢天文,成长于深圳这样一个移民城市,而且是国内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一批人,在这样的环境下马化腾天生具有国际化视野。

腾讯公司开发产品时,马化腾总是会以发邮件的方式亲自参与几乎所有产品的研发,而且对产品的细节问题非常敏感,在模仿对手的商业模式时,总能在后发制人的情况下通过不断的微创新把产品做的更好。马化腾把腾讯的成功秘诀总结为八个字:小步、快跑,迭代、试错”。


互联网公司的成功秘诀


不可否认的是,马化腾是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他和他的腾讯团队深谙人性的特点,并能针对腾讯产品的用户群体开发出合适的产品。

QQ的早期用户,大部分是15-25岁、处在青春期的年轻人,这是一群在现实生活中没有身份,却渴望得到认可的人,他们在家庭里被严厉管制,在社会上被忽视和边缘化,但是虚荣心让他们渴望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认可。腾讯开发的“QQ秀”迎合了当时青少年群体的需求,满足了用户追求个性和展现自我的需求。

多年来,腾讯公司的收入有50%以上都是来源于网游业务的盈利,腾讯在国内代理的游戏《英雄联盟》成为继盛大的《传奇》以后的又一个现象级网游火遍全国。众所周知,网游有个重要的特性就是社交功能,而腾讯天然的就有社交属性,用户用QQ账号登录腾讯的网游产品以后,能快速找到自己的QQ好友,和自己的好友一起在网游的世界里面度过一段时光。

每个创业者都不容易,马化腾也不例外,腾讯12周年纪念日时,马化腾曾经说到:“12年来,我最深刻的体会是,腾讯从来没有哪一天可以高枕无忧,每一个时刻都可能是最危险的时刻。12年来,我们每天都如履薄冰,始终担心某个疏漏随时会给我们致命一击,始终担心用户会抛弃我们。

因为创业以后时刻保持着危机感,马化腾在腾讯公司内部建立了内部赛马机制,手机QQ和微信的竞争就是一个体现,内部赛马机制让腾讯不断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不至于患上大公司的一些毛病导致盛极而衰。


QQ的版本更替


我们能看到的是,从腾讯创办初期的“无线网络寻呼系统”,到QQ时代的新消息提示音,再到后来微信时代的“重新定义对讲机”,马化腾的寻呼机情结一直体现在产品里面。也许,马化腾一直想做好的产品就是一个寻呼机系统,一个互联网时代人和人之间沟通更加方便的通信工具。不忘创业时的初心,坚持做好通信软件,才是腾讯能够经营到现在的立足之本。这让我想到了晚清名臣曾国藩说过的一句话:“未来不迎,当时不杂,过往不恋。”活在当下,专注创业初心,沉浸于产品本身,是每一个创业者必须拥有的品质。



腾讯的发展史


总而言之,《腾讯传》是一本优秀的商业传记,吴晓波老师也很会讲故事。作为这个时代最知名的财经作家之一,吴晓波老师把在腾讯公司的采访素材写成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故事,将腾讯的发展史全景式的展现在读者眼前,使整本书没有沦落为一个记录公司发展历程的流水账。书中还有很多腾讯发展过程中很多很有意思的细节,通过一个一个的小故事讲述了腾讯成功背后的故事。美中不足的是,书里对马化腾的家人在他创业后对他的影响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腾讯公司在一些转折点做出的决定和腾讯总部大厦的建立过程并没有详细的描写,但这并不妨碍本书成为一本优秀的商业传记。

读完本书,小编最想说的是,人生是短暂而又匆忙的,只有活在当下,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才能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在这个孤独星球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人继续走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化腾复盘腾讯三次危机:找资金时,新浪没看上我们
“全民爱豆”,一只镶嵌11亿颗钻石的企鹅
腾讯战头条,争的不是短视频,是社交|焦点解毒
激荡20载,腾讯不断打败对手的秘诀是什么?
16年前,张小龙身无分文;16年后他打造出5000亿的一个商业帝国
进击的腾讯帝国 年轻的电商遗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