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艾灸2穴位 可消肝腹水

肝硬化、肝脏肿瘤后期常常出现腹水。腹水的出现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脏器机能开始严重衰败。此时,使用利水药物往往只能增加内脏负担,而不能起到利水作用。肝腹水属于中医的“鼓胀”“水鼓”范畴,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水湿不化,以致聚而成水。下面介绍一个以艾条悬灸之法,很多患者使用此法成功消散了腹水。它的原理很简单:通过穴位艾灸增强患者自身的水运机能,从而达到消散腹水之目的。

艾灸取穴

取穴为水分穴、气海穴,以水分穴为主。

水分穴 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穴居脐上1寸,内应小肠。其作用为“分清别浊”而利水,能通调水道、理气止痛。《外台》引甄权云:“主水病腹肿。”《铜人》载:“若水病灸之大良,或灸七壮至百壮止。”主治腹泻、浮肿水肿、腹水、腹痛、腹胀等。

取穴方法: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肚脐上一指宽处)。

气海穴 为任脉上的重要穴位。主治水肿鼓胀,脘腹胀满,水谷不化,大便不通等。与水分穴配伍,有行气利水的作用,主治气滞水肿等。

取穴方法: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

艾灸方法

取艾条点燃,距离穴位5厘米(约四指宽)左右熏灸,以感觉温热又无灼痛感为度,有灼痛感则适当抬高艾条。以小指和无名指为支点,保持稳定性。每次两支艾条,久灸为佳。

注意事项

注意距离、火候,不要灼伤起泡。患者感觉神经可能不够灵敏,施灸者可以把手指放在穴位边,时时感受艾条的温度,感觉烫时,适当抬高艾条。

注意不可落灰。灰烬温度很高,一旦落到皮肤上即会起泡。艾灸一会儿就吹一下艾灰,再继续施灸。

若腹水严重肚皮已发亮,暂时不要灸气海穴。先专心灸水分穴,待起效后,腹水散消大半时,再长灸气海穴,以强心阳。最好坚持每天施灸,不可懈怠、迁延。

如果火候掌控得好,见效会很快,有的患者当天腹水可散去一半,如此则生机无限。疗效不好的原因很可能是火候没控制好,所以一定要时时注意火候。

如果有上火症状出现,可针刺足三里穴泻之,或点刺少商穴放血。

操作得法,几天就可以消散腹水。几天后若腿脚已无水肿,则加灸足三里穴,一次用半支艾条,或者针刺之,以散火毒。

若是胸腔积液患者,此法亦可行,另在后溪、内关穴针刺,行泻法。

预备一支烧伤膏,防止烫伤起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胸水、腹水、水肿
悬灸利水法治愈肝癌腹水、肝硬化腹水、胸腔积液、下肢水肿!
悬灸利水之法消水肿
肝腹水晚期中药治疗 艾灸治疗肝癌晚期肝腹水
肝硬化肝腹水的中医论治四穴
悬灸利水神效之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