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秘“传国玉玺”传奇的一生!

它,只是一块石头,却是无价之宝,引得无数英豪竞折腰。江湖上流传着很多关于它的传说,它是我国历史上价值连城的美玉,有着最颠沛流离的经历,它不只是一块石头,它就是和氏璧。下面就跟着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编一起来揭开和氏璧的神秘面纱——

(一)宝石问世

话说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一天他路过楚山,看见一只凤凰栖息在一块石头上。心想:凤凰不栖息在无宝之地。凤凰下面一定有宝物。于是,卞和立马上山,在凤凰栖息处仔细寻找,果然发现一块璞玉。

卞和思来想去,觉得还是把宝物进献给楚厉王比较好。于是带着璞玉觐见楚厉王。厉王得知有人想献宝物,十分高兴,很爽快地就答应了,派玉工去检验真伪。谁知意外发生了:玉工认为这“宝物”仅仅是一块石头。厉王一听被耍,不由卞和辩解,立马下令砍去卞和的左腿,放逐出国都。卞和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他坚持认为这块璞玉是无价之宝。

不久,厉王去世了,武王即位,卞和决定再一次觐见。武王出于谨慎,让玉工前去检查一番,结果玉工仍然认为那是一块石头而已。武王一听这个有“前科”的人拿着石头来糊弄自己,下令砍去右腿。

失去双腿的卞和继续坚强地生活,他坚信这璞玉的价值,只是还没有遇到“伯乐”而已。楚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很奇怪,就派人去问:“天底下失去双腿的人不少,为什么你这么悲伤呢?” 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失去双腿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而伤心啊!”文王便下令剖开璞玉,果真是一块美玉。文王感叹卞和的忠贞,也愧疚先王对其的误解,于是下令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之璧”,也就是传说的和氏璧。

这块石头传奇般地降临到人间,在拉开帷幕的第一场戏中就用卞和致残给人类降了“下马威”,那么,在今后的历史舞台上,它又会谱写怎样的悲欢离合,演绎怎样的祸福命运呢?

 
 
(二)张仪沉浮

楚文王得到和氏璧后,把它珍藏在楚国的王宫里,这一藏就是四百多年。到威王时,相国昭阳灭越立大功,威王便把这件 “天下共宝”赏给昭阳。昭阳兴奋异常,在湖边开赏璧大会。

会上,正当贵客们举怀畅饮、对这件“天下共宝”啧啧称奇时,忽然有人大呼:“湖中有大鱼!”人们争相奔过去,却什么也没有看到。等众人失望而归时,却惊异地发现和氏璧不见了!大家这才明白是调虎离山之计。有人说,是门客张仪最后一个去湖边的;也有人说,是张仪建议到湖边开赏宝大会的。许多信息反馈到昭阳那里,相国也认为张仪嫌疑最大,命对张仪严刑拷问。

且说这张仪,是苏秦的师弟,二人同在鬼谷子门下。苏秦先出道,当时已经挂了六国相印。而张仪投靠楚国相国昭阳,自张仪到来,昭阳手下的门客们都认为他“贫而无行”,如今遇到这档子事,便把嫌疑的矛头指向张仪。

张仪被被打得体无完肤,牙齿都掉光了,又被扔到粪坑里,门客在其身上小便。昏死过去后,昭阳下令把他扔到郊外喂野狗。也许是命不该绝,苏醒后的张仪从准备把他扔到城郊的人手里买回自己一条命,发誓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牙齿掉了,但只要舌头在,我就有翻身的机会!”

在苏秦的帮助下,张仪逃到秦国,做了宰相,成了历史上的“连横之父”。发达后的张仪逼杀相国昭阳,终于得报大仇。后来还做过魏国、楚国丞相,真乃“书生一怒诸候惧”。

和氏璧是影响春秋战国历史的第一张米诺骨牌,这张牌在昭阳的赏宝大会上击中了张仪,促成张仪相秦。和氏璧利用人类的贪婪,影响着我们的历史。

接下来,它又将会引发怎样的风波?

 
 
(三)完璧归赵

楚国与赵国联姻,和氏璧被当作聘礼送给赵国,从此和氏璧换了主人。可人怕出名猪怕壮,赵国得到和氏璧的消息不胫而走,秦昭襄王听说后立马就打起歪主意,写封国书给赵惠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市作交换。这下可难坏了赵惠文王:给吧,就怕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不给吧,秦国国力强,赵国百姓又要遭受兵火洗礼。于是宦官缪贤给惠文王推荐了蔺相如,惠文王就问蔺相如如何应对。蔺相如说:“用十五城交换和氏璧,不答应,理亏在赵国;答应交换,秦国如果不兑现,理亏在秦国。两个对策比较,只能让秦国理亏。给城,就把和氏璧留在秦国;不成,完璧归赵。”于是蔺相如充当外交官去秦国交涉。

相如来到秦国,奉上和氏璧,秦王见如此宝物,自然是爱不释手。相如见秦王压根就没交换的意思,这样下去只能是“璧城两空”。于是灵机一动说:“大王,此璧虽好,但是也存在瑕疵,请为大王指出来。”于是秦王交给相如,相如立即拿起璧依靠着柱子,怒发冲冠道:“大王想交换和氏璧,赵国上下都认为秦国在开空头支票,主张不要交换。但是臣以为,老百姓交往都以诚信为本,何况大国之间!而且,因为一块玉的缘故就和大国结下梁子,不符合我国利益。于是赵王斋戒五日,让微臣前来秦国。而现在,我看大王并没有交换城池的意思,所以微臣就拿回和氏璧。如果大王执意取回,那么我就在此玉石俱焚!”说完就装着往柱子上撞。

秦王怕弄坏宝物,立马让人拿来地图,敷衍着“指地为赵”。相如看出来秦王并无诚意,但是不能拆穿,就说:“赵王当时是斋戒五日,大王也应该斋戒五日,且以国礼相待,然后微臣自会奉上。”秦王知道强取是不可能了,就答应了。回到下榻宾馆,相如让随从化妆,带着和氏璧回国了。五天后秦王知道和氏璧已经回国,但已无可奈何;攻打赵国吧,想到赵国有廉颇、蔺相如之类的栋梁之才,胜算不大,于是作罢。这样,相如依靠个人智慧成功地实现了完璧归赵。

在群雄逐鹿、纵横捭(bǎi)阖(hé)的战国年代,和氏璧自然不可能永久归赵国所有,那么它的下一位主人又将会是谁呢?

(四)皇权象征

光阴荏苒,公元前228年,秦王政十九年,秦国消灭赵国,和氏璧也随着历史变迁来到秦国。始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的丰功伟绩,实施了一整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为了体现自己至高无上的权力,决定把和氏璧制成一种皇权象征物。

相传,咸阳玉工王孙寿经过几个月精研细磨,把和氏璧制成一个边长为4寸的正方形,然后,始皇便让擅长书法、石刻的丞相李斯在上面刻字。对于玉玺上所刻之字,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据韦矅《吴书》记载:玺方四寸,上句交五龙,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但《汉书》对于底部的文字有不同说法,云为“昊天之命,皇帝寿昌”。不管是哪一种,都可以看出这是为封建皇帝服务的,是帝王向全天下宣示自己权力的最好的广告词,意思是皇帝受命于天,既长寿,又昌盛。秦始皇希望他的王国,一世然后二世,二世然后三世,世世相传,永垂不朽。

只是可惜秦王朝仅传二世,秦始皇的美梦破灭了,但玉玺的神话却传承了下来。一提到玉玺人们就会想到封建皇权,于是玉玺就成了至高无上权力的象征。历代帝王皆以为玉玺是天下传承的重宝,得到它,象征自已是受命于天;失去了,则可能象征自已的王朝气数已尽。如果有谁做了皇帝,却没有传国玉玺,则会被讥讽为“白板皇帝”或“白板天子”,为世人所轻。秦以后的几千年,玉玺作为皇权的象征,引发了多少亲情倒戈、皇位之争……

(五)群雄夺宝

既然是至高无上的皇权象征,被世人惦记那就在所难免了。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心想从自己开始,江山永固,传于后世,至于无穷。可是算盘打得不太精,接班的秦二世是个败家子,搞得天下大乱,自个儿也没好下场,被宦官给杀死。即位的秦王子婴没坐几天,汉高祖刘邦就打进咸阳。这样,玉玺到了刘邦手里。

刘邦摸着这玉玺,也不由得打起歪主意。孰料,没摸多久,项羽也风风火火地来到咸阳。没办法,打不过人家,纵使千百个不愿意,但还是把玉玺拱手相让。但刘邦到底也非等闲之辈,不甘于此。于是,楚汉之间战争爆发,几年之后的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的项羽被杀死,权力又回到刘邦的手里。

出来跑,迟早要还。西汉这些皇帝是一代不如一代,到了末期,王莽也开始觊觎玉玺,在完全控制了国家权力后,王莽派手下前去逼迫太后,太后万般无奈,拿出玉玺往地上一扔,玉玺被磕掉一角。就这样,拿到玉玺的王莽建立新朝。

好景不长,刘秀打着皇室宗亲的旗号反抗王莽,由于用人得当,势力逐渐强大。在歼灭割据势力后,刘秀慢慢地开始做起皇帝梦。称帝是称帝了,可没玉玺啊。于是刘秀加强了对王莽的打击,最后终于消灭了王莽政权。有了玉玺,这皇帝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转眼来到东汉末年。由于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下降,各地诸侯势力大过了中央,以董卓、袁绍为代表的诸侯开始争斗起来。董卓为了躲避诸侯联军,决定迁都,结果慌乱中把玉玺给遗失了。后来孙坚风尘仆仆地赶到洛阳,在巡视过程中发现了玉玺,认为这是天降祥瑞,于是打道回府。《三国演义》中讲道,孙坚用玉玺向袁术“典三千兵马”,到江东创建了吴国。而拿到玉玺的袁术自负袁家位列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所以他做了皇帝。可惜只做了一年,兵败而死。袁术被灭,玉玺归了曹操。

那么,引发无休止血光之灾的“国宝”玉玺,到了一代枭雄曹操这里,又将会上演怎样的历史争斗呢?

(六)历史谜团

且说这玉玺到了曹操手里,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未称帝,却是大权在手。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汉献帝被迫禅位于曹丕。曹丕创建了魏国,令玉匠在传国玉玺上刻“大魏受汉传国玺”七个字,明明是巧取豪夺,却非要说是对方自愿,实在是欲盖弥彰。不过,好景不长,司马家族统一天下,玉玺也就来到了晋朝。

晋朝这些皇族,喜欢窝里斗。八王之乱搞得晋朝乌烟瘴气,到晋怀帝的时候,这玉玺就被前赵的刘聪给抢到了;赵石勒把前赵给灭了,得到了玉玺,建立后赵;后赵为慕容俊所灭,玉玺被戴施捡到而且派人送回晋朝,于是玉玺又回到晋朝。后来刘宋代晋,玉玺也就过渡到了刘宋……这南北朝的国家可以说是走马观花,宋齐梁、北齐、周依次坐庄,实乃不同年代、不同角色演出的同一出历史闹剧。

隋、唐朝的领导人都争夺到玉玺。唐李渊还改“玺”为“宝”,此后传国玉玺改名为“传国宝”。可到了五代,这玉玺便失去踪影。传说玉玺最后一次出场,是后唐时石敬唐叛乱,后唐主李从珂携传国宝登上玄武楼“玉石俱焚”。

象征着至高无上权力的玉玺,就这样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直到现在,玉玺的下落依然是个千古谜团。文化意义上的玉玺早就不存在了,只是,江湖上关于它的传说却一直流传不息。

见证过无数荣华富贵、刀光剑影的和氏璧,用它辗转波折的传奇经历书写了一部封建王朝争斗史。昭昭冥冥,福祸相伴,历史带走了鼓角争鸣,带走了功过是非,但和氏璧散发在人间的神秘之光却不会熄灭,值得后人久久品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名玉“和氏璧” 究竟下落何处?
《芈月传》中被吐槽的和氏璧到底是什么鬼
手剁了?没事,还能剁脚
传国玉玺:中国第一国宝的传奇一生
和氏璧是环状的,怎么雕琢成秦始皇手里四四方方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千古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