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间充质干细胞的起源与发展

间充质干细胞(MSC),是一类起源于中胚层的成体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潜能,经诱导可分化为多种间质组织,如骨骼、软骨、脂肪、骨髓造血组织等。

20世纪70年代,Friedenstein等从骨髓中分离出一种纤维原细胞,并证明其可在 体外大量扩增,并具有定向分化的特征。

1991年,Caplan教授首次提出MSCs的概念,他也被业界称为“间充质干细胞之父”。此后,MSCs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1995年,Lazarus等第一次将MSCs运用于临床。

2000年,Erics等首次报道了从脐带血中分离培养出MSC,并认为其不仅能提高造血干细胞的骨髓归巢和早期造血恢复,还具有免疫原性弱的特性。

经过这几十年漫长的发展,大量的体外和动物体内实验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对许多疾病具有潜在治疗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干细胞储存”的十个问答
间充质干细胞输入身体后将何去何从?
干细胞八大病症专题治疗——肺纤维化
干细胞的衰老是人体衰老的根源
免疫系统疾病的干细胞疗法(图)
干细胞:2023年抗衰老治疗的新突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