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这是你的意念在唱歌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想在台上闪耀,往往需要下苦功夫。而当艺术碰上科技,你只要用意念去想象,就能成为音乐家!


有一个装置,不仅能读取你脑中的意念,还能将你的脑电波信号转化为音符,继而演奏成音乐,让你体会一把什么叫“真·躺赢音乐家”,这个装置就是:脑音器。


脑音器的发明者不是科学家,也不是技术宅,而是一个热爱音乐的精神学家托马斯·德埃尔,他把音乐和脑部生理学结合起来,创造出了脑音器,一个既是乐器,也是生物反馈装置的,艺术领域与科学的创新结合体。



这个通过电极追踪大脑信号的头盔就是脑音器,是一个无需动手就可以利用脑电波进行音乐创作的工具,你只要戴上它,然后躺在一张舒服的椅子上,就可以通过合成器,用自己的意念来创作音乐,甚至可以不用任何动作去指挥一支爵士乐队。



是不是非常神奇?当然,除了能用于演奏音乐之外,作为华盛顿大学精神科学家的德埃尔表示,虽然一开始只是想发明一种新乐器,但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发现,或许脑音器也能在医学领域发挥治疗作用。


特别是针对患有神经系统失调、中风或脊髓损伤等行为障碍患者,或者能够帮助他们进行运动障碍治疗或是提供一种,除了语言与行为动作之外的交流表达方式。



对于有多发性硬化(MS),中风或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运动障碍可能让他们很难或根本无法播放音乐,甚至像正常人一样行动都非常困难。


尤其是对那些活跃的音乐家们来说,这种遭遇会让他们更加痛苦,因为失去音乐的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他们的标签。



而脑音器就是他们康复治疗的理想工具。德埃尔认为,脑音器通过帮助患者学习如何使用大脑不同部位来创作音乐,将有可能成为一种很好的生物反馈治疗设备,为神经治疗贡献更大的可能。


脑音器的工作原理


脑音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极帽将阿尔法脑波转换成音符,随后与脑动电流图(EEG)连接,借助大脑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音乐算法,来记录两种信号合成的音乐。


一种信号是后主节律(PDR),当用户通过睁开或闭上眼睛去控制音乐时,能够从大脑的视觉皮层中产生。μ节律是来自大脑运动皮层的第二种信号,当用户通过想象中的动作来控制音乐时产生。


当用户用思想去控制音乐时,脑音器会收集这两种信号并进行处理,然后将使用者脑中幻想的音乐演奏出来。



使用脑音器仅仅需要简单的思考,只要连接上设备,用户所需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想象。例如用户想象抬起左脚时合成器就能够产生更高的声音,抬起右眉时就能生成一个较低的声音,然后脑动电流图能够随时捕捉大脑运动皮层的信号,通过脑音器把这些想法转化为音乐。


未来持续探索的道路


德埃尔并不是第一个想到用大脑信号转换成声音的人。


在20世纪60年代中叶的音乐创作鼎盛时期,音乐家卢西埃就尝试过使用大脑视觉皮层去控制打击乐器。进入2007年,也有其他研究人员使用脑波系统举办过水下脑波音乐会。



目前脑音器虽然还处于测试阶段,但仍有着非常值得期待的发展前景,因为这个创举将会让每位用户拥有对音乐的绝对控制权。


德埃尔预计也许未来EEG设备将会更便宜也更易携带,在任何一个电子商店都能很方便的购买到脑音器。或者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作曲家,将头脑中幻想的音乐实时传送到智能手机或网站上,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音乐创作并用音乐来认识彼此。



而且目前如果更多的人想要一起体验这项创新,可以将KAGURA增强现实(AR)数字音乐软件接入英特尔实感摄像头,动态识别人体运动和手势。


用户就可以在不知道如何演奏乐器的情况下演奏音乐。摄像头会跟踪用户手部位移信息并传送至处理器,将其转换为声音,让你可以“凭空奏乐”。


科技的终极目标是拯救生命,不仅仅是身体,更是治愈心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做梦!真的可以用意念演奏乐器
国内首例!他用意念喝可乐!
全球首例!瘫痪30年后,他竟能“自主进食”了
【中枢神经系统】皮层层状坏死
医学界医生站
人的节奏感是怎么形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