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冬小麦是我国一些地区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那冬小麦如何施肥才能高产呢?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冬小麦的高产施肥技术。

冬小麦需肥特点

起身至拔节是氮追肥的关键期冬小麦返青后至抽穗前,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养分吸收量迅速增加,这是决定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的关键期。因此除了将全部有机肥、磷、钾肥和一部分氮肥作基肥外,大部分氮肥主要作起身至拔节的追施。

植株个体和群体矛盾突出冬小麦是单株分蘖的越冬作物,每亩有效穗数与亩产量密切相关。但分蘖期对氮肥敏感,过量施用容易造成无效分蘖增加和植株倒伏。小麦的长势和分蘖还与品种特性、播种量和播种质量、土壤肥力和墒情、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有关。所以春季追肥要根据苗情因地制宜,分别进行综合管理。

轮作施肥要两茬统筹兼顾冬小麦多与夏玉米等轮作,在施肥上应该考虑轮作施肥特点,将两茬作物视为一体。科研和实践证明,两茬高产作物的施氮量大致相当,但磷肥应该主要施给冬小麦,钾肥主要施给夏玉米。小麦播前适当深耕不仅能满足冬小麦的需要,还为后茬夏玉米的根系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冬小麦施肥技术

具体做法是,首先要明确施肥田块所在的种植区域,将近3年连续高产的平均产量再提高10%-15%作为目标产量,然后查找相应的施肥量。关于肥料分配,有机肥和磷、钾肥全部作基肥;对氮肥强调施肥重心适当后移,除了西部雨养旱作麦区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华北雨养冬麦区55%作基肥外,其余多数麦区,基肥施氮量不超过总量的一半,其余主要作追肥,在起身至拔节期施用。

因地制宜

冬小麦苗情是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和生产管理等综合表现,要以右表为基础,根据具体苗情,分别采取不同的水肥管理措施。

对返青前亩总茎数小于45万,叶色较淡、长势较差的三类苗麦田,应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春季追肥可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返青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250克发蔸快(促进分蘖,矮化,防止后期的倒伏),第二次在拔节期随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返青前亩总茎数在45-60万之间,群体偏小的二类苗麦田,在小麦起身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对返青前亩总茎数在60-80万之间,群体适宜的一类苗麦田,可在起身后至拔节期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12-15公斤;对返青前亩总茎数大于80万、叶色浓绿,有旺长趋势的麦田,应采取中耕镇压,减少氮肥施用,控制群体旺长,预防倒伏和贪青晚熟。一般可在拔节后期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此外,要考虑地区特点:在北方和西部地区,对旱茬麦田,要适墒整地和播种,随耙随播种;在小麦后期进行一喷三防,即将适宜的化学农药与尿素、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混合或配合喷施,以达到防病虫害、防干热风、防早衰和增加粒重的目的。在长江流域和南方地区,春雨较多但拔节期时有干旱,既要排水防涝又要灌水防旱。

以上就是冬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的一些介绍,种植冬小麦的朋友,可以参考以上方法施肥的技术,结合当地的种植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地进行施肥。

“C两优0861”是大北农金色农华培育的超级杂交稻新品种。产量冠军,品质冠军,水稻穗长27厘米,每穗平均360粒,110厘米高,132天熟期,紫梗分蘖强20个以上头,均产1600-1800斤,低产田1400斤,高抗稻瘟病,四年未见稻曲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技术】冬小麦追肥,尿素应该怎么选择?
冬小麦高产施肥
全国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红薯栽培施肥技术要点,需要请收藏!
小麦种植前整地技术环节
专家详解作物科学施肥“三原则”——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综合管理 (分享自 @农民日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