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阳节的由来与发展

重阳为农历九月九日,两阳相重、日月并应——有着九九归一、一元复始的意义,因其吉祥的寓意,重阳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中非常重要的节日。

在孝亲、祭祀之外,重阳节还有赏秋登高、晒秋宴饮等的习俗,它寄托着国人对健康长寿的祈愿,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表现。


重阳由来已久,最初源自古代先民对于天地、星象的祭祀和崇拜。

季秋之月,重阳之日,大火(大火星)入库,处在乾坤转换之时,即乾德刚健,坤德柔和,乾坤兼备,是乃吉象。

正如《易经》中所说“群龙无首”——和我们现代的解释不同,这里的群龙无首反而很好。

意思是群龙各尽自责、各显所能,团结互助,将个体和群体的潜力发挥到极致,无需龙首领导,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


何为“大火入库”呢?大火(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主星),是古人判断季节、确定生产时间的重要坐标,我们经常说的“七月流火”即大火星西行,预示天气转凉。

古代人通过观察日月星辰的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星宿”,即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一方位有七颗星,且分别对应着四种动物。

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了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

每年随着春耕开始,苍龙七宿开始在东方夜空逐渐上升,夏季它则在南方天空,秋天时开始在西方隐退,标志着天气将寒,冬天时则隐于北方地平线以下。


苍龙心宿二即古人所称“大火星”,是天蝎座的主星,它是一颗临近死亡的红超巨星,但是亮度很高,属于一等星。

重阳到来,心宿二开始隐退,提示人们寒冬的脚步已然不远。

星象崇拜方面,古代在广东、江苏、浙江、云南等地,均于农历九月一日至九日连续九天举行九皇会,即““重阳九皇会,北斗延寿辰”。

北斗九皇由北斗七星和左辅、右弼构成:《玉匣记》中写道,九月初一到初九为北斗九星的生日,世人礼拜,有无量功德。九皇会影响很大,在民间逐渐演变为礼斗之俗。


除了星象崇拜之外,重阳之时,仲秋已至,此时也是秋收祭祀的最佳时节。

农历九月,秋收之时,祭拜天地,祭祀祖先,以示尊重——更多是一种感谢天地、感恩祖先、祈求丰收及健康长寿的活动,由此而衍生出宴饮、登高等内容。

重阳节最初记载于《吕氏春秋·季秋纪》,其中写道——九月丰收,宰杀牲畜,祭祀天帝,祭奠祖先,用以感谢上天和祖先的恩德与庇佑。

除了秋收祭祀,重阳节还源自于古人求取长生的愿望,汉《西京杂记》中记载古人为求取长生,在此日采集服用药物并举办宴饮庆祝活动。

同时,三国魏文帝曹丕的《九日与钟繇书》对此也有记载,其中说到九月九日,日月并应,顾称重阳,为求长久,享宴集会。

重阳辟邪消灾、登高远眺的习俗源于东汉方士费长房的故事。

话说汝南(今河南南阳)有一个叫桓景的人,随费长房游学累年,在重阳前夕,费长房预测他家中有难,让他速回并做红色锦囊,盛放茱萸,系于手臂登高并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于是他们全家便在九月九登高,待傍晚回家后,发现家中的鸡犬牛羊全部暴死,无一幸免,他请教师父才知道是牲畜代人而死。

同时,也有桓景跟随费长房学艺,师父给他茱萸叶、菊花酒斩杀瘟魔的传说。


后来人们也模仿桓景,在重阳节登高远眺、佩戴茱萸,以求辟病消灾。

实则重阳秋高气爽、日丽风清,正是适于登高赏秋的时节。

古人认为此时“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登高可以趁气升仙,于是,金秋九月便成为登高远眺的首选,而后引申为强身健体的功效。

同时,茱萸气味辛辣芳香、性湿热,治寒去毒,适于佩戴预防疾病,所以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习俗。

重阳赏菊习俗古已有之,但陶渊明让其居于重阳节C位。

农历九月为菊月,陶渊明是菊友,亦称“九月花神”,他高洁脱俗,隐逸不羁的性格和菊花非常契合,他的田园生活,让人们敬仰和艳羡。

庄子化为蝴蝶,陶潜自成菊花,秋菊盈园,寄怀于言——陶渊明的菊园每天都有很多人来拜访,苦于应付,他曾写道:“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

于是,菊花在重阳盛开,人们在重阳赶来赏菊、饮菊花酒、吃菊花糕,不亦乐乎。


在古代,人们将菊花看作长寿花,会赠送菊花祝寿,如魏文帝在重阳日赠送菊花为钟繇祝寿。

《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菊花在清雅之外,其所制作的菊花酒还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汉代,三国、明代等的古籍中均有关于“菊花酒”的记载。

菊花酒由菊花与糯米、酒曲酿制而成的酒,古称长寿酒,它甘凉沁心,有养肝、明目、健脑、延缓衰老等功效,成为重阳必备、延寿去病的“吉祥酒”。


值得一提的是,在唐代,重阳节正式成为普天同庆的官方节日。

市井生活丰富多彩的宋代,重阳节则热闹非凡:《东京梦华录》中就有关于北宋重阳节盛况的记载,即九月重阳众人赏菊数种(万龄菊、桃花菊、木香菊,金铃菊)。

酒家还将菊花设计为类似于菊花走廊,菊花洞府等造景,不得不说老祖先的浪漫我居然一无所知。

其中还有关于重阳糕的记载,以粉面蒸糕,插剪彩小旗,嵌入石榴籽、栗子黄、银杏、松仁等,还会弄一个粉制狮子,放在糕上,十分有趣。


重阳糕也称五色糕、菊糕,没有固定的制作方法,据说在重阳日的早晨将糕放在儿女的额头,口中念念有词,就能祝愿子女百事俱高,这也是重阳糕制作的本意。

有的重阳极为讲究,会做九层宝塔状(对应九月九),上面还要做两只小羊(意为重阳),再插上小旗,点上烛灯,即点灯、吃糕为“登高之意”。

明清时期,宫廷也食花糕,皇帝还要去万岁山登高揽胜、以畅秋志,清朝时,除了以上风俗,还会将菊花枝叶贴在门窗,用以“解除凶秽,祈求吉祥”。


而重阳发展到现代,一些农村还保留了“晒秋”的习俗。

在湖南、安徽、江西、广西等山区的村民,因为地势复杂,平地较少,只能利用房前屋后和窗台屋顶来晾晒农作物,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就是其中比较有名的秋景。

秋色宜人,碧空如洗,高处的农作物,红的热烈,黄的饱满,色彩浓重,层层叠叠。

这种特殊的生活场景经常被画家、摄影家记录,也成为秋日游人的最爱。

那些明艳的色彩,蕴含着生活的厚味和丰收的喜悦,映衬着山色和房屋,如同一幅画卷,这是中国农人的平凡生活里因地制宜的智慧,也是他们辛勤劳作中独有的浪漫。

在重阳的由来和发展,习俗和风物背后,不可错过的一定是关于重阳的诸多诗词。

这其中,有凄清萧瑟、悲秋别情的孤寂哀婉;也有羁旅乡愁、伤时忧国的痛楚怆然;亦有壮阔绚丽、振奋激昂的豪情旷放。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李清照 〔宋代〕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清愁无限,龙脑香气从金兽炉中袅袅而出。玉枕纱帐,凉气浸透,把酒黄昏,暗香盈袖,帘卷西风。

重阳佳节,清冷孤寂,词中未着一笔愁,却充满思念之愁:云雾之浓是愁,瑞烟袅袅是愁,玉枕纱帐是愁,夜半黄昏是愁,把酒赏菊是愁。

最后,人比黄花瘦——更是将“愁”字推向极致,奇特的比喻将思念一并托出,成为经典绝句,这是关于重阳思亲之愁。


重阳之愁除了思念亲人,还有忧思家国之愁

杜甫的《九日五首》:“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黑猿哀哭,白雁难来,异地飘零,思念亲人,遭逢战乱,衰老抱病。

其中感时伤世的家国情怀,悲壮苍劲让人感怀。

文天祥的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万里飘零,孤身囚禁,窗外梧桐,忆及故乡,多想像天空中大雁一样自由翱翔。

流水落花,也许有些是无法阻挡的,但他心中的信念和忠诚未改,满腔遗恨,龙山梦中。


在重阳的秋愁之外,更多的还有那样旷达的秋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情怀!

白居易的重阳宴席,菊花金黄,白菊如霜,将自己与白菊做比,白头翁入少年场,却未曾感伤,反而融入其中,快乐难挡,如同白菊尽情绽放着属于自己的美好。

《定风波·重阳》苏轼(节选):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登临翠微,江涵秋影,快意大笑,菊花满头,古往今来谁不老,何必触景伤情,享受当下最为美好!

不愧是苏轼,乐观旷达,禅意十足的人生,让后人赞叹。


采桑子·重阳

毛主席〔近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古往今来,有太多吟诵重阳的诗词,最为喜爱的要数主席的这一首《采桑子·重阳》。

战地黄花在硝烟炮火后的秋风寒霜中,带着不可阻挡的生命力、香气四溢——那是革命终将胜利的希望和象征。

秋风劲爽,摧枯拉朽,雄浑刚健比柔和的春光更有力量;“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秋水澄碧,漫天云霞,瑰丽无比的壮阔。

他是诗人更是战士,慷慨激昂,豪迈旷放,充满了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唤起人们为了理想而奋斗的豪情满怀!

每到重阳,蓦然良久,丰收时节,归家时刻——游子该归去了,即使行囊空空,即使心灰意冷。

大地映衬着夕阳的残红,秋暮的萧瑟灼人心痛,这是一个比中秋更让人念家的日子,带着漂泊和无家可归的落寞。

唯有家乡的酒,浓烈入喉可以释放哀愁,唯有家乡食物,香甜质朴可以抚慰内心。




《春秋》有述:皋鱼宦游列国,归而母卒,泣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遂自刎死。

皋鱼宦游归来,母亲逝去,他悲泣自刎——也许这就是父母在,不远游真正的含义和最为悲伤的注解吧。

时光无情,父母也以目之所见的速度老去,总希望给予他们应有的陪伴,却因为各种原因不断地推迟,错过。

生命中总是充斥着太多未曾珍惜,却已经来不及的遗憾。

愿大家都能更多地关心和陪伴长辈,你能分给他们的已然不多,但在他们眼里,也许你有时就意味着一切。

重阳是清冷的,也是热烈的,有菊花香气,也有蟹酒厚味。生活的味道总是浓淡相宜,也许这就是时间教会我们的意义。


每每看着街上的老人,感受着他们的温暖,想到他们曾经也拥有那样火热的青春,为这个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牺牲;

他们是谁的子女,谁的父母,为他们的亲人带来了生命中无尽的美好和希望。

对于他们我们应该在敬意之后多些温情和体恤,更多地陪伴和理解,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快乐地度过老年时光,愿最美不过夕阳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追溯重阳』九九又重阳,与重阳节有关的道教文化精讲(含视频)——白龙王许少峰(锋)
重阳节│古人是如何过重阳节的?
过了这么多年重阳节,今天才真正读懂了重阳节!
【田老头讲坛】重阳节的来源和介绍
重阳敬老,重阳桀石习俗的故事由来
登高、赏菊、插茱萸丨说说这些重阳节习俗的道教背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