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树泽:彻底看透银行这门生意,保护你的资本安全

树泽:彻底看透银行这门生意 来自树我直言 04:59


导读

银行这门生意究竟是如何运转的?金融业全面开放,未来中外机构同台竞技,作为用户如何选择?本期分享给你'三高一低'原则,树泽教你彻底看懂银行这门生意。


上次我们说到,中国的金融行业将迎来更大力度的全面开放,未来中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技,用户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更多的选择,作为用户,我们更加关心资金究竟应该放在哪家机构更安全;


作为投资者,始终考虑的是资本配置在哪儿回报更高,因此这件事和人人都有关系,我们的讨论就从这里开始。


大家可能都喝过摩卡咖啡,摩卡有三层,最上面是牛奶、中间层是巧克力、最底层是浓缩咖啡。



银行这门生意就像摩卡咖啡,最上一层是盈利,中间一层是坏账准备金账户,最下面一层是权益,是属于股东所有的货真价实的资本。


银行这门生意的本质是在管理风险,所谓管理风险,就像咖啡师在调节摩卡咖啡三层的比例一样,银行也在不断调节它自己这三层的结构。当不期而至的风险发生,首先亏的是最上面的第一层盈利;


假如说盈利都贴了进去,那么就到了第二层准备金账户,那些激进经营的银行,坏账拨备不足,准备金不够,那么第二层防火墙会失效,风险直接穿透进入第三层,股东的资本就直接受到威胁。


因此,按照这个摩卡结构,无论是作为用户还是投资者,可靠的银行是盈利能力强、准备金充裕,同时还不断充实自身资本金的银行,因此,中资外资其实并没有分别,关键是它自己选择了怎么样的经营战略,这具体体现为'三高一低'的原则。


  • 高总资产收益率

  • 高拨备覆盖率

  • 高资本充足率

  • 低坏账比率


首先,高总资产收益率。为什么我们没有像通常看一个生意时,选择去观察股东权益回报率呢?因为后者有一个投机的办法,就是通过大举借债,疯狂加杠杆,也可以提高股东权益回报率。(ROE=ROA*杠杆)而在看待银行这个生意时,靠加杠杆来提高回报并不是一个可靠的选择,


因此,一家金融机构有高总资产收益率,那么它就可以在少加杠杆,少承担风险的情况下,给股东带来高的回报,这就是可靠的金融机构。中国和美国的银行,总资产收益率的中位数都是0.8%左右,能超过1%就算是优秀的经营水平。



其次,高拨备覆盖率。这是银行调节会计利润最常用的方法,我们经常能看到一家银行财务报表异常靓丽,利润增长加速,很可能是它减少了坏账准备金,它和利润的关系就像是跷跷板一样此消彼长。


中国的银行因为普遍比较谨慎,大部分给坏账预留的准备金达到1.5倍以上(五大行),甚至2.6倍(招行)的都有。相比来看,美国的同行们胆子更大一些,比如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之一,富国银行,它给坏账的准备金,就只有1.3倍,比中国的水平低很多。


最后一高,是高资本充足率。大家常常困惑于:银行们都那么赚钱了,怎么还老是要不停补充资本金问市场要钱啊?!越富越抠,这样真的好吗?


其实这是和它的商业模式有直接关系的。银行这个生意是靠走量来实现增长的,因为利率的决定权并不在银行手里,而利率就是银行这个生意的建议零售价。你不能改变零售价的情况下,你只能依靠卖的更多来实现增长。



如何卖的更多呢?想要多给企业贷款,就需要更多的向储户吸收存款,而储户存款是银行的负债,因此,银行的负债越多,规模越大,等于杠杆越高,风险越大。


你常常听到新闻里讲,金融行业去杠杆,就是这个意思,因此,那些不断补充资本金,尤其是能用低成本补充资本金的银行,在竞争中有很大的优势。


资本充足率,其实是在试图衡量,做这门生意,你自己出资多少?自有资本占多大比重,肯定是自己拿钱越多,风险越小,都拿的是别人的钱,本金一点点,那肯定风险巨大。


这一点上,美国的同行有略微优势,美国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16%以上,中国的银行比较优秀的第一梯队在15%左右



三高讲完了,最后一低,说的是低坏账比例。那么如何做到坏账低呢?除了放贷有风险,审核需谨慎之外,现在主要都要拼谁的算法先进。


因为坏账是一个组合管理的问题,只要资产组合足够分散,就可以在不降低收益的情况下,大幅降低风险。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肯定是正确的。


最后总结一下,银行这个生意本质是在管理风险,在未来更加开放的大背景下,我们在寻找的是盈利持续稳定,经营保守,同时符合以上'三高一低'原则的公司。以上方法,无论您是一个银行用户,还是一个投资者,同样适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贷. 真经】教你一招: 探查哪些p2p网贷自融陷阱迹象...
7天上手P2P-小白课堂第六节;自融,究竟是什么?
识别P2P自融,避开90%的坑!
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策略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初探
金融监管接轨的“松紧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