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秋风老师近体诗基础知识讲座(五)

这节课,我们来说一下,律诗的用韵
韵,就是韵脚
我们大家知道

诗,就要押韵
律诗,对于押韵的要求是,
只能用平声字做韵脚

因此,在所有平收的句尾上,
都要用韵
因此,也称平收的句子,为 韵句

韵,是指什么呢?
简单的说,就是同韵字

用我们现代汉语的发音标准,就很容易理解了
这就是,具有同韵母的字

比如  鸦 ya 家jia  花hua  
每个字的汉语拼音的后边
都有一个相同的韵母 a

这个韵母,就是他们共同的韵脚
这就是说,具有相同韵母的字,就是同韵字

所有的诗歌,乃至顺口溜,
基本上都是押韵的
这是用我们今天的发音标准去理解的。

诗,从一开始,就有了押韵的要求
比如,我们最古老的诗集,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但是,虽然那时的诗,已经讲究押韵了
但是,当时乃至后来很长时间里,却没有一部统一的韵书
一直到了三国时期

魏国李登编撰了 《声类》十卷
不分韵部
只是以五声来分别字音

应该说,这时候起,才真正有了分别五音的韵书
我们知道,古时候的发声标准,氛围五声
分为五声
除了和我们现在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外

还有入声

至于这本声类十卷,有没有细分出其中的 韵部,因为已经失传了,后人无法去做深刻的研究


一直到隋代,
音韵学家陆法言,和颜之推,薛道衡等人根据前人编撰的几种韵书,
编订了《切韵》五卷,并成为后代韵书之基准,

唐宋时期,诗人用韵,以及当时编撰的韵书,都是以《切韵》为蓝本。

比如 在《切韵》的基础上,修订了《唐韵》 

宋朝时,又根据《唐韵》修订了《 广韵》

因此说,唐代的人,是以《唐韵》为基准的。
而唐韵,是以《切韵》为蓝本而修订的
因此,《切韵》是最早的,具有权威性的一部韵书

再到后来
宋人 刘渊 根据《唐韵》 《广韵》 
编撰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合并206韵为107韵,


也就是说,《唐韵》,《广韵》已经很详细的划分出了韵部
因为刘渊是山西平水人
因此,又称他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为《平水韵》

清朝初年,又重新修订了《平水韵》  称为 《佩林诗韵》
也就是 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平水韵》

在平水韵中
我们能发现一个问题

为什么有好多用我们今天的普通话发音标准
读起来并不是同韵的字
却也在一个韵部里呢

还有好多,我们今天读来,原本是同韵的字
甚至同声的字,在平水韵里
却不同部呢

比如, 支 和 危
在我们现在的读音中
并不同韵
但在平水韵中,却同在一个韵部里
而 东,和 冬


我们现在的读音
完全一样
但是,在平水韵里
却分属两个韵部
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刚才说过

在《切韵》以前
诗人用韵,基本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因此,诗人只是按照自己当时的发音习惯来做韵脚
和我们现在一样
中国这么大
各地的方言差异也很大

如果诗人们,都按照自己当地的方言去写诗

那就乱了
因此,必须制定一个由国家统一的标准

切韵,就是当时的统一标准韵书
这就是说,不管你是说什么方言的诗人

都必须用这个标准去写

而唐人的《唐韵》
是在《切韵》的基础上,修订的
这就是说

不管唐朝时期的语音是不是有了变化
其用韵的标准,还是以《切韵》为标准
前人怎么写,后人就怎么去写

到了宋代的《广韵.》也是这样
《平水韵》和《佩林诗韵》依然沿用着前人的标准


这就是很多我们现在读起来,并不同韵的字
在平水韵里却同部
很多现在读起来,同韵甚至同声的字
在平水韵里,却不同部


因为我们现在所用的韵书
是以唐代的发音标准为准的
唐以后,宋,元明清


尽管经历了千年,尽管语音上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都是按照唐人的标准来写的
我们现在,用平水韵做诗词,当然也不能例外

我们开始说过了
格律诗,只能用平声字 做韵脚

这就是说,律诗,在韵脚上

其实,只用平水韵中的 平声部  做韵脚
平水韵里,平声,分为三十个韵部
分别为,上下十五部

比如,上平声 一东,二冬,三江.......等等

这里的 上下部,以及,一、二、三
没有特别的意义
只是一个排序
并没有谁厚谁薄的问题


这点,大家先记住
也不分阴平,阳平
也就是我们现在俗称的 第一声和第二声
都统称为 平声


律诗,只能用平声做韵脚
而且,一首诗,只能用同一个韵部的字
作韵脚
这就叫,一韵到底
一首诗里,所有的韵字,都必须出自一个韵部
不允许中间换韵


即使现在读起来,同韵,甚至同声的字,不在一个韵部里,也不行
在唐代的律诗中
很少见混韵的诗
但,由于我们知道的原因

律诗,就第一句而言
有四种基本格式

这四种句式,其中就包括两中 仄收 的句式
仄仄脚  平仄脚 

而在这两种句式中,是不用韵的
那么也就是说

实际上,律诗的首句,可以采用平收,入韵
也可以采用 仄收,不入韵
因此,律诗对第一句的要求,比较宽松
在 采用平收的句式中
首句,可以借用邻韵
举例说
如果,一首诗,用《平水韵》中的第二部,二冬 作韵脚的话
那么,平收的第一句,也可以借用一东

李白的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   (一东)
桃花带露浓   (二冬)
树深时见鹿    
溪午不闻钟   (二冬)
野竹分青霭
飞泉挂碧峰   (二冬)
无人知所去
愁倚两三松。 (二冬)

全诗,所采用的韵脚是,上平声 二冬
第一句采用了平起,没有用,二冬的韵脚
而是借了,一东 的韵字 中
虽然没有真正的一韵到底

但,借的是 首句平收  的出句
这也是允许的。
这里,我们要说的是
刚才说过
平水韵中的 上下部
以及 每个韵部的 一二三之分
没有特别的意义
只是排列顺序
因此,借用邻韵
也不是 一东 就只能去借 二冬
这里的 邻 
是,读音相近的意思
并不是 一东和二冬是邻居关系的意思
这点,大家记住

当然,在用韵上
后来,特别是到了宋代
也派生出了好多变体
比如,隔行借韵等等

严格的说,都不是正体格律诗
关于平水韵 的 《平声三十韵》
我们群空间上有
不熟悉的群友,可以去群空间里找

我们是学习诗词的群,因此,既然学古,我们今后,也只按《平水韵》为准

以上,是用韵的标准

总结起来,两点

第一,律诗必须用平声做韵
第二,律诗必须一韵到底,借韵,只限于平收的首句

下面,我们接着要说到是

律诗,在用韵上的一些注意事项 以及 规则

首先,
在一联中
什么是一联?
我们第一课就说过
律诗,每两句为一联
前一句,为出句,又叫 上联
后一句,为对句,又叫 下联
那么,第一项 的规则就是
在同一联中
不能有和韵字同部的字出现
比如,五言诗 

比如,五言诗 
一联十个字
分别为,出句五个字,对句,五个字
假如 出句这首的话
又假如,对句中,采用了 一东 做韵脚
那么,在前边的两句中
不允许再有哪个字,出自一东
这样,也就是说
律诗,一韵到底
每联的韵脚都是一东
那么,也就是说
除了韵脚外
在全诗凡不是韵脚的位置上
不允许再有 与韵脚 一东 在同一个韵部里的字出现
听懂了吗?

你采用的韵字,只能在韵脚上出现
不允许在韵脚以外的地方出现
比如,你用 一东里的字作韵脚

那么,其他不是韵脚的地方,就不能有一东里的字出现
【一东】东同童僮铜桐峒筒瞳中衷忠盅虫冲终忡崇嵩菘戎绒弓躬宫穹融雄熊穷冯风枫疯丰充隆窿空公功工攻蒙蒙朦瞢笼胧栊咙聋珑砻泷蓬篷洪荭红虹鸿丛翁嗡匆葱聪骢通棕烘崆 


明白了吗

为什么要这样呢?

原因是

每句,或者说是 每一联

都是要突出韵脚的
这就是为什么诗词要押韵的原因
每联,突出的字,是韵脚
这样,才能使诗,在读起来,有和谐的感觉

但,如果中间有了个字,和韵脚相同
就破坏了这种和谐

这叫 挤韵,
是要避免的

分别为,出句五个字,对句,五个字
假如 出句这首的话

又假如,对句中,采用了 一东 做韵脚

那么,在前边的两句中

不允许再有哪个字,出自一东

这样,也就是说

律诗,一韵到底

每联的韵脚都是一东

那么,也就是说

除了韵脚外

在全诗凡不是韵脚的位置上

不允许再有 与韵脚 一东 在同一个韵部里的字出现 

你采用的韵字,只能在韵脚上出现

不允许在韵脚以外的地方出现

比如,你用 一东里的字作韵脚

为什么要这样呢?

原因是

每句,或者说是 每一联

都是要突出韵脚的

这就是为什么诗词要押韵的原因

每联,突出的字,是韵脚

这样,才能使诗,在读起来,有和谐的感觉

但,如果中间有了个字,和韵脚相同

就破坏了这种和谐

这叫 挤韵,是要避免的

第二点

即使不是韵字

在一联中

也不能出现同韵的字

什么意思呢? 

这些都不行 
为什么呢? 
他俩读音相近,
在同一联中,会相互干扰 
这也是要避免的 
我们知道,律诗的仄收句,是不入韵的
比如,平起式 的首句

第三句是 仄收

而仄收的句子,是不用韵的

但,就是不能用与韵字相同韵母的 近声字

举例

假如我们还是用 一东做韵脚

那么,在仄收不用韵的那句

最后一个字,就不能用和东相近的 仄声字

比如 韵字用了 东

仄收的句子,句尾再用 洞

这叫 撞韵,

也是不允许的

简单的说,不入韵的最后一个字,离韵脚远点

这节课后,我们就要开始练习句子了

经常限韵,练习句子,就很容易记住大多数的韵字了

从明天开始,我们就可以限韵炼句了

第三

倒韵

在语言习惯上

不能颠倒的字

为了押韵,颠倒过来使用

这是不允许的

比如,安然  二字是不能颠倒的

为了押韵 写成 然安

这就是 倒韵,是不允许的

不惑就是不惑,不能为了押韵,写成 惑不

第四 
韵字 意思相同 
在同一个韵部里有很多意思上,相同的字 
比如 芳 、香
 同在七阳
都是 香的意思

忧、愁 同在 十一尤 里

都是 愁 的意思

这就是,意思相同的字

不能用过了 芳、转身在来用 香

或者,刚用过 忧,又用愁

因为他们意思相同

这样用,势必会使两句的意思重复

第五,我们初学者要注意         尽量的选用宽韵      避开窄韵

什么是 ,宽窄呢?

避开哑字
有很多字,读起来,不是很响亮
甚至读感上很压抑,
这些字,就属于 哑字
用这样的字做韵脚,会使你的诗词
在读感上,不响
因此,要避开
多选用读音响亮的字做韵脚
以上,大家都听懂了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近体诗的押韵
诗词讲座(五)
古诗的用韵
问天居诗词写作讲义第04讲:讲师★无情剑客(1521001148)
律诗的用韵及其他
为什么有人说,你原创的律诗押韵是古韵,平仄是新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