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本位——探究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物资学校专业教研室 曾丹)

2008-3-20

    摘要: 中职学校要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根本。

    关键词: 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就业竞争力  课程改革

    中职学校要创办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必须通过职业活动(或模拟职业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以任务驱动型的学习为主的实践过程,在一定的知识和理论指导下,使学生获得现实职业工作场所需要的实践能力。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培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增强其就业竞争力的根本。职业教育办学应与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的现状相适应,长学制、学历化、以职前养成教育为主的职教模式,由于对市场需求与技术进步的反应不够灵活,便显现出与市场需求脱节、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弊端。主要表现在:

    1.专业设置脱离市场需求,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社会需求的变化。课程特点表现为“学科本位”,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辅以一定的技术课程和实践训练,追求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系统性、严密性,轻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课程系统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目前,多数中职学校仍相当程度地保留着此类模式,教学内容脱离企业岗位的实际需要。

    2.师资队伍对教学的适应能力差。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教学理念,仍然沿袭注入式教学,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难以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轻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以笔试为主的考核方式不能正确评价一个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反而会引导学生死记硬背,走人应试教育的误区。

    3.专业课程教材存在严重缺陷。当前符合中职教育教学特点的教材偏少,由于教材的编者缺少对生产和经营实践的深入了解,缺乏对职业岗位群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的科学分析,因而编写的教材明显存在体系不明晰,内容交叉、重复、陈旧,针对性差,脱离实际等问题。

    由此,中职学校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我以为可行的措施有:

    一、更新教学理念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先导

    教师必须重新认识中职教育的性质和特征,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

    中职教育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满足职业岗位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培养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具有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中职教育应从某个职业岗位群出发进行职业分析,明确支撑起职业或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从而确定教学改革的课程;必须具有明确的操作应用性,中职教育应重视实践教学,构建与企业紧密联系的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教学模式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能力是关键,而素质与人格则是根本,三者是统一的,以此为指导才能构建以职业技能训练和岗位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第一,以“能力本位”课程模块教学为主。教师应坚持基础理论够用为度,适当降低对理论课的学习要求,强调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减少理论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以解决课时少和经典理论高深而导致学生难以掌握之间的矛盾。第二,丰富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教师个别教学,并全天开放图书馆、实训室、计算机房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空间。教师应创造条件进行现场教学,对照实物进行理论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改革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研讨式教学法,它既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能力,又能使学生学会学习,适应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要求。研讨式教学过程和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动态性,为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第四,树立“人格本位”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养成。教师不但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引导学生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的及未来的职业生涯。

    三、优化教师素质结构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

    中职学校能否办出自己的特色,关键就在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教师应成为教育观念新、创新意识强、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超的“双师型”人才。“双师型”教师是指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实践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这就要求原来的专业理论教师要深人企业第一线,熟悉本专业的作业流程,并能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以适应中职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的要求。

    四、完善教材建设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保障。

    教材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主要依据。中职学校的教师可以利用自身教学实践优势,编写实用性强的教材。教材编写应以“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技能要求和知识要求为培养目标,注重知识点和技能点的有机结合,着力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技巧。对知识点、实习材料、工艺要求、操作步骤、加工方法、质量要求等都应明确要求,用以指导学生技能的形成。专业教材应做到围绕技能训练这个中心,多学科相互渗透,以模块为体例编写。

    五、加强实践教学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以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借鉴国内外中职学校实践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建立模块式、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实训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训练三大模块;其次,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课程,并制定每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最后,根据每门课程的实训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划分为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基本训练单元,每个训练单元都对应一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必须有项目单、项目卡、项目报告等。实践教学一定要把对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既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又注重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品质的培养,全面提高毕业生的素质。

    六、改善学生评价制度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器

    在中职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强化应用型技术人才的质量意识,必然要改革中职的考试方式和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当前,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一般采取三种考试方式:闭卷、开卷考试、课外论文。闭卷考试特别是以客观题为主时,不利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卷考试中,学生一般不会主动认真复习,评卷的公正性、客观性较差。课外论文的考试中,教师忽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检测,评分的主观性较大,工作量大。面对诸多考试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坚持中职教学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指导原则,不同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考试方式。专业课考试中,应采取闭卷、课外论文、技能面试等综合形式,促使学生既巩固知识又训练能力。

    参考资料: 《职业院校物流专业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文件汇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综合职业能力培养
中外职业教育的几种教学模式
“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
中职院校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潘家俊:专业群的组群逻辑与建设攻略
[理论探讨]校长应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