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想道德修养》

 

    “思想道德修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据专科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综合运用相关的学科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的一门课程。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主要任务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大学生进行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理想情操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内容是: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审美等素质的培养及学习成才、择业等方面的修养。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意义: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沿着正确的道路修身成才;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正确掌握思想道德修养的理论和方法,加强自我修养。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基本方法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将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继承中国革命传统道德相结合;重在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防止死记硬背和形式主义。

一、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新历程

    1.把握大学生活的新特点

    大学学习阶段是青年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确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是走向社会的准备阶段,是人生发展的新历程。

    大学阶段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由家庭为依托改变为独立地参与学校的集体生活;学习特点发生变化,由一般的简单记忆和反复训练转变为专业性的系统学习和独立思考;人际交往环境发生变化,由原来狭窄的人际交往转变为新的更为广泛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活的认识发生变化,由对大学的美好想象转变为单调紧张的现实生活。认识和把握这些变化,才能顺利度过大学生活。

    2.确立发展的新目标

    一个成功的大学生的首要条件是将个人的奋斗与祖国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统一起来;根本条件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尽快确立自己发展的新目标,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全面素质包括合格的政治素质、科学的思想素质、良好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和现实可能性,制定全面素质提升的新的发展目标,才能成为成功的大学生。

    3.积极把握人生新历程的主动权

要积极把握人生新历程的主动权,自觉地及时地确立新的发展目标;正视自我,正视现实,加强意志磨练,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加强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参加营造新的班集体的活动。

二、自觉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1.心理素质及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心理素质主要是指人在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通过人的情绪、气质、意志和态度表现出采的一种浅层次的社会意识。在本质上,它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一种具体反映。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期的发展过程中,正处于智力、求知欲和创造力发展的高峰。他们的心理特征,既有趋向成熟和稳定的积极的一面,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的消极的一面。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应是处于一种持续、高效而满意的心理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正确的自我意识、健全的统一人格、开朗而轻松的心境、坚强的意志、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的学习和生活态度等。

    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关系到学习生活的正常进行,关系到社会化的进程和自身潜能的发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败。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矛盾与冲突

    当今大学生常见心理矛盾主要表现为一般心理失衡、常见心理障碍和主要精神疾病三个层次:表现形式主要有:自卑心理、孤独心理、焦虑心理和苦闷心理四个类型。这主要是由大学生面临的独立性与依赖性、理想与现实、寻求理解与心理闭锁、性生理发展提前与性心理发展滞后等矛盾所造成的。

    大学生心理异常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理遗传因素、客观环境因素及主观个体因素。大学生产生上述心理矛盾与冲突是正常的现象,是他们在走向成熟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

    3.心理健康调适的主要途径

    大学生要预防心理疾病,矫正不良心理,增进心理健康,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学习心理健康的常识;塑造高尚的个性品质;掌握心理调适的具体方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加强审美素质的培养

    1.审美概述

    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对人的本质力量的肯定和确证。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展开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特性以及具体表现这一特性的人的才能、智慧、情感等本质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在人类的实践对象和创造物上体现出来,这就是美的本质。形象性和感染性是美的两个最显著特征。

    审美,就是人对美的事物的欣赏、评价、追求和创造的活动。审美活动是一种认识和创造的统一。审美标准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用来判断对象美丑的准绳。审美在大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审美活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审美能够启迪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开发思维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欲,净化人的灵魂,培养高尚情操。

    2.培养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审美观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客体的审美价值的总的评价和看法。正确的审美观是指导个体科学进行审美活动的先决条件和价值导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要坚持“真”、“善”、“美”的统—,创造美和享受美的统一,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

    大学生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特点:对生活环境中美的事物具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创造美的热情。其审美活动呈现出一定的群体特征,如浪漫、多样和易变。

    大学生提高审美素质的途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强审美理论的学习,二是积极开展审美

  的实践活动。

    3.努力塑造大学生美的形象

    充满青春朝气是大学生突出的精神风貌。这主要体现在形体、姿态和表情上。大学生的典型风貌特点是:热爱锻炼,活泼开朗,热情自信,时刻表

  现出自己充满青春朝气的形象。

    增强修养风度美。修养风度是一个人德识才学诸方面素质在行为上的外化,是人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风采和气度。大学生的修养风度美主要表现  在日常生活中良好的仪表神态、言谈举止以及在待人接物中良好的素养。

    塑造人格心灵美。塑造高尚的人格、美好的心灵,也是加强大学生审美修养的主要任务,这一任务需要长期不断地坚持完成。

    四、正确处理人际交往、友谊与爱情

    1.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是人们为了某种需要而运用各种方式进行的互动过程。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由人的个性进行调节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和集体主义思想的形成,为大学生成才创造条件。

    大学生要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必须把握成功交往的原则与技巧,创造良好关系的条件与氛围,善于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友谊的获得与培育

    友谊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而形成的一种美好亲密的情谊。共同的理想、志向、追求,是真挚友谊的基础,共同的兴趣爱好是联结友谊的重要因素。友情是人类特有的感情,是鼓舞人进取、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育友谊的必要条件是人际关系中的诚实交往和热心奉献。

    大学生在交往的过程中,只有增强友谊意识,加强个人修养,才能获得真正的友谊。

    3.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爱情是男女之间基于共同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而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稳定和专一的感情。爱情观是人们对爱情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大学生在读期间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摆正爱情的位置。正确处理恋爱挫折和失恋问题。

    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与人的本质

    人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生命活动的历程。人生观则是人们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涉及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对这些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不同的人生观。人生观是一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在阶级社会和存在着阶级的社会里,人生观是具有阶级性的。人生观制约人生道路和方

 向,对个人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本质的是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确认识人的本质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前提和基础。人的本质自私论,混淆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抹杀了人的阶级性,否定了人的本质的历史性。

    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观的重要问题。社会是人类在一定的物质生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

    2.确立正确的人生目的

    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关于人生行为的自觉意识。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经济地位不同,其人生目的也就不同。人生目的决定人生的根本方向和道路、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最科学最正确的人生目的,是新时代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责任。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3.培养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人生态度是人们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和教育引导下,通过生活实践和自身体验逐渐形成的对人生的基本认识和行为趋向。它包括对人生总体的评价、对痛苦和欢乐的判断、荣辱意识和命运的观念。人生态度分为积极、进取、乐观和消极、颓废、悲观等。

    大学生应具有的人生态度是科学务实的、积极进取开拓有为的、乐观自信豁达大度的。应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在困难目前表现出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

    人生态度的形成取决于客观和主观多种因素。大学生只要加强学习和修养,更新观念,坚定信念,勇于奋斗,就能培养科学的人生态度。

    六、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1.人生价值观及其导向

    人生价值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也是人的一生对社会、他人及自身需求的满足。它是现实社会关系的产物。在现实生活中,积极为社会、为他人奉献出创造性的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点。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把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起来,并在为社会与他人的积极奉献中满足自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道路。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价值取向多样化,但社会的价值导向必须是一元的。大学生要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人生价值导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人生价值的构成包括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各对价值之间的关系是统一的。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人生幸福的实现,有利于个性品质的培养,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

    2.人生价值的选择和评价

    人生价值取向的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人生价值评价是一定社会或阶级用来调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进行人生导向的重要形式。正确的人生价值评价是社会进步的杠杆,可以帮助人们找到判别人生是非成败的标准和根据。

    人生价值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人生价值评价的主要标准是劳动和奉献。

    人生价值评价应具有客观性、全面性。人生价值评价要运用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大学生要自觉认识和抵制错误的评价标准,抵制金钱标准和权力标准。

    3.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实现人生价值的主客观条件。客观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及意识形态、舆论、环境等。主观条件包括:坚定的信念,全面的能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等。

    人生价值是在履行责任中实现的,在义与利关系统一的基础上实现的。

    七、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以善恶评价为标准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行为规范体系由道德原则、道德核心和道德基本要求等组成。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三个方面: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促进集体和个人的不断完善。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应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社会主义利益观,自觉克服和抵制个人主义。

    “五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领域的道德规范。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坚持为人民服务,就要从自身做起,从本职工作做起,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起着规范人们行为、倡导优良风气、净化社会环境的重要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以德治国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同时注意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的道德成果。

    八、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1.道德品质及其形成与发展

    道德品质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在个人观念和行为中的体现,是一个人在一贯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它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要素组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人格完整和成才立业的重要条件和内容。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不断的道德认识的深化、道德情感的升华、道德意识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以及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的过程。

    2.努力实践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践行公民道德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行为要求。“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应是每个公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在这些规范中,诚实守信是公民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全社会公民道德建设的重中之重。

    3.加强道德修养,提升道德境界

    道德修养是人们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道德要求在个人品质和情操方面的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养成,需要发挥好学、多思、自省、克己、慎独、积善等个人内在的涵养功夫。大学生应积极参与到现实的社会活动当中,在实践中提升道德境界,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

    九、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具有实现可能性、时代性、阶级性、超前性等特征。

    理想有多种类型。最基本的理想是社会理想,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利理论主张和思想见解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状态,信念具有稳定性、执著性等特征。

    理想和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为人生发展提供方向。理想信念是巨大的精神力量,对人生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它为青年的成长提供奋斗目标、前进动力、政治方向和精神支柱,有助于增强凝聚力,

    2.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

    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党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纲领。共产主义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它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党的最低纲领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国各族

 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是辩证统一的。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引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要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社会主义社会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光明的前途。

    3.为崇高理想而奋斗

    大学生应该立志高远,树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在实现理想的奋斗过程中为人民建功立业。

    要正确认识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曲折性,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将理想变为现实是艰苦的,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艰苦奋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准备。要克服在理想认识上的误区。要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在实现理想信念的奋斗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这是大学生成才的根本途径。

    十、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1.爱国主义的内涵和作用

    爱国主义是以忠诚、热爱、报效祖国为内容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包括爱国的情感、爱国的思想观念、爱国的行为三个层面。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具体的,必须把它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

    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们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民族进步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爱国主义思想是通向共产主义的桥梁o

    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主旋律。

    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热爱祖国与热爱中国共产党相统一,爱国主义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相统一,爱国主义与自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相统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必须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态。既要反对狭隘的民族排外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的民族虚无主义。

    3.做坚定的爱国主义者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须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要了解祖国历史,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

    当代爱国青年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懈努力,努力成才,在艰苦的创业中报效祖国。

    十一、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1.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

    职业理想是对符合自己意愿的工作种类以及所要达到的成就的追求和向往。职业理想对人生的巨大影响作用是:可以坚定职业信念,强化职业感情,巩固职业意志,调整职业行为,鞭策人们增加工作自觉性,勤奋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引起就业形势和就业方式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就业方式呈现多样化。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

    职业选择是个人对所从事的工作的挑选。面对就业新形势,大学生在职业选择时应该遵守如下的原则:树立职业无贵贱的职业观;要正确评价自己,避免择业的盲目性;服务社会,为国所用;扬长避短,灵活掌握;因人而宜,主动选择;全面权衡,分清主次等。

  2.职业道德和从业态度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基于职业特点所应遵循的特定的行为规范。它是一种内在的力量,激发人们的敬业精神,调节人们的职业行  为,鞭策从业者忠于职守、勤奋踏实地搞好本职工作。

    从业态度是从业者在内心深处对职业的执著追求和认真工作的稳定状态。爱岗敬业就是对自己的工作爱敬虔诚、专心致志、勤奋上进、忠于职守的思想境界。具体表现为有巩固的专业思想、强烈的事业心、勤勉的工作状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大学生要培养和坚持爱岗敬业的从业态度,这是事业成功的内在要求。

    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在艰苦的环境条件下,不畏艰辛,奋发图强,通过顽强的工作摆脱困境、争取胜利的思想品格和行为作风。发扬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既是一种品质和作风,又是一种重要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应从多方面培养。

    3.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成长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调配实行择优录用的原则。要求员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具有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奋斗精神:要敬业爱岗,任劳任怨;要戒除浮躁,甘于“平凡”,决不好高骛远。

    面对新的社会就业形势,大学生要有理性的把握。要面对现实,客观地评价认识自己,审时度势,权衡和选择自己的合适位置。

    择业要从适应社会需要出发,不可主观地“自我设计”。要注重选择能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和机会,不要计较眼前的困难和艰苦。要注意克服贪图虚荣、享受、安逸的思想倾向和挑肥拣瘦的心态。

    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走向社会。培养自己的“归属意识”,以单位为“家”;在工作中,要适时展现自己的才干;要经得起挫折的打击;要向人民群众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把理论知识转化成工作能力,有向实践学习的求实态度;有“不耻下问”的谦逊心理,身在平凡,但要奋发进取,追求人生的辉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思修答案整理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真题及答案【最新】
大学思修考试题库
追求人生价值
绝密!自考思修必会20题
思修重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