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沮丧萝卜坏得快?“鸡汤教育”是坑娃还是有营养
壹笔·作文

“见到你真高兴,有你这样的朋友在身边,好开心!”“真讨厌,滚一边去,看见你心里就来气。”成都某小学的学生们,对着一个萝卜说赞美的话,而对另一个萝卜则使劲骂。原来,这是学校师生为期一个月的实验,让孩子们用不同的语言对待两颗萝卜,感受语言对萝卜生长的作用。实验结束,学校给出的答案是:被骂的萝卜比被赞美的萝卜坏得更快一些

而这样的教育方式也引发了争议:有人认为这样伪科学式的“鸡汤”不应该存在课堂中,也有人认为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是一种引导教育,很生动。

【媒体观点】

反对方

强扯“鸡汤”的教育只是伪科学

来源/中青评论

这样的萝卜实验,其答案恐怕不是源于师生对实验数据的科学分析和理性判断,而是来自主观层面的“自我发挥”。如果沮丧萝卜比赞美萝卜坏得快,那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如果反之,则表示被赞美的萝卜过于骄傲,不思进取。

这些道理都没什么毛病,也是教育应该传递、学生应该领悟的,但道理产生的过程是欠妥的。教育和生物学领域专家所言,植物生长与人的语言并无关系。所以,这样的实验和相关结论,不仅有强扯“鸡汤”之嫌,还玷污了科学精神,干扰了学生的正常思维。

萝卜教育可以视为一种心灵教育,对学生产生心灵慰藉和引导的作用。然而,偏偏通过科学的口子去搞这种教育,只会搞得科学不像科学,鸡汤不像鸡汤,呈现出“唯心”的状态。以伪科学来讲道理,结果只会是弊大于利。

“萝卜实验”可以做,但与其让学生赞美与批评,不如让他们注重观察和思考,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萝卜变坏的原因,将心灵鸡汤课变成一趟科学兴趣课。

赞成方

小学“萝卜实验”真就毫无价值?

来源/红辣椒评论

当一群孩子面对萝卜说着不同性质的语言,其所想到的,绝对不是什么科学规律,而是实实在在的真切感受。当“沮丧萝卜”比“开心萝卜”长得坏时,孩子们会得出言语可以给人带来伤害,同样也可以给植物带来伤害,即便后者从科学角度而言站不住脚,但当孩子已经意识到语言会给植物带来伤害时,其行为习惯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从而对植物多一些尊重和关怀,从儿童成长角度来说,这样的教育效果,显然是很有意义的,一个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教育实验,并非就毫无用处,对于儿童而言,我们需要用形象生动的言语去教导他们,至于科不科学的问题,不妨等着儿童再长大些再去探究。

显然,这项实验之所以会引发争议,原因就在于校方给出了一个很死板且与事实不符的结论。教育的过程本就是预设性和生成性的统一,并且很多教育的契机需要在真正践行当中才会体验得到,校方错就错在不应该站在成人角度,给出一个静止的结论,从而引起大众非议。但从实验本身而言,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比起实验本身,学生受到的教育更应值得关注。

网友的质疑虽有道理,但只是站在成人角度的一厢情愿,真正俯下身子去看那群和萝卜对话的孩子,看着那群孩子的成长和变化,也许又会发现,这个看似不合科学的“萝卜实验”,却给孩子们上了很生动的一课。

【考题链接】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鸡汤”与“反鸡汤”,已然成为网络上的一大热点。有人喜欢在朋友圈里转发各类心灵鸡汤,有人则对此嗤之以鼻,更有甚者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和证伪。鸡汤党和反鸡汤党最爱在如何面对自身失败的问题上较劲:当你又丑又穷时,鸡汤党鼓励你只要努力就能迎娶白富美,反鸡汤党则直告你这是白日做梦;当你没有成功的把握时,鸡汤党会说“你是最棒的”,反鸡汤党却会说“先掂量掂量自己”。鸡汤党喜欢进行心理按摩,要你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而反鸡汤党总会给你当头一棒,令你认清现实。

对于这种“鸡汤”与“反鸡汤”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并联系现实,写一篇议论文,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套作和抄袭。

【分类立意】

方向一:“鸡汤”养育心灵。

心灵鸡汤风靡大江南北,几乎占据了绝大部分人的微信朋友圈,这本身就说明鸡汤类美文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重要的精神食粮。本题第一个立意方向可由此生发开去。材料中关于鸡汤党在面对自身失败问题上的积极态度,如“只要努力就可以”“你是最棒的”“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之类的正能量,都可以作为阐述的要点。此外,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可能,鸡汤党又是如何积极定义成功和幸福的,也可作为辅助材料,共同佐证鸡汤养育心灵的观点。

方向二:“鸡汤”弱化心智。

在题目材料中,反鸡汤党对转发各类心灵鸡汤嗤之以鼻,甚至专门对心灵鸡汤进行调侃、解构和证伪。这就为本题提供了第二个立意方向。心灵鸡汤固然可以激励人,安抚人;但换个角度看,不顾现实条件和个体局限,一味鼓动人向前冲,往往会酿成种种悲剧,而面对得不到的东西重新定义,转而用一种虚幻的方式去获得,则又有阿Q精神胜利法之嫌了。这个立意方向可紧紧抓住鸡汤文的非理性特点,揭示其在弱化人的心智上的毒害。

方向三:“鸡汤”无辜,喝者有责。

“鸡汤”与“反鸡汤”针锋相对,势同水火,若用简单折中的方式来提炼另一种观点,则无异于各打五十大板,反而丧失了鲜明的立场。其实,“鸡汤”本身是丰富复杂的,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对有些人是补品,而对有些人可能是毒品;有时养育心灵,有时则弱化心智。因此,“鸡汤”本身可以说是无辜的,它起什么样的作用取决于喝“鸡汤”的人。倘能这样思考,就可以跳出看问题非黑即白的窠臼,用一种更为宽广的视野来审视“鸡汤”问题,确立本题的第三个立意方向。

参考拟题:小心喝那些“带骨头的鸡汤”,里面有“双刃剑”;这些职场毒鸡汤,慎喝;感情世界里,这些鸡汤慎喝;“鸡汤”慎喝,小心太油。

【你的观点】

你认为学校应不应该采取这样的教育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高考作文预测:鸡汤与反鸡汤,绝佳好素材!
充斥在微信朋友圈里最讨人厌的5种人,你最受不了哪种
我为什么憎恶心灵鸡汤?(下)
十一道心灵鸡汤
心灵鸡汤
一切从改变开始(心灵鸡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