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气温回暖,可别忘了春捂!3个地方要捂好,顺时养生还防病

立春一过天气都暖和了不少,这不,全国都回暖啦!

感觉身边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了春的味道,不少小哥哥小姐姐都换上薄外套,开启了春天模式。

可一直记得长辈们说的“春捂秋冻”,那么这句从小听到大的俗语,真的靠谱吗?

“春捂”到底靠不靠谱?

人体经过寒冬之后,在冬天厚衣服的保护下,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整个血液循环相对缓慢,抗病的能力也相对比较弱,所以在早春记得千万不要匆忙脱衣,而应该根据天气的变化一件一件地减

还可以通过运动“捂一捂”,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来达到稳固阳气的作用,但这些还远远不够,只有正确“春捂”才能达到养生目的哟。

“春捂”捂对位置才是关键

老话说“寒从脚下起”,是因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很容易遭到风寒的侵袭,所以传统养生主张,春令衣着宜“下厚上薄”。

首先是捂头,头为“五阳之首”,最易散热,容易使热量由此丢失;

其次是捂背,背为阳中之阳,风寒之邪很容易透过背部侵入人体,兼之与气血“命脉”心肺相邻,故其保温显得格外重要;

还有就是捂腹,胃肠病患者和患有妇科病的女士,则更要注意腹部的保暖。

“乱捂”可不对,春季穿衣指南一起get下

温差大于8℃,不要急着减衣,立春后最短也要“捂”10~15天左右,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早早脱掉棉衣不仅容易受寒,还会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

15℃ 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持续在 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可以适当减少身上的衣物,但注意需逐渐减少。

当然啦,“捂”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体质,老人或体质偏寒的人可多捂几天,身体素质比较好,那你可以选择少捂两天。

如果感觉“捂”到身体出很多汗,不妨早点换装,否则“捂”出汗后,再被冷风吹反而容易着凉。

这里需要提醒,“春捂”只是一种被动防御,要想健身防病,还要坚持参加户外体育活动。

讲究科学饮食和起居有常,保持良好的精神情绪,才能达到增强机体适应力,和抗病力的目的。

那春季怎么来养生呢?别急,都已经整理好啦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生别忘了注意这些

第一 开窗换气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是预防感冒的好方法。

第二 饮食清淡

以吃植物的嫩芽、应时蔬菜为主,忌油腻、生冷、黏硬食物。

第三 睡眠充足

春季适宜夜卧早起,一般保持在晚上10点半左右入睡即可,早晨6~7点左右起床为宜。

第四 调畅情志

不要总是“紧绷绷”,学会自我调控和驾驭好情绪,遇到不开心的事不要生气,并及时进行宣泄。

所以说 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不是一成不变的,春捂不等于一味的多穿衣服,而是要以自己本身感到舒适为主。

天渐暖雨渐多,春捂还得多穿衣服,顺时养生,大家都要健康呀!

参考文献

[1].春季养生话“春捂”[J].人大建设,2017(01):63.

[2].春季健康生活小常识[J].建筑工人,2019,40(03):27.

[3].正确“春捂”不感冒[J].湖南中医杂志,2020,36(03):18+27+136.

[4].春捂秋冻有学问[J].防灾博览,2017(05):86-8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秋季喝茶养生总是不到位?记住3个原则:顺己、顺时、顺季
《黄帝内经》的顺时养生经
中医按摩养生有讲究顺时按摩为泻逆时为补
四季之终,宜清补、静养
顺时养生
《黄帝内经》8大养生智慧:顺时令,养气血,活出精气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