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名将周瑜先祖世系承接考证

三国名将周瑜先祖世系承接考证

周 毅(贵阳)

     三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今安徽省庐江县)人也。其出身士族,少与孙策为友。后归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创立孙氏政权。策死,与张昭同辅孙权,擢前部兵马大都督。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军南下,周瑜与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军于赤壁。后病卒,年三十六,其精音乐,时有“曲有误,周郎顾”美誉。

    赤壁之战为中国战争史上著名战例,乃弱军战胜强军著名战役之一,故当代伟大军事战略家毛泽东尤为推崇,其军事巨著中多次提到赤壁之战。毛泽东不仅推崇赤壁之战,益赞赏赤壁之战指挥者周瑜。称:“赤壁之战……大敌当前,谁人挂帅?还是后起之秀周瑜挂了大都督的帅印。”(见陈晋主编的《毛泽东读书笔记》)周瑜不仅才华横溢,且英俊美貌,为人宽宏大量,不与人斤斤计较,《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曰:“初,瑜见友于(孙)策,太妃又使(孙)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三国志》引《江表传》曰:“(程)普颇以年长,数凌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周瑜这位军事指挥天才、英雄杰出人物,为历代所称颂,至今仍家喻户晓,然其家族姓氏源流,恐怕知之者不多,故本文将考证研究其祖源。
 
       一、周瑜祖父为汉太尉周景
 
      《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曰:“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然明内阁首辅、翰林大学士解缙在《吉水桑园周氏族谱序》中有考证,该谱序曰:“世皆曰乌东系出公瑾,而不知公瑾何以有后于乌东,彼不知读史者指公瑾为都乡侯,有以公瑾为汉周景从孙,以忠为太尉,以异为洛阳令,则又读史《三国志》误之也。瑜实景孙,而陈寿以为从孙,忠非太尉而曰太尉;洛阳令晖也而以为异,且晖、异遇害董卓而陈寿亦不知,故曰寿误之也。”历朝江西、湖南、贵州、湖北、安徽、浙江、四川、江苏等省周瑜后裔修谱皆曰“荣生兴,兴生景,景生异,异生瑜”。笔者拙著《中华周氏族史》亦从解缙之考证。
 

   二、周瑜为汉初绛侯周勃嫡裔

 


             庐江舒周氏是否沛国周氏嫡系亲传?正史无载,惟靠谱记。主要根据湖南祁阳《敦睦堂周氏族谱》、江西吉水《泥田周氏族谱》、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安徽《桃园周氏宗谱》、江西萍乡《罗丘周氏族谱》等综合考证承接,尽量做到取之有据,力求与史实相符。从大量谱书资料取证看,庐江舒周氏家族世系,实应承接沛国周氏家族世系。正如湖南祁阳敦睦堂四修《周氏族谱序》曰:“乃汉有条侯周亚夫而‘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该谱四修《滨谱序》曰:“我周之先,谓发源于绛侯。”清翰林院编修苏廷魁为该谱序曰:“稽周之得姓,自帝喾生后稷至太王邑于周,文王以周为氏,子孙遂为望族。汉有甪里先生、绛侯勃事载汉史,自是而后,名世迭生,支分派别,各有谱牒。祁阳周氏则系出都乡侯,公瑾公次子胤,袭封侯爵,《周氏源流考》记载甚详。”江西吉水《吉州周氏祠谱序》曰:“史称成周自后稷启宇,忠厚贻谋,历千余年而陕辱定鼎,大封诸姬,遂为海内周姓肇基之始。汉兴而有绛侯、条侯父子继承,安刘定难。迄于三国,有若大都督公瑾破曹赤壁而移镇巴丘,再传为都乡侯胤,徙封庐陵,遂为吉州周氏发源之始。”清吏部尚书朱轼《泥田周氏族谱序》亦引用上述史料。江西安福二修《蜜湖周氏族谱序》曰:“汉兴,有绛侯勃、条侯亚夫相继为相。至三国时有讳瑜字公瑾者,为吴名臣。”萍乡《罗丘周氏族谱·探周姓源流·考我族先祖》文中介绍《龙溪周氏族谱》曰:“是尊汉初勃公为始祖:而勃公是东周末帝周赧王之后……勃公九世孙景公为汉县令,居安徽庐江舒,景公子异,景孙周瑜为三国吴大都督。”福建《浦城汝南周氏家谱》亦认为“三国吴前部兵马大都督周瑜为汉初绛侯周勃后裔”。四川《遂宁日报》在报道《遂宁周氏族谱》时有较详记述:“这本族谱记载了黄帝、颛顼、帝喾、后稷及周朝各王在位年限,至汉初,一代名将绛侯周勃也出自这个家族。到三国时代,东吴都督周公瑾联刘抗曹,谈笑之间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成为周氏家族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周瑜死后,他的儿子周胤谪居庐陵,他的后代先是迁到袁州(今江西宜春市袁州区),后来又返回庐陵祖籍,世代繁衍,家族人丁兴旺,仁人辈出。” 安徽《桃园周氏宗谱》及浙江《山阴前梅周氏宗谱》世系中就详细记载有周勃、周亚夫到周瑜祖父周景之世系,桃园谱尊周勃为一世祖。可见后汉庐江舒周氏家族与汉初沛国周氏家族无不有所关联,庐江舒周瑜家族为沛国周勃、周亚夫家族嫡传无疑,故笔者拙著《中华周氏族史》亦从之。
 
      三、周瑜为周王朝最后一位天子赧王嫡派裔孙
 
      唐林宝《元和姓纂》曰沛国周勃家族为“周赧王之后”。湖南祁阳《敦睦堂周氏族谱》以沛国周勃、周亚夫家族支系接周天子赧王,且有完整世系承接,该谱四修族谱序曰:“夫闻开基忠厚,卅十七王之积功,累仁牧远,创开基之鸿猷大业,斯何如隆盛耶!乃汉有条侯周亚夫而‘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中华姓氏谱·周》曰:“亡国后的周赧王被迁至惮狐(今河南临汝西北)。当地百姓念他曾是周朝的天子,便称他的家族为周家。此后,他的后代也改姓周。其中一部分在秦代时又从中原地区东迁至今江苏北部一带,定居于沛县(今属江苏)。两汉时,此支周姓势力最盛,地位最崇,并形成周姓郡望中著名的‘沛国’郡望。”(见《中华姓氏谱》,现代出版社2000年版)《周姓史话》曰:“西汉初年的‘沛国’周氏是周赧王的后代。”(见《周姓史话》,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中华姓氏通史·周姓》亦曰:“东周为秦所灭之后,周赧王的庶子迁居沛,成为沛郡周氏始祖。周姓子孙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朝末年,沛郡周氏之周勃、周緤、周昌等人,追随同郡刘邦起兵,推翻秦朝。”(见《中华周氏通史》,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综上考证,既然庐江舒周瑜家族为沛国周勃家族嫡派,周瑜固然乃周天子赧王之后也。
 

  四、周瑜为汝南安成周仁后裔说不能成立

 

  现有三十余部周瑜后裔所撰之谱书,皆尊汉初绛侯周勃、条侯周亚夫为祖,且认为庐江舒周氏家族为沛国周氏家族直系嫡传。不过有一部江西安福《蜜湖周氏族谱》记载有异,其二修谱前尊汉初绛侯周勃、条侯周亚夫为祖,然该谱乾隆间最后一次修谱时却改尊汝南安成周仁为祖,并将宋欧阳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汝南安成周氏源流采载入谱。该谱初修始于宋元祐元年丙寅(1086),憾未留有谱序。二修谱由广东枢密副使周东升弟兄主修,成书于宋淳祐十二年壬子(1252),至今仍完整保留周东升、周东湖兄弟俩所作两篇谱序。其序对该支尊汉初绛侯周勃、条侯周亚夫为祖尤有明确记载。蜜湖乾隆谱以前,未接汝南安成周氏世系,修乾隆谱时,始改接汝南安成周氏,且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为线索。该谱《周氏鼻祖帝王天潢演派溯世次》篇周仁位下按语曰:其修谱人见《寻阳周氏族谱》载周瑜前世系中,有沛国周勃、周亚夫家族支系人物,亦有汝南安成周仁、周燕家族支系人物穿插其间,故去掉沛国周勃家族支系人物,遂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汝南安成周仁家族支系人物抄录入谱。该谱周仁位下按语曰:“我蜜湖惟照《唐书》载……唐宋以前,谱掌于官,世系皆本于史,史所不载,阙而已矣,况我蜜湖旧谱既皆阙其所不知,自应遵守家牒,特识此以告后诸人云。”可见该谱世系自乾隆谱以前,均断至三国吴周瑜,而汝南安成周氏世系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修谱时始附会之,况周仁至周荣间并无世系承接,因而该谱所载周仁以前世系不足以认证,尚属附会错接,故拙著《中华周氏族史》不予采纳。今姓史学家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周寅兵《周姓史话》书中,介绍庐江周氏陈朝周士衡家族时,肯定周士衡家族为汝南安成周仁家族后代,然说明不包括庐江舒周瑜家族,该书曰:“八望之一的庐江周氏,没有包括东汉末年周瑜(周瑜为庐江舒县人)的家族。”《中华姓氏通史·周姓》亦曰:“汝南周氏南迁居住于庐江的家族,形成新的郡望,这就是庐江周氏,是周氏八望之一,但不包括孙吴时期著名将帅周瑜所在的庐江舒县周氏。”

《蜜湖周氏族谱》改接汝南安成周仁为祖时,于周仁位下附注曰:“《唐书》:‘(周)仁,字季房,汉兴,续周之嗣。复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以汝坟下湿,徙于安成。’……《汉书》:‘仁,以毉见,景帝为太子时,为舍人。积功迁至太中大夫。景帝初立,拜仁为郎中令。景帝自幸其家,所赐甚多。武帝立,为先帝重臣之一。以二千石禄归老,子孙咸至大官。’……仁公在武帝时,以二千石禄归老,至荣公已迁舒城。章帝时,举明经。章、和世,为尚书令。为代仅二百年,约阙七世,中间不敢妄为牵合。”该谱显然将《汉书》中周仁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周仁归为一人。鉴此,再展开议之。《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曰:“周仁,其先任城(今山东济宁)人也……景帝再自幸其家,家徙阳陵(治今陕西咸阳东北)。”《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周)仁,字季房,汉兴,续周之嗣,复封为汝坟侯,赐号正公,以汝坟(今河南叶县东北)下湿,徙于安成(今河南平舆南)。”从居住地域看,《汉书》中周仁祖籍在山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周仁祖籍在河南。二公均于己身时另迁徙居家。《汉书》中周仁徙阳陵,居今陕西咸阳;《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周仁徙安成,居今河南平舆。试想二公焉为一人乎?

《蜜湖周氏族谱》旧序中,有一篇为宋丞相周必大所撰谱序。序中阐明周必大于宋庆元元年(1195)到平都(今江西安福)蜜湖拜谒祖坟祖庙及作谱序事由。关于周必大蜜湖谒祖坟祖庙行,宋广东枢密副使周东升《蜜湖周氏族谱序》曰:“庐邑族先达益国公来省初祖茔墓,当见而叹之。”周必大《蜜湖周氏族谱序》则称:“迄今致仕家居,年逾七十,于此时而不一伸其心愿,旦暮从先人于地下,不且负厥初心而抱憾遗恨乎?于是命驾迁安邑,于蜜湖谒祖庙祖坟,慨然想见先人缔造之维艰。”正因该谱有宋周必大作序,故今江西一带有些周姓人修谱时,为攀附上周必大这棵大树,遂推翻自家老谱而按蜜湖谱错接汝南安成周氏支系。憾吾览遍《四库全书·集部》周必大《文忠集》,亦未见周必大所撰《蜜湖周氏族谱序》,难免有“后人挂名作序” 之嫌。不过,翻开《蜜湖周氏族谱》,不难看出该支修谱人尊重史实撰谱之客观性。尽管末修乾隆谱无据而引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汝南安成周氏为该谱姓源,然作有附注,为后人留有研究考证空间,故该谱亦颇有研究价值,乃吾至今搜集到唯一一部曰庐江舒周氏为汝南安成分支谱书。通过对蜜湖谱剖析研究,从而证实庐江舒周瑜家族不属于汝南安成周仁、周燕家族分支。

 

  五、从地域年代考证周瑜家族与汝南安成周氏并无关联

 

  庐江舒周瑜家族与汝南安成周氏家族究竟有无关联,特引几组正史中有关汝南周氏人物、庐江舒周氏人物所居地域及所处朝代年号以考证之。《后汉书·刘赵淳于江刘周赵列传》曰:“周磐,字坚伯,汝南安成人,征士燮之宗也……和帝(89—105年在位)初,拜谒者,除任城长,迁阳夏、重合令,频历三城,皆有惠政。”该书《袁张韩周列传》曰:“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肃宗(76—88年在位)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自郾令擢为尚书令。出为颍川太守,坐法,当下狱,和帝思荣忠节,左转共令。”该书《周黄徐姜申屠列传》曰: “周燮,字彦祖,汝南安成人,决曹掾燕之后也……延光二年(123),安帝(107—125年在位)以玄纁羔币聘燮及南阳冯良,二郡各遣丞掾致礼。”该书《左周黄列传》曰:“周举,字宣光,汝南汝阳人。陈留太守防之子……延光四年(125),辟司徒李郃府。”该书《儒林列传》曰:  “周防,字伟公,汝南汝阳人也。父扬,少孤微,常修逆旅,以供过客,而不受其报。”该书《独行列传》曰:“周嘉,字惠文,汝南安成人也。高祖父燕,宣帝(前72一前49年在位)时为郡决曹掾……嘉仕郡为主簿。王莽(9—24年在位)末,群贼入汝阳城,嘉从太守何敞讨贼,敞为流矢所中,郡兵奔北,贼围绕数十重,白刃交集,嘉乃拥敞,以身扞之。”《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曰:“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在《后汉书》中,记载章、和、安帝时期主要周姓人物有:汝南安成周嘉、周磐、周燮,汝南汝阳周防、周举,庐江舒周荣、周兴、周景等。上述诸人皆同时代人,书嘉、磐、燮、防、举为汝南安成或汝阳人,独书荣、兴、景为庐江舒人,而这些人中,除周嘉年长外,当数周荣年龄大,若此一来,无论从地域或年代皆足以证明庐江舒周荣家族不属于汝南安成周仁家族分支,益别谓有何关联矣。

 

   六、从一些谱书世系分析周瑜家族与汝南安成周氏亦无关联

 

   江西吉水泥田长房、二房及四房今修谱书世系曰:“燕生羽,羽生乘,乘生纡(《正字通·糸部》:‘纡,本作

。’纡为
简化字)、纡(
)生虚齐,虚齐生举,举生福,福生荣。”此段世系中除周荣外,其他并非出自泥田老谱,然上述世系中大部分人物古书有记。周燕,《后汉书·独行列传》曰:“周嘉,字惠文,汝南安成人也,高祖父燕,宣帝时为郡决曹掾,”《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约生决曹掾燕。”周羽,《汝南先贤传》曰:“周羽,字子羽,燕次子,居东观里,擢栎阳令。”周乘,《尚友录》曰:“乘字子居,汝南人,为交州刺史。”周纡(
),《后汉书·酷吏列传》曰:“周
(纡),字文通,下邳徐人也。为人刻削少恩,好韩非之术。少为廷尉史。永平(58—75)中,补南行长。”《后汉书·志五行》曰:“和帝永元五年(93)六月,郡国三雨雹,大如鸡子。是时,和帝用酷吏周纡(
)为司隶校尉,刑诛深刻。”周虚齐,无出处。周举,《后汉书·左周黄列传》曰:“周举,字宣光,姿貌短陋,而博学洽闻,为儒者所宗,故京师为之语曰:‘《五经》从横周宣光。’延光四年(125),辟司徒李郃府。”周福,字仲进,《后汉书·党锢列传》曰:“初,桓帝(147—167年在位)为蠡吾侯,受学于甘陵周福,及即帝位,擢福为尚书,时同郡河南尹房植有名当朝,乡人为之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周荣,《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曰:“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也。肃宗(即孝章帝,76—88年在位)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首先从居住地域看,八代世系中有居汝南安成者,有居下邳徐者,有居汝南汝阳者,有居甘陵者,有居庐江舒者,一般祖籍以居住三代以上始可认定,从上述引证剖析,难以令人相信庐江舒周荣家族属于汝南安成周仁家族分支,再从上述八代世系中人物所处年代及帝王年号看,周燕为汉宣帝(前73一前49年在位)时擢郡决曹掾,而其八代孙周荣为肃宗(76—88年在位)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相隔124年,平均合15.5岁一代,此于情不合。正确代数为每代平均28岁左右,超过每代平均30岁为世系脱漏,低于每代平均25岁为世系余出,平均合15.5岁一代,焉合情理乎?周纡(
)为永平(58—75)中,补南行唐长,而其玄孙周荣为肃宗(76—88年在位)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岂不玄孙与高祖父同时为官?周举于延光四年(125)辟司徒李郃府,而其孙周荣为肃宗(76—88年在位)时举明经辟司徒袁安府,岂不祖父比孙子年龄小?况《后汉书》对周举家族世系有详细记载:曰举祖父为扬,曰举父为防,曰举子为勰,曰举曾孙为恂,焉能曰周举为周荣祖父?周福为汉桓帝(147—167年在位)时尚书,亦比周荣年龄小,且小得太多,岂不父比子小?由此可见,江西吉水今修《泥田周氏族谱》(长房、二房及四房)此段世系不成立,为附会世系。

     再看今江苏南京宗人《锡山轩辕黄帝嫡裔周氏接代世系》曰:  “周燕生周子兴,周子兴生周璆,周璆生周党,周党生周纡(糸亏),周纡(糸亏)生周荣。”周燕,前已有述。周子兴,《汝南先贤传》曰为燕长子。周璆,《后汉书·陈王列传》曰:“陈蕃,字仲举……初仕郎,举孝廉,除郎中。遭母忧,弃官行丧。服阙,刺史周景(周荣孙)辟别驾从事,以谏争不合,投传而去。太尉李固表荐,征拜议郎,再迁为乐安太守。蕃独以清绩留。郡人周璆,高洁之士,前后郡守招命莫肯至,唯蕃能致焉。字而不名,特为置一榻,去则县之。璆字孟玉,临济人,有美名。”从《后汉书》此段记载,可以看出周璆与陈蕃、周景(周荣孙)同在汉桓帝时为官,而周璆身为周荣曾祖父?却与周荣孙周景(景为璆六代孙)同朝为官,况璆为临济人,实令人无从解释。周党,《后汉书·逸民列传》曰:“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周党与周燕、周子兴、周璆、周纡(

)及周荣居住地域对不上号,难以证明为周荣祖父。周纡(
),前已有述。从上述引证看,该世系不合情理,因而排除庐江舒周瑜家族为汝南安成周仁、周燕家族支系说,两处周氏亦无任何关联。而湖南益阳今修谱书此段世系亦与江苏南京宗人《锡山轩辕黄帝嫡裔周氏接代世系》中该段世系基本相同,惟曰周嘉为周荣祖父,其世系为:“燕生子兴,子兴生璆,璆生党,党生嘉,嘉生纡(
),纡(
)生荣。”周嘉前已有述,与周荣为同时代人,故此段世系亦不准确。

  综上研究考证,庐江舒周瑜家族并非汝南安成周仁、周燕家族分支,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且未见有任何关联,故拙著《中华周氏族史》未从其说。至于史实准确与否?尚待进一步搜集资料研究考证。

  (本文曾以《后汉尚书令周荣之前世系考证》发表在2007年总15期《祠堂博览·冬之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年版,以及《情洒寻根——周毅文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本次作适当补充和修改)。

 

                                                                           乙酉年(2005)六月八日撰于

                                                                                              贵州安顺西航国安局寄寓斋

 

作者简介

        周毅,字才俊,亦字大燊、碧海,号岐原,又号蓝天、山野兰草、雅兰居士,笔名晓周艺、冰寒、姬宗、艺鸣、芳草园、昌发、凤鸣岐山、岐山风云,1964年1月24日生,贵州大方县人,大学文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原贵州省安顺地区行署公安处戒毒所教育干事,现专职从事写作。   
        1983年11月入伍,在武警贵州安顺地区支队服役;1984年5月加入共青团;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地方后在贵州安顺地区行署公安处工作,任安顺地区行署公安处戒毒所教育干事。2006年10月15日成立《中华周氏族史》编委会,任主编;2008年5月18日成立贵州周氏联谊会,任会长,同年10月18日成立中华全国周瑜后裔联谊会暨举办首届中华周氏经济论坛,任会长兼论坛主席。
        作者颇觉人生短暂,不甘庸碌无为,于1989年开始发表作品,且笔根不辍,已在全国许多报纸杂志上发表N篇文学作品,多次荣获全国性文学作品大奖,作品被多种书籍选收,已出版《情洒寻根——周毅文集》一书(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990年2月,作者开始征集姓史资料,编写《中华周氏族史》,已编就两千多万字书稿,于2010年五月先出版《中华周氏族史》第二集,150多万字,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现为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贵州省贵阳市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安顺市作家协会会员。
         通讯:贵州省贵阳市太慈桥野猫井20号(市建工五处)《中华周氏族史》编委会。

 邮编:550003    电话:0851-5103211     手机:13984005708  QQ:498254673

 邮箱:zhouyi198@126.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三国周瑜世系渊源
周敦颐、周勃、周瑜、同出岐山周氏,分支各异
“三国热”引发三国名人后裔扎堆出现,有些人的身份让人啼笑皆非
两汉时期并存的周氏三大郡望家族,汝南郡•沛国郡•庐江郡
周姓家乘谱牒
周氏家族的起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