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一天,年迈的父母会走丢

    □本报记者 甘贝贝

  老年痴呆,即失智症,是一种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认、视空间技能损害,以及执行功能障碍、人格和行为改变等,目前无法治愈,综合治疗可以延缓病情发展。我国有800万人~1000万人罹患此病。庞大数字背后,是上千万个家庭的隐痛。记者观察

  “嗡嗡嗡,嗡嗡嗡……”会开了不到一半,齐宇的手机就不停地震动。“实在抱歉,工作时其他电话都可以不接,唯独我妈打来的(电话)必须要接。”齐宇一边道歉,一边快步走向会议室外接通电话。其实这2年多来,每次看到母亲打来电话,齐宇的心里都会像打鼓似的咚咚直跳,因为那意味着,患有老年痴呆的父亲肯定又出状况了。果不其然,父亲走丢了,母亲急得直哭。听着电话一端母亲近乎颤抖的声音,齐宇赶忙跟领导请假,开着车满大街地寻找父亲。自从父亲被诊断为老年痴呆以后,齐宇就时不时地被“急召”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心中始终紧紧绷着一根弦。

  “父亲像变了个人,

  把邻居妄想成情敌”

  河北省的“80后”齐宇是一名媒体人,妻子是中学老师,看似生活稳定的一家人,却有着一个心结,就是父亲齐大爷。

  退休前,齐大爷是一位会计,对数字非常敏感,工作几十年鲜有出错。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到超市买菜,机器还没扫完码,齐大爷就算出了总价格,而且分毫不差。到了退休年龄,齐大爷又被单位返聘,继续工作了5年。在同事和家人眼中,他是一个不愿意停下来、做事情竭尽全力的人,66岁那年,才算真正歇下来。

  也正是在那之后,齐大爷逐渐变得沉默寡言。看电视一看就是几个小时,也不跟家人交流;齐宇工作上遇到一些问题,想像以前一样向父亲诉说,然而齐大爷完全没把儿子的事放在心上;经常抱怨老伴莫大妈做的饭菜不好吃,洗的衣服不干净……全家人都觉得彼时的齐大爷冷漠、心胸狭隘,在心理上疏远了他。但也都以为那是齐大爷离开工作岗位以后还不适应的表现,怎么也想不到是老年痴呆的症状。

  齐宇告诉记者,紧接着,父亲开始变本加厉。一次,莫大妈退休前的几个同事到家里做客,晚饭后,几个老姐妹正在客厅里聊得津津有味,已经回到卧室的齐大爷突然穿着背心、短裤出现在客厅里,并冲着莫大妈的同事们大喊:“你们怎么还不回家!都没有家吗!”弄得莫大妈尴尬极了。但在当时,一家人仍未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

  后来,齐大爷总是怀疑家人偷了他的钱,甚至“妄想”莫大妈道德败坏。在他的妄想里,隔壁邻居、小区保安等不相关的人,都成了假想情敌。他认定莫大妈“欺骗了他一辈子”,怒斥她,逼她“老实交代”,气得莫大妈直哭。有一次,齐宇实在忍不住了,对着父亲大吼:“你把我妈说成那样的人,假如你不是我爸,我肯定揍你!”话音刚落,只见齐大爷垂着头,嘴角下撇,神情绝望。

  一家人终于意识到齐大爷可能病了,半哄半骗地带他到医院检查,最终被诊断为老年痴呆。这个消息对他们一家而言无异晴天霹雳。“真的想不通,这样一个头脑灵光的人,怎么得了老年痴呆!”齐宇无奈地摇摇头。

  医生告诉齐宇,大多数情况下,老年痴呆患者的世界逐渐变得混乱无序,脾气会变得喜怒无常,不认识家人甚至不记得自己是谁的情况也很常见。事后回想起来,一家人恍然大悟,原来齐大爷并不是突然失智,只是那些初期的蛛丝马迹被忽略了。

  清醒时,齐大爷对齐宇说,“爸爸不能保护你了,以后要靠儿子来保护爸爸了。”

  “当时听了,我真是心如刀绞。父亲是个特别要强的人,不善于表达情感,这样的话他从来没说过。我们都缺乏对这个病的认识,没及时带他就诊,以至于病情发展迅速,错过了最佳的干预时机,甚至还苛责和疏远他。”齐宇悔恨不已。

  “得撑住,

  不然谁来照顾父亲”

  对于老年痴呆患者家属来说,陪伴和照护患者是一段艰难的旅程。

  齐大爷这次走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幸运的是,3个多小时后,他被民警送回了家。原来,细心的民警在巡逻时发现齐大爷在一个路口徘徊,步履蹒跚,精神恍惚,便主动上前询问。但老人表示不记得家庭地址,民警看到他胸前写着家属联系方式的牌子,猜测老人可能是老年痴呆患者,不仅联系了齐宇,还把齐大爷送回家,全家人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去年10月中旬,齐大爷还走失过一次。当天,莫大妈带着齐大爷去买菜。给钱、找钱的不一会儿工夫,齐大爷就不见了,家人急得“全城寻找”,还报了警。就在已经精疲力竭,几乎三天两夜未合眼时,齐大爷居然自己回家了,他的衣服已经脏得不成样子,并且身体虚弱。在齐大爷断断续续、难以分辨真假的描述中,齐宇得知他走了很远的路,可能到了农村,看到了牛和羊,至于怎么找回家的,至今是个谜。

  莫大妈说,其实儿子早就买了可以定位的电子手环,可老伴好像很不喜欢胳膊上戴东西,总是自己往下摘。“都怪我太大意,没看好他。”说这话的时候,莫大妈一脸沮丧。

  除了要时刻防范患者走失,痴呆老人家属也面临着其他身心重压。

  老两口坐在家里原本好好的,齐大爷会突然发脾气,张口就骂莫大妈:“你给我滚蛋!”莫大妈不理会,齐大爷就越骂越凶。

  莫大妈无奈地说:“他生病前并不是粗鲁的人,听医生说,病人会逐渐失去各种功能,甚至到了后期不会吞咽不能说话。”莫大妈看着老伴,眼里充满深深的哀伤和无奈,但她安慰自己,好歹老伴现在还能说话。

  对待莫大妈,齐大爷也有温柔的时候。“清醒的时候,他会拉起我的手说,'我以后就靠你了,有你在就没问题。’他这么说,让我更难过。”莫大妈的眼泪再也忍不住,簌簌地滑落。

  齐大爷生病以后,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少,有时成宿不睡觉,吵闹、骂人、砸东西……齐宇数了数,2年多的时间里,一共请过6位保姆,基本都是干了一段时间觉得太辛苦,要么要求加工资,要么干脆就不干了。可即便加上保姆、齐宇夫妇、莫大妈4个人,黑白“倒班”照顾齐大爷,每个人也都不轻松,何况齐宇夫妇还要奔事业。

  工作和照护父亲连轴转,长时间的精神压力和持续性疲劳令齐宇患上轻度抑郁症,靠吃药维持。“我得撑着,不然谁来照顾父亲。”

  其实,齐宇不是没想过把父亲送到养老机构接受专业照护。但咨询了几个离家不算太远的机构都表示,宁可收失能老人,也不收失智老人。除了照护难度大,一旦老人在院内出现伤害、走失等事件,会对养老机构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眼看着,

  他把我们一点点忘记”

  患病后的齐大爷固执得很,不相信自己得了病,更不愿意吃药。经常把莫大妈给他准备的药打翻在地,并大吵打闹。莫大妈便将自己的高血压药和齐大爷的药都磨碎了放在水杯里,拿起杯子和齐大爷“干杯”,没想到齐大爷“一饮而尽”。

  一天早上,齐大爷满屋子找东西,还喃喃自语“要迟到了,要迟到了”。看到他慌张烦躁的样子,莫大妈猜出来他可能误以为自己还在上班,正在找书包之类的东西。莫大妈灵机一动,对齐大爷说:“今天是星期日,单位不上班。你们单位这个月是不是快要发工资了?你都算对了吗?”边说,边拿出纸、笔、计算器递给老伴。齐大爷情绪渐渐稳定下来,而过了一会儿,竟然把上班这回事忘记了。

  “我是你儿子吗?”

  “不是……”

  “知道齐宇是谁吗?”

  “不认识……”

  这是齐宇和父亲的对话。患了老年痴呆的人,就像脑海中出现了一块橡皮擦,将人生的记忆、生命中重要的人一点点擦去。“最痛苦的是,眼看着他,把我们一点点忘记,除了承受,完全无能为力。”齐宇说。

  最近,齐大爷的思维越来越混乱了。有时会管儿媳妇叫妈,管齐宇叫爸,连最爱的孙子也不认识了。齐宇每天都要耐心地跟父亲讲一遍家里人的关系,告诉父亲他是谁,父亲自己是谁。

  齐宇说,自己常常陷入焦虑。一方面,他特别想多陪陪父亲,只要想到父亲的生命进入倒计时,他几乎要喘不过气来;另一方面,在河北,雇保姆住家照护一位失智症老人,每月五六千元起步,再加上还有孩子要养,工作加班便是常事,每天为了生计奔波。

  “印象里的父亲严谨认真,不苟言笑,以前常常觉得自己跟他话不投机,沟通很少。无数次想要脱离他的管教,想抵抗他要求的一切。等这座大山轰然倒塌时才突然明白,原来我是那么爱他,才知道这是一场比'死别’更残忍的'生离’。”齐宇失声痛哭。

  •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带大外孙后,女儿给我5万块钱,让我搬出去,女婿:我还有个条件
老伴丢了,柳州七旬老汉找了一天一夜!一个电话让他哭了…
当你老了,请珍惜“五种福气”
人老了 , 有个伴真好 (札记)
74岁老人用树叶泡酒给老伴治腰疼,老伴喝了十几年说离不开了
老人出现这几个征兆,时间所剩就不多了,子女要多关爱父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