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职太太如何突破断层,重拾自我价值?

作者温言,公众号ID:wenyanhello。毕业于北京大学、伦敦政治商学院(LSE),职场写作者。著有《第2份工作》《你只是还未全力以赴》《世上没有怀才不遇这件事》。


自从发过《每个善于打理家庭的主妇,都是杰出的管理者》,后台经常收到一些读者们留言,许多全职妈妈们问:


毕业后曾经有份还不错的工作,后来因为生孩子等原因,放弃了工作,选择回归家庭。现在感觉外界变化很快,想知道怎么能突破在家几年的gap,重返职场中发挥价值?

 

我曾无数次设想过:如果自己面临这样的境地会怎么选择,怎么行动?也观察了身边不少朋友是怎么做的。

得出的非常关键的一点结论是:

尽管“职场断层”看起来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它也为你提供了个人转型的绝佳时机。

 

以前在使馆做教育推广的时候,曾经做过全国的调研:超过70%的、有过工作经验再出国的留学生,最主要的留学目的都是“职业转型”。因为想转型,又有一些障碍或惯性需要克服,所以先停止工作,学习一两年再说。

 

全职太太回归职场之前,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进行思考。

因为绝大部分女性在做“全职太太”之前,从事的职业只能叫做“活儿或者“工作”,而不是一份事业。

可能有人会不服气:我辞职前已经做到某某职位了。但一份工作是不是你的事业,其实和你所处的职位不一定相关——或许你当时是个高级经理,但思想上依然是“打工糊口”“工作只是为赚自己零花钱”的思维,你仍然不会觉得它在你心里多么有价值,随便就可以放弃它。

 

所以当你东念头希望重返职场的时候,就迎来了“个人转型”的最佳时机:一方面,过去职场里“温水煮青蛙”的惯性已经不再了。另一方面断层也让你很可能无法继续原先的层级,而不得不接受“低一档”的薪酬和职位。

 

既然无论如何都都要从低一些的层级做起,社会又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何不在新领域内,寻找真正热爱的、可以成为事业的机会呢?你是有很多弱点,可是与此同时,你的“机会成本”极低呀!

 

▼▼

 

全职太太重返职场真正的瓶颈,其实并不在于“断层”本身,而在于绝大部分人,虽然离开了职场多年,在家庭里天天和自己相处,却把绝大部分时间精力,都消耗在琐事和家庭人际关系里,对我们自身的认识依旧没有更深的突破。


当你离开了一个高速运转、诸多人脉汇总的办公室,成天对着家庭里有限几口人,对外界的感知和信息获取速度会下降,是很正常的现象。

但在日复一日,自己与自己相处的过程里,多数人对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也仍然静止在离开职场的那一刻。


以前做编辑的,还以为自己就只能干编辑工作——其实应该对自己所喜欢的工作和角色进行拆分分析:

你热爱什么?擅长什么?做编辑的工作,拆分下来,哪块具体子任务是你最觉得有价值的?什么成就最令你兴奋?


这些一连串的问题分解下来,如果你都能慢慢地摸索出清晰的答案,那么重回职场最难的一关就已经攻克了。


 ▼▼

 

有个同学等孩子三岁后希望回到职场,问我怎么办。我说: “你原先的老板不是创业了吗?你要不去她那里做事吧。”

“可是我已经不想再做MI相关的事儿了。”

“那行业其他公司呢?”

“就是不想再回老本行了。”

“你好多亲戚不是自己开公司吗?做个家族生意也不错呀。”

“都是小买卖,没有感兴趣的。我去发挥的价值可能还不如一个高中生大。”

 

你可能也看出来了,并不是我的同学回不去职场,她的瓶颈不在于“入口”,而在“自我定位。”

我俩之间的对话,看似没有营养,但已经完成了一种最基础的自我分析。


重返职场的问题,一般可以拆分成三个小问题:

第一是重返职场后你的定位在哪里

第二是入口在哪里;

第三是回归后的层级在哪里。


尽管大家都在问相同的话“我怎么回去?”其实有人说的其实是“哪个公司肯要我”;有人问的是“怎么才能回到原来的职级岗位”;还有人说的其实是“我应该做啥工作。”

 

如果给这三个小问题排优先级,在我看来:定位优先于入口,而层级反倒是最不重要的。

  

因为入口问题,是可以通过外人的帮助和自己的重复性劳动来解决的。如果你确定想去某个类型的公司,广撒网或找人脉帮忙就好了。

而层级问题,也是可以先进去适应一段时间后,再通过时间积累和定期跳槽来解决的。

 

唯有定位问题,是任何外人以及时间的积累都无法解决的,必须自己想清楚了才行。之所以说定位优先于层级,是因为即便你得到了原先的职位,而此时你的体力、精力都和几年前无法相比,对家里的牵挂也会分散对工作的热情——因此如果你的工作无法让你发自内心地为之学习和进步,就无非是换了个地方混日子而已。发挥的价值还未必有待在家里大,压力却比原来大了,反而成为一种负担。


 ▼▼


当我们说“突破断层”重归职场时,还有一点要认识到的,就是“要动态地认知自己!”

一个生了孩子、并亲自育儿的母亲,和原来那个只顾职场里自己打拼的自己,一定是有巨大变化的。

你对工作的时长、岗位性质、甚至行业兴趣,都有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因为孩子学英语的事,曾和别人推荐的一个私教老师聊过。

她以前从事的是化工品行业的研发工作,后来选择回归照顾孩子,一直到孩子进幼儿园。因为自己很重视英语启蒙,所以还专门去考了TESOL ,她的课堂就是从自己孩子及小区孩子开始的。现在已经在妈妈圈小有名气,自己也成立了工作室。

如果倒退五年,问那个实验室里的她:“你愿意从事幼儿教育工作吗?”

她一定会觉得荒谬无比,可现实就这样发生了,每一步都迈的不大,却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这些年我发现一个和以往不同的现象,就是:身边一直在工作的人里,大概有五成左右都换了新工作,而换了工作的人里,大概有超过60%的比例还变换了赛道

 

这个现象说明什么?

1、这个社会在告诉的运转和变化。很多时候,不是因为你当过全职妈妈,能力退化得让你回不去了,而很可能是你原先所在的行业已经产生了剧变,那个职位已经被边缘化甚至公司都消失了。

 

2 、每一秒钟,也都有新的机会不断裂变出来。又因为是全新的机会,所以填补这些新机会的,往往不是水到渠成的继任者,而是有一定相关性、有愿意做突破的“跨行者”,在这些领域和机会面前,你的断层并不是多么大的弱点,断层之前的积累,也可以获得青睐。


更重要的是,比起那些从未离开愿岗位,还在观望的保守人士,你去试一下的机会成本更低。

到了这个年纪,我觉得可以放任自己更“挑三拣四”一些——比起随便找什么工作,先明白自己不要什么,就已经是挺了不起的事儿了。如果定位模糊不清,随着工作时间变长,新鲜感下降,可能你还是会再次离开职场,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徘徊。一言以蔽之:这个时代不会埋没任何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无非大家位置不同罢了。



如果你本人或身边的朋友是全职太太,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示。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真的明白升职加薪背后的逻辑?
如何客观地衡量自己的价值?
职场中无法晋升的三种员工
你跳的是槽还是坑?
经常读书的人,人生会有哪些不同?
女人打好职场“保卫战”的战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