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鱼鹰社】中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军队(上)
userphoto

2022.12.09 天津

关注

转自微信公众号 海宁的小世界

鱼鹰社Men-at-Arms(MAA)系列第396号:中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军队(1)(1100-1300)-MedievalScandinavianArmies(1)1100-1300。原作者David Lindholm和David Nicolle, 绘图Angus McBride。以下是该书的封面:
A:维纳恩之战,1063年
1063年在瑞典挪威之间爆发的维纳恩之战中,交战双方仍以传统的“维京”方式徒步作战。根据《哈拉尔王传奇》的描述,战争的尾声,挪威人向山坡下“身着轻装”的哥特兰人发起冲锋。
A1:瑞典贵族
到了11世纪中期,欧洲大陆强大的技术和军事影响已经波及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与德国、英国和法国相关的各式武器和盔甲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图中这名瑞典贵族/精锐武士拥有一顶所谓的“诺曼”式头盔,尽管护鼻梁底部稍微向上卷曲可能代表这是件从德国或中欧其他地方进口的产品。头盔后面露出的皮带是为了系紧头盔内部的包头衬里的。他的外衣是西欧和北欧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的式样,当然其华丽的刺绣镶边可能是从俄罗斯或东欧贸易而来的伊斯兰世界的进口品。这名贵族的宽松裤子则是更为古老和传统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但其条纹面料同样也从东方进口而来。大号铁环组成的简单的锁子甲是典型的西欧风格,但样式已经老旧了;锁子甲下摆侧面的开气则主要为步兵战斗设计。剑鞘从位于锁子甲左胯部的一个孔洞中穿出来的,它很可能是通过斜背背带而不是腰带支撑的。无装饰的普通素剑是一种劈砍而非戳刺类武器,它的剑柄是一般的欧洲式样而不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早期的“维京”传统式样。大圆盾的样式更为古老,基于在芬兰发现的一把年代相近的斯堪的纳维亚剑的剑柄上的图案我们假设性地复原了剑柄上的装饰。
A2:瑞典步弓手
早期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少量残存在这个人的着装上,它们与欧洲大陆大多数地区的服装风格大相径庭,这其中包括了他的羊毛帽子以及穿在式样更为古老的长裤外面的宽松的七分裤。他的射箭装备可以与欧洲其他地方的射箭装备相媲美,但显然这不包括弓本身。这种全木制“平弓”被认为是欧洲最北部地区军备的标志性特征;这种强力武器两端拉弯时从正面看截面是非常宽的。只在正面罩有皮革的圆盾通过一条皮带斜背在右胯部呈射击时的状态。弓箭手的近战武器是是一支简单的矛,铁制矛头的长底座一圈镶有一些银质镶嵌物。
A3:挪威贵族
尽管在接受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外的军事和技术影响方面,挪威仅次于丹麦,但这名贵族的武器、盔甲和服装仍然是古老式样。他的铁制圆锥形头盔是由四片铆在一只铁框架内的铁板组成的,前端带一条护鼻梁。与头盔一体的护肩锁子甲下面是简单的短袖锁子甲,它的下摆前后位置都有开气设计,这可能表明它最初在德国制造时是准备用于马背上作战的。色彩鲜亮的宽松毛料裤子虽然是传统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但裤腿的小腿位置被交叉十字带所箍紧。皮腰带上镶嵌了许多起加固作用的镀银铜板,剑鞘则通过两条短皮带固定在腰带上——腰带和剑鞘都可能与东欧、俄罗斯甚至中亚大草原上的突厥游牧文化有关联。这名贵族的宽刃剑明显有一侧剑刃是经常使用的(虽然另一边也很锋利),剑尖是呈曲线的。这些相互矛盾的特征暴露了某些来自东方的残余影响——北欧士兵和商人仍然与俄罗斯、拜占庭帝国以及伊斯兰世界保持着密切联系。不过,宽刃剑的铁柄和简单的镶银装饰完全属于中世纪早期欧洲或“维京”的传统式样。扁平的木盾无论是椭圆形还是“圆角矩形”,可能都再次表明了来自东方或拜占庭的影响;注意,这种盾仍然有可以把手掌伸进去的握把,外侧的铁盾轴对手部加以保护,这和那些通过一对铆在盾牌上的皮带进行持握的盾牌不同。
B:北大西洋的殖民地,11世纪末
尚不清楚在12和13世纪,居住在格陵兰岛的斯堪的纳维亚定居者、探险家或是猎人是否仍会定期造访北美大陆。然而,他们可能在现在的拉布拉多地区砍伐木材,并在加拿大东北部岛屿附近猎杀海豹、鲸鱼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格陵兰岛的殖民地存在了好几个世纪,当然,冰岛也从未被他们遗弃。
B1:格陵兰的定居者
在格陵兰岛和北美似乎还没有发现斯堪的纳维亚的军事装备。因此,目前还不清楚北欧殖民者是否在这里继续使用了这些非常古老的装备,比如图中人物的维京时代的铁制头盔,也许他们足够富有,已经从欧洲进口了更为先进的武器和盔甲。这顶低圆顶头盔是经十字型框架加固的式样,它的正前方铆接了开放式的面罩。同样的,厚实的北极熊皮斗篷也是假设性绘制而非得到实物证明。这名男子仍然穿着斯堪的纳维亚的传统服装而不是此时北欧地区已经在使用的欧洲大陆风格的服装。他的武器包括一支结实的长矛、三支较轻的标枪和一把长刃匕首——也就是一种晚期型的萨克斯剑(seax)。
B2:冰岛的高级别武士
冰岛的木雕作品展现了一种独特的12世纪头盔的式样,这与在挪威和挪威人统治的西方岛屿(即现在的苏格兰)出现的头盔式样一致。它们的锥形结构各种各样的,同时带有下垂的护耳甲和与护耳甲类似的下垂的护颈甲。冰岛的木雕作品上还出现了头盔上长长的护鼻梁的形象,但这一设计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并不总是存在。这里所示的头盔可能是前后两个半球形盔体连接而成的,也可能盔身是一体式,盔顶的脊片仅仅只是起加固作用。这位地位很高的冰岛战士穿着非常简单的短袖锁子甲,锁子甲没有搭配套头护肩甲。剑鞘和匕首鞘都通过皮带挂在腰带上,这与西欧其他地方看到的携行系统不同。
B3:女性定居者
在冰岛和格陵兰这样的斯堪的纳维亚人殖民地上,女性定居者仍然保留了很多11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传统,但在13到14世纪间,她们的风俗渐趋西欧化。类似围裙式样的装束穿在了她的服装的前后从而呈现鲜明的北方地区特色,但与之鲜明对比的是她使用卷线杆和锭子捻毛线的做法,这在西欧是普遍可见的。
C:丹麦,12世纪
12世纪丹麦人的武器、铠甲和着装已经与德国北部的几乎没有区别了,这非常符合他们最“欧洲化”的斯堪的纳维亚王国的身份。然而,与南方的邻居们相比,丹麦人的军备仍然显得过时。
C1:丹麦骑士,12世纪末
分段式铁盔拥有非常早期式样的固定护面,这是在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英格兰常见的平顶“大头盔”的前身。在头盔下面,他戴着与身穿的锁子甲成一体的套头锁子甲,另有一片保护住下巴和喉咙的锁子甲在左侧太阳穴位置通过皮带系在头盔上。锁子甲还包含了掌部为柔软皮革的锁子甲手套,手套的掌部皮革位置带有开口,这可以方便连指手套的脱下;另外注意他手腕上紧绷的细带子。非常宽松的半长袖外套是德国风格的,它可以在肩膀和胸部大量填充衬垫以突出肩部的线条,当然这也可能是在锁子甲下面穿了带厚衬垫的软甲(gambeson)的结果——锁子甲下方可以看到软甲的下摆暴露在外。他的腿部同样得到锁子甲“马裤”的保护,这种护甲并非覆盖整个下身,而是只包裹住腿的正面和脚部。骑士手中的剑是典型的德国风格,并且很可能是从德意志地区进口的;同样是12世纪晚期典型欧洲风格的风筝形盾牌得到细长的十字形铁框架和中央小的圆型铁盾轴的加固。
C2:丹麦步兵,12世纪中期
仅有两点可以证明这名步兵的斯堪的纳维亚人身份,一个是他的头盔,另一个是他的带有反向弯曲的“飞翼”且刺矛很短的长矛,这是根据在芬兰发现的一件文物绘制的。头盔盔体前端前倾的设计在欧洲很多地方很常见,但带有尖头护鼻梁的加固框架式样则是基于12世纪斯堪的纳维亚的木雕绘制的。士兵其余的服装和军事装备都是12世纪中后期典型的欧洲大陆风格,其中包括一件简单的锁子甲、巨大的风筝型蒙皮木盾以及宽刃大剑,后者的剑刃是逐渐变窄的,装它的剑鞘固定在末端分成两股的结绳剑带上。牌面上简单的纹章图案是西欧封建传统对丹麦军人产生吸引力的另一个明显例子。
C3:丹麦民兵步兵
这名民兵的武器和盔甲与早期贝叶挂毯上所显示的非常相似,而这并非巧合。“英格兰的哈罗德”(即哈罗德·戈德温森,时任英王,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败亡于诺曼底公爵威廉之下,译者注)军队中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和盎格鲁-丹人几乎完全遵循了北欧的军事传统,而他们的对手诺曼人配备的是更先进的法式装备。这名士兵的整体成型锥形头盔带有一体式护鼻梁,虽然通常被称为“诺曼式头盔”,但这种头盔几乎在整个欧洲都很常见。他的锁子甲下摆带有侧开气这种通常与步兵战斗相关的设计。另外,大圆盾和大刃战斧是丹麦人的典型装备。
D:瑞典和挪威,12世纪
12世纪的时候,挪威和瑞典在武器和盔甲方面甚至比丹麦还要落后。他们维系的古老传统反映出自己独有的军事和经济环境。举个例子:挪威肯定不是一个内向或落后的王国,并且她的海外领土仍在扩大,而北极世界出产的产品创造了可观的财富。事实上可以这样说,挪威对看似过时的武器和盔甲的偏爱是一种有意识的军事装备选择,它为眼前的目的服务,而不是只对欧洲大陆更强大国家的模仿。瑞典军事装备上的一些独特特征同样反映了该国与波罗的海东岸和实质上与俄罗斯的密切且持续关系。
D1:住在偏远山区的挪威人
斯堪的纳维亚人在头盔边缘加装额外保护配件的特殊习惯在整个中世纪都一直持续。其中的一些头盔包括护颈甲和护面颊甲片,并且基本上都带有护鼻梁,一般头盔上都会存在上述一两种元素。这名边民除了自己的头盔外没有任何盔甲装备,除了护鼻梁外,这顶高圆锥形头盔带有坚硬的护颈甲。至少有一件挪威木雕文物表现了这种样式的头盔,木雕显示护鼻梁和护颈甲似乎只是纵向的头盔加固条的延伸。另外这条纵向加固条还可以与水平方向的加固条组成框架,框架上可铆接组成两件式头盔的各半个盔体。这个人的厚斗篷也许是狼皮制作的,它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此外他的装备还包括了带有小的铁制盾轴的巨大风筝形蒙皮木盾、一支简单的戳刺长矛以及一把刀柄形状有些不同寻常的剑——它的青铜剑柄头样式非常古老,而尖锐弯曲的青铜锷叉样子看起来却非常现代。因为这把剑是带剑鞘的,所以剑带缠在了剑鞘上。
D2:瑞典弩弓手
这个人的混搭装备反映了东西方相互竞争的影响力,未来很多年都可以在瑞典观察到这一点。他的头盔盔体本身的风格可能源自中东伊斯兰地区或是拜占庭,但盔顶的前倾风格看起来非常西方。他的薄片式铠甲样式明显受到东方的启发,实际上它可能是从俄罗斯、普鲁士或是立陶宛进口的。风筝形盾牌的顶部边缘是圆形的,虽然老式,但这却是西方风格的,而自相矛盾的是这种形状的盾牌可能最早起源自中东,并通常作为步兵护盾而不是像西欧那样将它作为骑兵盾牌来使用。即便是他的典型西欧风格的弩也是在11世纪被中东的伊斯兰人作为武器再次引入欧洲的,当然我们可以确定它是通过西欧而不是直接从东方传入斯堪的纳维亚地区。
D3:挪威骑士,12世纪末
12世纪末,挪威的全副武装精锐骑兵已经完全融入西欧军事传统的主流,但像来自教堂挂毯和木雕之类的存世的形象资料告诉我们在乡村地区他们的军事装备仍然古老。这名骑兵的装备至少比法国人落后50年,其中最明显的过时特征是他的锁子甲,它既没有配套头锁子甲也没有配护手甲。他的头盔是基于绘画资料假设性复原的;四片甲片以非常典型的东欧方法直接铆接在一起,顶端则铆接一只小盔顶。非常巨大的风筝型盾牌虽然在西欧其他地方仍在使用,但使用者已经降为二线骑兵。挪威骑士的马具暴露出挥之不去的波罗的海或东欧风格的影子,但这不代表它们已经过时,比如他们的马鞍缺乏典型的骑士马鞍所拥有的前后凸起的鞍头和鞍尾。这类马具在斯堪的那维亚地区的持续使用肯定是这一地区特殊战斗形式的需要——步兵仍在作战中占主导地位,而马背上的战斗通常是小规模的作战或是突袭,而不是在更南部欧洲所能看到的大规模骑兵冲锋。
E:群岛王国(The kingdom of the Isles,9-13世纪苏格兰北部一系列岛屿形成的政权,译者注)
在某些方面,相比北欧人在冰岛和格陵兰岛的殖民地,他们统治下的海岛王国和马恩岛王国(Kingdom of Man,位于现在的苏格兰以西的爱尔兰海上)似乎与中世纪欧洲军事发展的主流更加隔绝,其原因可能是英国和爱尔兰北部及西部的凯尔特地区与北欧地区共同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世界,而冰岛和格陵兰则是斯堪的纳维亚文化的直系分支。本图人物形象都是基于刘易斯棋子绘制的,这件外赫布里底群岛的刘易斯岛发现的举世瞩目的收藏品包含超过90枚12世纪的海象牙棋子。
E1:骑兵
由于部分刘易斯棋子清晰地用交叉的阴刻线来表现锁子甲,所以那些外表光滑的棋子人物可以理解成没有穿这种铠甲,或是在铠甲外面穿了一件织物外衣。除了头盔外,图中这名骑士没有铠甲保护。头盔带的护面甲片和护颈甲都是12世纪甚至13世纪斯堪的纳维亚武士头盔的典型风格。大多数刘易斯棋子人物的头盔都没有护鼻梁,但基于对关联性知识的理解我们为头盔绘制了护鼻梁。在不穿铠甲的情况下,一面巨大的盾牌显然非常必要,而我们看到的这面平顶风筝形盾牌是当时欧洲相当时髦的样式。当然,他的剑的全青铜剑柄已经过时了,这种剑柄的绘制基于在北欧-斯堪的纳维亚世界的另一边,也就是波罗的海的考古发现。刘易斯棋子所展现的马或是矮种马的大小不应该做表象化解释,但12世纪苏格兰西部和各群岛上的马匹似乎是比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还要小的。极长的几乎长方形的鞍头和鞍尾清晰地展现出来自英格兰的影响,而英格兰本身也具有很强的法国军事风格的影子。另一方面,极长的鞍褥可能是当地马具古老传统的一项孑遗,因为它与中世纪早期苏格兰皮克特人的艺术品所展示的几乎一致。
E2:装甲步兵
刘易斯棋子中的那些步兵中有一些显然是穿着锁子甲的,当中的一些也没有戴头盔。因为锁子甲表现为延伸到地面(也许是因为即使雕的是短腿也会让棋子摆放不稳),其结果是棋子人物呈现出矮胖得几乎像侏儒一样,从头到脚都被锁子甲覆盖的形象。现实中,即使是最长的锁子甲也不可能长达小腿中部以下,也就像如图所示的那样。盾牌的形状是非常老式的,而这名战士还得到了一把结实的战斧。刘易斯棋子人物都装备着剑和长矛,但书面和考古记录表明,“维京斧头”在不列颠群岛的这部分地区仍然是一种流行的武器。
E3:无装甲步兵
刘易斯棋子中的大部分步兵都没有穿铠甲,骑士也是如此,我们依据其中一件重建了这名人物。他的盾牌、剑和剑带可能直接来自12世纪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或者西欧的其他一些地方。他的头盔是欧洲艺术中对带檐“战帽”或“小教堂式铁盔”的最早描绘的再现。这种头盔很早期就在拜占庭帝国出现了,它可能是从某条通路上传到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如果早在维京时代斯堪的纳维亚的战士就已经开始使用有檐头盔,那么它可能就是那种无法解释起源且被误解但又广为人知的维京人“有翼头盔”的真实样式。这种有檐头盔为头部提供了额外保护,尤其是在步战时——中世纪斯堪的纳维亚艺术中头盔上经常出现的附加护面甲和护颈甲的情况正是对这种保护长期渴望的体现。
F:丹麦,13世纪
13世纪的丹麦在波罗的海十字军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这些十字军战争针对的是居住在现在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芬兰的异教徒以及生活在波兰北部和俄罗斯的波罗的海飞地加里宁格勒的普鲁士人。这一时期,丹麦的武器、盔甲和马具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了他们的德国邻国,尽管他们偏爱的有檐头盔被继续使用。
F1:丹麦士官,13世纪中叶
相对轻装甲的这名骑兵士官戴着一顶一体式带檐“战帽”/“小教堂式铁盔”,这种头盔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流行了很多年。头盔下面是一件独立的锁子甲头罩,它的内部可能还系着或缝着厚衬垫或带纫线织物用来保护肩部和颈部。半长袖外套套在略长尺寸的锁子甲外面。在锁子甲下面是一件纫线缝制的长软甲(gambeson),它露出的下摆依稀可见。这名骑兵缺乏对手、小腿和脚部的保护。被称作“熨斗型盾牌”的宽而短的盾牌上展示着简单的纹章图案,它由内侧的两根带子持握,并通过一根皮革背带携行。他装备巨大的骑兵剑、一只小匕首和一支长矛,而长矛上飘扬着丹麦的旗帜——根据传统说法,她是在一次丹麦十字军作战中从天而降的。
F2:丹麦乡村征募的士兵
证据显示丹麦乡村招募的士兵通常装备贫乏,这和西欧与北欧大部分地区的情况一样。紧贴头部的铁制“颅盔”(cervelliere)和一面尺寸很小的木制圆盾(背在身后)是他仅有的护具(原文如此)。他的武器是一把巨大的战斧和一张长弓;在13世纪,长弓通常被视作是狩猎用具而非作战武器。
F3:丹麦骑士,13世纪末
与装备简陋的农民兵完全不同的是,这个世纪的最后几年,丹麦的骑士们从德意志地区进口了最新的武器和盔甲。这其中包括一种过渡形式的“大头盔”(还不是后来的那种圆顶,但已经相对较少使用铆接技术)。他的长袖短身锁子甲带有一体式锁子甲连指手套(图中手套部分被甩在手腕一侧)。锁子甲外面是一件早期式样的板甲,它由铆接一列列铁板的外层织物套和可能由织物或软皮制成的内衬组合而成。德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早期式样织物罩衣呈现出前后像围裙一样延伸出下摆的式样,它们承担了作为外衣的功能。图中可以看到骑士的盾牌的内握把带和背带。除了一支极长的骑兵长枪,他还装备着一柄通过套环挂在胯部份量很重的青铜锤头棒。此外,他的装在剑鞘里的剑挂在马鞍尾上。马头上裹着的织物似乎并非出于保护作用而是装饰性和纹章性的,当然这件织物下面可能有某种形式的半硬化物或厚衬垫提供保护。
G:霍瓦之战,1275年
1275年6月14日爆发了一场瑞典国王瓦尔德玛·比耶松和他的得到丹麦支持的弟弟马格努斯之间的战争。获胜的马格努斯的军队人数在1000到1200人之间,战败的国王瓦尔德玛·比耶松的军队的规模则不得而知。这场战役的结果是瓦尔德玛被废黜,马格努斯继承了瑞典国王的王位。
G1:瑞典农村征募的步兵
对于瑞典和挪威农村征募的军人使用装备的情况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这些装备应该是简陋而老旧的。图中这名步兵戴一顶带毛皮内衬的帽子,这种帽子在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一些13世纪的木版画上出现过,即便它们被绘制得不是很清楚;这种帽子与中世纪俄罗斯的一些帽子相似,看来是共同反映了这两个地区冬天同样的恶劣气候。毛皮斗篷也是有限度地提供了身体保护。步兵的背上还背有一面尺寸很大但式样老旧的风筝型盾牌。他的武器包括一支带有所谓“防穿刺副翼”的矛以及一把插在腰带上重量相对轻的斧头——这可能只是一种工具而非专用武器。
G2:瑞典弩弓手,13世纪中叶
这名弩弓手的武器和盔甲显示他是一名职业士兵而非民兵。带凹槽的高筒头盔是一体式的,头盔底缘一圈铆接的眉带延伸出一条宽护鼻梁。覆盖住头部和肩膀的套头锁子甲上拉部分罩住了面部和护鼻梁,这样既能起到保护嘴的作用又能方便呼吸。除了简单的半长袖锁子甲外,他还穿了一条锁子甲“马裤”,马裤的脚部穿在皮靴里面。对于步兵弩弓手来说,巨大的盾牌并不被认为已经特别过时,因为他们在缓慢地重新装填弩机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得到盾牌的保护。这名弩弓手拥有的尺寸相对较短的步兵剑和弩都很现代化,后者包括了强力的复合结构弩机。
G3:瑞典王室的家臣,13世纪末
这位瑞典骑士将新老风格的军事装备不同寻常地组合在一起。他的平顶“大头盔”被认为是一种13世纪中期甚至早期欧洲大陆其他地区所使用的类型;它戴在一只简单的套头锁子甲外面。锁子甲头罩下方是一件非常先进的板甲外套,它的制作方法和图F3人物所穿的一样,只是下摆的前后延伸较短呈围裙状。骑士的锁子甲没有连指手套设计,但这可能是为了搭配刚开始流行的独立的锁子甲手套。他的锁子甲马裤包住了整个腿部和脚,脚部则连接皮制鞋底。盾牌是最新样式,带剑鞘的剑也是如此,而剑柄高度装饰化了。
H:挪威,13世纪末
中世纪的挪威王国逐渐将势力向北扩展到游牧的萨米人或拉普人居住的地区。虽然这一过程不涉及重大军事行动,但在当地,双方的冲突时有发生。
H1:挪威骑士
13世纪的挪威艺术中出现了各种各样有檐头盔的形象,其中一些似乎带有耳罩,类似于16世纪的一些高脊头盔(morion)所采用的设计;当然这可能也意味着头盔下面戴了一顶织物头套。这名骑士头盔下面是套头锁子甲,当然也可以解释它是锁子甲竖起的一圈带厚衬垫的领子。他穿的锁子甲连接着锁子甲手套;其手臂也得到早期形式的金属或硬化皮革制成的护肘的保护。除了锁子甲马裤外,他还拥有一条纫线缝制的织物护腿甲(cuisses),它的制作方法和锁子甲下穿的带衬垫的软甲相同。看起来老式的风筝型盾牌仍是必需,因为骑手们仍然缺乏像板甲外套这样的半刚性的铠甲。厚厚的絮棉马甲则为马匹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护。
H2:挪威骑士比约·芬松(Bjorn Finnsons)
本图根据特隆赫姆大教堂受损的展现比约·芬松形象的石板画绘制。他戴着一顶挪威人13世纪的典型头盔,头盔下是一顶纫线缝制的衬垫套帽。他身上没有穿任何形式的铠甲,简单的无衬垫无袖外衣在胸前用一枚大号装饰胸针将衣襟固定在一起。他的软皮剑带没有装饰,而紧系腰间的骑士腰带上有许多起加强作用的装饰性青铜配件,腰带长长的末端垂在身前。长矛和带剑鞘的剑样式同样简单且没有任何装饰,皮革覆盖的木盾上有四枚大铆钉头固定盾面内侧的握把带和背带。
H3:萨米人部落武士
相当爱好和平的萨米人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的极北地区,他们的服装和军事装备的情况鲜为人知,但很可能与芬兰人或更东边的其他波罗的海北部民族的相似。因此,我们将这名萨米猎人塑造成穿简单的厚羊毛外衣和宽松的羊毛长裤,外穿厚重的无袖狼皮大衣,身披驯鹿皮斗篷的形象。他的脖子上佩戴的一件动物形青铜饰物是从一件俄罗斯马具上取下来的,考古学家在中世纪萨米人的住所中的发现印证了这一点,它可能被用来作为图腾或好运的符号。这名男子拥有三把简单的狩猎标枪,腰带上插着一把青铜头的锤头棒。这种简单的武器显然很受邻近的芬兰人的欢迎,所以游牧的萨米人可能也得到了一些。他的滑雪板是基于在俄罗斯的中世纪发现,并且可能与单根雪杖一起使用;这种越野滑雪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罗马的敌人们(2)高卢人和不列颠凯尔特人
血与铁——来欣赏中世纪的战争与那些光华灿烂的装备
北欧五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丹麦
BBC纪录片《北欧半岛游记》
北欧半岛游记(纪录片)
天蝎老师手把手教你涂天国王朝十字军胸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