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都多利·桃花源:风口下的反面教材?

在郫县红光镇白云村,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农庄,让人感觉置身于另一片天地。廊架、白墙、黛瓦、轩窗、新中式建筑等传统技法的娴熟运用,于一方天地中将徽派古典园林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似乎描绘了一幅现代人的理想居所,让人从蜀中平原猛然坠入宏村西递,它就是曾经风靡一时,全国各地参观者络绎不绝的“田园综合体”——多利桃花源。

当时,蓝城与绿城没有分家,这个计划总投资达到150亿元的有机小镇项目,凭借绿城强大的品牌背书,在成都地产圈名噪一时,然而在2017年11月24日,原名为“多利绿城桃花源”的项目,在官微上更名为“多利桃花源”,绿城集团正式退出。

此后,多利桃花源经历股权变更。上海协信小镇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持股40.69%,成为成都多利桃花源的实际控制人。曾被绿城喻为“最大规模小镇作品之一”的多利桃花源,为何会与绿城突然分手?协信入主多利桃花源意欲何为?一时间,关于项目的质疑与猜测不断。

今天,当我们再次来到多利桃花源,随着项目一期实景的逐步呈现,关于“田园牧歌、理想小镇”的梦想与现实愈发让人心中迷雾重重。

进退两难:产品属性偏移,导致营销错位

据多利桃花源相关工作人员介绍:“首批次推出的27套新房,全部售罄,而现在推出的二批次所剩房源也不多,目前项目销售情况良好,一个月大概要卖7、8套。”但在咨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也告知,多利桃花源是40年产权新房,项目新房销售只做公对公的转让,不销售给私人购房者,也就是说多利绿城桃花源将以资产转让的形式,将房屋转到购买方的公司名下,买方便做起了农庄主。

对于多利绿城桃花源只对公司售卖的原因,据一位知晓农村土地整理业务的专业人士透露,这源于多利绿城桃花源特殊的土地性质。2015年初,经营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交所挂牌上市,多利拿下郫都区108.38亩集体土地,通过与尚未进入成都的绿城合作,多利绿城桃花源由此形成。

而据《成都郫都区土地利用整体规划图》显示,多利桃花源所在的白云村五社处于基本农田保护区,按规定,保护区内不允许非农建设占用基本农田。这意味着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同时,需要保证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因此,对于投资商来说,项目规划需要与当地农业相结合,不再是国有建设用地上常规的规划建设模式。

该名专业人士表示:“最终多利桃花源呈现为农庄,每户配一块地,形式上保存了项目的农业生产功能;第二,购买方需要注册一家公司购买项目,理论上认为这个房子将成为农业公司运作的场所。”

成都郫都区入选土改试点,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多利桃花源享受了政策红利,致力于盘活集体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

然而,在项目现场,规划了健康、教育、农业服务等配套,包括诊所、幼儿园、居家农艺服务、邻里中心、业主餐厅、生活街区等田园式的生活方式,每户配备1-2亩不等的院子,院子的土地可自己种植,或者委托给多利统一管理,这无论怎么看都更像一个配备齐全的家庭式农庄。

这个名为“农业双创示范园区”的项目,“双创”在哪里?田园综合体,又是如何定义的?这到底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时代产物?还是纯粹的房地产项目?为什么项目购买只能做对公资产转让,又为什么项目销售说辞含糊不清?

据项目现场工作人员解释:“因为是政府试点项目,所以不能大肆宣传,项目销售主要靠口碑营销。”

如此看来,更像是项目有悖于最初“振兴乡村”的定位,原本用于农业经营的土地修成了房屋,产品属性的偏移导致了营销的偷梁换柱,进为房地产开发,退为农业经营,多利桃花源夹在其中,处境的尴尬不言而喻。

乡村振兴:以产业为核心,以农民为主体

2018年下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明确了阶段性重点任务。

而多利桃花源在乡村振兴的路径上却让人有些看不明白,尽管具备有机农业、果蔬种苗繁育基地等农业形态,也有“都市农业科创中心”、“农业双创孵化园”的美名,但似乎缺乏明确的产业规划,而产业振兴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做好产业规划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可持续发展。

反观大成都范围内乡村振兴较为成功的案例,例如蒲江的明月村、崇州的竹艺村,主要发展乡村文创产业,通过建设用地招拍挂和租赁闲置农房院落等方式引进艺术咖啡、剧场、音乐酒馆、美术馆和主题民宿等文创项目,多元化的文创产业集群塑造了乡村的新面貌,不仅带来了人气和商机,还使得特色农业兴旺。以明月村为例,“茶山竹海”产业崛起,2000余亩有机茶叶基地、7000余亩雷竹园区的特色景观既构成了良好的生态本底,又是村民的收入来源。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楠在《城市规划》2018年第1期的“编者絮语”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强调农民的主体地位,要把农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放在核心位置。与此同时,乡村振兴的成果必须由农民共享。”

多利桃花源看起来内容丰富,但从需求角度分析,其着眼点未必是当地农民,看上去更像是把城市人的需求、投资商的需求作为首要目标,虽然当地农民可以回到农庄再就业,但找工作对农民来讲从来不是难事,流转出土地、迁入安置房而今又失去主人翁身份的农民已成为这场“乡村振兴”中的边缘化群体,除了拔地而起的安置房外,农民深层次的需求似乎被忽视了。

而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明月村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总收入超9000万元。同时,村民通过出租闲置院落、入股乡村旅游合作社、创业就业等途径拓宽了增收渠道,201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5%。据崇州道明竹艺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竹编的附加值提升,工匠的收入水涨船高,竹编成了村里最挣钱的产业,一些竹编大户家庭收入同比增长高达50%。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理念、资金、技术,但从根本上讲,必须依靠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只有让农民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让农民“三不失”——不失地、不失宅、不失主人翁身份,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外来资本对于乡村振兴具有引导和带动作用,但更多的必须建立在农民自主决策、自主管理的基础上,而非简单的征集土地、安置农民,其路径不该是整村整组推倒重建,更不该是不着边际、不符民风的楼阁水榭,而是找到新的动能和机制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自然生长、反哺农民,有时候看似的“田园牧歌、理想小镇”很有可能是对乡村原有特质的破坏。

风口之下:要推进现代化,也要留住“乡愁”

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刘忱曾刊文表示:“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这样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的衰落,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

“多利桃花源模式”是否能够可持续发展?这种模式能否被其它区域复制、模仿真还有待时间去检验。其中一些问题确实值得反思,如何在传统村落保护与产业发展中找到平衡点?如何在充分调动农民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合理借助外来资本、资源?要怎样使传统村落产业发展更具区域均衡性?应怎样因地制宜探索出适合当地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农村资源正迎来价值重估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于成都,是一个历史机遇。围绕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成都市大力推进农业+旅游、农业+文创、农业+康养、农业+会展等农商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只有用可持续发展思维,做好顶层设计,让乡村文化保护与乡村文化产业培育相辅相成,增加村民物质与精神的“获得感”,才能吸引优质资源和优秀人才进入乡村,传承乡村文化,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践乡村振兴战略 多利桃花源项目可望带动区域农民增收
农田中的豪宅
让乡村重归美好
“名家看郫都,走进多利桃花源”主题采风笔会活动成功举行
乡村振兴要靠“新”
如何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