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30首悼亡诗,每一首都感人至深

悼亡诗,古代诗歌题材之一,一般是指丈夫追悼亡妻之作。萌芽于先秦,《诗经·邶风·绿衣》肇其端,开始成为专用诗题于西晋潘岳的《悼亡诗三首》。西晋文学家潘岳(潘安)姿容很美,是标准的美男子。据说少年时出洛阳道,妇女们见到他无不为之倾倒,“皆连手萦绕,投之以果”。但是,他对妻子的感情却始终如一,可谓情深意笃。他二十四岁结婚,五十岁妻子不幸死亡,夫妇和睦相随二十六载。潘岳悲痛至极,为她服丧一年,期满后于元康六年改服赴任,作《悼亡诗三首》。诗中所流露的真挚、自然、深沉的夫妻之情,颇为后人赞赏,此诗也得以广泛流传。从此之后,《悼亡诗》便成为丈夫哀悼亡妻的专用诗题。

此后,悼亡诗几乎历代皆有,出现很多感人至深的名篇佳作。搜集整理30首悼亡诗,以供大家欣赏。

1.《邶风·绿衣》

【先秦】佚名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

絺兮綌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邶风·绿衣》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传世最早的悼亡诗。主人公看到妻子亲手缝制的衣裳,睹物怀人,内心充满悲伤,表达了丈夫悼念妻子的深厚感情。全诗有四章,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构思巧妙,由表入里,层层生发,情感表达含蓄委婉,缠绵悱恻。

2.《悼亡诗三首》

【西晋】潘岳

其一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周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其二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其三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悼亡诗三首》是西晋诗人潘岳悼念亡妻杨氏的诗作。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共同生活了二十六个年头。杨氏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潘岳夫妇感情很好,杨氏亡后,潘岳写了《悼亡诗》三首,以示怀念。悼亡之诗风,由此始也。

此三首诗情意深厚真挚,造句工整,用典浅近。沈德潜在《古诗源》(卷七)中评价此诗:“其情自深”。

3.《悼亡诗》

【南朝】沈约

去秋三五月,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徒令存者伤。

《悼亡诗》是南北朝诗人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悼念其亡妻的诗作。全诗十二句,六句一节。每节前四句叙事写景,后二句抒写哀情。春风秋月,婉曲有味,蕴意颇深;室内铺叙,用笔细腻,景中有情。“悲哉”、“万事”数句,抒写哀情,则由肺腑倾泻而出,真率诚挚,悲切苍凉。全诗不事雕琢,也不用典故,明白如话,对亡妻的一腔深情自然流出,颇能打动人心。

4.《遣悲怀三首》

【唐】元稹

其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

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其二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

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

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其三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韦丛,太子少保韦夏卿之幼女,二十岁时下嫁元稹,其时元稹尚无功名,婚后颇受贫困之苦,而她无半分怨言,元稹与她两情甚笃,却在二十七岁时不幸病逝。韦丛死后,元稹写了《谴悲怀三首》《离思五首》等诗篇怀念她,篇篇感人至深。

《遣悲怀三首》是唐代诗人元稹的组诗作品。这三首诗的主题是作者伤悼自己已故的原配妻子韦丛。第一首诗追忆往日的艰苦处境和妻子的体贴关怀,表达了共贫贱而未能共富贵的遗憾之情;第二首诗紧承上首,描写妻子死后的情景,以施舍旧衣、怜惜婢仆寄托深切的哀思;第三首诗由妻子的早逝想到了人生的有限与生命的无常,突出悲伤的情调,深化了组诗的主题。全诗直抒胸臆,朴素自然,以浅近通俗的语言和娓娓动人的描绘,抒写缠绵哀痛的真情。

一个“悲”字,贯穿始终。悲痛之情如同长风推浪,滚滚向前,逐首推进。前两首悲对方,从生前写到身后;末一首悲自己,从现在写到将来。作者善于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口中所无的意思,用极其质朴感人的语言来表现。在取材上,作者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几件小事来写,事情虽小,但都曾深深触动过他的感情。叙事叙得实,写情写得真,写出了作者的至情至性,因而成为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

5.《离思五首》

【唐】元稹

其一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篸绿丝丛。

须臾日射胭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其二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其三

红罗著压逐时新,吉了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其四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其五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摘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离思五首》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组悼亡绝句。诗人运用“索物以托情”的比兴手法,以精警的词句,赞美了夫妻之间的恩爱,抒写了诗人对亡妻韦丛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刻骨铭心的思念。

以第四首最为著名,这首诗最突出的特色,就是采用巧比曲喻的手法,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已经失去的心上人的深深恋情。它接连用水、用云、用花比人,写得曲折委婉,含而不露,意境深远,耐人寻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已成为千古名句。

6.《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王晏媄是李商隐的妻子,李商隐与王氏的感情非常好。唐宣宗大中五年(851年)夏秋之交,王氏突然病逝,李商隐万分悲痛。这年冬天,他应柳仲郢之辟,从军赴东川,途中作《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以纪念亡妻。

此诗朴素洗炼,而又深情绵邈。诗用层层推进、步步加深的手法,写出凄凉寂寞的情怀和难言的身世之痛。从军剑外,畏途思家,这是第一层;妻亡家破,无人寄御寒之衣,伤别与伤逝之情交织在一起,这是第二层;路途遇雪,行期阻隔,苦不堪言,这是第三层:“以乐景写哀”,用温馨欢乐的梦境反衬冰冷痛苦的现实,倍增其哀,这是第四层。诗至此,可以看出,在悼伤之情中,又包孕着行役的艰辛、路途的坎坷、伤别的愁绪、仕途蹭蹬的感叹等复杂感情。短短二十字,概括如此丰富深沉的感情内容,可见李商隐高度凝炼的艺术功力。 此诗情感真挚,语意沉痛。

7.《悼亡三首》

【北宋】梅尧臣

其一

结发为夫妇,于今十七年。

相看犹不足,何况是长捐。

我鬓已多白,此身宁久全?

终当与同穴,未死泪涟涟。

其二

每出身如梦,逢人强意多。

归来仍寂寞,欲语向谁何?

窗冷孤萤入,宵长一雁过。

世间无最苦,精爽此销磨。

其三

从来有修短,岂敢问苍天?

见尽人间妇,无如美且贤。

譬令愚者寿,何不假其年?

忍此连城宝,沉埋向九泉!

梅尧臣与夫人谢氏于宋仁宗天圣六年(1028)结婚,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梅尧臣与夫人谢氏乘船返汴京,七月七日至高邮三沟,谢氏死于舟中,两人一起生活了一十七年。同年,梅尧臣写下《悼亡三首》组诗以悼念亡妻谢氏。

第一首是总写悲痛之情,结发两句以总叙起,着重在“十七年”。前四句写悲情,后四句写去日几番转折,愈转而愈深。第二首则作具体刻画。前四句写“每出”、“归来”,“窗冷”两句以客观景物,抒写自己寂寞孤独、长夜难眠的凄凉心境。末两句点明思妻的镂心刻骨之痛在于精神、在于灵魂上。第三首以“问天”形式,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三、四句将妻子写得愈贤愈美,则其死亡愈堪痛惜。五、六句写愿牺牲自己,挽回爱妻的生命,以反问形式着笔,更显呼天告地之痛。全组诗情真意切,深入浅出,以最平淡之语,达最深浓之情,表达最明白,而又最耐人回味,是言情的佳作。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王弗,苏轼的结发妻子。幼承庭训,颇通诗书。十六岁,嫁给苏轼。王弗聪慧谦谨,知书达理。婚后,每当苏轼读书时,她便陪伴在侧,终日不去;苏轼偶有遗忘,她便从旁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都说略微知道,有“幕后听言”的故事。王弗对苏轼关怀备至,情深意笃,恩爱有加,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治平二年五月,王弗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创作的一首悼亡词,表现了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此词情意缠绵,字字血泪。上阕写词人对亡妻的深沉的思念,写实;下阕记述梦境,抒写了词人对亡妻执着不舍的深情,写虚。上阕记实,下阕记梦,虚实结合,衬托出对亡妻的思念,加深全词的悲伤基调。全词采用白描手法,出语如话家常,却字字从肺腑流出,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着真淳,思致委婉,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9.《西江月·梅花》

【北宋】苏轼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王朝云,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早年家境贫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此爱慕,纳为侍妾。王朝云敏而好义,跟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

《西江月·梅花》是宋代文学家苏轼被贬岭南惠州时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为悼念随作者贬谪惠州的侍妾王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上阕通过赞扬岭南梅花的高风亮节来歌赞朝云不惧“瘴雾”而与词人一道来到岭南瘴疠之地;下阕通过赞美梅花的艳丽多姿来写朝云天生丽质,进而感谢朝云对自己一往情深、纯真高尚的感情,以及互为知己的情谊,并点明悼亡之旨。全词咏梅,又怀人,立意脱俗,境象朦胧虚幻,寓意扑朔迷离。格调哀婉,情韵悠长,为苏轼婉约词中的佳作。

10.《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北宋】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贺铸妻赵氏,为宋宗室济国公赵克彰之女。赵氏,勤劳贤惠,贺铸曾有《问内》诗写赵氏冒酷暑为他缝补冬衣的情景,夫妻俩的感情很深。贺铸一生辗转各地担任低级官职,抑郁不得志。年近五十闲居苏州时,与贺铸相濡以沫、甘苦与共的妻子亡故。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作者从北方回到苏州,重游故地,想起亡妻,物是人非,作《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以寄哀思。

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当时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夫妇共居的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发出“同来何事不同归”的哀叹。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赋比兴三者并用,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重过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借叙事抒情;“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借比喻抒情;“原上草 ,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借景物抒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借行为举止抒情;语言上两次运用反诘句,把情感推向高潮,动人心弦。

11.《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

【北宋】赵佶

无言哽噎,看灯记得年时节。

行行指月行行说,愿月常圆,休要暂时缺。

今年花市灯罗列,好灯争奈人心别。

人前不敢分明说,不忍抬头,羞见旧时月。

赵佶,宋徽宗。1121年(宣和三年)夏四月丙寅,贵妃刘氏薨。徽宗对刘妃的去世极为悲痛,啜泣不已,五月甲辰,特旨追册贵妃刘氏为皇后,谥曰明节,并写下此词《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节皇后》以示悲悼之情。

本词上片忆旧时事,下片伤今时景,今昔对比,脉络清晰。纵观全词,语言朴实无华,近似白话,情感却真挚动人。作者的“无言”既写出了词人无话与人诉说,又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加之“哽噎”的动作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藏的不能倾诉的孤寂与伤感,奠定了全词的悲伤基调。

12.《沈园二首》

【南宋】陆游

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结发妻子唐琬的爱情悲剧。据《齐东野语》等书记载与近人考证:陆游于宋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二十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但陆母并不喜欢儿媳,最终迫使二人婚后三年左右离异。后唐氏改嫁赵士程,陆游亦另娶王氏。绍兴二十五年春,陆游三十一岁,偶然与唐赵夫妇“相遇于禹迹寺南之沈氏园。唐以语赵,遣致酒肴。陆怅然久之,为赋《钗头凤》一词题壁间”。唐氏见后亦奉和一首,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陆游自此更加重了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五十余年间,陆续写了多首悼亡诗,《沈园二首》即是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两首。

《沈园二首》是南宋诗人陆游的组诗作品。这是作者在七十五岁重游沈园时为怀念其原配夫人唐氏而创作的两首悼亡诗。第一首诗写触景生情之悲。首句写斜阳黯淡,画角哀鸣,是通过写景渲染悲凉的气氛;后三句写物是人非之悲,用反衬手法。第二首诗写诗人情感的专一,也用反衬手法:以草木无情反衬人物的深情。全诗体现了诗人忠实、笃厚、纯洁、坚贞的品格。这组诗写得深沉哀婉,含蓄蕴藉,但仍保持其语言朴素自然的一贯特色。

13.《寿楼春·寻春服感念》

【南宋】史达祖

裁春衫寻芳。记金刀素手,同在晴窗。

几度因风残絮,照花斜阳。

谁念我,今无裳?自少年、消磨疏狂。

但听雨挑灯,攲床病酒,多梦睡时妆。

飞花去,良宵长。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

最恨湘云人散,楚兰魂伤。

身是客、愁为乡。算玉箫、犹逢韦郎。

近寒食人家,相思未忘蘋藻香。

史达祖的妻子是湘楚一带的一名歌妓,能歌善舞,擅长奏乐,“有丝阑旧曲,金谱新腔”,就是其艺术才华的写照。他和妻子共同生活十多年,感情深挚,二人举案齐眉,“十年未始轻分”。只可惜,伊人不幸早逝,史达祖伤心之余写下《寿楼春·寻春服感念》悼念妻子。

《寿楼春·寻春服感念》是宋代词人史达祖创作的一首词。上片为忆旧,以两幅画面构成对比:从前,旭日临窗,伊人就为自己外出赏花裁剪衣裳;如今,寂寞无聊,无人惦记自己春服的有无。下片直抒胸臆,重在表现自己对死者绵厚炽热的深挚感情,其中“最恨”二字强烈地表达了词人失去伊人的痛惜之情。此词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韵律方面:首先是对词律的突破:用四平声句和五平声句,冲破了一句之中“一声不许四用”的戒律;其次是多用平声和拗句,声律舒徐平缓;第三是多用双声叠韵,声情低抑凄凉。

近代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因寻春服悼逝而作,当日剪刀声里,回针密缕,皆密意之回肠,是何等田居情味!惜年少清狂,疏于领略,迨湘兰香散,剩有愁边羁客,谁念无裳,再世玉箫,徒存虚愿,赢得涧南蘋藻,长此相思耳。”

14.《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

【南宋】戴复古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闲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流恨落花红。

念著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

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记载:戴复古早年曾流落江右武宁,当地有一位富家老翁,十分喜爱戴复古的诗词,因慕其才华,遂将女儿许配给他。过了三年,戴复古忽然提出要走了。他的妻子问他为何要走?戴复古被逼问不过,只得以实相告,说家中已有妻室,要回家乡探家。妻子听后,又告知其父,其父大怒,欲找戴复古责问,被她委婉劝阻。戴复古临行之际,她还拿出所有金银首饰及积蓄送给他,以资旅途之用。临行,她还做了一首词《祝英台近》相赠,戴复古走后,她即投水而死。

十年后,戴复古旧地重游,又来到江西武宁这位已逝妻子的家中。此时已是人去楼空,残垣破壁。他还清楚地记得当年和妻子一起同在粉壁上题诗,到如今墙壁破损,题的诗也已无影无踪。他当年和他这位妻子的结合是靠了“诗才”,婚后的生活中自然少不了吟诗作赋的风雅之事,所以一见破壁,他就想起当年粉壁题诗的幸福时刻。面对此情此景,戴复古不禁肝肠寸断,写下了这首《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以寄托哀思和痛悼。

《木兰花慢·莺啼啼不尽》是南宋诗人戴复古的词作。词写春日重访旧地、追怀爱人的哀伤情怀。莺啼燕语,难通情思,起笔哀艳,承以“闲愁”,接续紧凑;“重来”两句,点明故地重游、物是人非;“记得”追忆十年前往事,下语精美;“念”字提领,追怀十年前分别情事,“灯下裁缝”写出伊人的缠绵深情;“相思”以下,思绪回到眼前,追悔无奈;末以伫望远天凝视飞鸿收结,思绪浩缈,哀感绵绵无尽。全词以平易口语述事写景,情思哀婉,风调绵丽凄艳,足称写情佳作。

15.《追悼》

【清】吴伟业

秋风萧索响空帏,酒醒更残泪满衣。

辛苦共尝偏早去,乱离知否得同归。

君亲有愧吾还在,生死无端事总非。

最是伤心看稚女,一窗灯火照鸣机。

吴伟业,明崇祯四年参加会试,得第一名,明思宗特赐他归里娶亲。崇祯五年春天,吴伟业与吴地名门大族的郁氏成婚。顺治四年,妻子郁氏去世,吴伟业写了这首悼亡诗。

秋风带着寒意,拂动着空荡荡的帐幔,一片萧索,诗人酒醒,不觉泪下沾襟;患难与共的妻子尝遍半生的辛苦,过早地离世,等待诗人的是永远的分离。深受崇祯皇帝的殊恩,而自己却苟活于世,愧对君亲,而如今死神又夺去了相伴多年的妻子,生死无常,事事皆悲;最伤心的莫过于看到幼小的女儿和那窗前灯火陪伴妻子生前用过的织机。

吴伟业的诗一般造语整饬,词藻华丽,喜用典故,甚至有晦涩之弊,他晚年自评诗曰:“缕金错采,不能到古人自然高妙之处。”但这首七律却能平平道来,浅浅写出,不用典故,不假藻饰,以极浅近的语言表现出极深沉的感情,在梅村诗中可谓之别调,可谓至情无文,却不失为一首感人肺腑的言情佳作。

16.《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康熙十三年(1674年),纳兰性德二十岁时,迎娶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为妻,赐淑人。是年卢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娈,性本端庄”。成婚后,二人夫妻恩爱,感情笃深,美满生活激发了他的诗词创作。但仅三年,卢氏因难产而亡,这给纳兰性德造成极大痛苦,从此“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悼亡词。上阕以黄叶、疏窗、残阳之秋景的勾画,描绘丧妻后的孤单凄凉;下阕写沉思中所忆起的寻常往事,借用夫妻和美的生活为喻,描绘与亡妻往日的美满恩爱,更道出了今日的痛苦。全词生动地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哀思之情。

17.《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清】纳兰性德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

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

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

《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悼亡词。词篇起首打破词先写景后言情的常例,破空一句“泪咽却无声”,直接写出了词人的悲痛;下片紧承上片,和妻子以前分离时说的话还历历在心,孰料竟然永别。该词真实地抒写了由悼亡伤逝与离世超尘相交杂而产生的痛切之情。

18.《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清】纳兰性德

此恨何时已。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

料也觉、人间无味。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

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

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

待结个、他生知己。

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

清泪尽,纸灰起。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悼亡词。该词上片叙天人永隔之恨,起笔直抒恩爱夫妻生离死别的无穷憾恨,虽然三年过去了,沉重的哀思仍然缠绕词人,无法释怀;下片抒思念亡妻之情,设想九泉之下妻子会寄来书信,这样就能了解她死后的苦乐和相伴的魂灵。全词虚实结合,层层深入,凄惋缠绵,发自肺腑,不假雕饰。

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评价此诗:“柔肠九转,凄然欲绝。”

19.《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

【清】纳兰性德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珍重别拈香一瓣,记前生。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悔多情。

又到断肠回首处,泪偷零。

《摊破浣溪沙·风絮飘残已化萍》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悼亡词。这首词以景起笔,因景诱情。风絮飘残,莲花盛开的季节,词人由此回忆起了同在此季逝世的爱妻。拈一瓣花香,追忆亡妻生前的美好情景。全词表达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

清初词人陈维嵩:“全词哀感顽艳,得南唐二主之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首凄清的悼亡诗:每一字都是悲痛,每一句都是情深
深情长情不专情【讲座稿】
历史上最动人的五首悼亡诗词,每一首都感人肺腑,值得收藏
十句经典悼亡诗词,情真意切,让人潸然泪下
十句经典悼亡诗词,情真意切,让人潸然泪下!
人一生要读的60首古诗【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