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蒲寿庚,背叛南宋求得荣华富贵,被朱元璋挖棺戮尸,后代下场更惨

中华文化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亘古不变的道义。然而却有一些见利忘义之辈,被利益蒙蔽了双眼,一时得以猖狂。但天道有轮回,这些逐利小人最终还是被利益反噬,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这个道理映射在南宋阿拉伯裔商人蒲寿庚和他的后裔身上,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他借着南宋朝廷的恩泽,身居高位,赚得盆满钵满。而在朝廷危在旦夕之时,翻脸不认人,捕杀宋氏朝廷宗室三千余人,转身向元朝递上了一份血腥的投名状。蒲寿庚也因此受到忽必烈的青睐,一度身居高位,在福建的政商界混得风声水起。

天道有轮回,元朝末年,蒲氏家族在王权斗争中几乎被朝廷斩杀殆尽。

到了明朝,蒲氏族人更是受到了难以启齿的羞辱,以至于很多蒲姓黎民改名换姓,羞于谈起自己的姓氏。

蒲寿庚蜡像

01 红顶商人备受南宋朝廷青睐

蒲寿庚祖上来自遥远的阿拉伯,居住在占城(今越南)做香料船舶贸易。其先祖宋代来华,住在广州番禺。

随着海上贸易的兴起,借着朝廷政策红利的东风,蒲氏家族日渐发达。到了南宋时期,

泉州港的发达程度逐渐超过广州港。于是其父亲蒲开宗携家眷迁居泉州,继续从事以香料为主的海上“国际”贸易。

由于蒲开宗发展商业有功,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朝廷任命蒲开宗任安溪县主簿。绍定六年(1233年),为鼓励蒲氏一族的对外贸易贡献,南宋朝廷赐其“承节郎”的官衔。

这妥妥的“红顶商人”的节奏。

1205年,蒲寿庚出生,受到父亲的的影响,蒲寿庚就展现出精于算计的头脑,为蒲氏一族商业帝国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与海盗做斗争的事迹。

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海盗的活动也日益猖獗。1250年,海盗侵袭泉州,蒲寿庚因率民团帮助官府击退海寇有功,被朝廷嘉奖。

蒲寿庚端起算盘能算账,带起兵来有模有样,对于南宋朝廷来说也算是一个人才,加之其长期从事海上贸易,在福建泉州一带影响颇大,为做好对其的拉拢工作,1274年,朝廷任命蒲寿庚为福建安抚使兼沿海都置制使,相当于统领福建的军政首长,一时风光无限。

两年后,蒲寿庚被任命为福建、广招抚使,总海舶,兼'主市舶',权力更大。

凭借手中的权势,蒲寿庚几乎垄断了泉州一带的香料生意,获取了巨额的利润。

亦官亦商的蒲寿庚,吃尽了时代的红利,在福建沿海一带混的是如鱼得水。通过大量的财富积累,他也成了泉州城排名第一的大富豪。史料记载:“以善贾往来海上,致产巨万,家僮数千”

02 见利忘义背弃南宋朝廷

虽然不是家族崛起了大雁的财富,但他们背后的南宋朝廷却是步履维艰。

蒙古大军的长驱直入,南宋军队战场节节败退,公元1276年,蒙古大军攻入临安,俘虏了当朝皇帝宋恭宗。益王赵罡与广王赵丙在驸马都尉杨镇等人的护卫下继续向南逃亡。

益王赵昰逃往福州后登基称帝,即宋端宗。然而仅仅过了半年时间结果仅半年时间,福州也接着沦陷。

宋端宗在陆秀夫、张世杰的保护下,带着十万大军,乘船离开福州,抵达泉州,打算以泉州为根据地抗击元军。

让朝廷吃惊的是城内百姓都在张望着迎接皇帝,而掌握军政大权的蒲寿庚拒绝宋军进城。

看到无法进城,宋将张世杰想着向蒲寿庚借粮草船只,继续向南逃亡。然而这也被蒲寿庚断然拒绝。

可能他的心中已经没有自己的恩公宋氏朝廷了吧。

张世杰无奈之下,强行征用了蒲寿庚的数百条商船(《泉州府志》)。

而宋军的这一做法很快招来了蒲寿庚的报复,他心中已经定下了叛宋投元的决心。

03 捕杀汉人递交投名状

蒲寿庚以元军将至保护泉州百姓和商人的安全为借口,命其长子蒲师文带领自己的武装在城内大肆捉拿和捕杀皇室宗亲。泉州城内有宗亲不分老幼全部被其抓住后剁掉双手折磨而死。对于包庇宗室成员者,则是格杀无论,其中泉州许氏一族就因掩护皇室宗亲外逃而被灭族。

据说一共杀了宗室子弟三千多人(根据赵由的《璿源图谱》记载,蒲寿庚先后捕杀了宗室子弟三千多人,而根据郑思肖的《心史》记载,蒲寿庚“尽杀南外宗子数万人

对于这段历史,元人编写的《宋史》将其做了美化。

“初,寿庚提举泉州舶司,擅蕃舶利者三十年。昰舟至泉,寿庚来谒,请驻跸,张世杰不可。或劝世杰留寿庚,则凡海舶不令自随。世杰不从,纵之归。继而舟不足,乃掠其舟,并没其赀。寿庚乃怒杀诸宗室及士大夫与淮兵之在泉者,昰移潮州……十二月寿庚及知州田真子以城降。

崖山海战图

大意则是,张世杰护送小皇帝来泉州时,蒲寿庚上船拜谒并请朝廷入驻泉州,但多疑的张世杰未同意,将其劝返后执意南下。又因为兵船不足,便强行征用了蒲寿庚的商船,这才得罪了蒲寿庚。

然而蒲寿庚手下的泉州左翼军首领夏璟的墓志铭写道,他曾率兵与元军一道在浙江瑞安(温州)击败宋军。这一段话暴露了早在南宋朝廷逃至泉州之前,蒲寿庚就已经反叛的事实。

《宋史》所说的蒲寿庚曾面见宋端宗并请求朝廷进入泉州,只能是捏造的。

1277年,蒲寿庚打开泉州城门,迎接元军入城。凭着血腥的投名状,蒲寿庚得到元军的认可,元将董文炳率兵到达泉州后,随即将金虎符,赠送给了蒲寿庚。而元世祖忽必烈授予其昭勇大将军一称号,任闽广都督兵马招讨使,最后一路当到了行省平章政事(相当于现在的省部级领导)。此后的蒲寿庚也是铁了心的支援元军攻下南宋朝廷。如果不是蒲寿庚一族的见利忘义,南宁朝廷至少还是可以续命几十年。

1279年,宋元崖山海战失利,陆秀夫背着南宋小皇帝跳海殉宋,一代王朝就此覆灭。泉州蒲氏家族也因见风使舵在朝代更迭之际未受影响,反而持续走向了兴旺。在元人笔记之中,蒲寿庚的女婿佛莲也是一个巨商,他拥有大型海船80艘,家藏珍珠130石。

04 祸及后代终被反噬

蒲寿庚1290年以85岁高龄去世,虽然双手粘满宋朝宗亲的鲜血,但还是得以善终。不过,蒲氏一族并没有张狂多久。

由于泉州是当时元朝第一大港,被蒲家把持,极大地损害了朝廷的利益。加之蒲氏一族加入了元朝朝廷内的纷争,凭着泉州港这一雄厚资本,欲与朝廷分庭抗礼。这种种缘由让蒲氏一族前途命运如坐危卵,随时可能分崩离析。

时间来到天下大乱的元朝中后期,由于天下大乱,统治者出于兵力不足而“令郡县团结义民以自守”

蒲寿庚的孙女婿那兀纳挺身而出,成为泉州“亦思巴奚军”首领,这支民团说是自保,实质上也是个地方军阀,为了与其他海上贸易集团争夺海上贸易的控制权,他们在福建烧杀抢掠,横行达十年之久,严重冒犯了朝廷的利益。

1366年,元军将领陈友定率军攻入泉州,兀纳被杀,蒲氏一族最终走向覆灭。

史书记载了蒲氏家族被挖棺戮尸的最终结局:“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

“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胾于猪槽中,报在宋行弑逆也。”

1368年,朱元璋登基称帝,史称明太祖。

太祖皇帝对蒲氏一族背信弃义的行为痛恨以久。尤其是蒲寿庚靠宋发家致富,却通蒙卖祖求荣,用汉人的鲜血向元军书写投名状,“可恶至极,理遭报应!”

因此,明太祖下令蒲姓者不得在朝为官。“禁泉州蒲寿庚之子不得齿于士,盖治其先世导元倾宋之罪,故禁夷也。”-《宋元通鉴》

还有一说是“泉州蒲氏族人不得读书当官,男性一律充军流放,女性为娼为奴”。

洪武七年,朱元璋大赦天下,泉州蒲氏一族却没有受到恩泽。“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淂登仕籍

据说当年不少蒲姓人家更名换姓,以求后世能够逆势改运。

蒲寿庚深受南宋朝廷的恩德,但在国家倾覆之际,不思捐躯报效,反而忘恩负义、反噬故主,出卖故主,引狼入室,完全可以说是罪大恶极。好在善恶终有报,蒲氏家族因为蒲寿庚的原因,最终落得世代为奴的结局,也算是罪有应得了。

对于蒲寿庚一事,你怎么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宋末年,阿拉伯人在泉州对宋朝宗室进行了一场大屠杀,惨无人道历史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的世世为奴,女的代代为娼,是哪个姓呢?
南宋灭亡时,那些皇族宗室去哪了?
投靠蒙古杀害宋皇室,朱元璋:此姓世世为奴为娼,你身边有此姓吗
屠杀宋朝数万皇室,只为叛投蒙古,朱元璋大怒:这个姓,世代必惩
史上最无耻的外商,出卖并屠杀南宋皇室,数十年后被灭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